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靖;王宪英;王梅;邵德成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 将88例产妇分成陪伴分娩组即观察组(38例)和无陪伴分娩组即对照组(50例),比较2组产妇产后的抑郁水平和抑郁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抑郁水平和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陪伴分娩有助于降低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和抑郁水平.
作者:何玉琴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主的慢性骨髓高增殖、低凋亡疾病.其外周血红细胞显著增多,并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高,因而易并发血栓性疾病,尤以脑血管常受累.
作者:刘荣格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病例均按预防消化道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5-7d.对照组未使用任何预防消化道出血的药物.结果 2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消化道出血后的病死率,治疗组75%,对照组72%,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示预防性用药应在消化道出血发生之前早期使用.
作者:陈浩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记忆力恢复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予以物理疗法、针灸、按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同时静脉滴注神经节苷脂(GMI).采用许氏记忆量表测评治疗前后2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记忆商,比较2组间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记忆商值为(90.47 4±-3.82)高于对照组的(74.36±5.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神经节苷脂可提高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
作者:张秀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收集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513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涉及范围较广,且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居发生率前3位的是抗微牛物药物、抗肿瘤药物及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结论 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是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作者:孟德宝;王琳;孙伟;薛学温 刊期: 2009年第23期
1 临床资料本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25-84岁,中位年龄55.5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酶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胃管内灌注和芒硝腹部外敷.
作者:黄英;王晓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正常的胎盘应附着于子宫体部的后壁、前壁或侧壁.孕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低于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为前置胎盘.多见于经产妇或多产妇.
作者:关葵花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并发非持续性和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并发窜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首剂给予胺碘酮3~5mg/kg的负荷量,30min无效再重复负荷量.维持量为胺碘酮0.5~1mg/rain持续静脉滴注24~72h,同时在静脉使用胺碘酮的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0.2~0.4g,每天3次.结果 胺碘酮静脉使用量每天1050~1500rag,使用时间24~72h,非持续件室速消失38例、持续性室速转复为窦性心律12例,2例演变为窒颤死亡,总有效率89.3%.结论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作者:龚金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晕厥是急诊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由非外伤性和暂时性脑缺氧所致,表现为突发性、短暂性意识丧失.一般持续几秒钟或数分钟后自行恢复.其基本病因可以与心脏病变无关、轻微或不需要作任何特殊处理,也可以为一些致命性心脏疾病,具有高度的猝死性危险[1],而血管迷走性晕厥和心源性晕厥为常见.有研究表明,心源性晕厥的患者1年的病死率为25%,1年的猝死率为14%,非心源性晕厥患者1年的病死率为6%,1年的猝死率为1%[2],故及时诊断处理,对患者预后及病情的转归有很大影响.
作者:李晓红;吴小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老年人3种水溶性维生素的营养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指导老年人合理调整膳食结构,改善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称质量记账法进行膳食调查,测定4h负荷尿中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人量均严重不足.结论 盐城市亭湖区老年人3种水溶性维生素摄入量严重不足,建议改善膳食结构.
作者:顾娟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埘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满意度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十预使患者存活期延长,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祁兴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慢性肥大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病,其药物疗效差.笔者近年一采用策波辐射鼻甲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有随访录的88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成武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老年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其健康问题也较为突出.一些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率在不断提高.随着健康状况和社会环境的改变,老年人在心理上也会产生一些变化.
作者:杨丽芳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患者,女,23岁,孕32+6周,因胎儿生长受限于2008年11月20日18:00在家里静脉滴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118A62)500ml+丹参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711172)20ml.
作者:郑祥云;陈坤全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调查本院门诊用药处方指标现状,评价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方法 应用WHO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编著的<医疗单位合理用药凋研方法与指标>和本院制定的<门诊用药情况调查表>对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下半年处方指标调研数据汇总后求其平均数进行分析.结果 与2007年下半年相关指标相比较,2008年下半年平均总药费上升37.7%;抗菌药物处方数下降57.9%;注射剂处方数下降14.7%;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上升37.6%;平均每张处方药品总数下降24%;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下降58.7%;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下降9%;平均每张抗菌处方药物金额上升5%;使用药品通用名百分率上升12.9%.结论 通过院行政干预以及临床药学的不断展开,抗菌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但总药费、平均每张抗菌处方药费偏高.规范使用药品通用名等其他一些指标还有待于进一步干预.
作者:胡翔;裘雅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过去早孕妇女终止妊娠的传统方法是人工流产,手术操作对孕妇身体损伤大,术后潜在并发症多[1,2].20世纪90年代随着催经止孕药物的发展,药物流产的方式悄然兴起.我院从2000年起对早孕宫内妊娠妇女实施药物流产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完全流产率达90%~95%.现将我科2007年10月-2009年5月收治的150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袁侨荣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厂家、不同分子量的玻璃酸钠沣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经济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应用玻璃酸钠A(阿尔治),B组应用玻璃酸钠B(施沛特),C组应用玻璃酸钠C(佰备),均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疗法,每次1支,每周1次.治疗完毕后比较3组的近期临床效果,并运用成本一效果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玻璃酸钠A(阿尔治)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更好,更经济.结论 通过比较3种玻璃酸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同时运用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选择佳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李雪靖;王宪英;王梅;邵德成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测定在子痫前期胎盘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方法 胎盘来自于10例子痫前期患者以及同期对照组10例,用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标记组织中的VEGF,由2组病理学家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的染色数量和强度进行评分.结果 VEGF在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中的表达(269.2±23.56)明显高于对照组(206.8±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VEGF的免疫染色显著增强.
作者:彭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牛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和少量的结缔组织组成,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多见.子宫肌瘤细胞中雌激素受体和组织中雌二醇含量较正常子宫肌组织高,雌激素可促进子宫肌瘤增大,故子宫肌瘤多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
作者:田保爱;田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在胸腰段椎体骨折中行纳米羟基磷灰石/聚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融合术后椎体结构重建作用和骨性融合作用.方法 对31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前路减压,采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融合、钛板系统内固定.其中颈椎骨折5例,胸腰椎骨折26例.结果 随访6~21个月(平均15个月),植入体3-4个月产生骨融合,重建的椎体高度无降低,神经功能按Fankel分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使用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植骨融合术,可有效恢复椎体的高度和结构,起到重建椎体结构作用,并能与椎体融合,保持良好的脊柱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椎体替代方式.
作者:胡天志;朱美忠;陈滔;张春;权正学;蒋电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