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芬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多为先天性发育引起的.它除可以引起鼻塞头痛、鼻出血等症状外,还可以进一步并发鼻窦炎和鼻息肉,特别是高位鼻中隔偏曲.我科自2004年7月-2006年8月收治鼻中隔偏曲并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3例,现就诊疗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查潇逸 刊期: 2009年第17期
臀肌挛缩症( GMC)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臀肌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从而表现出特有步态和体征的临床症候群.1969年Valderrama首次报告,国内由马承宣等在1978年首次较系统地报道,其病理改变为部分臀部肌肉组织发生纤维瘢痕化,伸缩功能障碍[1].我院于2001~2008年间运用手术配合早期功能治疗臀肌挛缩症78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牧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了解该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10月-2009年3月该院儿科门诊处方2 400张,对处方中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400张门诊处方中,抗生素使用率为79.1%,其中单独使用占10.1%;二联使用占53.6%;三联使用占15.4%.结论 处方中抗生素使用率高,剂量偏大,联合用药偏高,并存在不合理用药,个别医师出现滥用抗生素现象,应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作者:凌青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患者,男,40岁,体质量56kg,身高170cm,因右膝外伤后疼痛3h入院,入院诊断为右髌骨骨折,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刘清仁;王亚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为消化道疾病的急症,临床上应尽早识别,及时抢救,以缓解病情和抢救患者生命.
作者:张书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现代医学内涵的延伸,使护理工作的领域日益扩大.社区护理已成为拓展医院护理服务范围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骨质疏松、肺部疾病)成为影响广大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而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护理,提供有效的防病治病服务,使医院的功能得到切合实际需要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现将我们开展社区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西川;龚茵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酚妥拉明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择1996年9月-2005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慢性肺心脏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措施:(1)积极控制感染;(2)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持续吸氧;(3)强心、利尿、控制心力衰竭;(4)控制心律失常;(5)加强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将酚妥拉明2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每分钟15~20滴静脉滴注,每天1次,纳洛酮0.8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每分钟20滴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每分钟15~20滴静脉滴注,每天1次.均7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酚妥拉明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忠凤;李凯;贾雪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胸膜腔内尿激酶注入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所致胸膜肥厚和粘连的影响.方法 将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闭式引流加尿激酶组(A组,80例)、胸腔闭式引流组(B组,80例)和胸腔穿刺抽液组(C组,80例).A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持续引流胸腔积液,待胸腔积液减少时,尿激酶100 000U加生理盐水20ml注入胸膜腔,夹闭导管10h后放开引流,隔天1次,3次为1个疗程.其他治疗相同.结果 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率A组8.75%明显低于B组30.00%和C组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P<0.01);A组注药后胸腔积液中白细胞数及蛋白量短期内均较注药前明显下降(P<0.01),而B组、C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胸腔引流加注入尿激酶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发生的机会和程度,无不良反应.
作者:王永亮;崔俊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低钠血症是慢性肺心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为提高对该并发症的认识,笔者收集了2003年2月-2008年2月间本院病房收治的慢性肺心脏病急性加重期197例患者的资料,其中并发低钠血症者46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晨;王梅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21世纪的教育是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教育.硕士生的培养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发展其创新能力,以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免疫学已成为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前沿学科,已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许多领域.
作者:陈全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安普贴预防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时面部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 8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NIPPV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并加用安普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面部受面罩压迫部位皮肤的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进行NIPPV治疗时面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安普贴能够大大减少NIPPV治疗时的面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徐怡;张晓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巩固加深的重要环节,是护生转变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经之路.如何高质量的培养出新一代护理人员,使护理事业后继有人,一直是我们探讨的目标.现将我科的临床带教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任艳红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重症胰腺炎(SAP)是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类型,表现为胰腺广泛出血、坏死,病情发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对具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行手术治疗,可有效解除胆道梗阻,缓解腹脏内压力,引流腹脏内感染灶,辅以个体化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达到治愈目的[1].我科将舒适护理运用于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整体护理全过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琴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二氟尼柳胶囊中二氟尼柳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色谱柱(5μm,4.6mm×150mm),以甲醇-0.4%醋酸溶液(71∶ 29)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于253nm波长处测定,以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结果 样品与辅料质分离良好,线性范围4 1862~37.6758μg/ml(r=1. 0000),样品溶液在24h内稳定,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为0.58%(n=9).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黄华;余小平;田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对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类型进行分析,希望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能够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避免滥用、误用.方法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用药须知>等对目前我院及国内其他医院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剖析.结果 发现目前国内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结论 应提高医师及广大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避免出现严重的细菌耐药变异、由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及药品资源的浪费.
作者:蔡霞;王沛坚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中草药接骨膏促进大鼠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接骨膏组和治疗组各10只.采用股骨骨缺损的方法复制大鼠骨折模型,连续给药21d.通过X线片检测骨痂和骨小梁的面积、密度和综合强度,并结合骨折愈合组织抗折力试验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钙、磷水平的变化,观察中草药接骨膏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接骨膏组的骨痂和骨小梁的面积、密度和综合强度、骨折愈合组织抗折力,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钙、磷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接骨膏对促进骨折愈合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李忠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0例确诊为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压、主要肾功能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肾功能指标用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袁妍辉;陶樱;孟锦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应用NP方案化疗,治疗组30例应用NP方案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2组患者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能减轻NP方案对机体的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戴国光;孔繁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和硫酸镁联合治疗重症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重症肺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止咳、平喘、改善心肺功能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硫酸镁治疗,均7d为1个疗程,将2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PaO2和PaCO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和硫酸镁合用可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使病情改善,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朱登芝;郭彦荣;张丽彩;贾学斌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预防营养液所致静脉炎的有效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方法 将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注营养液196例的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98例采用鲜芦荟外敷注射部位,对照组98例未采用芦荟外敷,观察2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留置时间.结果 试验组较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 鲜芦荟外敷静脉留置针注射部位,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姚明兰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