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的效度分析

张永东;张文蔚;王晓英;赵虎

关键词:精神创伤, 问卷, 结构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
摘要:目的 对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PTIQ)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及判别效度进行分析.方法 应激组138例,为近3个月内遭遇创伤性事件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心理健康对照组59例,为无精神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史、未遭受过严重应激性事件者.对PTIQ经项目分析具有满意鉴别力的条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大方差转轴法进行问卷结构效度检验;采用Pearson积距相关法分析,分析PTIQ与效标量表相关性;比较应激组与对照组PTIQ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检验问卷判别效度.结果 8个公共因素的特征值1.678~14.880,累积解释变异量为57.138%,各条目的共同度0.295~0.760.转轴后的成分矩阵结果,终析出警觉与焦虑、生理功能障碍、抑郁、闯入、分离、回避、睡眠障碍、社会功能障碍8个因子.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总分与SCL-90的9个因子均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41~0.745不等.问卷总分与IES-R总分及闯入、回避、警觉因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0.829,0.726,0.754,均为显著正相关.问卷抑郁因子与HAMD得分相关系数为0.602(P <0.05).问卷警觉与焦虑因子与HAMA得分相关系数为0.663(P <0.05).应激组和对照组在PTIQ 8个因子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TIQ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与原问卷的理论维度基本吻合;同时具有满意的效标关联效度及判别效度.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吗啡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小鼠胸腺细胞诱导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吗啡依赖小鼠胸腺细胞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雌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吗啡组、吗啡+纳络酮组、吗啡+L-NAME组和对照组.吗啡腹腔注射建立吗啡依赖小鼠模型,在干预组分别给予纳络酮和L-NAME,分别于首次用药后24 h和终止处理因素后6h,随机各组均取半数颈椎脱臼处死取出胸腺,采用原位杂交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各标本杂交阳性细胞的光密度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OD=0.1932±0.0086)比较,首次用药后24 h和终止处理因素后6 h时,吗啡组和吗啡+L-NAME组胸腺切片杂交信号强度均显著升高(OD=0.2245±0.0098, F =37.894,P <0.01; OD=0.2207±0.0091, F =36.023, P <0.01),而吗啡+纳洛酮组胸腺切片杂交信号无显著差异;2.与吗啡组比较,首次用药24 h后和终止处理因素后6 h时,吗啡+纳洛酮组杂交信号均显著降低(OD=0.1969±0.0087, F =4.659, P <0.05;OD=0.2024±0.0085,F =46.816, P <0.01),吗啡+L-NAME组杂交信号均无显著差异(OD=0.2443±0.0087, F =3.278,P >0.05).结论 高剂量吗啡能诱导小鼠胸腺细胞iNOS mRNA表达,而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能较好地阻断该效应,但NOS抑制剂L-NAME则对小鼠胸腺细胞iNOS 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

    作者:姜美俊;苏中华;刘学兵;郝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同给药剂量方案对吗啡所致条件位置偏爱的影响

    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实验是药物精神依赖性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动物模型.就给药剂量方案而言,在以往的研究资料中,恒定剂量给药与每日递增剂量给药两种方式都曾被普遍应用.设计方案的不同影响了同类实验结论的一致性比较和交流,同时科学实验的操作标准化程度也不够高.相比较而言,恒定剂量给药的方法简便易行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那么,不同的给药剂量方案是否会对CPP的形成及表达产生影响呢?本研究以吗啡所致大鼠CPP的形成及表达为例,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

    作者:武文庆;李国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疾病不确定感是指缺乏确定与疾病有关事物的能力[1],疾病常常伴随着不确定感,尤其是具有威胁生命的疾病,如癌症[2].本研究探讨癌症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作者:张卫红;孙素芬;岳文芳;赵雪平;王亚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32例癫痫儿童母亲的述情障碍特征

    目前,述情障碍(alexithymia)多集中在冠心病、进食障碍等心身疾病的研究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也一直存在争议.近来有研究[1]显示特殊外环境可以影响健康个体的述情特征.癫痫是儿童神经科门诊较常见的疾病,其病情特点可致家长处于慢性的应激状态,容易使这类患儿家长罹患心身疾病.本研究通过对癫痫儿童母亲与健康儿童母亲各32例进行对照研究,以了解癫痫儿童母亲的述情障碍特征,并对其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沈芳;蒋春明;李光乾;林忠东;李伟;焦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小剂量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目标为阻止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与运动耐受性,缓解症状,降低死亡率.生活质量为患者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性的综合性指标,已有COPD康复、营养等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的研究报告[1].小剂量茶碱长期治疗COPD改善患者症状已有大量临床报道,且效果肯定,但对生活质量的作用尚少报道.本研究应用我国COPD 生活质量评估表[2], 探讨小剂量茶碱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印楼;陈艳芹;邓日强;郑东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认知治疗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Bell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以焦虑、人际关系、躯体化为突出表现[1].临床上,人们常常重点关注其药物治疗,而往往忽视或轻视伴随该病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认知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斌;王世凤;汪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的效度分析

