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用剂量的东莨菪碱致患者意识丧失1例

刘庆;刘舒扬

关键词:东莨菪碱, 不良反应, 意识障碍
摘要:患者,女,53岁,65kg,ASAⅢ级,反复右上腹疼痛8年入院.生命体征、心肺均无异常,腹部剑突下轻压痛.B型超声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脂肪肝;生化检查:血糖6.7mmol/L.胸透、血常规、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均无异常.诊断: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入院后心电监护、面罩给氧、建立输液通道、东莨菪碱0.3mg静脉滴注,5min患者自诉呼吸困难、全身无力、双上肢及口周发麻、不能言语,并逐渐意识模糊,呼之不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适宜运动对老年人肾脏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多种生理功能逐渐减退,但适宜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够延缓这种减退,而且还能改善各种生理功能,对各器官各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肾脏的影响略作综述.

    作者:李古强;高宏伟;王召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妇科恶性肿瘤术毕即刻腹腔化疗及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临床探讨

    卵巢恶性肿瘤治疗中,术后腹腔化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恶性程度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术中辅助化疗可改善其预后.笔者回顾分析3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毕,即刻腹腔化疗及髂内动脉灌注化疗术后恢复情况,探讨其可行性.

    作者:张红朵;刘巧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西黄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西黄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给予西黄丸口服治疗30d后,观察其疗效.实验研究采用混合细菌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IL-2,局部组织VEGF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总有效率为98.8%,其中盆腔包块73例,治疗后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IL-2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局部组织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西黄丸可有效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和抗血管生成来实现的.

    作者:叶伟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1例的药学监护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死亡[1].我院于2009年5月21日收住1例重症手足口病病例,该例患儿合并病毒性脑炎,病情凶险,进展快.为救治该患儿,我院要求临床药师参加全院会诊,并实施药学监护.患儿终救治成功,并于5月28日治愈出院.现将该例患儿药学监护过程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松;何日东;周甘平;蔡静月;李琼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加强基层医院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如对医疗废物管理不当,造成医疗废物流失,将可能对整个社会形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医疗废物的安全、规范管理已成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主要内容.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分类条目>要求,我院对医疗废物的处理按照分类收集、集中处置、防止损伤的原则进行流程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作者:王素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腹盆腔实体肿瘤的护理

    HIFU-2001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上海交大新地实业公司生产),是在体外发射大功率超声经水介质偶合进入人体并在腹、盆腔实体瘤聚焦,焦点处声能大部被吸收转化为热能导致靶区内组织在0.5~1.0s内骤升至70~100℃高温,使肿瘤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焦点区产生瞬间空化效应和机械效应等导致细胞不可逆的损伤,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目的[1].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2月应用该技术治疗实性原发或继发肿瘤患者104例,共实施治疗1 500余人次,取得良好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玉萍;周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沐舒坦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方法 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应用沐舒坦30mg*kg-1*d-1,分2次静脉滴注,连用3d,对照组50例按常规治疗,观察2组NRDS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NRDS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4.0%、0、36.0%;对照组NRDS发生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4.0%、31.2%、9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沐舒坦可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赵鹏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整体护理68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an prostatic hyperplasia)简称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其生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40~49岁占20%,50~59岁占40%,>60岁占50%,至80岁可达80%以上.50岁以上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如尿频、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并发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血尿、膀胱结石、痔疮、腹股沟斜疝、肾功能衰竭.我院自2004年5月以来,应用经尿路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具有排尿梗阻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8例,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任学红;强永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大面积脑干梗死1例成功抢救临床分析

    患者,男,70岁,主因头晕伴恶心、呕吐10d,全身不能活动8d入院.患者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恶心、呕吐;头颅CT示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

