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
目的 分析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甲泼尼龙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联合EPO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肾功能指标、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U-NAG)、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等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血尿、蛋白尿、少尿期、多年期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急性间质性肾炎应用EPO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症状和肾功能均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汤日祥;叶庆邦;何敏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预测石家庄市麻疹流行趋势,为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根据石家庄市1991~2011年麻疹发病资料建立GM(1,1)模型,对2012~2016年石家庄市麻疹实际发病情况进行验证并外推预测.结果 预测模型为T^(1)(k)=29.8974e0.2662(k-1)-27.8974,模型拟合精度和预测效果较好,石家庄市下一个麻疹流行高峰年为2024年.结论 GM(1,1)模型较好地拟合了石家庄市麻疹流行趋势,预测结果对制定麻疹防控策略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作者:喻文雅;李怡秋;齐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不同类型灌肠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行中药汤剂保留灌肠,参照组患者行甲硝唑保留灌肠处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好于参照组(P<0.01).结论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使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清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鹤壁市2016年0~6岁儿童微量元素与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方法 对鹤壁市淇滨区九州社区17个管辖社区常住人口0~6岁年龄段中按照随机原则选择507例儿童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肢体末梢静脉血,分析微量元素、血红蛋白的检验情况.结果 血铅含量从高到低排列为<1岁组、1~3岁组、4~6岁组,血锌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4~6岁组、1~3岁组、<1岁组,血镁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4~6岁组、1~3岁组及<1岁组,血钙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1岁组、1~3岁组、4~6岁组,血铁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4~6岁组、1~3岁组、<1岁组,血红蛋白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4~6岁组、1~3岁组及<1岁组.结论 儿童随着生长发育到不同阶段,微量元素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有所差异,因此在儿童保健工作中给予处理措施.有利于保证小儿的营养情况及安全.
作者:葛明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医学课程,也是医学教育中一门主干课程. 生理学与学生之前学过的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是后期将要学习的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及内外科等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是一门承前启后的桥梁课[1,2]. 根据传统的课程设置,高职学生需要先把相关的医学基础课程学完,然后开始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生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时,现行的主要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有关理论的知识点,学生机械地接受,完全没有联系临床案例. 这样的教学模式因内容抽象而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热情,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作者:李秀兰;陈荣庆;刘小华;张永忠;焦宗伟;冯长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泪道探通术对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17例(156眼)新生儿泪囊炎采用改良式泪道探通术治疗,并进行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156眼中,一次性治愈147眼,一次成功率为94.23%,8眼经二次探通后治愈,1眼经二次探通后无效.结论 改良式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操作简便,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并可极大地降低患者治疗成本.
作者:赵春柳;周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MSCTA)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AD患者的MSCTA检查表现.结果 应用MSCTA及后重建技术能准确的确定AD患者的病变范围,确定其内瓣膜、真假腔和破口的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准确、快速的对AD作出诊断,可作为临床诊断AD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杜小良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溶栓治疗时间对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866例.根据溶通与否分为溶通组(639例)和未溶通组(227例).对比两组患者行多因素调整前后不同溶栓时间内MACE发生率、再梗死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MACE、再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随溶栓时间的延迟而逐渐增加;并且6 h内溶栓者溶通组的MACE、再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未溶通组(P<0.05);≥6 h溶栓者溶通组的MACE及病死率均低于未溶通组(P<0.05或P<0.01).结论 临床治疗STEMI患者应争取在6 h内进行溶栓治疗,有利于降低MACE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桂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及对肝纤维化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联合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对照组给予水飞蓟宾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 经48周治疗,联合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III型前胶原(PC III)及IV型胶原(IV-C)治疗48周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治疗48周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C反应蛋白(CRP)含量治疗48周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肝肝硬化效果显著,且能有效改善肝纤维化和微炎症状态.
作者:苏正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老年肾脏病患者肾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安全性.方法 取本院接受治疗的肾脏病行穿刺活检70例患者,按照年龄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60岁患者为老年组和<60岁患者为中青年组,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继发性肾脏病病理类型分布以及老年组患者临床与病理诊断分布.结果 老年组患者尿蛋白定量为每24 h(4.31±0.63)g,中青年组患者尿蛋白定量为每24 h(2.18±0.36)g,老年组患者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患者中有21例(60.00%)患者出现了高血压现象,中青年组患者有8例(22.86%)患者出现了高血压现象,老年组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血尿以及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老年组中有12例(34.29%)患者出血尿现象,13例(37.14%)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现象,中青年组中有13例(37.14%)患者出血尿现象,12例(34.29%)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青年组患者膜性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老年组,老年组患者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穿刺活检术可有效诊断老年肾脏病,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代广;陈强;韩亮;王东海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分娩对产后妇女盆底肌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阴道分娩51例顺产产妇(顺产组)和45例剖宫产产妇(剖宫组)资料,比较两组产妇产后6周及12周盆底肌力情况及功能结构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产后6周盆底肌力评分显著低于产前及产后12周(P<0.05),产前及产后12周差异不显著(P<0.05),顺产组产后6周显著低于剖宫组(P<0.05);顺产组产后6周膀胱颈角度异常率及旋转角度异常率均显著高于产前、产后12周及剖宫组产后6周(P<0.05).结论 经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其近期盆底肌力及盆底结构功能的损伤显著轻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但远期优势并不显著.
