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潇;陈丽娜;赵杨;张学文
患者,女,25岁,一胎孕足月,羊水过多2+月,见红10h入院.患者平素月经4~5/30d.孕24周时超声示羊水过多,间断服吲哚美辛10mg,每日3次,共服8周,羊水指数高达29.7cm,行二维及三维彩超有胎盘血管瘤,未提示胎儿畸形.入院超声:胎头双顶径9.6cm,股骨长6.9cm,胎心140次/min,羊水深度3.8cm,胎盘前壁,厚度3.5cm,分级Ⅱ级,于胎盘上极子面可见约5.7cm×4.3cm的低回声不均质团块,突向羊膜腔.提示:单活胎,头位,胎盘上极低回声占位病变.入院诊断:(1)孕1产0孕40+1周,头位,临产.
作者:张靖霄;王山米;赵慧波;王露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出生缺陷和残疾高发国家.据有关研究测算,我国每年有20万~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患儿出生,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万~120万人,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的4%~6%.这与孕妇的年龄偏大、环境污染、职业性危害以及孕期用药等有关.药物可透过胎盘屏障直接作用于胎儿,也可通过母体间接作用于胎儿,孕期用药不当可对胚胎产生损害,包括流产、致畸、生长发育迟缓以及视听缺陷、行为异常等,而干扰胎儿发育、致畸又与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以及胎盘的通透性有关,下面就孕妇用药问题提出几点应用原则.
作者:张俊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并且造成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心血管急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积极降低心肌梗死面积是抢救心梗的关键.溶栓治疗可使阻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组织,限制梗死范围,维持心肌功能,降低病死率.在溶栓治疗后,正确、及时、恰当地护理是溶栓成功的重要一环[1].我科自2004年12月以来,用派通欣溶栓治疗AMI配合观察监护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梅英;王力;王丽辉;姚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氯霉素临床使用时出现的不良反应,探讨其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提高氯霉素的用药安全性、合理性.方法 通过检索1989年-2007年的中文医药卫生期刊报道使用氯霉素发生不良反应的文献,对文献报道的病例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氯霉素导致的52例不良反应中,年龄2个月~81岁.不良反应主要有过敏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其中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和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分别占不良反应总例数的51.9%和19.23%.结论 氯霉素应慎用.临床用药应重视其用量及配伍等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2006年2月我院收治有机磷中毒并发胃穿孔1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阻断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 将110例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及其婴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0例,自孕28周起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分娩后停服.对照组40例,不口服拉米夫定.2组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及乙肝疫苗(HBvac).2组新生儿出生时及7个月时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HBsAg、抗-HBs和HBV-DNA.结果 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当日外周血HBsAg、HBV-DNA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新生儿血清抗-HBs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婴儿7个月时外周血抗-HBs阳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使用拉米夫定,新生儿HBIG和HBvac联合注射可以阻断HBV母婴传播.
作者:郭永泽;李淑霞;葛素兰;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硝普钠联合硫酸镁静脉泵入对新生儿肺动脉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确诊为肺动脉高压的4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雾化吸入硝普钠,症状改善后静脉泵入硫酸镁.对照组积极治疗原发病,但未用任何扩血管药物.2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24h及治疗结束后监测体循环血压、肺动脉压、呼吸、心率,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表现、呼吸、心率、肺动脉收缩压(SPAP)、体循环收缩压(SBP)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硝普钠联合泵入硫酸镁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疗效确切.
作者:王征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双黄连针剂在治疗尘肺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选择了120例尘肺引起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黄连,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2组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临床控制率治疗组49.1%,对照组38.3%;总有效率治疗组95.8%,对照组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双黄连针剂治疗尘肺引起的COPD急性加重期时疗效明显,治愈率高,改善症状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作者:袁成兴;姜存国;韩娟;党莉;李凡旺;张波;李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急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6例急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口服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组(治疗组)和仅口服胺碘酮组(对照组).结果 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对心脏功能的改善并无显著差异,但参松养心胶囊预防急性房颤复发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预防急性房颤复发有明显效果.
