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孟岩;宋莉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心痛定)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先兆早产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应用心痛定治疗;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比较2组显效时间和保胎成功率.结果 显效时间:研究组(39.14±18.76)min,对照组(42.30±20.86)min;保胎成功率:研究组46例(76.7%),对照组44例(73.3%);延长孕周:研究组>48h 18例(30.0%),>7d 28例(46.7%);对照组>48h 18例(30.0%),>7d 26例(43.3%);2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药物的不良反应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心痛定治疗先兆早产安全有效,而且服用方便,可以作为保胎的一线药推广使用.
作者:邱伟;莫奕彩;黄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麻疹患儿并发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7年1月-2008年12月发生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的麻疹住院患儿资料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麻疹患儿并发气胸或纵隔/皮下气肿危险因素包括:缺乏麻疹抗体的保护;剧烈咳嗽;继发耐药细菌感染未有效控制;不恰当的喂药或喂食导致呛咳;小于1岁男婴等.单纯纵隔气肿或少量气胸可保守治疗;引起呼吸困难或张力性气胸可局部穿刺减压,必要时可行胸腔闭式引流. 结论早期判断麻疹患儿的气胸/气肿合并症并积极治疗是决定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肖代洲;詹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合理的给药方案必须是一个可以为患者所接受的方案,一些好的治疗方案之所以未达到医师预期的治疗效果,患者的依从性差是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其依从性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更为显著.抗结核药在长期服用期间可能引起一些不适,如胃肠不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汗液变色等,这些不适往往会使患者难以坚持医师为其制定的治疗方案,自然难以达到治疗目标.下面就1例ICU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临床药师在解决这些问题,优化治疗方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作者:郑鹏程;曹玮;黄帮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近年来我科收治的颅脑创伤后脑梗死患者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13~63岁.创伤原因:车祸2例,打击伤2例,跌落伤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例.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硬膜下血肿2例,脑挫裂伤1例,颅底骨折1例,硬膜外血肿并出现脑疝1例;有4例行开颅手术.
作者:任红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观察不同部位脑卒中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特点.方法 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1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测试,将脑卒中患者的CT/MRI定位与MOCA的7个分项目(定向力ORT、视空间与执行功能EF、命名NAM、记忆MEM、注意ATT、语言功能包括复述与流畅性LANG、抽象概括ABS)的测试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100例患者中脑梗死63例,脑出血37例,其中额叶卒中15例,顶叶15例,颞叶12例,枕叶8例,丘脑14例,基底节20例,小脑8例,脑桥8例.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丘脑、基底节卒中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相关(P<0.05).枕叶、脑桥卒中与认知功能障碍无关(P>0.05).(2)额叶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EF、ORT、MEM、ATT、ABS损害明显;顶叶卒中与认知功能的NAM、MEM、ATT、EF损害有关;颞叶卒中与LANG和EF损害有关,枕叶卒中患者视空间及执行功能(EF)损害明显;丘脑损害语言功能(LANG)受损明显;基底节卒中患者MOCA各分测验均有损害.结论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卒中部位有关,不同部位卒中损害认知功能不同.
作者:吴景芬;肖军;陈祥慧;冯琼华;黄雨兰;韦永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腹痛型癫痫为间脑性癫痫的特殊类型,临床上很少见,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常表现出自主神经发作的临床症状[1].除了有腹痛外,还会表现为上腹不适、面部潮红或苍白、出汗、立毛、瞳孔散大、恶心、呕吐、腹泻等[2].因为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极易诊断为胃肠疾病,甚至诊断为外科急腹症,拟行手术治疗[3].笔者曾经遇到过6例腹痛型癫痫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乔波;李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黄灌肠、芒硝外敷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内压的影响.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大黄灌肠、芒硝外敷7d,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加热敷.检测2组患者膀胱内压(ICP)值以评价腹腔内压变化,观察2组间腹胀缓解时间.结果 ICP值于治疗期第4天时较对照组低(P<0.05),2组间腹胀缓解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大黄灌肠、芒硝外敷有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腔内压的作用,对防治腹腔室间隔综合征(ACS)有一定意义.
