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裕杰
老年人由于内脏功能减退,免疫功能差,易患我种疾病.同时,老年患者的药物分布、代谢、清除等因年龄增长而衰退.因而才年人药物治疗应严格地掌握适应证,对有并发症者用药尤需谨慎,尤其是联合用药方面,就考虑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腰椎爆裂性骨折多由创伤所致,特别是突发的自然灾害,我院在这次5.12汶川大地震中共收治伤员近4 000例.这些伤员中,椎骨骨折患者较多,而腰椎爆裂性骨折占整个椎骨骨折患者的80%左右,致残率非常高,很多患者对预后和功能的恢复非常担心.现将康复护理及指导报道如下.
作者:郑小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复发性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在人群中患病率一般认为超过10%,可以发生于男女老幼,以中青年多见.其为一般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限性溃疡损害,可以自愈,可以发生于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以唇、颊、舌部多见,严重者可以波及咽部黏膜.
作者:程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前置胎盘手术在剖宫产中难度比较大,表现在术中大出血不容易止血,是孕产妇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止血困难,尤其是源于宫颈管内的出血,我科经阴道宫颈缝合在前置胎盘手术宫颈出血治疗中起到了很好的止血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较常见的四肢血管疾病,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形成的三大因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血流滞缓和管壁损伤[1].我科对15例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抗凝血药治疗的基础上施以精心的专科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宏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江油市903医院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识程度,为该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ADR认知度的问卷调查,对问卷各项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概念和上报内容基本明确,但上报意识淡漠,对上报程序和专业机构了解不够.结论 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识度直接影响ADR的上报率,有必要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其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认识程度,提高ADR的上报率.
作者:何娅;代勇;李金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建立健全许可制度,对凉山州内使用射线装置的单位按监测周期进行一次全面监督,监测.现将2002年前的125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及工作场所的监测结果分析,2002年以后对125台医用诊断X射线机及其工作场所的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杜正荣;肖莉;帅伟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复方樟柳碱治疗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显效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 复方樟柳碱可减轻和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血管缺血性损伤.
作者:张海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护理警示标识是指为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应对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或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及风险事件发生,医院采用的经特殊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的、目的性、科学性的警示标识[1].
作者:陈幼菊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的诊疗行为,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按照<处方管理方法>[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等文件的要求,笔者对门诊药房2008年1~12月8 768张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唐秀能;梁秀群;王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脑卒中的病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位居第三.脑卒中的患病率,在德国约为 127 000人/年,意大利为112 000人/年,英国为101 000人/年,西班牙为89 000 人/年,法国为78 000人/年,其中75%为首次发生脑卒中.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脑卒中的治疗尚不尽人意,因此,脑卒中的预防非常重要,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动脉高血压、心肌梗死、心房纤颤、糖尿病、胆固醇水平增高、颈动脉疾病及吸烟、饮酒,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S-100β和MBP在不同病情程度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按Hunt-Hess分级分为3组,其中A组(Hunt Ⅰ~Ⅱ级)18例,B组(Hunt Ⅲ级)14例,C组(Hunt Ⅳ~Ⅴ)8例.另外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于入院第1天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ml,对照组抽血1次.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和MBP的含量.结果 A组患者血中MB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或P<0.01),S-100β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C组患者S-100β和MB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清S-100β和MBP含量可以监测颅内动脉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测预后情况.
作者:杨福义;于海明;杨文佳;杨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0~6岁儿童亚临床佝偻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三峡库区0~6岁儿童3 034例,采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测定.结果 BALP≤200U/L者1219例,BALP在>200~250U/L者1562例,BALP>250U/L者252例.结论 三峡库区6岁以下儿童亚临床佝偻病患病随年龄的增长呈降低趋势;贫困地区重男轻女现象,以及女童活动量小于男童等因素可能是引起亚临床型佝偻病男女有明显差异的原因.
作者:余秀兰;饶钒;易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退黄降氨汤灌肠治疗Ⅲ~Ⅳ期肝性脑病患者清醒时间和降低血氨(AMM)、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Ⅲ~Ⅳ期肝性脑病患者按2∶ 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退黄降氨汤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清醒时间,治疗前后血氨、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为(18.4±4.2)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氨、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但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退黄降氨汤灌肠治疗Ⅲ~Ⅳ期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维昌;杨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鼻内窥镜下YAG激光和微波热凝2种方法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 45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采用鼻内窥镜下YAG激光治疗组(23例)和微波热凝治疗组(22例),评价止血效果.结果 鼻内窥镜下YAG激光治疗组23例,成功止血21例,成功止血率为91.3%;微波热凝组22例,成功止血18例,成功止血率为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治疗方法均有较好疗效, YAG激光治疗简单且患者痛苦小,反应轻,恢复快,简单易行,术中出血率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查潇逸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天3次,观察4个月.结果 治疗组治疗心绞痛的总有效率(90.4%)高于对照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7.9%高于对照组的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麝香保心丸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作者:任鹤民;刘阳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新生儿窒自是指胎儿娩出后,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重度窒息可以导致不可逆的缺血氧性脑病,以致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的出现.
作者:梁存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其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危害性是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千倍,其危害缘于以下特点:(1)含有感染性物质,可引发感染性疾病;(2)具有遗传毒性或者药物毒性;(3)含有锋利物,易刺伤人体导致感染.
作者:张世凤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他汀类药物也称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疗效明确的调酯药,可显著降低高酯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及其他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随着临床应用的推广,其不良反应亦引起临床的注意.
作者:苏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对重症胰腺炎(SP)的治疗作用,以提高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3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2组SP患者均先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按常规处理,其中治疗组术后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检验、手术和病理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病死率为10.0%,对照组病死率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红细胞压积(Ht)从术前的(47.8±5.2)%降低到(3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在以手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SP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怀坚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