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LA-B27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张虹;顾猛

关键词:HLA-B27, 强直性脊柱炎, 诊断, 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HLA-B27抗原检测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使用ELISA法对450例健康体检者(非AS对照组)、462例AS疑似患者(AS疑似组)和80名AS患者(AS组)进行HLA-B27抗原检测.结果 非AS对照组、AS疑似组和AS组的HLA-B27阳性率分别为3.3%、48.9%和92.5%,AS组、AS疑似组的HLA-B27阳性率明显高于非AS对照组(P<0.01),AS组的HLA-B27阳性率明显高于AS疑似组(P<0.01).结论 HLA-B27抗原与AS疾病相关,检测HLA-B27抗原对疑似AS患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微量肝素加甲状腺素治疗早产儿重度硬肿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使用超微量肝素加甲状腺素治疗早产儿重度硬肿症的疗效.方法 将52例重度硬肿症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2组除进行相同的综合治疗外,治疗组用超微量肝素每天24U/kg,分2次,每12小时12U/kg,于腹壁皮下或双下肢小腿外侧皮下注射,至硬肿消退后停药,治疗前后测凝血时间.甲状腺素每天5mg·kg-1·d-1,分3次鼻饲,硬肿消退后停药.通过对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硬肿消退时间来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超微量肝素加甲状腺素治疗早产儿重度硬肿症疗效显著.

    作者:郑智育;杨明;黎远团;潘广来;谢建红;莫坤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三阴交为主穴针刺联合盆腔I号方药物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以针刺三阴交穴为主联合盆腔I号方药物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1例)和对照组(5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三阴交穴为主,加随症配穴,然后将盆腔I号方水煎浓缩液加到电脑中频透入机的2个电极板上,分别放在患者小腹的两侧或疼痛反映点上进行导入;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注射头孢噻肟、替硝唑及口服金刚藤胶囊等.观察2组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疗程明显缩短.结论 采用针刺三阴交穴为主联合盆腔I号方药物导入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无任何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化金;李修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培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培氟沙星(Pefloxacin)属第3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化学结构是在诺氟沙星的哌嗪环对位氮原子上的氢被甲基所取代而成.与诺氟沙星比较,培氟沙星在体内分布广泛,在脑脊液中也有较高浓度,主要在肝脏代谢,通过肾和肝脏排泄,血浆半衰期长达10~13h.

    作者:陈斌;雷招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复式脉冲低能量体外冲击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

    目的 探讨YC-9200型低能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各种上尿路结石的效果.方法 采用YC-9200型低能量碎石机治疗符合ESWL适应证的上尿路结石648例.结果 直径≤2.0cm的肾结石435例,平均冲击波次数2 400次,直径≤1.0cm输尿管结石213例,平均冲击波次数2 800次.中上盏结石复碎率12.9%(23/178),下盏结石排净率80.7%(159/197),复碎率18.8%(37/197);肾盂结石排净率91.7%(55/60),复碎率5.0%(3/60);输尿管结石总排净率97.2%(207/213),总复碎率6.6%(14/213).碎石过程中出现轻度疼痛86例(73.3%),治疗后出现肉眼血尿568例(87.7%),1~3d后血尿消失.无肾周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低能量ESWL治疗上尿路结石成功率高,复碎低,不良反应少,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吴祖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3种药物分别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急诊和住院治疗的73例PSVT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30例)、普罗帕酮组(22例)和美托洛尔组(21例),分别缓慢静脉注射胺碘酮、普罗帕酮或美托洛尔,比较终止PSVT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组治疗后有效23例,无效7例,有效率76.7%;普罗帕酮组治疗后有效17例,无效5例,有效率77.3%;美托洛尔组治疗后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81.0%,3组治疗PSVT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观察到3组治疗后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3种药物都能安全、有效地终止PSVT.

    作者:杨成奎;王惜诵;靳海东;胡静;谭清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左侧卵巢黄体破裂大出血致休克1例

    患者,女,24岁,因腹痛伴肛门坠胀3d,昏厥2次,于2008年7月20日来我院外科就诊,以腹痛待诊收住外科,妇科会诊后以腹腔内出血待诊(异位妊娠,卵巢黄体破裂)失血性休克,收住妇科.询问月经史,末次月经不详,婚后4年未孕.入院时检查:一般情况差,重度贫血貌,神志尚清、烦躁、四肢冰冷,寒颤、出冷汗,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听诊未出现异常,全腹压痛、肌卫、反跳痛不明显,移动性浊音未扣清.

