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莉;李香莲
近年来,医疗纠纷在各个地区的各级医疗机构均成上升趋势,其原因:患者和家属在就医的过程中处处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与此同时也是摆在护士面前的一个难题.
作者:闫莉;李香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我院系一所老年病医院,自2000年开展浅静脉留置套管针以来深受老年患者的好评.其主要优点是减少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如果l临床不注意操作技术及术后护理观察处理不及时,会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因此严格的无菌操作程序,熟练的操作技能及穿刺术后掌握好护理要点,会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孙兆玲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76例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予以抗病毒、对症治疗(解痉、止咳、平喘,退热,纠正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抗生素防感染,严重者予以镇静、吸氧,有心力衰竭者予以强心利尿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3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2mg/kg,每天1次;对照组3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0.3mg/kg,每天1次,疗程均为5d.结果 治疗组在喘憋、两肺喘鸣和湿哕音消失及住院天数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疗效好,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
作者:田新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晕厥是急诊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由非外伤性和暂时性脑缺氧所致,表现为突发性、短暂性意识丧失.一般持续几秒钟或数分钟后自行恢复.其基本病因可以与心脏病变无关、轻微或不需要作任何特殊处理,也可以为一些致命性心脏疾病,具有高度的猝死性危险[1],而血管迷走性晕厥和心源性晕厥为常见.有研究表明,心源性晕厥的患者1年的病死率为25%,1年的猝死率为14%,非心源性晕厥患者1年的病死率为6%,1年的猝死率为1%[2],故及时诊断处理,对患者预后及病情的转归有很大影响.
作者:李晓红;吴小刚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舒适护理是贯穿偏瘫患者整个护理过程的行为,对患者人性化护理是舒适的前提.首先是温馨的环境、说话的语气和有效的沟通,以及各项检查前的告知和操作前的评估,锻炼的效果,再给予实施,这都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轻其痛莆,促进患者康复.护士由单纯执行医嘱转向了教育、预防、实施治疗等全方位、更实用的护理.
作者:李香莲;杨琴 刊期: 2009年第23期
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的血流特点,从而为肿瘤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本文对肿瘤血管的CT灌注成像基本原理、CT灌注与肿瘤血管的关系、CT灌注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评价预后这4个方面进行综述,以了解目前CT灌注成像的研究现状.
作者:牛玉英;渠海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并发症及心理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埘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满意度及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十预使患者存活期延长,对提高其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作者:祁兴敏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谵妄是临床中为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是一种急性可逆性意识障碍,谵妄的特征性表现是突出的感知障碍、恐怖性幻觉和生动的梦境、万花筒样排列的奇怪荒谬的幻想和错觉等,不能入睡,有惊厥的倾向、强烈的恐惧感和其他情感反应[1],常见于老年人.据国外文献报道,在住院老年患者中,谵妄发生率为4%-10%的患者,个别报道高达50%.谵妄多为急性起病占60%,患者均有注意力、认知障碍,言语混乱,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定向力障碍,睡眠觉醒周期障碍与行为异常,症状在一天中有波动,多为夜间加重.
作者:杨志瑜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卡托普利(CPT)是第1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治疗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之一,同时亦用作减轻蛋白尿和预防肾功能衰竭,但其引起多系统的小良反应报道也日益增多.现就CPT的临床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作者:石蒙;栗家言 刊期: 2009年第23期
1 临床资料本院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25-84岁,中位年龄55.5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治疗组20例.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胃酸分泌、抑制胰酶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胃管内灌注和芒硝腹部外敷.
作者:黄英;王晓于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分子靶向治疗是当今肿瘤临床研究中活跃的领域之一,肿瘤靶向治疗已开始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靶向治疗的效果取决于靶向药物自身的特性和肿瘤是否存在靶向药物作用的相应分子靶点,由此药物病理学应运而生.在靶向治疗的新模式中,病理医师不仅要作出疾病的诊断,提供肿瘤的预后指标,而且还要检测肿瘤中是否存在靶向药物相应的分子靶点,以作为临床医师实施靶向药物治疗的依据.突显出在靶向治疗中病理医师与临床医师合作的重要性,为我国病理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发展领域.
作者:付红霞;任国庆;李艳丽;张新新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化理论为指导,运用护理程序,根据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状况,提供适合个体健康需要的身心护理.人文精神源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内涵: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与人格,实现人性的彻底解放和人生价值的大体现,充分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和积极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目标.
作者:杨蓓 刊期: 2009年第23期
骨科手术大多为择期手术,患者的皮肤完整性好,感染的几率相对较低,但一旦感染,容易形成骨髓炎,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找出感染因素并注重控制细节,可减少感染机会.笔者对本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各科无菌手术3431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率较高.2008年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减少感染发生,降低了感染率.
作者:张帷 刊期: 2009年第23期
过去早孕妇女终止妊娠的传统方法是人工流产,手术操作对孕妇身体损伤大,术后潜在并发症多[1,2].20世纪90年代随着催经止孕药物的发展,药物流产的方式悄然兴起.我院从2000年起对早孕宫内妊娠妇女实施药物流产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完全流产率达90%~95%.现将我科2007年10月-2009年5月收治的150例早孕药物流产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袁侨荣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病,患者常出现流泪至脓性或黏液状分泌物溢出,该病病程长,患者痛苦大.目前治疗方法较多,冲洗、探通、插管、泪道激光等,疗效均欠佳.传统的泪道鼻腔吻合术疗效肯定,可操作性强,现总结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6年7月57例(57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青云;袁俊耀 刊期: 2009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辅助异丙酚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成硬膜外加异丙酚(A组,20例)和全身麻醉(B组,20例).A组硬膜外阻滞T9-10椎间隙穿刺,局麻药配制液1.6%盐酸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平面达T3-L3充二氧化碳气体完毕后,异丙酚2-2.5mg/kg静脉给予;B组诱导用芬太尼0.004mg/kg,异丙酚1.5mg/kg,琥珀胆碱2mg/kg,维持用异氟烷吸入.观察2组循环呼吸参数的变化和镇痛、镇静效果.结果 2组麻醉安全性、镇痛、镇静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45min内心率(HR)、无创血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较B组均有所改善,A组对患者呼吸抑制较B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苏醒延迟,费用高.结论 硬膜外阻滞辅助异丙酚可用于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中严密监测呼吸,保持气道通畅,面罩吸氧,并准备好气管插管抢救器械.
作者:肖建英;黎俊峰;肖晖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肾囊肿36例,出现2个囊肿2例,多发囊肿3例,余为单发.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7~78岁,中位年龄53.2岁.右肾囊肿20例,左肾囊肿16例.肾上极16个,中极8个,下极6个,腹侧4个,盂旁2个.直径4.2-12.3cm,平均为6.5cmo囊肿容量30~800ml,平均120ml.
作者:杨晓君;刘景斌;李红群 刊期: 2009年第23期
前置胎盘指孕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先露部,是一种危险的病理性妊娠和妊娠后期的严重并发症,常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1].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无明显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应加强对前置胎盘的认识,做好前置胎盘产前出血的护理,降低其发生率,减少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
作者:洪美霞 刊期: 2009年第23期
2005年4月-2008年12月,我院运用综合疗法治疗脑梗死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马克军 刊期: 2009年第23期
护理是一项集脑力和体力于一身的工作,致使护士们将处于一个高度紧张的环境中工作,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应激危险性,就手术室护士而言,高风险、高劳动强度的工作,将是对她们的高应激水平的临场考验.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带动护士的工作热情,缓解她们各方面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郭石英;王瑞雪;马红霞;李广义 刊期: 2009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