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分析

李秋芬

关键词:糖尿病, 隐球菌性脑膜炎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正成为发达国家中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随着人们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近年来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但是对其认识还不够充分.笔者就我院1996~2007年收治的11例糖尿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加以总结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母乳喂养与产前母乳喂养健康宣教佳时间的探讨

    目的 对孕20周、28周孕妇分别由护理人员对其实行母乳喂养健康知识宣教,观察宣教对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效果 .方法 随机抽取在我院定期检查的孕20周和孕28周孕妇各55例分别为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孕期常规检查的55例为对照组.观察Ⅰ组、Ⅱ组由护士在孕妇学校通过光盘、讲课,有系统的为孕妇讲解母乳喂养的有关知识,对照组按常规在门诊进行检查和咨询.3组孕妇住院分娩期间都进行常规的母乳喂养健康宣教.结果 观察Ⅰ组纯母乳喂养率为92.73%,观察Ⅱ组纯母乳喂养率为90.91%,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为58.18%,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实施母乳喂养健康宣教,可以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理想要求.

    作者:谷聚爱;秦爱华;王志芹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晚期食管癌癌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多瑞吉)治疗晚期食管癌癌痛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30例重度癌痛患者使用多瑞吉治疗,初始剂量为25μg/h,用药后观察10d,疼痛缓解欠佳时进行剂量滴定,按照25μg/h增加剂量,直至疼痛缓解.结果 总缓解率83.3%(25/30).主要不良反应是便秘、头晕、恶心、嗜睡、皮肤瘙痒等,但发生率很低.结论 多瑞吉治疗晚期食管癌癌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晚期食管癌癌痛患者较好的治疗药物.

    作者:梁少环;廖玉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 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奎硫平组显效率92.5%,利培酮组显效率95.0%.利培酮组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稍高于奎硫平组.结论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

    作者:徐丽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阿德福韦酯辅治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辅治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德福韦酯片10mg口服,1次/d.2组疗程均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生化学指标(AST、ALT、TBIL、ALB)、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结果 2组治疗6个月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HBV DNA定量显著降低,Child-Pugh评分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阴转率2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辅治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但HBeAg阴转率近期无明显改善.

    作者:潘纪栓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C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控制血糖的效果.方法 将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SII组)38例和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32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结果 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的天数和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P<0.01);CSII组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MSII组(P<0.01).结论 CSII是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控制血糖较好的方法.

    作者:蒋丽珍;黄惠冰;俞先长;邓创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蛛网膜下腔穿刺失败而出现麻醉作用1例

    患者,男,40岁,体质量56kg,身高170cm,因右膝外伤后疼痛3h入院,入院诊断为右髌骨骨折,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刘清仁;王亚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尿激酶(UK)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纳洛酮联合UK治疗,对照组给予UK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14d.按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h、7d、14d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治疗前后监测凝血功能及颅脑CT,了解有无出血倾向以判断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h内应用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常升;李彩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糖尿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11例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正成为发达国家中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随着人们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近年来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但是对其认识还不够充分.笔者就我院1996~2007年收治的11例糖尿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加以总结分析.

    作者:李秋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测定胸腔积液胆固醇、葡萄糖与腺苷脱氨酶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测定胸腔积液胆固醇、葡萄糖与腺苷脱氨酶的临床价值.方法 明确诊断的胸腔积液患者201例,分为4组:漏出液组24例,炎性渗出液组5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组65例,癌性胸腔积液组59例,检测4组胆固醇、葡萄糖与腺苷脱氨酶的含量.结果 漏出液与炎性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腔积液和癌性胸腔积液的胆固醇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而后三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胸腔积液的胆固醇测定不能鉴别胸腔积液的良恶性.癌性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含量明显低于结核性胸腔积液(P<0.01),而癌性胸腔积液的葡萄糖含量显著地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P<0.01).余3组间葡萄糖、腺苷胱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测定胸腔积液胆固醇、葡萄糖与腺苷脱氨酶的含量对其性质鉴别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秀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国产洛伐他汀强化治疗血脂异常高危患者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国产洛伐他汀40mg/d治疗血脂异常高危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63例血脂异常高危患者随机分成2组:洛伐他汀40mg/d组81例,20mg/d组82例,随访3个月,观察调脂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及2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洛伐他汀40mg/d组和20mg/d组治疗1个月及3个月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升均显著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升均升高(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国产洛伐他汀40mg/d调脂疗效确切、安全、经济、耐受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论心理治疗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随着心理医学的发展,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社会因素既可致病又可治病,心身医学研究认为,心理治疗在疾病诊治中具有药物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心理治疗在医疗诊治过程中的位置越来越重.

