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梅
目的 探讨攀枝花市居民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宜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型糖尿病门诊及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体质量指数超标、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压史、有生活事件和喜食甜食为危险因素(OR>1),吃白肉、多吃蔬菜和适当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OR<1).结论 在社区人群中,倡导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控制血压、体质量是预防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文豪;范建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护理记录是患者入院至出院期间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及遵照医嘱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过程的客观、真实、动态的记录[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规定,在发生医疗争议时,患者有权复印护理记录,同时规定病历是医患双方举证的依据,因此护理记录也就成了处理医疗事故的重要法律文书.
作者:陈芝云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组织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124例(分轻、中、重3个亚组)和原发性肝癌患者14例,进行肝活检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Masson三重染,同时进行血清nt1896突变株和野生株检测.观察2组HBV前C区G1896A变异检测结果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G1896A变异与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单纯G1896A变异阳性者(M)感染的百分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株和野生株混合感染者(Mix)与单纯野生株感染者(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组总的变异率和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中、重度各组中,变异株感染者与野生株感染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变的加重,前C区的突变株感染占优势;原发性肝癌存在前C区突变;前C区G1896A变异不影响相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水平.
作者:刘彦华;祁文涛;李朝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支原体检测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401例不孕不育患者为观察组,72例正常妇女及37例正常男性为对照组.取女性宫颈分泌物及男性精液、前列腺液或脓液,采用培养法进行支原体检测.结果 观察组分离出解脲支原体,包括解脲型、人型、解脲型与人型混合感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可引起不孕不育.
作者:张桂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用药组(Ⅰ组)和西药组(Ⅱ组)2组,每组54例.Ⅰ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20mg,顿服;方药用珍珠母30g,生牡蛎20g(先煎),黄芪30g,夏枯草、草决明、钩藤、茯苓皮、山楂、车前子、菊花各15g,头晕加天麻8g,失眠加夜交藤10g,颈项疼痛加葛根10g,每天1剂,重煎,分2次服.Ⅱ组单纯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20 mg,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2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Ⅱ组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有较好疗效.
作者:黄青;黄映善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150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照组服用美西律,治疗4周为1个疗程.用动态心电图分析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室性早搏有效率74.0%,症状改善有效率86.0%,优于对照组的52.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好.
作者:吕留强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近年来,双黄连粉针引起的不良反应的报道日趋增多,甚至造成了过敏性休克死亡,应引起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笔者自2006年1月-2007年12月对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感染性疾病812例,其中发生不良反应3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其毅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佐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38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连用3周.观察组临床疗效、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袁妍辉;陶樱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宫颈糜烂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表现之一.笔者运用云南白药局部上药治疗此病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胥艳会 刊期: 2009年第21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也是脑血管病患者中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一种疾病.我国脑出血占脑卒中的21%~48%.对于Ⅱ~Ⅲ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意识和神经功能状态[1].手术方法有多种,当前更趋于应用超早期微创手术治疗.现就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采用小骨窗显微镜下手术治疗38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患者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梁世行;刘成辉;陈旭;林启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克林澳注射液与甘露醇联合治疗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克林澳注射液10ml加入5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前5d每8小时1次,后9d改为每天2次或每天1次静脉滴注,视病情不同选择.对照组:维脑路通80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20%甘露醇用法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例数26例,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例数21例,总有效率70.00%,2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流变检验指标观察到,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含量,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林澳注射液与甘露醇联合应用治疗脑卒中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丁圣楠;程磊;陈正挪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许多人的观念认为护理质量仅仅是打针、发药以及各种护理操作的熟练程度和生活服务是否周到等,但是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质量的范畴已不仅仅是基础护理的内涵,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与健康[1].因此,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是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作者:刘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配伍间存在问题和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也逐渐增多,现将我院曾经出现的不良反应和不合理配伍现象分析如下,以期引起重视.
作者:傅唐德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今年4月份开始,本市暴发手足口病流行,在流行期间我院共诊治儿科患者12 139人次,其中诊断手足口病患者2 031例.由于实施了有效的门诊管理与积极的防控措施,杜绝了该病在医院的交叉感染.
作者:王幼亮;陈利华;卞兴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主动脉夹层(AD)是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不很常见而具有潜在灾难性心血管系统疾病[1].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AD患者,发病的第1个24 h内每小时病死率约1%,50%以上1周内死亡,约70%2周内死亡,约90%1年内死亡[2,3],及时进行适当的药物和手术治疗,生存率可大为提高[4].因此,迅速的临床识别和明确的诊断检查,对AD患者的处理至关重要.现对110例AD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倪焕然;何正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性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我国患病率为1%~4%[1].其中许多人由于长期没有良好的医疗护理以及在后发作阶段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而有些病例都是可以预防的.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家庭护理干预是哮喘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雪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抗生素的合理化使用在临床是既熟悉又敏感的话题.多家医院统计用药分析后表明,抗生素的使用率排在首位.有人曾分析40家综合性大医院购入药品的前100位中,抗生素占23种,使用率大于70%[1].笔者认为目前比例还应高于上述数字.
作者:严桂仙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合理的合用中西药物能增强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缩短疗程.但在治疗中若配伍不当,会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加重病情,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中西药的合用, 至关重要.现将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综述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 10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在应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降酶保肝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苦参素0.2g,每天3次口服;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10mg,每天1次口服,疗程均为24周.观察2组在用药后ALT、HBV-DNA、HBeAg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HBV-DNA有效率84.0%及HBV-DNA阴转率66.0%均高于对照组的40.0%和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抑制HBV-DNA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龚大伦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儿科护理的对象是0~14岁儿童,其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沟通难度相对较大,为满足儿童生理和心理、社会环境的需求,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有直接影响,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护理,因此大量的沟通需要与患儿家长进行,笔者通过对50例不同疾病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及心理护理,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作者:何玉琴 刊期: 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