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闽生
爆震是一种平战时较常见的致聋原因,多见于炮兵部队官兵.我院自2005年10月-2008年10月在给炮兵某部实弹训练保障中,采用马来酸桂哌齐特加高压氧治疗爆震性耳聋64例(84耳),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志彦哲;胡亚兰;王满;王捷 刊期: 2009年第13期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及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范围和职能相应扩大.因此,护士的防范医疗事故意识与能力培养尤为重要.护理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学科技发展的无限性与承受能力、精力限制医院护人员掌握技术的有限性,临床病种的多样性与病例个案的复杂多变性,特定环境下医疗条件的局限性以及医护人员是否处于佳的身心状态等,都将成为发生医疗事故的因素.
作者:张昌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语言是人类认识和沟通的特殊手段,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广泛使用的交际工具.一个语言技巧良好的护士在关键时刻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护士与医、患、家属的语言交际内容多,作为交际主体的护士,要学习因时、因人、因事地凭借自己的知识和阅力,力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态度、见解和感情,以期充分发挥交际功能的口头表达.
作者:王宗莲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研究盆腔因素对夫精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探讨如何提高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成功率.方法 将317对不孕夫妇600周期IUI分为双侧输卵管通畅和单侧输卵管通畅2组,分别统计1次IUI妊娠率、2次IUI妊娠率、总的妊娠率,并对2组中女方年龄、不孕年限、男方的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2组中女方年龄、不孕年限、男方因素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输卵管通畅的1次IUI及总的妊娠率比单侧输卵管通畅的妊娠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次IUI妊娠率较1次IUI妊娠率低,并在双侧输卵管通畅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方盆腔情况异常,增加IUI次数并不能提高妊娠率.对于多次IUI不成功者(2次及2次以上),特别是单侧输卵管通畅者,应进行腹腔镜检查以排除盆腔病变,术后再行IUI或及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可提高妊娠率.
作者:梁雪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对临产的产妇采取不同的支持性心理治疗,观察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筛选120例临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采取支持性心理治疗,心理疏导,同时使用无痛分娩技术,加速正常分娩.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试验组60例,自然分娩53例占88.3%,社会因素剖宫产7例占11.7%;对照组60例,自然分娩36例占60.0%,社会因素剖宫产24例占4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7%和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程中出现异常行剖宫产比例无差异.结论 对产妇实施支持性心理治疗,一对一的陪产及无痛分娩技术对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缩短产程有一定作用.
作者:康静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将8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吸氧、抗炎、化痰、解痉平喘、扩血管、强心等),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20ml+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液流学指标均有所降低(P<0.01),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降低肺循环阻力,改善心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付文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国产奥沙利铂(L-OHP)联合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5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给予国产L-OHP 130mg/m2静脉滴注,持续4h 第1天;CF 200mg/m2静脉滴注,持续2h 第1~5天;5-Fu 500mg/m2静脉滴注,持续6h第1~5天;3周重复1次,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25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SD)11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40.0%.不良反应为末梢神经毒性、腹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结论 该方案疗效高,不良反应轻,患者均能耐受.
作者:范晓莉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对照比较试验法,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应用常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粒,每天3次,30d为1疗程,并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其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50.0%高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后心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EF)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P<0.01),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肌缺血改善,ΣST减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可靠.