作者:阳爱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患者,女,41岁,宫内孕28+2周,阴道出血伴腹痛2h入院.孕妇系孕7产1,孕期无特殊疾病及服药史,曾于2004年7月行刮宫术,2005年12月行宫外孕手术.入院产科检查:宫高32cm,腹围93cm,胎位头位,胎心140次/min.彩色超声检查示:胎头双顶径6.9cm,宫内孕单胎,胎盘占位(9cm×8cm).据患者要求于2009年4月19日行羊膜腔内依沙吖啶(利凡诺)100mg注射终止妊娠术,自娩一死胎,胎盘母面边缘可见一9cm×8cm ×6cm 大小肿物,术中完整切除,送病理.
作者:付红霞;李艳丽;张新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抗生素、低流量持续吸氧、支气管扩张剂和利尿剂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1.5~2.5g、酚妥拉明10mg,静脉滴注,每分钟40滴,每天1次.同时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作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92.1%,而对照组分别为23.7%和6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硫酸镁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心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李彦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5.12地震发生后,数以万计的地震伤员被送往各医院进行救治,我院共收治伤员近四千名.我科领导在地震后的1小时内,遵医院紧急指示召开了全科动员大会,迅速成立了护理救治指挥组,从物资准备与保障、护理人员的紧急调动、技术指导、护理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配,为成功救治地震伤员提供了较好条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廖素清;郑小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临床带教是护理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质量的好坏将影响进修人员的发展.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妇产科由于其专业性强,临床带教较为困难.我科在参考其他科室的临床带教方法的基础上,将Orem护理模式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妇产科临床带教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门诊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采用微波烧灼糜烂面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微波治疗后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阴道给药,隔日1粒,15次为1个疗程,2组于治疗停药后4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术后阴道排液量及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出血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阴道排液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配合微波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崔?;陈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患者,男,74岁.因右侧腰部疼痛4d,排尿困难1d入院.入院前4d,患者突感右侧腰部疼痛较剧烈,并向会阴部放射,同时感右侧腰部酸胀,无发热.拟诊为右肾结石.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克林霉素0.6g静脉滴注,每天2次;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维生素C 3.0g+肌苷0.4g+维生素K12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维生素B6 0.2g+山莨菪碱1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
作者:贺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主要行为因素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提出健康教育重点.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32例高血压患者和30例非高血压者,采取统一问卷调查收集其主要行为方式相关信息,比较和多因素分析其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对16个可能影响高血压的行为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与高血压患病呈负相关,BMI与高血压患病正相关.结论 应从限盐减质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平衡心理等生活行为方式入手,加强低文化程度、超质量和肥胖人群的健康教育,以期减少高血压的发病几率.
作者:曾坪;罗森林;吴曦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患者先行50g糖筛查试验,如(+)再行75g糖耐量试验确诊.结果 2组患者出现病理妊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生儿患病率,糖尿病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终止妊娠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对妊娠糖尿病应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患者,男,30岁,农民.因咳嗽、盗汗,院外诊断为肺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1个月.1d前正常用力后突感胸痛,胸闷、气紧,症状加重伴呼吸困难2h,于1997年12月14日急诊入院.入院时T 36.5℃,P 120次/min,R 50次/min,BP 120/90mm Hg(1mm Hg=0.133kPa),营养中等,急性痛苦病容,端坐呼吸,气急、紫绀,气管右偏,左肺叩诊呈鼓音,右肺叩诊呈过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消失.
作者:谢成彪;杨德贵;李雪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本文采用头皮针加耳针治疗膈肌痉挛7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膈肌痉挛患者均为其他药物治疗无效而转入我科的住院患者,以脑血管病合并膈肌痉挛为多.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2~65岁,病程3~15d.
作者:张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痊愈25例(69.44%),显效6例(16.67%),无效5例(13.89%),总有效率为86.1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郭兵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盐酸克林霉素胶囊有关物质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Hy persil BDS-C18色谱柱,磷酸二氢铵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4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盐酸克林霉素与其降解产物在该色谱条件下能够有效分离.结论 HPLC法准确、灵敏、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盐酸克林霉素胶囊中的有关物质.
作者:李捷;陈军;张小兵;李镜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术中低体温对实验动物模型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Wistar大鼠60只,体质量190~220g.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30例,术中不采取任何保暖措施,术中皮温29.4~30.5℃;保温组30例,术中使用暖水袋保暖,术中皮温33.7~34.5℃.比较2组术前、术中及术后皮肤温度、心率、清醒时间、寒颤、躁动及病死率.结果 与保温组相比,常规组皮肤温度降低,心率增快,清醒延迟,寒颤、躁动及病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低体温使麻醉恢复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术后存活率降低.
作者:蒋正英;喻永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