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干预对在校大学生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指导及影响

郭义明

关键词:社区干预, 消化性溃疡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大中专学校常见的慢性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严重威胁着在校学生的健康.通过社区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预防措施不到位,社会的支持不够.因此,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较高,生活质量较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奥扎格雷钠与葛根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与葛根素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00例经头部CT或MRI确诊的ACl患者进行随机配对后分为奥扎格雷钠与葛根素联用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50例.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5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显效率为6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3、7、15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扎格雷钠与葛根素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作者:丁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药品不良反应513例统计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正确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收集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513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涉及范围较广,且不良反应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其中居发生率前3位的是抗微牛物药物、抗肿瘤药物及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结论 监测药品不良反应、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是促进合理用药及保障用药安全的有效手段.

    作者:孟德宝;王琳;孙伟;薛学温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不同厂家、不同分子量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厂家、不同分子量的玻璃酸钠沣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与经济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应用玻璃酸钠A(阿尔治),B组应用玻璃酸钠B(施沛特),C组应用玻璃酸钠C(佰备),均采用关节腔内注射疗法,每次1支,每周1次.治疗完毕后比较3组的近期临床效果,并运用成本一效果分析法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 玻璃酸钠A(阿尔治)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更好,更经济.结论 通过比较3种玻璃酸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同时运用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一效果分析可以帮助临床医师选择佳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作者:李雪靖;王宪英;王梅;邵德成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尿沉渣定量检测中假阳性干扰因素分析

    尿有行成分检测在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定位、鉴别诊断及预后判断中是一重要的常规项目,显微镜人工镜检是识别尿有形成分为经典的金标准[1],但随着全自动尿液分析仪的不断问世,人工镜检已逐渐被忽视.全自动分析仪虽然有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其干扰因素重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假阳性现象,特别是红细胞、白细胞、真菌、结晶、管型等差异较大,为此笔者收集了280例UF-100检测红细胞(RBC)、白细胞(WBC)阳性及报警提示标本同时做人工镜检进行对比,就其干扰因素作初步探讨.

    作者:张秀凤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致严重过敏反应1例

    患者,女,23岁,孕32+6周,因胎儿生长受限于2008年11月20日18:00在家里静脉滴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118A62)500ml+丹参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711172)20ml.

    作者:郑祥云;陈坤全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护理人员常见的法律责任问题和对策

    近年来,医疗纠纷在各个地区的各级医疗机构均成上升趋势,其原因:患者和家属在就医的过程中处处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与此同时也是摆在护士面前的一个难题.

    作者:闫莉;李香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预防门诊配发药品差错提高服务质量

    门诊药房是各医疗单位的窗口单元,它的工作虽被大多数患者所忽视,但它是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用药安全.2008年我院<门诊药房差错登记簿>登记在案的差错共74例,笔者对此进行了分类、分析和总结.

    作者:严桂仙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血糖控制较差的住院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治疗组(CSⅡ)80例和采用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法的对照组(MSⅡ)80例,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评价.结果 2组患者的空腹与餐后2h血糖、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情况,CSⅡ均优于MS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患者血糖得到稳定和良好控制,减少夜间低血糖和黎明现象,是目前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方法.

    作者:贾维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舒适护理在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舒适护理是贯穿偏瘫患者整个护理过程的行为,对患者人性化护理是舒适的前提.首先是温馨的环境、说话的语气和有效的沟通,以及各项检查前的告知和操作前的评估,锻炼的效果,再给予实施,这都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轻其痛莆,促进患者康复.护士由单纯执行医嘱转向了教育、预防、实施治疗等全方位、更实用的护理.