    作者:赵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宫腔填塞纱条联合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出血8例体会

    前置胎盘,巨大儿头盆不称是行剖宫产术的主要指征,而剖宫产术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出血和感染[1],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产妇死亡.我院对8例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出血,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慢性肺心病并发低钠血症46例临床分析

    低钠血症是慢性肺心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为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笔者收集了2003年2月-2008年2月间本院病房收治的慢性肺心脏病急性加重期197例患者的资料,其中并发低钠血症者46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晨;王梅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该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为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该院含抗菌药物处方1 352张,对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该院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主流,但同时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有给药途径、剂量、时间间隔及联合用药不当几个方面.结论 应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李慧侠;殷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鲜芦荟外敷预防营养液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预防营养液所致静脉炎的有效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 将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注营养液196例的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8例采用鲜芦荟外敷注射部位,对照组98例未采用芦荟外敷,观察2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试验组较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鲜芦荟外敷静脉留置针注射部位,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姚明兰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IL-3、GM-CSF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肠道菌群失调小鼠体内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抗生素脱污染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3和GM-CSF含量.结果 实验组小鼠血清中IL-3和GM-CSF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肠道菌群失调可减少体内IL-3和GM-CSF含量.

    作者:张亚超;孙晓利;刘颖;刘惠敏;王憬;王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成人哮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临床意义及护理

    目的 观察成人哮喘静脉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关系,探索VEGF与动脉血氧饱和度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18~45岁确诊哮喘患者40例(间歇状态10例、轻度持续状态10例、中度持续状态10例、重度持续状态10例)于治疗前测静脉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分析VGEF测定值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关系.结果 4组VEGF与血氧饱和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且VEGF、血氧饱和度和严重程度有相关性.结论 VEGF可作为成人哮喘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一种重要指标.

    作者:杨小娟;孙根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血栓通与硫酸镁联合治疗重症肺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栓通和硫酸镁联合治疗重症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重症肺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止咳、平喘、改善心肺功能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硫酸镁治疗,均7d为1个疗程,将2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PaO2和PaCO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和硫酸镁合用可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使病情改善,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朱登芝;郭彦荣;张丽彩;贾学斌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玻璃酸钠加激素冲洗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冲洗疗法治疗中2种玻璃酸钠及糖皮质激素对膝关节滑膜炎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骨性关节炎引起滑膜炎患者,男女各50例,随机分为2组.A组应用玻璃酸钠A+短效激素进行冲洗治疗,B组应用玻璃酸钠B+短效激素进行冲洗治疗,治疗完毕后比较2组的近期临床效果以及远期临床效果.结果 近期和远期的临床疗效A组的优良率、有效率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冲洗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中应用玻璃酸钠配合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靖;王梅;王宪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分子伴侣及小分子伴侣、人工分子伴侣与蛋白复性

    据统计,目前上市的蛋白药物中42%以大肠杆菌作为表达系统[1],该表达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生长时间短、成本低、产量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是该表达系统存在的大问题是表达产物往往为不可溶的、无生物活性的包涵体,需要经过变性-复性及进一步的纯化才能获得高纯度的活性蛋白.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