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艳玲
临床医务人员是职业压力大的群体,医院药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一般人群差.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承受心理压力,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状况,然而这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又很少有人关注.使得积极性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作者:刘莉;丁红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麻疹是人体感染麻疹病毒后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及皮肤上出现斑丘疹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腹泻和肺炎.20世纪60年代,随着麻疹疫苗的研制成功及在人群中的广泛接种,麻疹的发病率逐渐下降,到20世纪后期降至低.然而,近几年来麻疹疫情却呈现反弹趋势.
作者:单景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微量元素锌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快速阶段,锌缺乏可导致儿童生长迟缓.成人和老年人也可因锌元素缺乏而导致心血管病等疾病.因此,在思想上应对微量元素摄入引起足够的重视,早发现、早预防锌元素缺乏症,减少微量元素对儿童、成人、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作者:宋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辅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60例给予奥曲肽辅助常规治疗,60例给予常规治疗,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判断.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电子胃镜检查、Hp检测的总有效率为95.0%、93.3%、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7%、90.0%、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辅助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好.
作者:李洪焱;陈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年来由于助孕技术的广泛开展以及宫腔内手术的增多,使宫颈妊娠发病率有所增加.现将我院2000~2008年共收治的7例宫颈妊娠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琴;隆益惠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汶川地震致骨盆骨折救治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对28例地震致骨盆骨折患者应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救治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所有患者一期行抗休克治疗及骨盆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二期进入ICU复苏治疗,经ICU复苏后,如骨折不稳定再三期进行骨盆的确定性骨折固定手术及合并伤确定性手术.结果 经过损伤控制的分期处理,本组28例患者全部存活,经3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骨折固定好,疗效满意.结论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应用于骨盆骨折救治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杨友刚;蒋电明;倪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ESA))是利用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起效迅速,效果确实,肌松满意,阻滞作用不受限制,可完成长时间的手术,局麻药用量小,大大地降低了局麻药中毒的发生率,并且术后可进行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1].本文选取90例老年下腹部手术患者,其均采用CESA,现将护理要点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药房的管理是医院药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医院的发展中,中药房仍保留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而导致中药品诸多质量问题.由于中药饮片的特殊性,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加强中药房管理,势在必行.现就医院中药房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案作探究.
作者:黄建琼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麝香草酚滴耳液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2nm处测定麝香草酚含量.结果 在5~40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 99.88%,RSD为0.51%(n=5).结论 紫外分光光度测定麝香草酚滴耳液含量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胡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随着医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医院感染的控制、预防和管理工作亦越来越引起重视.对于妇产科这一特殊科室,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及预防工作尤为重要.因而根据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病高危因素并制定相应对策,旨在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妇产科医院感染常见感染部位妇科以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等;产科以呼吸道和泌尿道为主,其次为切口和胃肠道等.
作者:刘兵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9例,选用尼莫地平为对照药,尼莫地平联合舒血宁注射液为治疗组.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测定治疗前后患者量表的变化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4.7%,对照组有效率为6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患者MMSE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ADL有明显减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智能障碍和生活能力,疗效优于单用尼莫地平.
作者:胡士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孕产妇的危害甚大,因此有效做好产前检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早期发现、早期积极正确处理,预防病情加重,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对于子痫患者要给予特殊的护理,对抢救成功与否相当重要[1].
作者:李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硝酸酯类药物、调脂药;治疗组42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红花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周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与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红花注射液可作为稳定型心绞痛抗心肌缺血的首选配伍用药.
作者:马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近年来,护士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过度的压力则会导致人身心疲惫,甚至出现身心疾病,影响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1].护士长作为护士的直接领导者对融洽科室关系,缓解护士压力,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消除工作倦怠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的好坏、成败直接影响护理质量[2].护士的压力来自3个方面:工作本身、社会和直接管理.(1)来自工作本身主要应注重多学习和观察、多实践,在工作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以减轻工作压力.(2)来自社会的压力主要是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被社会的承认和接受程度以及护士的社会地位.(3)来自直接管理的压力是压力的主要来源,直接管理是护士每天工作的准则、护士的言行、心理表现、护理质量的高低都与直接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护士的职业紧张因素、工作疲溃感也与直接管理密切相关.直接管理是影响护士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而护理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方法是减轻护士压力、提高工作质量的决定因素.
作者:廖素清;郑小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在亚洲、欧洲、非洲,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株)不断的在家禽和迁徙鸟类中爆发,近人类在感染这种高致病禽流感(HPAI)病毒和因HPAI病毒的病死率都在增加,暗示着流感大流行仍威胁着人类,诸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等抗病毒药对预防和治疗H5N1感染是有价值的.但供应有限和耐药性限制其发展.疫苗作为控制流感大流行的一种主要手段,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因此,发展H5N1疫苗被认为是主要的策略,保护人类避免一个可能的H5N1的流感大流行大体上建立的普通人流感疫苗的原则也被应用到大流行H5N1的流感疫苗的发展上.但是,发展H5N1疫苗也存在一些实际和科学上的挑战[1~3].
作者:张钰;刘宇罡;张健;孟和宝力高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防治卡托普利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 对临床应用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报道进行分析.结果 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仅占极少数,且其发生与用药剂量、个体差异、用药时间、患者全身状况及伴随症状等多种因素有关.结论 临床应用卡托普利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使用,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黄纯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浊度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效价的方法.方法 用标准曲线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菌,加菌量0.3%(V/V),37℃培养3~4h测定.结果 抗生素浓度在0.40~0.97μg/ml的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法测定琥乙红霉素片效价的平均回收率为99.9%,RSD=1.4%(n=9).结论 浊度法灵敏、快速,可作为测定琥乙红霉素片效价的方法.
作者:魏立平;张润婕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轻、中、重3度,中度和重度可留有后遗症.为了减轻患儿的致残程度,减少致残率,近年来,笔者在早期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抚触早期干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明显改善了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金京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115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持续低流量吸氧、抗炎、平喘、强心利尿、抗血管收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总有效率,心率、呼吸、肺部啰音等症状和体征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程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一般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5年10月-2008年10月29例妊娠合并较大子宫肌瘤(直径≥5cm)患者,在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非妊娠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非妊娠期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2组手术情况和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孙志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