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迎春;刘绍武
天疱疮是一种以表皮内棘细胞松懈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有抗棘细胞间物质抗体,这类患者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比较棘手.由于广泛水疱、糜烂,皮肤损害重渗出多.因此,及早控制皮肤损害,尽早使糜烂面得到愈合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我院2007年8月收治1例重度天疱疮患者,创面经用人鲜羊膜(以下简称羊膜)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玉娟;高宏飞;高宏杰;葛素伟;高素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包括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之间的骨折,其中以粗隆间骨折常见.老年人多发,男女差别不大.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该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同时,老年人都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治疗的复杂性增加,并发症较多,我院自1997年1月-2007年1月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金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产妇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疾病,目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轻者影响产妇的健康,重者危及生命.统计我院2002年5月-2007年5月住院分娩产妇为1 946例,出血量超过500ml以上者44例,发生率2.26%.
作者:林淑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患者,男,55岁.主因咽痛、发热、咳嗽3d就诊.查体:一般情况可,体温38.2℃,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左侧颌下淋巴结可触及肿大、压痛.
作者:贺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留置胃管是临床各科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护士们都非常熟悉这项护理技术.其操作的核心是:当胃管通过咽部时(6~14cm处),患者可能有恶心,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作者:梁雪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外伤性颅内血肿是一类常见的多发病,随着CT的问世,使得诊断更加方便明确,我院曾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43例,现将患者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黎建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对47例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用唑来膦酸4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滴注时间30~40min,间隔4周重复给药1次,连续给药2次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为80.8%(38/47),其中显效25.5%(12/47),有效55.3%(26/47);不良反应为头晕、乏力、发热及一过性骨痛等,发生率较低.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有良好疗效,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易于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徐建芳;刘驯炎;杨宏凯;周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心脏猝死(SCD)是指任何心脏疾病引起的发生在院外、急诊室内的突然死亡,并且死亡时间必须在有症状出现后1h内通常称瞬间死亡.SCD可能由于室速(VT)/室颤(VF)、心脏停搏或者非心律失常性原因所致.
作者:徐庭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a cell mastitis)又称粉刺性乳痈、乳腺导管扩张症,好发于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女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以肿块为首发症状,术后复发率和误诊率较高.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及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对全身各种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国内外有关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多层螺旋CT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46例浆细胞性乳腺炎MSCT表现进行评价,探讨MSCT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肺炎为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年龄老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及呼吸道防御能力日渐衰退;老年人基础疾病增多,再有病原体变迁、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多种因素,因而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明显增高.
作者:罗瑾;王娅;杨丽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分娩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取决于胎儿、产道、产力和精神心理因素,互相影响和制约.经阴道分娩符合母儿生理,应尽量创造条件经阴道分娩.剖宫产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难产和某些高危妊娠、挽救围生儿和孕产妇的生命.笔者遵循此原则开展了阴道分娩镇痛研究,使产妇得到了充分的试产,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科学选择分娩方式,使剖宫产率<11%.
作者:樊素平;聂菊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肺内肿块(结节)病灶在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美国Bard公司产复用型自动活检枪对143例肺内肿块(结节)病灶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病灶穿刺活检,并行病理学诊断.结果 143例肺内肿块(结节)病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5%,病理诊断准确率100.0%.并发气胸5例,咯血8例.结论 CT导引下经皮肺内肿块(结节)病灶穿刺活检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且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蒋兴红;黄学全;蔡吉勇;彭正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N-乙酰半胱氨酸(NAC)不同给药途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86例,随机分为NAC静脉给药组(A组,44例)和口服给药组(B组,42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呼吸功能的变化.结果 静脉给药组及口服给药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能力(DLCO)和大自主通气(MVV)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2组FEV1,FVC,DLCO,MVV疗效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NAC静脉给药及口服给药均疗效显著,2种给药途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口服给药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作者:范亚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7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加强医院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办法>中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作者:雷玥婷;魏智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整体护理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相结合的体现.多年实践证明,整体护理的开展,深受广大患者的好评,不仅符合医疗护理需求不断增长的客观形势,同时更代表了护理科学的改革发展趋势.如何提高整体护理的质量,已经引起护理界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要改革护理基本行为,善于运用科学护理技术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把护理真正落实在患者身上,使患者受益,是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作者:段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卵巢肿瘤蒂扭转的超声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并进行误诊原因分析.方法 对96例卵巢肿瘤蒂扭转患者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96例超声诊断卵巢肿瘤蒂扭转,经手术后病理对照,相符合86例,符合率为89.6%,误诊10例,总误诊率10.4%(P<0.05).结论 超声作为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卵巢肿瘤蒂扭转的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应成为临床首选方法.
作者:胥直全;伍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膝关节为人体中大、复杂、活动多的负重关节,在外伤中通常采用传统X线摄片检查[1].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可能遇到患者有典型的外伤史,症状明显,而X线检查假阴性,实际却有膝关节骨、关节或软组织损伤,需要进行MRI检查.笔者回顾性分析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X线及MRI检查资料,旨在提高对膝关节损伤认识.
作者:文学幸;滕银如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H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诊断、防治方法.方法 在积极有效治疗原发疾病、制酸的同时,并予以局部止血、保护胃黏膜,维持内环境稳定,支持防治其他并发症.结果 349例中(GCS评分3~8分)SH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05例,治愈187例,死亡18例.结论 早期、及时、合理正确地采取非手术治疗SHI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长太;叶晓萍;王宏丽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在慢性呼吸衰竭的综合治疗中,氧气疗法极为重要,它对提高P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纠正缺氧,促进组织新陈代谢,改善呼吸功能,降低肺动脉高压,提高心肌代谢,增强心肌收缩,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代谢紊乱,改善神经、精神状态等,均起重要作用[1].
作者:唐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肺炎至今仍是导致儿童死亡的常见四大疾病之一.它以冬春季节发病率高.其发病机理是由于病原体侵入肺部后,引起支气管黏膜水肿,管腔狭窄、肺泡壁充血、水肿、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渗出物,从而影响肺通气和肺换气.
作者:魏伟玲;吴玉琴;吴银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