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临床观察

常升;李彩红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纳洛酮, 尿激酶, 静脉溶栓
摘要: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尿激酶(UK)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纳洛酮联合UK治疗,对照组给予UK治疗.2组均连续用药14d.按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h、24h、7d、14d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治疗前后监测凝血功能及颅脑CT,了解有无出血倾向以判断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h内应用纳洛酮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30例确诊为高血压性肾损害患者,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压、主要肾功能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肾功能指标用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性肾损害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袁妍辉;陶樱;孟锦霞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药物与性别模式的探讨

    中药与西药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由于东西方在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及语言文化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作为社会文化产物的思维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东方思维以女性模式为特征,西方思维以男性模式为特征[1],通过分析比较东西方思维的差异,不仅有利于理解中西药学的差异,而且对于展望中西药学的发展方向大有裨益.

    作者:张德荣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手术室护理安全的探讨与体会

    手术室是抢救急危重患者及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是保证患者生命及手术成功的重要场所,其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是整个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做好护理安全,防止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差错、事故等问题,结合本院手术室实际情况, 建立健全和完善科室管理制度,并使其成为手术室管理手册,加强制订目标管理.近年来,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周晓燕;杨晓晴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老年铜绿假单胞菌肺炎42例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附院从临床分离的引起老年肺炎的铜绿假单胞菌42株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采用其配套的革兰阴性菌NMIC/ID-109复合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强,敏感率为92.9%,其次为头孢哌酮(88.1%)、环丙沙星(83.3%)、替卡西林/克拉维酸(83.3%)、左氧氟沙星(81.0%)、丁胺卡那(78.6%)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4.3%);铜绿假单胞菌对上述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5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较严重,临床治疗首选亚胺培南.

    作者:王长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营养指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孕期营养指导的临床意义,为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孕期进行营养指导的孕妇369例(观察组)和未进行营养指导的孕妇369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妊娠结局.结果 对照组孕期增重过少或过多的孕妇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代谢异常、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都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体质量增加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孕期营养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赵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挂线造口术在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1/3深部,腺管开口于处女膜与小阴唇之间,在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此腺体,在性交、分娩等情况污染外阴部时,易发生炎症,阻塞了前庭大腺腺管开口,分泌物积聚于腺腔而形成前庭大腺囊肿.前庭大腺囊肿可继发感染,形成脓肿并反复发作.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均需手术治疗,如采用传统的手术方式造口术或囊肿剥除术,术后易复发.我科采用挂线造口术治疗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1],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方法,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焕英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活血胶囊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活血胶囊对稳定性心胶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稳定性心胶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胶囊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胶囊具有降C反应蛋白、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魏安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蛛网膜下腔穿刺失败而出现麻醉作用1例

    患者,男,40岁,体质量56kg,身高170cm,因右膝外伤后疼痛3h入院,入院诊断为右髌骨骨折,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刘清仁;王亚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精神病患者的出院指导

    1 对患者服药的指导1.1 有的患者担心服药时间太长,对身体有危害,有的怕影响体型,加之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感到乏力,精神萎靡,影响工作学习而不愿意服药.此时应指导患者注意用药后的反应,教会他们一些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如服用氯丙嗪等药物的患者,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应让患者注意,由卧位或坐位等做起立动作时,要动作缓慢和自我保护.如药物不良反应较重的时候应及时去当地医院治疗.

    作者:侯祖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宫腔填塞纱条联合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出血8例体会

    前置胎盘,巨大儿头盆不称是行剖宫产术的主要指征,而剖宫产术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出血和感染[1],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产妇死亡.我院对8例剖宫产术中出血采用宫腔填塞纱条联合B-lynch缝扎术治疗剖宫产出血,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咽喉反流性疾病误诊原因分析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声嘶(或发音障碍)、咽喉疼痛、咽喉部异物感、持续清嗓、慢性长期咳嗽、喉痉挛、呼吸困难等,喉部体征可有声带后联合区域黏膜增生、肥厚,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严重时出现肉芽肿、喉室消失、声门下狭窄.近年来有关咽喉反流性疾病文献有增加趋势,对于疾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本文对我科近年来咽喉反流性疾病误诊原因作进一步探讨及分析.

