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扎格雷钠辅治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王晓军

关键词:脑梗死, 进展性, 奥扎格雷钠
摘要: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辅治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2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对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检测血小板参数在妊娠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PLT)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在妊娠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276例临床资料.结果 与正常妊娠对照组相比,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PCITP)组,PLT计数减少(P<0.01),MPV及PDW升高(P<0.05);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PAT)组,PLT计数减少(P<0.01),MPV、PDW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组,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升高(P<0.05).妊娠期肝功能损害组,PLT计数及MPV减少(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MPV、PDW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东立;曹彦敏;孙家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原发性高血压(EH)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病程长、并发症多,致残率和病死率高,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近年来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有了长足进步.控制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减少并发症,还应保证生活质量,并逆转靶器官的病理改变.

    作者:刘会敏;张海河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吉非替尼和培美曲塞治疗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比较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吉非替尼和培美曲塞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经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一线治疗后复发的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67例,随机分为吉非替尼组35例,服用吉非替尼250mg,每天1次,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培美曲塞组32例,培美曲塞500mg/m2静脉滴注,治疗,每3周重复,至少化疗2周期.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吉非替尼组:部分缓解(PR)28.6%,疾病稳定(SD)42.9%,疾病进展(PD)20%,疾病控制率71.4% ,其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培美曲塞组:PR 25%,SD 37.5%,PD 37.5%,疾病控制率62.5%,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结论 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吉非替尼和培美曲塞治疗疗效相似,但口服靶向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较好.

    作者:张宇卉;王海宾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儿的预防及保健

    随着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增加,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儿童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10%~15%,国际糖尿病联盟预计未来15年内,全球儿童2型糖尿病发病增长将超过50%.并且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儿童糖尿病多见于肥胖或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少年儿童.

    作者:刘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碘伏换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护理观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足部病变是指大、中、小动脉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发生肢体缺血、缺氧,而导致的坏疽或感染的一种病变,是慢性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杨帆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急性脑血管病与睡眠呼吸障碍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与睡眠呼吸障碍(SDB)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图或AutoSet Portable Ⅱ Plus诊疗系统监测.结果 39例患者中被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共35例(89.7%),呼吸紊乱指数(AHI)轻度16例(41.0%);中度9例(23.1%);重度14例(35.9%).中枢性OSAHS有3例(占7.7%),单纯打鼾症1例.结论 35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与SDB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肖高辉;顾蕾;杨功明;晏培;路玉江;黄席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缬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对糖尿病肾病微量尿白蛋白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缬沙坦每天80mg;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每3个月给予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18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UAE均下降(P<0.05,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RP降低(P<0.01),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缬纱坦与灯盏花素联合应用可减少UAE、降低血清GRP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王晓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CT扫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体征,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应用,CT更多地被用于LDH的检查,其诊断的准确率也明显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LDH患者经X线检查结合CT扫描诊断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荣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治结合匹维溴胺治疗,疗程1个月;对照组给予匹维溴胺50mg,每天3次,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33例(73.3%),有效8例(17.8%),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显效25例(55.6%),有效9例(20.0%),总有效率80.0%.2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匹维溴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颜廷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疗效因素分析及预后

    目的 分析影响中晚期食管癌放疗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8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20%、32.92%和11.49%;对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的临床因素有: 体质量下降、卡氏评分、肿瘤的长径和宽径、X线分型,而血红蛋白含量,年龄与对生存率影响及预后无关(P>0.05).结论 中晚期食管癌单纯放疗的疗效确定.体质量、卡氏评分、血红蛋白含量、肿瘤的大小、近期治疗反应的分级及X线分型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颅脑外伤致脑积水15例临床分析

    脑外伤后脑积水是颅脑外伤、特别是严重颅脑外伤后常见的继发性病变,它是影响脑外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颅脑创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并且也是使病情加重、病残和致死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现将2005年10月-2009年4月收治的颅脑外伤致脑积水患者15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陈少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关于医院查体的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疾病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定期查体已成为健康保健的重要内容.我院自2004年成立查体中心以来,共为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完成20多万人查体工作,广得好评,现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孙素红;马燕;陈永庆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巧用小儿肢体静脉输液

    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对患儿高度负责的态度,及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对小儿穿刺成功的前提,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解剖特点并根据血管特点,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针头,灵活掌握不同的静脉穿刺技巧,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把握教学环节在临床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技能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是医学院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笔者注重从教学的直观性、实践性、应用性等方面入手,努力抓好临床技能教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者:燕颖军;高春梅;刘军;吴继军;米宁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BD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的护理观察

    液体治疗和检查注射造影剂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和检查手段之一.近年来BD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已大大地减少了静脉输液及检查造影时液体的外渗,但在留置期仍可遇到液体外渗的情况.临床上通过预防和护理观察,加强护士程序化操作,做好维护及管理,能减少静脉留置针液体外渗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谭正巧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

    我院近几年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10例,能有效地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现就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手术前后护理的相关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朱月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剖宫产术后抗生素应用体会

    随着剖宫产手术技巧的不断改进,使得剖宫产术已成为耗时短、损伤小的普及手术,但因属Ⅱ类手术,术后感染仍为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剖宫产术后可并发感染,包括腹部切口感染、子宫下段切口感染、盆腹腔内感染,也可发生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或由感染并发的栓塞性静脉炎、盆腹腔粘连、宫腔粘连等[1].

    作者:王晓晔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我院医院制剂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评价我院医院自配制剂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医院自配制剂的在临床各科的应用情况.结果 共应用44种医院制剂,销售金额达361.64万元,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12.28%.中药制剂使用量较大,门诊和住院科室应用医院制剂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医院制剂占药品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在日常诊疗工作不可或缺.

    作者:周蕾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5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止咳、化痰、雾化吸入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口服.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气喘消失、哮呜音消失、咳嗽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结论 孟鲁司特作为一种新型的非激素类抗炎药,服用方便,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靖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临床应用分析

    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临床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但是超声乳化由于需要的设备价格昂贵,手术费用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手术技术要求高,硬核的处理[1]等问题,大大限制临床广泛使用.为了探讨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素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