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赵欲转

关键词:阿奇霉素分散片, 慢性阻塞性肺病, 氨溴索, 急性加重期
摘要: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2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0.5g,每天1次,治疗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盐酸氨溴索口服液10ml,每天3次.2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转阴率为92.98%(53/57)高于对照组的69 49%(4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有患者出现轻度胃肠道反应,但均未停药.结论 阿奇霉素分散片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论心理治疗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随着心理医学的发展,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社会因素既可致病又可治病,心身医学研究认为,心理治疗在疾病诊治中具有药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心理治疗在医疗诊治过程中的位置越来越重.

    作者:赵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IL-3、GM-CSF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肠道菌群失调小鼠体内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抗生素脱污染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3和GM-CSF含量.结果 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3和GM-CSF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肠道菌群失调可减少体内IL-3和GM-CSF含量.

    作者:张亚超;孙晓利;刘颖;刘惠敏;王憬;王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中药灌肠治疗尿毒症患者100例护理体会

    尿毒症是肾脏组织几乎全部纤维化,导致肾脏功能丧失的结果.肾脏纤维化是在肾脏损伤早期启动的,所以凡是肾脏疾病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规范治疗,防止尿毒症危重症的发生.尿毒症晚期会引起严重心、脑、肝脏等并发症,因此,尿毒症需要及时治疗.尿毒症治疗的关键是要及时阻断肾脏纤维化,不要等肾脏全部纤维化.

    作者:苏华;孙立新;李丽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自拟中药外洗治疗扁平疣5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扁平疣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软膏涂患处,每天2次;治疗组以自拟中药外洗,以发红为度.均以9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98%高于对照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中药外洗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替硝唑注射液预防腹部切口液化及感染2 188例临床观察

    我院妇产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行手术2 188例,发生液化7例.与以往手术相比,液化率降低,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提高了住院周转率.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社会效益.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淑云;赵小华;祁凤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HPLC测定益肝明目口服液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肝明目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5μm,4.6mm×150mm)进行分离,检测波长231nm,流动相为甲醇-水(20∶ 75),流速1.0ml/min,进样20μl.结果 芍药苷在0.02~0.18m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Y=1 6632X+25 366 624,R=0.99997),重现性RSD=0.90%(n=5),回收率为98.56%,RSD为1.0%.结论 该法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完全适合益肝明目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志敏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宫腔填塞纱条联合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出血8例体会

    前置胎盘,巨大儿头盆不称是行剖宫产术的主要指征,而剖宫产术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出血和感染[1],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产妇死亡.我院对8例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出血,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RP-HPLC法测定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一种可测定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中黄芩苷的RP-HPLC方法.方法 采用Shim-pack VP-ODS(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42∶ 58);检测波长为277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 本法黄芩苷在0.01044~2.61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 0.99%.结论 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控方法.

    作者:张志根;宋剑锋;林娜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初探社区护理

    现代医学内涵的延伸,使护理工作的领域日益扩大.社区护理已成为拓展医院护理服务范围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骨质疏松、肺部疾病)成为影响广大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而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护理,提供有效的防病治病服务,使医院的功能得到切合实际需要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现将我们开展社区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西川;龚茵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胸腔闭式引流加尿激酶注入对结核性胸膜炎粘连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胸膜腔内尿激酶注入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和粘连的影响.方法 将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闭式引流加尿激酶组(A组,80例)、胸腔闭式引流组(B组,80例)和胸腔穿刺抽液组(C组,80例).A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腔积液,待胸腔积液减少时,尿激酶100 000U加生理盐水20ml注入胸膜腔,夹闭导管10h后放开引流,隔天1次,3次为1个疗程.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率A组8.75%明显低于B组30.00%和C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注药后胸腔积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量短期内均较注药前明显下降(P<0.01),而B组、C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胸腔引流加注入尿激酶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的机会和程度,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永亮;崔俊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社会心理因素对胃癌发病影响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对胃癌发病的影响.方法 对106胃癌患者进行胃癌的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恩格尔系数、16PF因素A、不成熟防御机制因素为胃癌的危险因素,EPQ 纬度E分、支持利用为胃癌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社会心理因素影响胃癌的发生,行为干预可能成为胃癌防治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31例眼底改变分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围产期各种原因造成新生儿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害,在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脑病的症状[1].为了解HIE时临床表现、脑水肿与眼底改变间的关系,笔者对231例HIE患儿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保印;管继梅;张海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成人哮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临床意义及护理

    目的 观察成人哮喘静脉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关系,探索VEGF与动脉血氧饱和度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18~45岁确诊哮喘患者40例(间歇状态10例、轻度持续状态10例、中度持续状态10例、重度持续状态10例)于治疗前测静脉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分析VGEF测定值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关系.结果 4组VEGF与血氧饱和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且VEGF、血氧饱和度和严重程度有相关性.结论 VEGF可作为成人哮喘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一种重要指标.

    作者:杨小娟;孙根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应用甲钴胺500μg肌内注射,每天1次;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辛酸0.6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和疗效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4%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硫辛酸注射液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乔运成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糖尿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正成为发达国家中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随着人们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近年来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但是对其认识还不够充分.笔者就我院1996~2007年收治的11例糖尿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加以总结分析.

    作者:李秋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血液免疫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巩固加深的重要环节,是护生转变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经之路.如何高质量的培养出新一代护理人员,使护理事业后继有人,一直是我们探讨的目标.现将我科的临床带教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任艳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安普贴预防无创正压通气时面部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安普贴预防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时面部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 8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NIPPV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并加用安普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面部受面罩压迫部位皮肤的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进行NIPPV治疗时面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安普贴能够大大减少NIPPV治疗时的面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徐怡;张晓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降压药物不良反应3 199例报告分析

    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中心新资料显示:在我国由于近年来生活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改变,动物食品增加,以及生活工作节奏加快,高血压的发病率每年新增300多万,这一疾病已逐步成为现代人类的头号杀手,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隐患.高血压病是世界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大的流行病之一,常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提高人们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需要终身服用降压药,因而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倍受患者重视.

    作者:李文武;阎东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8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组均根据情况应用降糖、降压、调脂、降颅压等治疗,疗程均为14d.结果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且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利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慢性病贫血的诊断

    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orders,ACD)又称症状性贫血,指继发于慢性感染、炎症、恶性肿瘤和结缔组织疾病等导致的具有血清铁减少和储存铁充足的一组贫血,表现为红细胞寿命缩短、铁代谢障碍、炎症性细胞增多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及骨髓对贫血的代偿反应抑制.现在据一些医院统计,在医院内因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贫血仅占食血总人数的10%左右,而慢性性贫血占绝大多数,仅次于缺铁性贫血[1].

    作者:叶路沙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