学术投稿

800名育龄妇女贫血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报告

杨小兰;钟琼莲;叶宏

关键词:育龄妇女, 贫血状况,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状况及与贫血发生的相关非病理性影响因素.方法 对800名育龄妇女进行抽样取血检查,检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FEP),同时对被检者进行有关因素的咨询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红蛋白的平均值为(115.33±15.25)g/L,贫血患病率为27.5%.与贫血发生有关的非病理性影响因素有职业、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月经、体育锻炼、家庭消费状况等因素.结论 调查研究的结果是育龄妇女贫血发生率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对影响贫血的主要原因进行预防与控制,尽可能地减少贫血的发病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脏彩色超声及心功能变化情况,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量均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F升高,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活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作者:黄维国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子宫局部缝扎法治疗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近年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使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问题也日显突出.尤其是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子宫出血,经常规的按摩子宫、药物促子宫收缩、血管结扎等处理办法无效时,常导致子宫切除[1],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采用子宫局部缝扎法治疗宫缩乏力所致的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玉萍;曹玲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白附子和白附片的鉴别应用

    白附子与白附片名称相近,临床上和饮片调配过程中经常出现混用情况,极大的影响了中药饮片的正确使用,甚至贻误了病情.要合理应用好白附子与白附片,须从其药材基源、炮制、性状、鉴别、归经与功能主治方面区分.现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分析.

    作者:郭红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增液润肠汤(丸)治疗习惯性便秘36例分析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病率有所提高,尤其儿童、老年人和女性多见.中医认为病位在大肠,与肺、肝、脾胃、肾关系密切,病机复杂[1].我科在临床采用增液润肠汤(丸)治疗习惯性便秘36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慧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病历及处方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为考察我院是否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笔者抽取住院病历20份,门诊处方3283张进行调查分析.经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现将一些用药不当问题报道如下.1不合理的药物相互作用1.1住院患者非感染性疾病并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克拉霉素+环丙沙星片+碳酸钙片口服 如果是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细菌感染,用一种抗菌药即可,不必2种合用.

    作者:武海军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家庭访视在高血压病家庭护理中的作用

    我社区自2007年开展责任医师制度,使社区中的每个居民都有固定的责任医师或护士负责,要求责任医师或护士了解和掌握所辖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家庭支持情况,对居民定期家庭访视,建立家庭档案.在家庭访视过程中,经常遇到已明显患病却不表现求医行为的患者,在家庭中及时纠正其健康危险因素,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现将家庭访视在高血压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中的作用介绍如下.

    作者:司秀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紫外线负离子喷雾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紫外线负离子喷雾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7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未给予药物及物理治疗,治疗组给予紫外线负离子局部喷雾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Ⅰ级发生率为62.2%高于对照组的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外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可促进皮肤与神经末梢的修复.

    作者:杨仙梅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降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加用1次甘精胰岛素(来得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清蛋白(GSP)及腔腹C肽变化.结果 治疗后FBG、2hPG、GS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空腹C肽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口服降糖糖药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李蕊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饮食护理指导对老年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指导对老年患者便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20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例,观察组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则不进行饮食护理干预,2组均连续观察6个月,记录每位患者的便秘次数.结果 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26.8%低于对照组的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老年患者便秘的发生.

    作者:周红雁;吴清欢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超声弹性成像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先由Ophir等[1]于1991年提出,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乳腺、前列腺、血管壁等部位的病变检测.笔者现就超声成像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作者:赖瑾瑜;刘月媚;陈敏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化学发光分析法在抗生素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用于抗生素药物质量控制的传统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法、电化学法等[1].分光光度法灵敏度较低;微生物法操作繁琐,误差较大;电化学法分析过程又过于复杂. 此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其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操作自动化、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成为抗生素的主要含量测定手段,但HPLC在测定微量及痕量物质时存在不足,这时便推动了具有高灵敏度的微量、痕量分析法-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发展.目前化学发光分析法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抗生素类药物的含量测定,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艳开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E、黄体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叶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2%和92.3%,对照组分别为50.0%和76.9%,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对促进胚胎发育,维持妊娠发展起到显著疗效.

    作者:唐洪权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观察组)给予奥曲肽治疗.另设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组)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止血效果快,在常规止血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早使用.

    作者:梁奇;马代全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不合理用药问题探讨

    随着医药科学的迅猛发展,药物种类大量增加,有关药物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全面,使得医师对药学信息的有效掌握变得十分困难.由于医师对药学信息的掌握不充分、不及时所导致的用药差错,在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研究表明,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5%~10%,其中部分导致了药物不良事件,同时还引起药疗费用的增加和浪费.以往仅靠药师个人的药物信息活动已不能适应临床医疗实际工作的需要,系统的、正式的药学信息服务工作逐渐发展成为药学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基本的职能[1].

    作者:杨树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

    宫颈液基细胞学(TCT)检测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我院从2007-2009年应用TCT共检查出宫颈病变患者7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林立;宋崇文;李岩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发并发症并存等为特点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上主要有胰岛素依赖型(IDDM,1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2型).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3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患病人数已达1.5亿,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为4000万,患病率达3.31%.随着对糖尿病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不断有新的药物研究成功、投入生产、应用临床.笔者就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研究进展简述如下.

    作者:李雅玲;李珊;李富华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丙泊酚联合麻黄碱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丙泊酚伍小剂量麻黄碱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对循环呼吸的影响.方法 80例ASAⅠ~Ⅲ级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A、B、C、D组各20例.A组单纯用丙泊酚;B、C、D组采用丙泊酚与麻黄碱配成不同浓度混合液,麻黄碱浓度分别为0.25、 0.5、0.75mg/ml.入室后,经静脉依次予咪唑安定0.03~0.04mg/kg、芬太尼0.8~1μg/kg及配制的丙泊酚1.5~1.8mg/kg.诱导后连续监测SBP、DBP、HR、SpO2,观察术中用麻黄碱、阿托品、丙泊酚的用量.结果 A、B组SBP、DBP、HR在用药2、5min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C、D组在用药2min后SBP、DBP、 HR与术前比较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在10min及术毕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麻黄碱、阿托品使用次数C、D组少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伍用小剂量麻黄碱用于老年人无痛肠镜对血流动力学有稳定作用,提高了安全性.

    作者:邱燕文;周泽钢;杨戟;何志文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急诊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配合体会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颅内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状突起,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是由于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为50%,而直接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病死率为1%~5%[1],因此宜早期治疗.我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急诊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3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海宏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律失常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胺碘酮,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时稳心颗粒可作为首选中成药.

    作者:肖昭元 刊期: 2010年第11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用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中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化疗联合中药,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比较2组疗效、生存质量、症状改善、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治疗组客观有效率、生存率、生存质量提高率与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转移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用方法治疗中晚期胃癌较单纯化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作者:陆志芳 刊期: 2010年第1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