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芬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应用NP方案化疗,治疗组30例应用NP方案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2组患者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机体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迪注射液能减轻NP方案对机体的不良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
作者:戴国光;孔繁义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据统计,目前上市的蛋白药物中42%以大肠杆菌作为表达系统[1],该表达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生长时间短、成本低、产量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但是该表达系统存在的大问题是表达产物往往为不可溶的、无生物活性的包涵体,需要经过变性-复性及进一步的纯化才能获得高纯度的活性蛋白.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超短波阿奇霉素改良麻杏石甘汤联合治疗婴幼儿难治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4例难治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10mg·kg-1·d-1,氨茶碱4~6mg·kg-1·d-1,氨溴索每次1~2ml,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用超短波治疗每天2次.阿奇霉素10mg·kg-1·d-1及改良麻杏石甘汤.2组疗程均为1周.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97.30%高于对照组的7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短波阿奇霉素改良麻杏石甘汤联合治疗婴幼儿难治性肺炎疗效好,不良反应低,易于为患儿家长接受,可推广使用.
作者:唐青;孙月秀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患者,男,40岁,体质量56kg,身高170cm,因右膝外伤后疼痛3h入院,入院诊断为右髌骨骨折,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髌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作者:刘清仁;王亚军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活血胶囊对稳定性心胶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将稳定性心胶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胶囊治疗,对照组仅采用西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活血胶囊具有降C反应蛋白、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作者:魏安伟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安普贴预防无创正压通气(NIPPV)时面部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 88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行NIPPV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并加用安普贴,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面部受面罩压迫部位皮肤的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在进行NIPPV治疗时面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安普贴能够大大减少NIPPV治疗时的面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丽;徐怡;张晓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现代医学内涵的延伸,使护理工作的领域日益扩大.社区护理已成为拓展医院护理服务范围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卫生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肿瘤、骨质疏松、肺部疾病)成为影响广大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而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护理,提供有效的防病治病服务,使医院的功能得到切合实际需要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现将我们开展社区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沈西川;龚茵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多种生理功能逐渐减退,但适宜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够延缓这种减退,而且还能改善各种生理功能,对各器官各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就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肾脏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王召友;李古强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甲状腺腺瘤是颈部常见的肿瘤,良性多见,恶性较少,少数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其有癌变的危险以及肿瘤增大后压迫气管,故主张尽早切除.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对11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给予手术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肖应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1 对患者服药的指导1.1 有的患者担心服药时间太长,对身体有危害,有的怕影响体型,加之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感到乏力,精神萎靡,影响工作学习而不愿意服药.此时应指导患者注意用药后的反应,教会他们一些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如服用氯丙嗪等药物的患者,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应让患者注意,由卧位或坐位等做起立动作时,要动作缓慢和自我保护.如药物不良反应较重的时候应及时去当地医院治疗.
作者:侯祖凤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冠心病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心理情绪反应密切相关的疾病.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对所有冠心病高危人群,既包括有多重危险因素在未来十年发生心血管事件>20%的患心肌梗死的患者,又包括有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先前发生过心肌梗死的患者.
作者:鲁大云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将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利培酮口腔崩解片(商品名:可同)和利培酮片(商品名:维思通)进行临床对比研究,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价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价不良反应.结果 2组PANSS评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下降,可同治疗组有效率为83.3%,维思通治疗有效率为80.0%,2组比较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良反应相似,程度较轻,以锥体外系反应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培酮口腔崩解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
作者:侯占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个多发病、常见病,它主要因椎间盘劳损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脊髓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群.
作者:李旭 刊期: 2009年第17期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临床表现为声嘶(或发音障碍)、咽喉疼痛、咽喉部异物感、持续清嗓、慢性长期咳嗽、喉痉挛、呼吸困难等,喉部体征可有声带后联合区域黏膜增生、肥厚,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严重时出现肉芽肿、喉室消失、声门下狭窄.近年来有关咽喉反流性疾病文献有增加趋势,对于疾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本文对我科近年来咽喉反流性疾病误诊原因作进一步探讨及分析.
作者:朱新华;曾鹏飞;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和硫酸镁联合治疗重症肺心病的疗效.方法 重症肺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持续低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止咳、平喘、改善心肺功能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硫酸镁治疗,均7d为1个疗程,将2组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PaO2和PaCO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和硫酸镁合用可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的血气分析结果,使病情改善,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朱登芝;郭彦荣;张丽彩;贾学斌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成人哮喘静脉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的关系,探索VEGF与动脉血氧饱和度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18~45岁确诊哮喘患者40例(间歇状态10例、轻度持续状态10例、中度持续状态10例、重度持续状态10例)于治疗前测静脉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动脉血氧饱和度,分析VGEF测定值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关系.结果 4组VEGF与血氧饱和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且VEGF、血氧饱和度和严重程度有相关性.结论 VEGF可作为成人哮喘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断的一种重要指标.
作者:杨小娟;孙根林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Caspase-3蛋白和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30例结直肠腺瘤、息肉组织,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aspase-3蛋白和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 Caspase-3、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结直肠组织、结直肠腺瘤、息肉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随组织病理分级的增加,Caspase-3、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Caspase-3蛋白和FHI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FHIT、Caspase-3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李日恒 刊期: 2009年第17期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糖尿病正成为发达国家中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3大疾病.随着人们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近年来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已引起人们高度重视,但是对其认识还不够充分.笔者就我院1996~2007年收治的11例糖尿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加以总结分析.
作者:李秋芬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0例ASAⅠ~Ⅱ级,下腹部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各20例,分别注入0.89%罗哌卡因14.3mg、0.75%布比卡因9.0mg,术中酌情于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麻醉效果(2种药物对感觉、运动神经的阻滞情况)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 两药均能达到满意的镇痛和肌松效果,但A组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短于B组,大运动阻滞程度<B组,A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快于B组,感觉神经大阻滞时间>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发生率较低,循环功能更稳定.结论 罗哌卡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下腹部手术的腰-硬联合麻醉,与布比卡因相比,具有感觉阻滞起效快,运动阻滞维持时间短,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作者:段蕊 刊期: 2009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型)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7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西医抗感染加用中药小陷胸汤和泻白散加味治疗.对照组36例用西医抗感染加盐酸氨溴索治疗.治疗5d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1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型有良好疗效.
作者:王昌金;曾小强 刊期: 2009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