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短期口服尼莫地平致肝损害1例

侯玉梅;贾傲

关键词:尼莫地平, 肝损害
摘要:尼莫地平为钙通道阻断剂,在适宜剂量下可选择性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痉挛及脑缺血引起的头晕、头痛症状,为神经科临床常用药物之一,其常见不良反应有血压下降、肝炎、胃肠道出血等.现将在门诊短期口服尼莫地平致肝损害的1例病例报道如下.患者,女,56岁,既往身体健康,否认肝病病史.因头晕5d于2010年3月10日就诊,拟诊脑供血不足,给予尼莫地平(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821)40mg口服,每天3次.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穿心莲片的研究设计思路

    当前中药的开发多以提纯、分离有效成分为主.如在中药中合理地掺入西药成分,也可起到提高药效的作用.临床常用的维C银翘片,就加入了西药成分维生素C.那么将中药穿心莲片中加入无不良反应的微量元素锌,也可能提高疗效,笔者就这个思路谈一点个人看法.

    作者:张春复;段大航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9例临床分析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6年9月-2009年9月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23~75(56.4±10.8)岁.手术史:阑尾切除2例,消化道穿孔修补术4例,肠粘连松解术5例,外伤性脾脏切除4例,胆囊切除术2例,胃癌根治术3例,结肠或者直肠肿瘤根治术1例.

    作者:李节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电视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探讨

    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利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185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85例,男34例,女151例;年龄15~82岁,中位年龄28.5岁;发病时间为2h~18d;右肺病变92例,左肺病变81例,双侧病变12例;气胸首次发作116例,反复发作69例;原发性气胸164例(88.6%),继发性气胸21例(11.4%).

    作者:胡新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观察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MCV血流速度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MCV血流速度.

    作者:陈绍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肾脏疾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

    肾脏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由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泌尿系统,是维持人体内环境恒定的重要脏器.引起肾脏疾病的原因很多,如变态反应、感染代谢异常、药物以及任何减少肾脏血流的因素都可造成对肾脏的损害.近年来,对肾病的研究已有较深入的发展,按不同病情和病程不同阶段进行有效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命治疗和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介绍如下.

    作者:安惠旒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规避药物性风险确保老年患者用药安全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法制的进步,使得人们对患者安全问题较以往更加关注.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药物使用是门诊、住院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内容.药物性风险与患者安全、医疗安全密切相关.老龄人群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率高,存在滥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多药合用等诸多问题,临床安全用药存在较大风险和严重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1].

    作者:冯志香;宋洁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创伤性肢体肿胀4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β-七叶皂苷钠注射液治疗创伤性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创伤性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β-七叶皂苷钠1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7d;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7d.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β-七叶皂苷钠用于治疗创伤后肢体肿胀,疗效优于传统的甘露醇,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创伤后肢体肿胀的首选药物.

    作者:王日成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致康胶囊用于人工流产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致康胶囊在治疗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流血、腹痛、感染等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人工流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人工流产术后仅予致康胶囊,对照组人工流产术后联合应用诺氟沙星和益母草颗粒.观察术后2组症状改善情况、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缩短、流血量减少、症状改善及月经周期的恢复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致康胶囊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阴道止血、止痛、预防感染以及促进月经周期的恢复方面疗效肯定.

    作者:黎晔;唐南敏;王继昌;曾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 5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25例.治疗组用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对照组用阿德福韦酯,总疗程均为96周.结果 治疗组在12周时ALT复常率及HBV-DNA转阴率分别为68%和64%高于对照组的40%和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代偿期肝硬化在迅速控制病情、降低病毒载量方面疗效显著.

    作者:夏金荣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医院静脉输液药物混合配置集中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由药剂师集中承担静脉输液药物混合工作,是一种医疗工作的优化,目的是提高静脉输液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和避免药物因配伍造成的不良反应.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依靠专业技术为特长专业技术特长,应当作为临床药学工作的一部分加以思维与展开.(1)静脉输液药物混合配置要建立在以患者为中心、了解病情的基础上,成为以保证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有效为前提的个体化给药工作的组成部分;(2)要熟悉体外配伍禁忌的原理与现象,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避免不良反应发生;(3)避免抗生素因使用不当可能引起的院内感染;(4)掌握可能发生的体内药动学效应和相互作用[1];(5)进行特殊用药的血药浓度监测与个体设计;(6)将临床药物治疗与药学技术有机结合,掌握治疗患者需要的药物学处理手段.

