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强军;黄利;王渝嘉
目的 探讨肺内肿块(结节)病灶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美国Bard公司产复用型自动活检枪对143例肺内肿块(结节)病灶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病灶穿刺活检,并行病理学诊断.结果 143例肺内肿块(结节)病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5%,病理诊断准确率100.0%.并发气胸5例,咯血8例.结论 CT导引下经皮肺内肿块(结节)病灶穿刺活检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蒋兴红;黄学全;蔡吉勇;彭正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软骨母细胞瘤又称成软骨细胞瘤,是临床较少见的原发良性骨肿瘤.本病虽属良性肿瘤,但有一定的局部复发率,其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相当部分病例缺乏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与相似病变鉴别有一定难度.本研究回顾总结了7例软骨母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目的在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王少杰;吴兵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狂犬病在我国95%以上是因为被狗咬伤所致.狂犬病的潜伏期较长,一般咬伤头面部者40d左右,咬伤手指60d左右,咬伤足部187d左右,有的潜伏期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狂犬病的病死率很高,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其病死率几乎是100%,所以狂犬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作者:钱焕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又称粉刺性乳痈、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以肿块为首发症状,术后复发率和误诊率较高.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全身各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国内外有关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多层螺旋CT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4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MSCT表现进行评价,探讨MSCT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院从2003年2月以来,运用彩超引导下穿刺抽液后注入无水酒精,非手术治疗肝囊肿、肾囊肿及妇科囊肿8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门诊与住院患者80例,男28例,女52例,年龄26~79岁.其中肾囊肿32例,肝囊肿16例,妇科囊肿32例.囊肿直径3.8~17cm(肝囊肿).妇科囊肿直径均>5.0cm.
作者:杨银广;周菊;黄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前,肺炎仍是老年人重要的致死原因之一[1],被认为是老年人的自然终点[2].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深入,医疗工作者将面临巨大挑战,作为老年人健康重要杀手的肺炎也将倍受关注.现将我院21例老年肺炎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杨建;邓鸣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分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取决于胎儿、产道、产力和精神心理因素,互相影响和制约.经阴道分娩符合母儿生理,应尽量创造条件经阴道分娩.剖宫产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难产和某些高危妊娠、挽救围生儿和孕产妇的生命.笔者遵循此原则开展了阴道分娩镇痛研究,使产妇得到了充分的试产,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科学选择分娩方式,使剖宫产率<11%.
作者:樊素平;聂菊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NAC静脉给药组(A组,44例)和口服给药组(B组,42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 静脉给药组及口服给药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和大自主通气(MV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FEV1,FVC,DLCO,MVV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NAC静脉给药及口服给药均疗效显著,2种给药途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口服给药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范亚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整体护理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相结合的体现.多年实践证明,整体护理的开展,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不仅符合医疗护理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形势,同时更代表了护理科学的改革发展趋势.如何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已经引起护理界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要改革护理基本行为,善于运用科学护理技术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把护理真正落实在患者身上,使患者受益,是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作者:段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而院前急救是指对急、危、重患者在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护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损伤、减轻患者痛苦,为进一步诊治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通过工作实践体会,将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急救接警相结合,对安抚患者及求助者,帮助初目击者对患者实行初步急救,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我院2006年共收治重症烧伤患者91例,男80例,女11例.其中有5例男性患者出现乳腺增生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患者烧伤后应用头孢匹胺钠抗感染,奥美拉唑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男性乳腺增生症的原因与头孢匹胺钠和奥美拉唑同时应用有关.
作者:刘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脾脏功能认识的深化,多种多样的保脾治疗相继开展[1].超声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是一个有效地术前诊断方法之一[2].本研究就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0月收治的4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超声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刘廷良;王春梅;罗华;杨帆;尹萍;李红琼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男,55岁.主因咽痛、发热、咳嗽3d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体温38.2℃,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左侧颌下淋巴结可触及肿大、压痛.
作者:贺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选择80例ASA I~II级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20例,在硬膜外末次给予0.25%罗哌卡因10ml 30min后开始术后止痛.A组,持续给予0.2%的罗哌卡因;B组,持续给予0.3%的罗哌卡因;C组,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加接泵前给予硬膜外注入氯胺酮0.4mg/kg;D组,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加接泵前给予硬膜外注入吗啡2mg.4组均应用福尼亚恒流镇痛泵(固定速率为5ml/h).观察术后12h、24h、36h不同时段疼痛评分;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焦虑、烦躁不安、神经质一系列精神症状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的镇痛VAS评分明显高,与其他3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的运动阻滞程度分级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间无差异(P>0.05).D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15.0%),皮肤瘙痒4例(20.0%),嗜睡2例(10.0%),其他3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加0.2%罗哌卡因行术后镇痛,既可减少罗哌卡因的剂量,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镇痛效果满意,运动阻滞轻,并发症少.
作者:刘振明;丁蒙;吴彦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插管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对81例行气管插管的严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依据气管插管时间临床指标分为2组,即常规气管插管组(常规组)49例和早期气管插管组(早期组)32例.比较2组插管前后生命体征及检验指标变化、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常规组比较,早期组气管插管前后生命体征稳定,心率、呼吸、血压、PaO2、PaCO2波动不明显(P>0.05),血乳酸无加重;上消化道出血、高血糖、肺炎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对严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气管插管可降低部分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万杰;任朝来;张如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尿激酶100~150万单位加入生理盐水100ml 30min静滴完毕,同时配合低分子及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过程中对其疗效,安全性,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溶栓2h后,19例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再通,再通率63.3%,4周后观察,预后良好21例(70.0%),死亡5例(16.7%).结论 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是溶栓的禁忌,尽早溶栓治疗可减低患者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病率,从而减少病死率.
作者:李宏岩;付丽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血肿周围低密度区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9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对照组)48例和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治疗组)48例,分别对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7d、30d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并且于治疗后30d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同时观察2组患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结果 2组治疗后3d、7d、3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低密度区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30d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79.17%(38/48),高于对照组62.50%(30/48)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减少早期血肿扩大,减轻脑水肿,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石广莲;孙慧芹;周凤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环甲膜穿刺术治疗呼吸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呼吸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环甲膜穿刺术加全身化疗,对照组只进行全身化疗.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 (1)喉结核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4%、41.7%(P<0.01);(2)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5%、31.2%(P<0.01);(3)支气管结核并肺不张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22.2%(P<0.01);(4)多耐药菌和空洞型肺结核治疗组及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7%、62.5%(P<0.01),空洞闭合率分别为58.3%、25.0%(P<0.01).结论 环甲膜穿刺术治疗呼吸道结核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朱勇峰;蒋之;胡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肺炎至今仍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常见四大疾病之一.它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其发病机理是由于病原体侵入肺部后,引起支气管黏膜水肿,管腔狭窄、肺泡壁充血、水肿、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从而影响肺通气和肺换气.
作者:魏伟玲;吴玉琴;吴银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心排血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求,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也可以说是由于心室功能失常及病理重构而导致的渐进性综合征.
作者:邵迎春;刘绍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