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梅
小儿病毒性脑炎根据感染的病毒种类不同,临床表现不一.对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患儿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瘫痪、智力低下,甚至短期内死亡.因此,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降低后遗症、大大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基因变异与肝组织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124例(分轻、中、重3个亚组)和原发性肝癌患者14例,进行肝活检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Masson三重染,同时进行血清nt1896突变株和野生株检测.观察2组HBV前C区G1896A变异检测结果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前C区G1896A变异与肝功能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单纯G1896A变异阳性者(M)感染的百分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株和野生株混合感染者(Mix)与单纯野生株感染者(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细胞癌组总的变异率和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轻、中、重度各组中,变异株感染者与野生株感染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变的加重,前C区的突变株感染占优势;原发性肝癌存在前C区突变;前C区G1896A变异不影响相同病理分级、分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生化指标的水平.
作者:刘彦华;祁文涛;李朝辉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通54例(71.05%),再通病例中22例出现心律失常,其中室性心动过速7例,室性早搏6例,房室传导阻滞9例;再通病例中有11例出现短暂低血压.溶栓后均有胸痛缓解或减轻,升高的ST段均下降>50%,所有病例均符合酶学变化;再通病例无死亡,未通病例死亡4例.结论 应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作者:周淑慧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分娩室是医疗单位高风险区域之一,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分娩室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母婴安全.因此,加强分娩室护理安全管理,提高分娩室服务质量,针对分娩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笔者提几点管理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吴胜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主要侵犯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占2/3病例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状的腹型过敏性紫癜[1],而皮肤的出血点及淤斑出现较晚甚至始终不出现,在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消化性溃疡、坏死性肠炎、肠蛔虫症、肠套叠等.我科于2000年1月-2007年10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儿48例,其中符合腹型过敏性紫癜诊断的有15例,经加用糖皮质激素对症支持治疗,护理措施落实到位,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患儿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慧君;陈远芃;杨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我国劳动人民数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中不断积累和丰富了药物学知识,形成了现在的中医药学宝库.但由于历史变革、使用习惯等诸多因素,中药材品种存在混乱现象,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一药多源等现象普遍存在,要澄清混乱品种,明确正品及混淆品任重而道远.笔者现列举几种易混淆中药饮片加以鉴别,希望引起大家对中药混乱现象的重视.
作者:姚爱玲;董振咏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支原体检测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401例不孕不育患者为观察组,72例正常妇女及37例正常男性为对照组.取女性宫颈分泌物及男性精液、前列腺液或脓液,采用培养法进行支原体检测.结果 观察组分离出解脲支原体,包括解脲型、人型、解脲型与人型混合感染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可引起不孕不育.
作者:张桂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今年4月份开始,本市暴发手足口病流行,在流行期间我院共诊治儿科患者12 139人次,其中诊断手足口病患者2 031例.由于实施了有效的门诊管理与积极的防控措施,杜绝了该病在医院的交叉感染.
作者:王幼亮;陈利华;卞兴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全球性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我国患病率为1%~4%[1].其中许多人由于长期没有良好的医疗护理以及在后发作阶段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而有些病例都是可以预防的.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家庭护理干预是哮喘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雪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的特点,其中以偏瘫常见,约80%有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做好偏瘫肢体的康复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2007年1月-2009年3月,我科将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对2组的结果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俊玲;李景云;赵立格;刘业军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探讨佳的湿化方法.方法 选择实施人工气道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持续气道湿化和间断气道湿化2种方法,比较患者气道黏膜干燥程度、痰液稀释程度、患者的呛咳反射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的气道黏膜干燥、痰液稀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呛咳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气道湿化应用于人工气道的患者可有效的促使痰液稀释,便于痰液吸尽,减少对气道的刺激,从而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避免了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金凤 刊期: 2009年第21期
<护理学基础>是护生学习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中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为1∶1,以往对护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分为理论成绩和单项技能成绩,这两部分成绩又分别主要由平时、期中、期末3个部分成绩构成.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大的缺点在于: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只是应付考试,考前突击现象普遍,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满足社会对现代护理人才的要求.
作者:刘娟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化疗药物渗漏损伤是严重的临床护理问题,可因为药物漏出或非经意的穿刺损伤血管所引起.尽管临床从给药方法上进行了诸多改进,但文献报道其发生率约6%甚至更高.渗漏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化疗药物的种类.刺激剂:如抗代谢类,一般会引起炎性反应,在注射部位及静脉走行上出现疼痛、肿胀、静脉炎、血管硬化及色素沉着等,且具有自限性.
作者:杨蓓;蒋桂花;袁爱华 刊期: 2009年第21期
高频超声(7.5~15MHz)诊断作为超声诊断的一个较新的发展,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并且还具有很多潜在的用途.现就其在表浅组织、器官中应用较成熟的方面及一些新的方向综述如下.
作者:柯绍兴;李爱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法律观念日益增强,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意识.而与之相比,护士的法律意识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护士还未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法律问题,在工作中不注意自我保护,护理纠纷日渐上升.为提高护士的法律观念,本文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作一综述,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陈红 刊期: 2009年第21期
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广泛的临床应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简称ESBLs,下同)的肺炎克雷伯菌株日益增多,导致临床治疗异常困难.现将我科新生儿病房2007年10月-2009年6月由于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的新生儿肺炎43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琦凡;王清海;杨绿绿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止血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起效快,不良反应小,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文瑜;朱雅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宫血宁胶囊对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子宫出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就诊的怀孕妇女1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8例、对照组40例及空白组30例.3组患者服药方式相同,孕囊排出后,试验组加服宫血宁胶囊,对照组加服益母草冲剂,空白组不另加药,比较3组出血量及天数.结果 试验组出血量多于月经量1倍的患者及平均阴道出血天数少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79.6%高于对照组70.0%和空白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子宫出血疗程短、作用强、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关凤丽 刊期: 2009年第21期
近年来,随着临床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开展, 中西药合用防治疾病的情况日趋普遍.合理的合用中西药物能增强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缩短疗程.但在治疗中若配伍不当,会使药物疗效降低,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加重病情,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正确掌握中西药的合用, 至关重要.现将常见的中西药合用配伍禁忌综述如下.
作者:李静 刊期: 2009年第21期
卧床患者是压疮高发人群,一旦发生压疮,可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加重病情,而且延长康复时间,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此外随着患者、家属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压疮的发生将可能作为未向患者提供标准护理的证据而导致医疗纠纷[1],因此必须加强基础护理,降低压疮发生的几率,提高护理水平.笔者就多年护理经验,现将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周德琼 刊期: 2009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