    作者:陈先俊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人工气道建立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置入气管或经鼻(口腔)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是抢救和复苏危重患者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常用的人工气道方法有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2种[1].人工气道的建立对于危重患者抢救治疗、争取救治时间起到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可能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在对105例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发生并发症32例,经过细致的观察及积极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仁凤;苏玉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头位难产80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头位难产的原因诊治方法、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805例头位难产病例的分娩方式、头位难产原因及分娩方式与产时胎位的关系.结果 805例头位分娩产妇发生难产的主要原因为胎头异常,以持续性枕横位多见,多采用产钳助产的方式分娩.结论 正确处理产程可明显减少头位难产的发生;在分娩过程中,需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才能选择佳方式结束分娩;纠正胎头位置是预防头位难产主要的措施.

    作者:黄淑华;韩颖;涂小金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加高流量局部吹氧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压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发生水疱、溃疡、或坏疽.我院2001年1月-2008年12月,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加高流量吹氧治疗压疮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3例患者男32例,女21例;年龄54~82岁;压疮发病部位:骶尾部32处,大粗隆部12处,踝跟部9处.其中Ⅱ度32处,面积1cm×1.5cm~4cm×5cm;Ⅲ度21处,面积3cm×4cm~4cm×5.5cm.

    作者:冯冰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电解质紊乱与尿毒症脑病发生的相关分析

    目的 了解电解质紊乱与尿毒症脑病的关系.方法 将550例尿素症患者中发生尿毒症脑病的62例患者作为甲组,余非发生的488例作为乙组.2组测定电解质各项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血钾的紊乱与尿毒症脑病无相关性(P>0.05);当血钠≤130mmol/L、血氯≤98mmol/L、血钙≤2.2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8mmol/L时尿毒症脑病的发生率甲组明显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血钠、血氯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对尿毒症脑病具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电解质紊乱是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尿毒症脑病的原因之一,治疗过程要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

    作者:陆森;刘小莲;梁秋波;尹崇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自拟活血通痹汤辅治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活血通痹汤结合西医西药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RA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服用活血通痹汤.6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1%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种症状体征的例数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类风湿因子(RF)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药结合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药物配伍应用能够相得益彰、提高疗效.

    作者:林仕群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2种鼻腔填塞材料用于鼻腔填塞术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凡士林纱条和膨胀海绵(Merocel)用于鼻腔填塞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鼻腔填塞患者按填塞材料不同分为凡士林纱条组40例和Merocel组38例.2组于24、48h后取出填塞物,评价其疗效.结果 凡士林纱条组疼痛率和出血率分别为87.5%和95.0%高于Merocel组的47.4%和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凡土林纱条组术日痰中带血8例,咽干15例,溢泪7例,耳堵塞感2例,纱条自后鼻孔掉入咽腔5例,鼻出血8例.Merocel填塞组需要加凡士林纱条增压才能止血6例,术日痰中带血或前鼻孔少量渗血12例,咽干5例,溢泪3例,耳堵塞感2例,并发鼻中隔血肿4例.术后7d鼻内镜检查凡士林纱条填塞组鼻黏膜擦伤9例(22.5%),肿胀21例(52.5%);Merocel组鼻黏膜擦伤2例(5.2%),肿胀13例(34.2%).结论 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效果虽然好,但严重头痛患者难以接受,而且即使48h后取出再出血的机会仍很大.Merocel的疗效较凡士林纱条差,取出后有再出血的可能,但应用范围广且不良反应较少.鼻腔填塞时间不宜过长,应结合患者病情及填塞材料的种类决定.

    作者:谭慧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应用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皮下胰岛素泵连续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7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按患者自愿分为MSII组36例和CSII组40例.比较2组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使用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2组治疗后各时间段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餐后2h、晚餐前及睡前血糖低于MSI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胰岛素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取得更好的血糖控制,而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97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宫颈糜烂患者97例,给予复方沙棘籽油栓,每晚1枚置入阴道内,10d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后观察其症状及疗效.结果 97例患者中,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91%;轻、中、重度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3.9%和96.4%,3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白带性状及性交出血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白带异常等情况.

    作者:陈素兰;廖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气管切开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术后可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困难[1].危重患者由于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受损、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造成不能有效地清理呼吸道;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从而引起组织缺氧,加重组织损伤.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需行气管切开术,以减少上述情况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2007年4月-2008年5月我科共有80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琴 刊期: 2010年第12期

  • 晚期产后出血26例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为分娩较严重的并发症,如延误治疗可危及产妇的生命.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晚期产后出血病例26例,现将病情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6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年龄23~37岁,中位年龄28岁;孕38~42周.其中初产妇14例,经产妇12例,双胎2例;有人工流产史者12例;顺产12例,产钳助产10例,剖宫产4例.临床表现:突然一次性大量出血8例,多次大量出血1例,多次中等量出血9例,持续或间断少量出血8例;伴重度贫血17例,伴失血性休克9例,伴高热1例.

    作者:闫志巧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