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代洲;詹学
例1.女,33岁,因左手外伤缝合术局部注射2%利多卡因注射液约3ml, 患者突然跌倒,自述恶心、头晕、胸闷,继而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四肢厥冷.查体:HR 106次/min,R 30次/min,BP 56/34mm Hg(1mm Hg=0.133kPa).
作者:李建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60例确诊为高血压病患者服用国产厄贝沙坦150mg,每天1次,每周随访1次,若降压效果不理想,则加量至每天300mg,治疗2个月,监测治疗前及治疗中24h动态血压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结果 厄贝沙坦治疗后患者24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日间及夜间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血及尿β2-MG明显减少(P<0.01).结论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仅有良好的平稳降压效果,而且对其肾功能亦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袁玉琼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与自发性气胸的症状、体征有许多相同之处,两者极易混淆.COPD患者发生气胸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凶险,表现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如出现漏诊、误诊,将会因肺组织受压而引起患者呼吸循环衰竭,严重者危及生命,需及时抢救.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68例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郎松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内科较常见的急重病之一,临床表现典型者诊断并不困难,但有20%~30%AMI患者症状不典型[1],易造成误诊、漏诊.现将我院1998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非典型AMI 50例的误诊、漏诊原因加以分析,探讨防止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爱缨;巫云辉;邱德兴;王贤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探讨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对痰或气管吸出物检查PCR-MP-DNA阳性或血清MP-IgM阳性而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208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8例患儿中伴肺外多器官系统损害86例,除有咳嗽、发热、咳痰的表现外,还同时伴有心音低钝,心率增快、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肝肿大、肝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神经系统症状等中的一项或多项改变.结论 支原体感染可致支原体肺炎,同时可致肺外多器官系统的损害,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预后良好,红霉素仍为首选.
作者:高秀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患者,男,74岁.因右侧腰部疼痛4d,排尿困难1d入院.入院前4d,患者突感右侧腰部疼痛较剧烈,并向会阴部放射,同时感右侧腰部酸胀,无发热.拟诊为右肾结石.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克林霉素0.6g静脉滴注,每天2次;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生素C 3.0g+肌苷0.4g+维生素K12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B6 0.2g+山莨菪碱1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
作者:贺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合理用药(Rational use of drugs)包括4个环节:正确选药、剂量适当、正确给药方法、联合用药合理.合理用药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保证药物使用安全、及时、有效,并尽量减少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从而达到正确的治疗目的.目前我国不合理用药较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开展的血药浓度测定等临床药学活动起到重要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面对21世纪高科技的发展,医疗战线面临新挑战,不合理用药问题也应当得到有效的控制,重要的制约手段就是开展药学监护.
作者:房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致残的首位病因,其病死率居心肌梗死和癌症之后.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是形成脑梗死的决定性因素.75%的脑梗死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1].目前在治疗领域还没有突破性进展,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已成为紧迫的重要研究课题.现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急性脑梗死治疗现状与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高军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氨茶碱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 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吸氧祛痰、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等全身用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普米克令舒、氨茶碱注射液联合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雾化吸入.观察用药后2组患儿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及肺部喘鸣音减轻、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的症状、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病程缩短(P<0.05);且治疗组总有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2组患儿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普米克令舒、氨茶碱注射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以明显改善症状及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志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口腔修复美学是随着口腔医学的不断发展成熟而逐渐形成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将美学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人体美尤其是容貌美的构成法则,以及口腔医学美学、口腔修复美学研究成果直接运用于口腔修复临床和科研,提高口腔修复工作者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美学素质和技艺水平,从而达到患者满意的既符合生理要求又符合美学规律的口腔修复效果.口腔修复美学的研究范围集中于口颌系统的面下三分之一,而面下三分之一在人的容貌美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其美学结构特征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因此,可以说口腔修复美学是一门在口腔修复临床诊疗和基础研究中,为维护、塑造口腔颌面部尤其是面下三分之一健美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医学美学现象和医学审美规律的科学.
作者:程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钬激光碎石手术以其微创、有效、术后痛苦小等独特的优势而成为一种标准术式,特别是在泌尿科领域中应用范围更广.近年来我院泌尿科钬激光碎石手术发展迅速,已成功完成多例手术.其大量开展,对麻醉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麻醉诱导迅速、镇静充分、镇痛完善、肌松良好、术毕患者苏醒迅速而完全等,笔者采用静吸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很好地满足了泌尿科钬激光碎石手术的要求,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庆红;许大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执行力一直是个热门的话题,在医院也不例外.不少医院领导说到医院内管理问题,都会提到执行力,觉得执行力差是制约医院发展的重大问题.于是,医院领导在各种场合不断呼吁需要加强执行力,批评各级人员缺乏执行力,分发关于执行力的书籍,甚至组织专业讲师进行培训,但收效甚微.
作者:赖鸿辉;肖友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长期以来,医院感染控制针对的主要是患者,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的血源性疾病关注较少.如何防范职业暴露,预防与控制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加强医疗安全,已成为医院感染的课题之一.
作者:张世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以根治性切除,辅以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笔者通过对直肠癌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石丽英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近年来我科收治的颅脑创伤后脑梗死患者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13~63岁.创伤原因:车祸2例,打击伤2例,跌落伤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例.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硬膜下血肿2例,脑挫裂伤1例,颅底骨折1例,硬膜外血肿并出现脑疝1例;有4例行开颅手术.
作者:任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小儿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原因,以期在佳时间内整复肠套叠.方法 在X线透视下75例肠套叠住院患儿行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术.结果 75例患儿中,空气灌肠复位19例,解套率占25.4%,手术复位治愈52例占69.3%,自动出院4例占5.3%,空气灌肠失败率占74.6%.结论 提高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技术,是提高空气灌肠复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作者:师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fitis,RA)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病因不明,与遗传、感染、环境、雌孕激素失调等因素有关.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和血管翳形成.血管翳侵袭关节软骨和骨组织,造成关节畸形、强直、功能丧失,是致残的主要内科疾病.
作者:郝绍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抗生素、低流量持续吸氧、支气管扩张剂和利尿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1.5~2.5g、酚妥拉明10mg,静脉滴注,每分钟40滴,每天1次.同时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作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2.1%,而对照组分别为23.7%和6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李彦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我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24例及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21例,比较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在手术失血量、镇痛时间、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2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具有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其安全可行,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汉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医院许多科室都有老年患者,作为护理工作者,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据专家预测,21世纪30年代左右, 我国将形成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时期[1].老年患者人群增多,做好老年患者的护理工作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回顾我院对177例老年住院患者采用的多种沟通方法,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交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菊芳;许传金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