作者:李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绝经后老年妇女126例,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确诊为骨质疏松症,X线确诊至少1个部位病理性骨折,手术基础上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16mg/d,静脉滴注,共15d;同时口服阿伦膦酸钠 10mg/d,4周后改为70mg/周,持续20周;对照组采取单纯手术治疗.24周后观察骨密度、骨折愈合、疼痛指数.结果 治疗组骨密度明显升高[(0.72±0.09)g/cm2 vs (0.62±0.07)g/cm2,P<0.01];四肢骨干骨折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2.4±2.9)周,对照组为(16.4±3.3)周,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1周内治疗组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1周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西药物联合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邸军;张伟;王燕;支忠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普通型偏头痛为偏头痛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发作前无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的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头痛时间较长,可达数日,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神经血管功能性障碍引起的头痛[1].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预防发作、预防性治疗和发作期治疗,治疗轻症的药物有罗通定、安乃近等,重症者用麦角制剂、可待因、氯芬那酸等,这些药物存在许多不良反应.采用中成药复方羊角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20例,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丽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孕卵在宫腔以外的部位种植、发育称异位妊娠,是孕早期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美国异位妊娠死亡人数仍占孕产妇死亡人数的10%[1].由于种植的部位不同,病理过程不一,故临床表现多变,而且病情有缓有急,加之机体反应不尽相同,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增加异位妊娠的诊治困难.
作者:翟献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合众多学者观点,对AAD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预防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10%~25%的AAD和几乎所有的伪膜性肠炎(PMC)均由夹膜梭菌引起.发生AAD的高危因素有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抗生素、高龄、多项医疗干预措施或伴随疾病等.对于轻中型AAD患者,停用抗生素是有效而简单的控制措施;对于中重型AAD患者,需选用对致病菌如夹膜梭菌等敏感的抗生素,如甲硝唑或万古霉素,进行治疗.微生态制剂、中医中药在AAD中的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AAD的关键.
作者:刘保良;陈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临床日常工作中,因消化不良就诊的患者约占消化内科门诊量的1/3.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和慢性胃炎患者都具有消化不良临床症状,特异性不强,且两者间有重叠,鉴别较为困难[1].基层医生往往对FD概念理解不够,导致许多FD患者长年按慢性胃炎进行治疗,症状长期不能缓解.现将我科自2007年1月-2008年6月门诊收治的6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基层医院均误诊的病例进行分析.
作者:朱春艳;王永红;王军民;郭书芳;赵振平;刘石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 农村地区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农村人口众多,农民的健康状况对整个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有很多已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仍然有卫生习惯差、生活习惯不好的现象,因病返贫的情况时常发生.农村地区缺医少药,更需要大量的卫生健康教育知识,有病及时治疗,无病预防[1].作为地处农村的医院,这项任务任重道远.
作者:张世淑;张成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高热是小儿急性感染常见的临床表现,以往儿科降温采用滴鼻、解热静脉滴注、肌注安痛定、肌注赖氨匹林等方法,疗效不显著.我科自2008年应用布洛芬混悬液口服退热,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邓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分娩不仅是妊娠的生理终结,还是一个身心事件对妇女身体和精神的一种伴随着不安期待的体验.人的一生中几乎没有其他的事件能像分娩一样带有那么多秘密和各种各样的意义.
作者:康静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并比较参松养心胶囊、美西律对兔实验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方法 用氯化钡(4 mg/kg)耳缘静脉推注制作兔室性心律失常模型,观察参松养心胶囊、美西律对心律失常的预防效果.结果 (1)参松养心胶囊在推迟室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心律失常恢复时间优于美西律(P<0.05).(2)参松养心胶囊在减少室早、室速的发生率略差于美西律(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对氯化钡所致心律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作用略优于美西律.
作者:黄雪元;廖德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恶性肿瘤淋巴道转移是高病死率的重要原因,难以根治.因此,阻断血道和淋巴道转移是控制肿瘤转移为有效的策略.淋巴管和区域淋巴结中肿瘤细胞的检测对肿瘤的分期、手术和放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也称为淋巴管生长因子,可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的淋巴管生成或扩散,与淋巴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淋巴管生成的调控机制及其淋巴道转移的关系已成为继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之后的又一重点,本文就VEGF-C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研究进展加以论述.
作者:王雁超;王成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应力遮挡及力学传导理论在临床骨科涉及多,是内固定系统在对骨质的影响上关注的问题.我们从应力遮挡力学概念及力学传导分析出发,对比分析关节假体和接骨板对骨骼的应力遮挡及力学传导.
作者:陈潇;陈丽娜;赵杨;张学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