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医院制剂临床应用分析

周蕾

关键词:医院制剂, 用药分析, 地位
摘要:目的 评价我院医院自配制剂的作用与地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医院自配制剂的在临床各科的应用情况.结果 共应用44种医院制剂,销售金额达361.64万元,占全部药品销售金额的12.28%.中药制剂使用量较大,门诊和住院科室应用医院制剂有一定的差异性.结论 医院制剂占药品销售金额的一定比例,在日常诊疗工作不可或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正定县麻疹疫情分析

    目的 分析正定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根据2004~2008年正定县传染病报告系统,调查分析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5年共73例麻疹,9月龄~14岁麻疹病例32例,73例麻疹病例分布在全县23接种单位辖区中的19个,涉及全县174个村街中的45个村街占25.9%.3~6月为发病高峰.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疾控部门应加强免疫规划知识宣传,提高全民预防接种意识.

    作者:颜秀艳;周海松;郭保忠;张喜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奥扎格雷钠辅治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辅治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9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2组基础治疗相同,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对进展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晓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CT扫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症状和体征,随着现代影像技术的应用,CT更多地被用于LDH的检查,其诊断的准确率也明显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56例LDH患者经X线检查结合CT扫描诊断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荣祥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血库凝聚胺介质试剂配血中量的探讨

    1980年Lalezari和Jiang首先将凝聚胺(Polybrene)技术应用在血库作业上,1983年Fisher比较盐水法、木瓜酶法、低离子盐水抗人球蛋白法及凝聚胺法4种不同介质之测出异体抗体的能力,发现利用凝聚胺作为介质测出异体抗体的灵敏度高出其他介质2~250倍,而且快速.凝聚胺介质试剂配血作为一种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也是我国血库工作的常规操作.

    作者:张海定;陈学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有关提高护理教育质量的思考

    护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需要护生有较强的理论和很强的护理实践能力,要保证护生在踏上临床前,有较好的理论和操作能力,同时保证学校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教学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采用较灵活、较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及客观评价方法.

    作者:须蒙露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克林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1994~2008年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例,对其年龄、性别、过敏史、原患疾病、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结果 在检索时间内国内公开报道的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例118例,死亡病例3例.男性占54.24%,女性占45.76%,13.46%患者有过敏史;发生过敏性休克42例(35.59%)泌尿系统不良反应29例(24.58%);克林霉素的使用以静脉给药为主(96.60%).结论 使用克林霉素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原患疾病,控制好药物的用量、滴注速度,并做好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

    作者:何玉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护士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角色功能

    药物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护士是给药的直接执行者[1].在临床合理用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讨和分析其所扮演的角色,有利于强化护士在药物治疗中的角色功能,从而为进一步做好临床药疗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计惠民;李娜;孙富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衡水市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

    目的 调查衡水市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率及其原因.方法 参照<河北省孕产妇死亡监测方案>对全市5年孕产妇的死亡率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调查.结果 全市活产数为170 355例,死亡49例,死亡率28.76/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城市死亡率下降较快,但农村呈上升趋势.死亡原因以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主.结论 在加强产科建设的同时,需注重对全全市产科人员有机急救能力的培训,强化医疗保健机构的协作.

    作者:支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组5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陈旧型心肌梗死组13例、非冠心病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比较各组间hsCRP水平差异.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陈旧性心梗组的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hsCRP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临床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作者:刘丽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560例体会

    瘢痕是创伤愈合的必然结果,瘢痕的过度增生会造成容貌的毁损或发生功能障碍,对560例患者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瘢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自2005~2008年我科共进行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治疗瘢痕患者560例,其中增生性瘢痕326例,瘢痕疙瘩234例,男382例,女178例,中位年龄32岁,成功率98%.

    作者:袁萍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护理体会

    慢性肺心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急性发病时,如不及时抢救或护理不当,可增加病死率.在护理上有以下体会.1 及时解决缺氧问题随时观察病情,及时解决缺氧问题,根据医嘱采取不同的流量吸氧,一般用鼻导管低流量间断吸氧.危重患者采取低流量持续吸氧,给氧前测定氧流量.

    作者:张书霞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早期妊娠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对于10周以上的妊娠,单纯的人工流产难以吸出妊娠组织,必须在充分扩张宫颈后行钳刮术,而遇上宫颈坚韧、瘢痕或糜烂时则损伤较大,宫颈裂伤、子宫穿孔等并发症明显高于早孕吸宫术,在过去采用宫颈上导尿管,水囊引产则增加感染的机会.

    作者:孙梅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应用体会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是Merrill等发现肾脏能产生一种迅速升压的物质,将之命名为血管紧张素;1957年Schwyxer人工合成AngⅠ及AngⅡ.在心脏和大血管中约80%的AngⅡ是通过胃促胰酶产生的.

    作者:侯立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髋臼骨折为常见的严重创伤,随着高速、高能量致伤因素的增多,其发生率日渐增高.髋臼骨折多累及关节面,移位形式复杂、合并伤多,髋臼部位解剖深而且特殊,故治疗难度大.对移位的髋臼骨折保守治疗无法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终发展成骨关节炎,疗效不佳.

    作者:曾宜贵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哺乳期乳头皲裂和凹陷的处理

    母乳是婴儿天然的食物,是人类生命早期的佳营养食物和天然免疫制剂,尤其是初乳,含有乳清蛋白较多,约占蛋白质总量的2/3,并含有较多的脂肪酸,易于婴儿的消化吸收.因此哺乳早期能使婴儿充分吸到母乳是很重要的.其中乳头凹陷和皲裂直接影响婴儿对母乳的获取,并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通过临床实践,本文总结了一些处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林春华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烧伤科护士的身心危害及防范措施

    总结烧伤科护士职业危害现状,提出防护措施,认为烧伤科强化安全意识,积极采取防护措施,才能更有效地保障自身健康和职业安全.1 常见的危害因素1.1 生物因素1.1.1 接触性危害:烧伤科护士为患者清洁床单、被褥、输液、抽血各种护理治疗等,患者创面的渗液(体液、血液)皮屑等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护士常被污染,增加了潜在感染的机会.

    作者:江兰菊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的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群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往往引起多种严重的并发症.高血压脑出血并发高钠血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如果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科2001~2007年收治高血压脑出血372例,其中并发高钠血症患者67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长江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儿的预防及保健

    随着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增加,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儿童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10%~15%,国际糖尿病联盟预计未来15年内,全球儿童2型糖尿病发病增长将超过50%.并且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儿童糖尿病多见于肥胖或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少年儿童.

    作者:刘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硫普罗宁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普罗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硫普罗宁、复方丹参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给予强力宁、复方丹参等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2组效果.结果 2组均有良好的改善肝功能及退黄作用,但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普罗宁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肝炎疗效肯定.

    作者:汤先团;姚慧 刊期: 2009年第18期

  • 川芎嗪和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川芎嗪和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8例,2组均在发病后6~72h内给药,治疗组给予川芎嗪、巴曲酶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治疗,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并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恢复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凝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仅高切、低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2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和巴曲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优于血栓通.

    作者:毛存淼;毛冠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