    作者:李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监护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实施亚低温疗法,配合有效的护理方法能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达到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减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降死亡率和残障率,不产生任何严重并发症.

    作者: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对照组)和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2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效果,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2组均能显著改善早期DN患者UAER(P<0.05或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2组治疗后FBG、BUN、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作者:王福诩;黄卓尧;伍军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钴胺(商品名: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应用注射用弥可保1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避光),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连用14d为1疗程,使用2个疗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Hoffinan反射.结果 治疗组患侧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Hoffinan反射(H-反射)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弥可保对DPN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封东来;罗林;黄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单纯性肥胖儿童与糖代谢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抽查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组)与健康儿童(对照组)各50例,应用生化法检测空腹与餐后2h血糖.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有血糖异常,空腹与餐后2h血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单纯性肥胖儿童可能成年后患糖尿病危险性增大.

    作者:李中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心肌梗死患者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家属是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患者出院后家庭是患者疾病康复的主要场所,家属又是患者的主要照顾者.笔者通过了解家属对心肌梗死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旨在为今后开展针对家属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郑静;黄丽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化痰平喘方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20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化痰平喘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2例, 2组均予以吸氧、抗感染、平喘、化痰等原则治疗,以7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中药化痰平喘方治疗,每天1剂,水煎服,出院时均间日煎服黄芪12~15g,连用30d.观察患儿发热、咳喘、肺部啰音、肺部阴影消失等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血清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治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和0.01).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细胞亚群CD3、CD4、CD8转化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化痰平喘方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晓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子宫根治及腹腔淋巴清扫术后留置导尿的循证护理实践

    本研究旨在探讨子宫根治及腹腔淋巴清扫术后留置导尿期间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唐巧艳;曹胡林;郑昌旭;甘锦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大剂量液体骶管内滴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病变或不良的外力作用使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硬脊膜及相应节段的神经根,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约占腰腿疼痛的86.55%[1].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大剂量液体骶管内滴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庆锋;张金华;陈开贵;刘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硫酸镁溶液配制方法的改良及稳定性考察

    目的 改良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改良方法配制硫酸镁溶液即溶液配制时加入枸橼酸钠增加稳定性,更换抑菌剂防止霉变.比较传统配制方法与改良方法稳定性差异.结果 采用改良方法配制的硫酸镁溶液经长期试验稳定性好,外观、性状、含量和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有效期为12个月.结论 改良后的方法简便易行,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汪洋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经皮肾盂造瘘术在上尿路梗阻中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泌尿介入诊断和治疗器械的改进和完善,腔内泌尿外科发展迅速并已成为一项崭新的重要技术,使许多尿路疾病可以免除传统的开放手术.

    作者:李玉波;向春明;周雪松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腹茧症3例报道

    腹茧症是一种罕见的腹腔疾患.1978年等首次发现并命名,其病因未明.近年来临床报道逐渐增多,但因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故极易误诊.现就我院诊治的3例腹茧症患者予以报道.

    作者:何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药房处理医嘱的体会及意义

    医嘱对医患双方都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网络化管理,医院普及医嘱的查对更加方便快捷.对基层医院来说,因为还没有完全实现网络化管理,医嘱处理的准确性还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加强医嘱处理的准确性是各基层医院必须着力解决的问题.我院两年来对12 000例住院患者的医嘱进行了药房二次处理,杜绝了不必要的差错和因此给患者带来经济损失.

    作者:邓东辉;杨翠兰;陈小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利尿剂至失钾过多猝死1例

    患者,女,18岁,洗澡时用过不洁毛巾后,即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以及下腹部胀痛的症状,无畏寒、发热,无眼睑与颜面水肿.在村卫生室以急性泌尿系感染治疗1周,用氢氯噻嗪片50mg,每天3次,呋喃坦丁片0.1g,每天3次,氧氟沙星胶囊0.3g,每天3次,无治疗效果.

    作者:邓世凰;邓仲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环丙沙星致过敏性疱疹伴休克1例

    患者,女,37岁,体重52kg.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半年余,于2008年10月8日来院就诊,经妇科及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收入院并行子宫次全切术.

    作者:权开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