    作者:王彦新;郑义;张永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地西泮(安定)和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孕40~70d无阴道分娩史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安定、芬太尼联合镇痛,对照组只用丙泊酚、芬太尼镇痛.结果 观察组控制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安定、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武兴意;陈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血糖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血糖与脑梗死的关系及改善脑梗死预后措施.方法 将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糖尿病组(A)组18例、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B组)22例和血糖正常组(C组)25例.均采用常规脑梗死治疗方案,同时控制血糖.比较3组患者病情及预后.结果 A组、B组大面积脑梗死和多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入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C组(P<0.01),且A组亦高于B组(P<0.05);A组、B组总有效率均低于C组(P<0.01或P<0.05),且A组低于B组(P<0.01).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应严密监测血糖变化,积极控制血糖,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乔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基层对糖尿病诊治误区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而引起,久病可引多脏器功能衰竭.近年来糖尿病发病呈增高趋势,提高对糖尿病正确认识很有必要.目前基层医护人员,包括患者对糖尿病均有一些误解,具体如下.

    作者:李秋芬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中的应用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术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新技术.我院通过对42例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取得配合,术后对其讲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针对护理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减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桂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癌痛患者对麻醉止痛药物认知情况调查与健康教育

    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症状之一.30%以上癌症患者伴有疼痛,晚期癌症患者70%以上伴有疼痛[1],疼痛干扰了患者接受治疗的心态,也严重影响其的生活质量.药物镇痛是控制疼痛的主要手段,麻醉止痛药物被广泛应用在癌症疼痛患者的治疗中,引导患者对麻醉止痛药物的正确认识、让患者充分掌握麻醉止痛药物的相关知识是临床护士必须完成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更好的完成这一工作,我院对92例癌痛患者对麻醉止痛药物的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文茹;方亚群;刘颖;崔凤梅;陈亚静;陈璐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胸腰椎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老年人多患有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可导致骨质进行性脱钙和骨结构异常,因此,老年人的脊椎在轻微外伤作用下即可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临床多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主要是绝对卧床休息、垫枕疗法、合理的饮食、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做好临床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以下.

    作者:叶周金;何兰英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体会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以急性脑功能损害为临床特征[1],起病急、病死率高,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近年来,健康教育已受到各国护理界的普遍重视.但我国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内容简单,缺乏个体化教育.针对我科特点,对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肠病研究概况

    近10多年来,随着小肠疾病诊断手段的不断进展,尤其是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例报告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NSAIDs可引起十二指肠远小肠黏膜的损伤,长期使用NSAIDs可致空肠、回肠黏膜的炎性病变,临床表现包括出血、蛋白丢失、吸收障碍、黏膜炎症、通透性改变等.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on steroide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者中60%~70%是无症状的黏膜通透性增加和炎症,部分发展到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1].

    作者:梁冬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论医疗卫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疗卫生监督执法是我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改革的新课题,较系统的监督执法工作仅开展几年时间,暨卫生行政执法执行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建立以后,随着我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基本完成和进一步深入,以及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成功,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已成为整个卫生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关系到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根本利益,已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就医疗卫生监督执法中的有关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张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广州军地中年健康体检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部队与地方中年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及个体集聚的差异.方法 选取符合要求的2006~2007年在我部行健康体检的35~60岁的1 121名部队人员为部队组,同期在我部体检的地方同年龄段人群1 578人为地方组,比较2组人群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高胆固醇、高三酰甘油、空腹血糖异常、超质量、肥胖、高尿酸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差异,并对2组危险因素个体集聚的差异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部队组的吸烟、高胆固醇、高尿酸、超质量、高三酰甘油、肥胖的比例高于地方组(P<0.05或P<0.01).0、2项危险因素的个体集聚部队组的比例低于地方组,1项、3~5项危险因素的个体集聚部队组的比例高于地方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部队中年人群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分布及个体的集聚状况需在临床防治工作中加以重视.

    作者:牛玥;宋丹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皮肤的老化及防治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强烈,皮肤是人体大的器官,是美容的主要对象,皮肤老化是美容的大敌,预防皮肤老化是人们不断研究的课题.

    作者:彭彦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