    作者:李香莲;杨琴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参松养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参松养心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通过平皿法、培养基稀释法、离心沉淀法测定试验菌回收率,确定参松养心胶囊的抑菌作用.结果 用平皿法试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均在70%以下,参松养心胶囊有抑菌作用.结论 采用离心沉淀集菌联合培养基稀释法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

    作者:马艳玲;范文成;王彩红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哌替啶与吗啡的年度用量分析

    目的 通过哌替啶与吗啡的用量分析,了解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药房1999年1月-2008年12月麻醉药品专用登记册记录数据,以哌替啶和吗啡为代表药物进行用量分析.结果 吗啡与哌替啶的年度总用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特别是吗啡的用量显著增加.结论 我院医师对疼痛的认识和对麻醉药品的合理应用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者:白金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绷带固定技术在小儿头皮输液中应用

    婴幼儿因其年龄小,自制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进行静脉穿刺时往往不能主动配合操作者,又由于其血管分布特点是头皮静脉较手足静脉清晰易寻找,相对好看护,所以操作者为婴幼儿进行静脉穿刺时首选头皮静脉,但需要家属协助按压才能完成操作.因患儿心理恐惧,往往哭闹不止,致使穿刺成功后患儿头部大汗淋漓,胶贴粘贴不牢固,易造成脱针、渗液,不能保持输液通畅.

    作者:黄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社区干预对在校大学生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指导及影响

    消化性溃疡是大中专学校常见的慢性病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严重威胁着在校学生的健康.通过社区调查表明,在校大学生对消化性溃疡的知识了解不够全面,预防措施不到位,社会的支持不够.因此,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较高,生活质量较差.

    作者:郭义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梗死1例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克隆性红细胞增多主的慢性骨髓高增殖、低凋亡疾病.其外周血红细胞显著增多,并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高,因而易并发血栓性疾病,尤以脑血管常受累.

    作者:刘荣格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72例老年高血压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按常规模式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接受教育后知识效果评价、对护士的满意度、标准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性及按时回院复查率的差异.结果 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能按医师要求按时长期口服降压药物以达到稳定血压,控制病情的目的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高、服药依从性好、按时回院复杳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为主的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

    作者:阮词芬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三维超声重建在颈动脉斑块致颈动脉狭窄程度中的应用

    颈动脉斑块、动脉狭窄性病变中影响动脉内压力的主要因素是管腔的缩小,血管狭窄的影响随血流量的增加而变得更为显著,而三维超声成像,能测量颈动脉的面积和颈动脉狭窄对脑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敏感.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分析中,颈动脉狭窄在脑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是合适的指标,特别是70%以上的ICPSV/CCPEDV(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颈总动脉舒张期峰值速度)对>70%的狭窄的定量分级也有很好的准确性.

    作者:柯绍兴;李爱国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过敏性紫癜患者23例护理体会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以毛细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以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也可伴有皮疹、关节肿胀、腹痛及肾损害、便血和血尿等.我科自2002年2月-2007年6月共收治过敏性紫癜患者23例,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何远芬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婴幼儿重症病毒性脑炎52例临床分析

    病毒性脑炎是病毒直接感染或感染后引起脑部炎性改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且早期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易误诊,是导致小儿死亡或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的主要原冈之一.现将我科在2006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的5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SV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VEGF在正常及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的表达

    目的 测定在子痫前期胎盘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方法 胎盘来自于10例子痫前期患者以及同期对照组10例,用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标记组织中的VEGF,由2组病理学家在高倍镜下根据细胞的染色数量和强度进行评分.结果 VEGF在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中的表达(269.2±23.56)明显高于对照组(206.8±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VEGF的免疫染色显著增强.

    作者:彭燕 刊期: 2009年第23期

  • 肝癌患者不舒适因素与护理对策

    中晚期肝癌患者常伴有生理、心理及所处环境等多方面舒适的改变.就肝癌患者而言,如何延长其生存期,是医疗上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如何提高这类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其舒适度,乃是摆在临床护理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寻求提高这类患者舒适度的途径,笔者对2008年1月-2009年3月本所住院治疗的193例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3个方面舒适的改变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裕珍 刊期: 2009年第2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