    作者:朱新华;曾鹏飞;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初探社区护理

    现代医学内涵的延伸,使护理工作的领域日益扩大.社区护理已成为拓展医院护理服务范围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骨质疏松、肺部疾病)成为影响广大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而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护理,提供有效的防病治病服务,使医院的功能得到切合实际需要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现将我们开展社区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西川;龚茵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10月-2009年3月该院儿科门诊处方2 400张,对处方中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400张门诊处方中,抗生素使用率为79.1%,其中单独使用占10.1%;二联使用占53.6%;三联使用占15.4%.结论 处方中抗生素使用率高,剂量偏大,联合用药偏高,并存在不合理用药,个别医师出现滥用抗生素现象,应高度重视并加以改进.

    作者:凌青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生活方式干预策略

    冠心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心理情绪反应密切相关的疾病.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对所有冠心病高危人群,既包括有多重危险因素在未来十年发生心血管事件>20%的患心肌梗死的患者,又包括有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先前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

    作者:鲁大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自拟中药外洗治疗扁平疣57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外洗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09年3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扁平疣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软膏涂患处,每天2次;治疗组以自拟中药外洗,以发红为度.均以9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98%高于对照组的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中药外洗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建平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法,CSII)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控制血糖的效果.方法 将7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SII组)38例和常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II组)32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结果 CSII组血糖控制达标的天数和胰岛素的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P<0.01);CSII组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MSII组(P<0.01).结论 CSII是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控制血糖较好的方法.

    作者:蒋丽珍;黄惠冰;俞先长;邓创豪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目的 了解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患者血栓前状态变化情况.方法 对23例IMS患者血清P-选择素(Ps)、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1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2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非中间综合征组(AOPP组)比较.结果 IMS组血清Ps、uPA和vWF水平分别为(42.38±14.12)pg/L、(1.68±0.52)μg/L、(164.33±33.16)%;AOPP组分别为(31.57±12 31)pg/L、(1.23±0.41)μg/L、(135.45±31.21)%;对照组分别为(21.62±12.27)pg/L、(0.61±0.42)μg/L、(112.27±31 41)%.IMS组高于对照组和AOPP组(P<0.01或P<0.05);PAI:IMS组为(1.36±0.38)Au/ml,AOPP组为(0.93±0.31)Au/ml,对照组为(0.74±0.29)Au/ml,IMS组低于对照组和AOPP组(P<0.01或P<0.05).结论 IMS患者机体纤溶功能受损,表现为纤溶亢进,其受损程度较AOPP患者重.

    作者:黄毅忠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探讨

    呼吸系统疾病9%~15%可引起咯血[1],其中大咯血占1 5%,病情危急,病死率较高,主要为窒息或失血性休克所致,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目前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sion,BAE)治疗大咯血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应用,许多大咯血患者得以成功抢救.咯血是临床常见的急诊之一,而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是咯血的常见病因.BAE已成为临床治疗咯血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已有较多文献报道,国内外资料报道该方法对大咯血的治疗有效率达80%左右[2~6].我院1995年3月-2003年7月共对9例咯血患者使用明胶海绵行BAE治疗并随访,现对其疗效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潘春香;魏颖;罗昌明;王婷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FHIT和Caspase-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Caspase-3蛋白和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30例结直肠腺瘤、息肉组织,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和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 Caspase-3、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息肉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随组织病理分级的增加,Caspase-3、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Caspase-3蛋白和FHI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FHIT、Caspase-3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日恒 刊期: 2009年第17期

  • 安普贴预防无创正压通气时面部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安普贴预防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时面部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 8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NIPPV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并加用安普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面部受面罩压迫部位皮肤的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进行NIPPV治疗时面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安普贴能够大大减少NIPPV治疗时的面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徐怡;张晓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