    目的 对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PTIQ)的结构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及判别效度进行分析.方法 应激组138例,为近3个月内遭遇创伤性事件的当事人或其家属;心理健康对照组59例,为无精神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史、未遭受过严重应激性事件者.对PTIQ经项目分析具有满意鉴别力的条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大方差转轴法进行问卷结构效度检验;采用Pearson积距相关法分析,分析PTIQ与效标量表相关性;比较应激组与对照组PTIQ各因子得分的差异,检验问卷判别效度.结果 8个公共因素的特征值1.678~14.880,累积解释变异量为57.138%,各条目的共同度0.295~0.760.转轴后的成分矩阵结果,终析出警觉与焦虑、生理功能障碍、抑郁、闯入、分离、回避、睡眠障碍、社会功能障碍8个因子.精神创伤影响评定问卷总分与SCL-90的9个因子均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41~0.745不等.问卷总分与IES-R总分及闯入、回避、警觉因子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0.829,0.726,0.754,均为显著正相关.问卷抑郁因子与HAMD得分相关系数为0.602(P <0.05).问卷警觉与焦虑因子与HAMA得分相关系数为0.663(P <0.05).应激组和对照组在PTIQ 8个因子分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TIQ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与原问卷的理论维度基本吻合;同时具有满意的效标关联效度及判别效度.

    作者:张永东;张文蔚;王晓英;赵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71名东莞市企业外来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研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成熟,企业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导致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移民因素的影响,文化和生存环境的变迁,企业部分工程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及个人应付方式相关[1.2].但对外来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笔者于2004~2006年对东莞市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与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作者:任兰振;李洪荣;胡萌;赵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改变及咖啡因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改变,以及不同剂量咖啡因的干预作用.方法 通过八臂迷宫训练筛选的SD大鼠,间歇放置于低O2高CO2密闭氧舱4周.咖啡因分两种剂量(30 mg/kg和10 mg/kg)口服给药.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检测先后应用八臂迷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 COPD大鼠模型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在八臂迷宫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COPD模型组的工作记忆错误(WME)为(1.00±1.41)次,增加了50%,参照记忆错误(RME)为(2.83±1.53)次增加了41.5%.咖啡因30 mg/kg和10 mg/kg干预组WME次数与COPD模型组相比各减少了42%和58%;但咖啡因干预并不能明显减少COPD大鼠的RME.在Morris水迷宫实验中,COPD组训练后3 d的总逃避潜伏期都较对照组延长,第5天明显,延长达32.6%;咖啡因干预组与COPD模型组相比逃避潜伏期均缩短,且第5天明显,其中10 mg/kg组缩短了18.7%.结论 COP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受损,以短时空间记忆受损明显;咖啡因干预可以改善COPD模型的短时空间记忆,慢性咖啡因干预的量效关系不明显.

    作者:胡丽燕;王小同;寇雪莲;吴志鹏;龚永生;范小芳;胡良冈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临床护士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状况及其与人口学特征、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针对性的提高临床护士睡眠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547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并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 以PSQI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有157名临床护士(28.70%)有睡眠质量问题;多元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不同年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而在婚姻状况和学历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典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护士的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与躯体症状、焦虑/担忧呈正相关,临床护士睡眠效率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结论 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与年龄以及心理健康都有密切的关系,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措施来改善其睡眠质量.

    作者:杨晓明;王汝芬;牟亚男;刘志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CT立体定向抽吸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比较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两种方法;对脑出血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生活质量影响的差异.方法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测定脑出血两种治疗方法后3月、6月时的神经功能状况及生活质量分值.结果 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组患者3月和6月时NFI评分[分别为(16.3±3.1)分,(15.7±3.5)分]低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分别为(18.7±3.3)分,(17.9±3.4)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组患者3月和6月时的生活质量包括睡眠与精力、躯体不适感、生理功能、运动与感官功能、认知功能、业余生活、工作等方面均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 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较常规药物治疗更能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中、远期的生活质量.