作者:何紫常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将9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观察组54例.溶栓治疗中,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路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溶栓开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溶栓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可溶栓时间、溶栓成功率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谢国柳;张伟;陈娜;骆玲娟;华秀六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不同年龄阶段子宫内膜癌(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将136例EU患者根据年龄分为研究组(﹤45岁,54例)和对照组(≥45岁,82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法对比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并随访3年以观察两组患者生存率.结果 ①研究组合并高血压病史率低于对照组(P<0.01),EC家族史占比高于对照组(P<0.01);阴道出血、腹痛和(或)腹部肿块、妊娠史、多囊卵巢、糖尿病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病理分期Ⅰ~Ⅱ比率、高分化程度率、≤1/2肌层浸润率、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病理分类、腹水检查、淋巴结转移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3年生存率(35/54,64.81%)较对照组(32/82,39.02%)高(P<0.01).结论 不同年龄段EC患者病理特征差异明显,EC临床治疗方案应将年龄纳入考虑因素中.
作者:杨娟;刘春梅;吴涵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分析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84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的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优于用药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替格瑞洛治疗急性冠脉综合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徐占领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联合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MHD合并SHPT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并以随机原则分为三组.A组(26例)行骨化三醇冲击疗法+常规高通量透析治疗;B组(27例)在A组基础上加血液透析滤过治疗;C组(27例)在A组基础上加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时间段三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血Ca、P、iPTH及AKP水平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B、C组的血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3、6个月,三组的血P、iPTH及AK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C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B、C组变化更显著(P<0.05);但B、C组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血液透析滤过或血液灌流能增强MHD合并SHPT患者骨化三醇冲击治疗效果,并促进Ca、P代谢,值得应用.
作者:叶庆邦;卓华钦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自制眼科手术辅助呼吸罩改善术中通气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眼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单纯用眼科手术辅助呼吸罩)和对照组(单纯用氧气管),各100例.两组均采用局部麻醉方法,记录术前、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采用眼科手术辅助呼吸罩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自制眼科手术辅助呼吸罩可有效改善术中通气功能,具有安全性高、心血管反应小及不升高眼压等优点.
作者:周沛辉;黎锦萍;曹征;陈硕;杨杰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适度抬高引流袋对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压力、流速及术后相关康复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6例因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适度抬高引流袋组)和对照组(低位悬挂引流袋组);对照组将抗反流引流袋接T管,平卧位时引流袋的高度低于腋中线水平,立位时低于右侧腋中线与胸骨第8~9肋间交叉点;研究组平卧位时将抗反流引流袋适度抬高至腋中线上10~15 cm,站立位时将引流袋置于胸骨第8~9肋间交叉点上方10~15 cm的高度.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第1~7天胆总管压力及流速;对比两组患者夹管、闭管时间、食欲评分及总胆汁引流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5~7天,研究组患者胆总管压力低于对照组,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夹管时间、闭管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1);研究组患者术后10 d内食欲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胆汁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胆总管探查术后适度抬高引流袋在术后第5~7天可降低胆总管压力,增加胆总管流速,可减少患者术后胆汁丢失量,促进食欲恢复,从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作者:程言磊;刘庆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束支阻滞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取医院收治的束支传导阻滞患者140例,根据阻滞类型分为L组(n=68例,左束支传导阻滞)和R组(n=7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并依据QRS时限将QRS时限<150 ms患者,进一步分为L1组(n=42)、R1组(n=44);QRS时限≥150 ms患者,分为L2组(n=26)、R2(n=28),共4个亚组.各组入院后均行常规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并完成心电图检查.结果 L组与R组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组LVEDD、LVESD均高于R组、LVEF低于R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L组及R组中,QRS时限<150 ms患者(L1组、R1组)LVEDD、LVESD及HR水平低于QRS时限>150 ms患者(L2组、R2组),LVEF高于QRS时限﹥150 ms患者(L2组、R2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L1组患者LVEDD及LVESD水平皆高于R1组,LVEF低于R1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2组LVEDD及LVESD皆高于R2组,LVEF低于R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R水平组间对比(L1 vs L1,L2 vs R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研究表明,当QTS时限<150 ms时,不同类型QRS时限与束支阻滞和心功能指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当QTS时限≥150 ms时,QRS时限与心功能LVEDD、LVESD及HR呈正相关性,与LVEF呈负相关性.结论 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在不同QRS时限均优于左束支传导阻滞,且心功能随QRS时限延长而下降,心率则增加.
作者:陈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脂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小板凝聚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显著,对于改善血脂指标、血小板凝聚状态及神经功能损伤均有显著性临床价值.
作者:黄琼霞;林涛;晏昆;江丽敏;蒙凌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术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76例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LISS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躯体活动功能、躯体功能对角色功能的影响、疼痛、活力及社会功能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LISS钢板内固定与解剖钢板内固定术疗效相当,但LISS术对患者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轩中勋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