作者:任志会;宋剑;李云鹏;王丽环;安军永 刊期: 2009年第13期
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于2002年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所有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药品不良反应、医师用药不合理等原因,不得不给患者退药,否则易导致医疗纠纷.退药现象存在诸多弊端,故分析退药原因,寻求减少退药的对策非常必要.对我院自2008年9月-2009年4月的170例门诊退药事件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迎春;安福丽;相聪坤;陈贵银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平热口服液中绿原酸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Lichrosorb ODS C18柱(250mm×4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5∶ 85);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结果 绿原酸对照品进样量0.162~0.81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Y=3162.6091X-11.1543,r=0.9998,平均回收率100.02%,RSD为0.94%(n=6).结论 本法灵敏、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平热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惠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06~2008年上报的9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不良反应/事件以药物热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共76例占80.0%;涉及27个注射剂品种,其中冠心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5种注射剂共诱发63例不良反应/事件占66.3 %.结论 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相关研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唐秀能;梁秀群;王宁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皮肤消毒次数与消毒效果的关系,皮肤消毒2次所需要时间,为制定院感培训计划与质控标准提供信息.方法 选择妇科住院患者60例,进行手背皮肤消毒前、消毒1次、消毒2次采样作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皮肤消毒前、消毒1次、消毒2次的消毒效果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每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消毒合格率为0,消毒1次合格率为53.3%,消毒2次的合格率为96.7%,消毒第1次与消毒第2次平均间隔时间(33.4±1.0)s,消毒2次至半干状平均需要(66.8±1.0)s.结论 医务人员使用含有效碘5 000mg/L碘伏消毒剂进行皮肤消毒时,必须涂擦2次,避免因注射将表皮细菌带入人体引起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张桂英;吴云雁;陈伟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百草枯又名克无踪、对草快,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杂环类、非选择性、接触性除草剂,无味,易溶于水,在酸性环境下稳定,遇碱水解,具有腐蚀性,有效成分为:1,1'-二甲基-4,4'-二联吡啶.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我院口服降压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我院2006-2008年降压药的消耗金额、用药频度及日用药金额等进行分析.结果 3年来我院降压药金额稳中有升,2007-2008年DDDS大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结论 我院降压药基本用药合理.
作者:魏智中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社区不同人群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方法 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在10个社区按职业抽取,在职、离职、无业、学生各200例,对社区护理的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将调查项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社区不同人群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归纳为:方便快捷的社区护理服务方式,掌握全面的护理知识并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社区护士,开展慢性病的定期家庭访视,提供社区人群所需的个体健康指导,开展不同阶段的妇幼保健咨询服务,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结论 社区不同人群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有其共同特点,但也有不同的侧重.本研究为社区护理决策者和临床护理管理者对社区护理人才培养及社区护理专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安秀艳;刘庆素;张丽萍;周风伟;袁学风;李金红;卢爱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肝脏是调节血糖浓度的重要器官,肝脏病变进而可引起糖类代谢异常.肝脏病引起的血糖升高,糖耐量降低,呈糖尿病样改变,而这种继发于肝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1].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月内二科共收住院肝硬化患者102例,合并肝源性糖尿病者25例(24.5%).现将临床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英;杨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ADR).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文献报道的736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样本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36例中,神经系统损害多,其次是光毒性、消化系统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等;多数ADR可治愈并对原患疾病无影响.结论 老年人及特殊人群应慎重选择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慎重选用静脉滴注给药方法.
作者:王倩;柳晓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患者,女,28岁,因心悸、多汗、消瘦伴口渴、多饮、多尿1年,加重伴昏迷3h急诊入院.既往甲亢、糖尿病病史1年.4个月前曾因行阑尾炎手术诱发甲亢危象1次,近期口服他巴唑、皮下注射诺和灵30R,服药不规则,心悸、多汗、烦渴、恶心症状持续存在.3h前出现神志不清伴呼吸急促、呕吐.
作者:葛淑芝 刊期: 2009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在门诊肿瘤患者中开展药学服务的必要性及措施.方法 对我院门诊736例患者进行药学服务必要性调查,对药学知识需要人群以及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05份,有效回收率95.79%.结果 显示,半数以上患者希望获得基本用药信息和合理用药信息,51.94%患者希望获得医保用药目录的相关信息,分别有56.74%、55.89%患者希望获得药物贮存和特殊药品正确使用方法等我院特色的药学服务.结论 肿瘤患者人群迫切需要专业的药学服务,药师在门诊患者中开展药学服务可有效保障合理用药.
作者:魏雪;刘韬;潘莹 刊期: 2009年第13期
2002年1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指出,医院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参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提供药学技术服务,提高医疗质量.药学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模式,通过药师职能的转变而实现.
作者:陈琳 刊期: 2009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