    作者:侯德仁;王艳;李小波;陈益伟;宋治;杨期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有无冲动行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认知功能的差异

    目的 比较有和无冲动行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认知功能的差异.方法 根据Barratt冲动性量表的评分将ADHD患儿分为ADHD有冲动组和无冲动组,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逻辑记忆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评估其认知功能.结果 有冲动组在逻辑记忆[(10.28±3.79)分 vs (13.36±4.69)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的总应答数[(125.79±10.78)分 vs (103.51±8.87)分]、准确应答数、持续错误数[(41.76±16.35)分 vs (23.62±13.17)分]、完成分类数等方面均差于无冲动组,差异有显著性,而2组在总智商[(93.56±13.42)分 vs (95.12±14.15)]分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有冲动行为的ADHD患儿较无冲动行为的患儿认知功能受损更严重.

    作者:刘军云;马洪霞;黄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初产妇配偶抑郁状况与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初产妇配偶抑郁状况及与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高初产妇配偶的心身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Beck抑郁问卷、领悟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30例初产妇配偶抑郁状况及其与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 初产妇配偶抑郁得分均值为(7.12±3.49)分,抑郁发生率为17.7%;初产妇配偶压力与抑郁呈高度正相关(r =0.681,P <0.01);社会支持与抑郁呈负相关(r =-0.374~-0.677,P <0.01);抑郁组压力高于非抑郁组(P <0.01),社会支持总分及其三个维度均低于非抑郁组(P <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压力、社会支持、初产妇产后恶露异常与否、夫妻感情、初产妇头痛、公婆对婴儿性别期望、产妇与配偶家人关系等7项是影响初产妇配偶抑郁的主要因素.结论 应加强对初产妇配偶抑郁的科学认识,给予相关方面的指导和有效的支持,才能缓解其压力,防止抑郁发生,从而提高其心身健康水平.

    作者:茅清;陈伟芳;苏小茵;高玲玲;刘悦新;钟春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北京警察心理问题高发群体的聚类分析

    目的 调查北京市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并尝试用聚类分析法对警察群体分类,以期回答哪些亚群体警察更容易发生心理健康问题.方法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对2429名警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警察的心理健康得分与其性别(r =0.12,P <0.01)、工作年限(r =0.10,P <0.01)、受教育程度(r =-0.08,P <0.01)、婚姻状况(r =0.12,P <0.01)有着显著的相关,根据这些变量对样本进行聚类分析,把样本共分为4类,方差分析发现在所有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维度上,四类人群具有显著差异[F值介于6.94(偏执)]到37.35(躯体化)之间,所有P值都小于0.01,具体而言,是第二类(警龄长而地位低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三类:警龄短而地位高者(总分的均值差异为-0.22,P <0.01),警龄长而地位高者(总分的均值差异为-0.33,P <0.01),警龄短而地位低者(总分的均值差异为-0.36,P <0.01).结论 北京警察心理问题高发人群为:警龄长而学历职务低的民警,应给予该群体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作者:关梅林;曹慧;丁平;张建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吸烟对AD大鼠认知功能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吸烟对AD大鼠认知功能和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的影响. 方法 AD大鼠吸烟12周,穿梭箱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化和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检测tau( pS202)、tau(pT231)、tau-5和p38表达. 结果 吸烟组主动回避和被动回避次数[分别为(14.6±3.1)次,(24.6±3.3)次]少于不吸烟组[分别为(19.0±2.9)次,(32.6±3.8)次,P <0.01],吸烟组初次找到平台的时间[(18.32±4.70)s]多于不吸烟组[(14.38±6.28)s,P <0.01];吸烟组AD大鼠海马神经元CA1区 tau(pS202) 、p38阳性细胞数[分别为(31.1±4.44)个,(45.9±3.36)个]高于不吸烟组[(26.5±4.68)个,(25.9±3.96)个,P <0.01],与不吸烟组相比,吸烟组海马组织tau(pS202)、tau(pT231)磷酸化tau 蛋白,tau-5蛋白和p38 蛋白表达增加(P <0.01).结论 AD大鼠吸烟后,认知功能损害加重,吸烟可能通过p38途径加强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

    作者:邓娟;周华东;李敬诚;王延江;张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认知心理疗法合并氟西汀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

    目的 探讨单用认知治疗以及认知方法加盐酸氟西汀治疗分裂症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分裂症后抑郁的病人按就诊顺序抽签分为3组,即氟西汀组、认知组和综合组,氟西汀组予口服氟西汀10~40 mg/d,治疗24周,认知组接受认知治疗,第1~6周为2次/周,第7~12周为1次/周,第13~24周为1次/2周,共治疗24次;综合组接受上述两种治疗.氟西汀组脱落2例,认知组脱落1例.采取单盲法用Hamilton量表、BPRS量表、TESS量表及SERS量表,在治疗前以及开始治疗后的第2,4,8,12,24周末对3组病人进行6次疗效评定及药物副作用评定.结果 ⑴治疗2,4,8,12,24周后,氟西汀组的治愈率为13.2%,47.4%,73.7%,92.1%,94.7%;认知组的治愈率0,10.3%,12.8%,17.9%,28.2%;综合组治愈率为32.5%,75.0%,92.5%,95.0%,97.5%;均为综合组高(均P <0.01).⑵治疗2,4,8,12,24周后3组治疗副作用比较,认知组和综合征均低于氟西汀组(均P <0.01).结论 盐酸氟西汀合并认知心理治疗疗效优于单用氟西汀或单用认知心理治疗,且比单用氟西汀较少副作用.

    作者:刘学军;王超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方式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因素、心理健康状况、生活方式与脑卒中的病因学联系.方法 对86例脑卒中患者和85例正常人应用简明智能状况检查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方式问卷测查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对照调查.结果 与正常组对照,脑卒中组负性生活事件分更高(t =10.17,P <0.01),社会支持度更低(t =3.83,P <0.01);心理健康状况方面脑卒中组在焦虑,抑郁,强迫,敌对,人际敏感,恐怖,偏执,躯体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 =3.15~11.56,P <0.05~0.01);生活方式方面,脑卒中组在饮食不良习惯、业余生活单调、缺乏锻炼,嗜烟酒,睡眠无规律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χ2=5.62~17.37,P <0.05~0.01).结论 负性生活事件多发,缺乏亲人和社会支持,心理健康状况差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是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作者:唐江萍;邹文华;王民主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催眠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催眠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失眠症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治疗组用催眠心理疗法治疗,对照组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舒乐安定治疗,安慰剂组用安慰剂胶囊治疗.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于治疗前、后3d、1周、2周、3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为指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组治疗后3d、1周、2周、3周的PSQI[分别为(7.97±2.45)分,(6.75±1.44)分,(5.64±1.25)分,(4.52±1.20)分]低于治疗前PSQI分[(13.40±4.23)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2)对照组治疗后3d、1周、2周、3周的PSQI低于治疗前PSQI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1)];(3)安慰剂组治疗后3d、1周、2周、3周的PSQI分低于治疗前PSQI分,有差异(P <0.05);(4)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治疗同期比无差异(P >0.05);(5)治疗组和对照组与安慰剂组治疗后组间治疗同期比较有差异(P <0.05).结论 催眠心理疗法可以有效改善失眠症患者的失眠状况.

    作者:贺弋;冯占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噪声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氨基酸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噪声暴露对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氨基酸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Morris水迷宫训练组(M组)、噪声暴露组(N组)和噪声暴露后Morris水迷宫训练组(NM组).暴露条件:105 dB白噪声2.5 h/d×20 d.应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测试.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结果 在学习记忆测试第1,3天,NM组的逃避潜伏期为(38.25±10.72)s和(25.42±8.59)s,均显著高于M组的(26.91±9.25)s和(13.72±10.19)s(P <0.05),在第2,4天,NM组的逃避潜伏期与M组相比也呈现升高趋势;NM组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及穿越原平台次数中的成绩[(20.22±9.16)s、(3.56±2.40)次]均显著低于M组[(36.25±13.13)s、(8.00±4.31)次](P <0.05).N组和NM组海马谷氨酸含量[(13.76±1.09)μmol/g、(14.38±1.60)μmol/g]与C组和M组[(11.18±1.32)μmol/g、(10.84±1.03)μmol/g]相比均明显增加(P <0.01),γ-氨基丁酸含量则明显下降(P <0.05),天冬氨酸和甘氨酸含量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别.结论 噪声暴露可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这可能与其海马主要氨基酸神经递质含量改变有关.

    作者:崔博;吴铭权;佘晓俊;陈学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精神分裂症、神经症患者与正常成人父母教养方式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神经症患者与正常成人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数据,描绘精神疾病患者家庭的父母教养方式,并比较不同种类精神疾病患者的父母教养方式.方法 采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26项研究,整理出各组数据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不同因子上的平均效应值和置信区间,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作进一步分析.结果 父母温暖理解两因子(FF1,MF1效应值分别为-0.58和-0.57)与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FF2,FF5,MF3,MF4效应值分别为0.66,0.68,0.62和0.61)均存在中等效应,但方向相反.父母过度干涉保护(FF3,FF6,MF2)三个因子的效应值很小(0.11,0.2,0.21).精神分裂症与社交恐怖症的效应值在FF1、FF2、FF5、FF6、MF1、MF3六个因子上达到显著性差异.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比正常成人更多感受到负面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社交恐怖症患者表现尤为突出.

    作者:卫垌圻;毕鸿燕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