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张元英;阎宝鑫;罗梅;董林
单纯性肥胖为各类肥胖中为常见的一种,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1].有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肥胖症41%~81%可发展为成人肥胖症[2].成为成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先驱症.本文对单纯性肥胖女童血清瘦素(lep-tin)、神经肽Y(NPY)和游离T3(FT3)、游离T4(FT4)进行了检测.
作者:张阳;方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分别检测25例单纯性过敏性紫癜(AP)、27例紫癜性肾炎(PN)患儿和32例正常儿童(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β2:微球蛋白(β2-m)含量,并同期检测常规肾功能指标.结果:正常对照组与AP组、PN组的尿系列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P组与PN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三组BUN、Cr均在正常值范围.结论:尿微量蛋白在过敏性紫癜肾功能受损时较肾功能指标BUN、Cr改变出现早,可作为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指标.
作者:徐国成;李志奇;郭本标;沈伊娜;茅双根;张新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HA、PⅢP联检乙型肝炎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生化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对102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ADA和HA、PⅢP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乙型肝炎患者血清ADA、HA、PⅢP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尤以肝硬化为甚(P<0.01).结论: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ADA和HA、PⅢP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观察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前列腺液(EPS)中炎性细胞因子及相关酶学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2例CP患者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分类法分为三组:即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组,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炎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 ⅢA)组和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炎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 ⅢB)组.EPS IL-1β、IL-2、IL-10水平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测定;LDH5/LDH1测定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结果:本文三组患者测定结果显示,CBP组EPS IL-1β、IL-2及LDH5/LDH1三项测定数值与对照组比较升高均非常显著(P均<0.01);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非常显著(P<0.01);CPPSⅢA组IL-1β、IL-2及LDH5/LDH1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非常显著(P<0.01);CPPSⅢB组则IL-1β、IL-2及LDH5/LDH1三项测定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L-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降低仍显著(P<0.05).结论:CP患者EPS中炎性细胞因子及相关酶学指标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测定对于CP的诊断及两种前列腺炎的分型有一定帮助.
作者:陈永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95例单纯CHD患者、102例2型糖尿病(DM2)合并CHD患者及41例正常对照者,所有对象均测定HbA1C、fBG、2hPG并组间进行比较.结果:CHD合并DM组患者的HbA1C水平明显高于单纯CHD组和正常对照组(t=14.95,P<0.01),CHD组患者HbA1C高于正常对照组(t=9.45,P<0.05).结论:HbA1C在CHD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血中的HbA1C水平对判断CHD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曹艳;李云霞;瞿卫;王自正;闫春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浆血栓素B2(TXB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放免法和免疫法对4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浆TXB2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RBC-C3bRR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血浆TXB2水平显著地升高(P<0.01),RBC-C3bRR水平与TXB2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r=-0.3812,P<0.05),RBC-ICRRR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与血浆TXB2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3682,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免疫调节的紊乱,免疫功能低下与血浆TXB2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吴兆增;邵宁;马爱玲;冯维房;伊善喜;王玉宝;何浩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例健康体检者,第一次8:00Am、4:00Pm分别采血检查血清皮质醇(Couisol)含量,其测定结果4:00Pm明显高于8:00Am.50d后,同样时间,第二次分别采血检测,其含量结果均为正常范围之内.
作者:李小平;何云南;胡庆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文献证实[1],糖尿病肾病(DN)为糖尿病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的近年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疾病,多种炎症因子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本文观察了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hs-CRP、TNF-α、M-CSF和HbA1c水平的变化并就临床价值作初步分析.
作者:梁宁;郑青;陈夏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清雄激素水平与男性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CHD诊断和狭窄程度判断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至少有一处内径狭窄≥50%为诊断标准;冠状动脉狭窄评分标准:主要冠脉即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脉,狭窄程度计分如下:无狭窄为0分,狭窄≤25%为1分,狭窄26%~50%为2分,狭窄51%~75%为3分,狭窄76%~100%为4分.若单支血管有多处病变,则以狭窄病变的分数作为该支血管狭窄分数;若多支血管有狭窄,则将各支血管狭窄分数相加,即为该患者冠脉病变评分;左主干病变计分加倍.血清雄激素检测脱氢表雄酮和游离睾酮两个指标.脱氢表雄酮和游离睾酮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并同时检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等生化指标.结果:CHD组血清脱氢表雄酮、游离睾酮水平显著低于无CHD组(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脱氢表雄酮(OR=0.526;95%CI:0.361~0.768;P<0.01)、游离睾酮(OR=0.995;95%CI:0.991~0.999;P<0.05)为CHD独立危险因素;血清脱氢表雄酮(t=3.424,P<0.01,r=-0.415)、游离睾酮(t=2.763,P<0.01,r=-0.359)与CHD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清雄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导致男性CHD发病率升高的重要因素,监测血清雄激素水平有助于判断CHD病变的程度.
作者:俞根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运用一种高效、快速检测呼吸道病毒抗原的方法,为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诊断提供帮助,指导合理用药,并了解呼吸道病毒流行情况.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利用抗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快速检测497名儿童呼吸道分泌物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BSV)、流感病毒A型(FA)、流感病毒B型(FB)、副流感病毒1型(PIV1)、副流感病毒2型(PIV2)、副流感病毒3型(PIV3)和腺病毒(ADV)等7种呼吸道常见病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497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病毒感染106例,检出率为21.33%.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多,为63例,占阳性病例的59.43%;腺病毒8例,阳性率为7.55%;副流感病毒3型7例,阳性率为6.61%;流感病毒A型5例,阳性率为4.71%;流感病毒B型2例,阳性率为1.89%;副流感病毒1型2例,阳性率为1.89%;副流感病毒2型1例,阳性率为0.94%;混合型18例,阳性率为16.98%.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率逐步下降,1岁以内的患儿病毒感染率达23.99%,(1~12)岁患儿病毒感染率为15.23%,差异有显著性(P<0.05).儿童呼吸道病毒感染以冬、春两季好发,检出率达27.31%,夏、秋两季检出率为14.1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多种呼吸道病毒抗原具有经济、高效、简便、快速、直观、特异等优点,是一种对呼吸道病毒感染早期诊断和指导合理用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潘秀军;吕婕;沈立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在妊娠中、晚期孕妇可能会出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J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征,可发生早产儿、胎儿窘迫、死胎及新生儿窒息,是危害围产期母婴的健康、危及胎儿生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张雅琴;邢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国内尚少见有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浆瘦素(kptin)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甲胎蛋白(AFP)联检的报告.
作者:李卫杨;肖敏丽;肖飞跃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急性肾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超敏C-反应蛋白(hB-CRP)和IL-8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比浊法对31例急性肾炎患儿进行了血清GM-CSF、hs-CRP和IL-8测定,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作比较.结果:急性肾炎患儿在治疗前血清GM-CSF、hs-CRP和IL-8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GM-CSF、hs-CRP和IL-8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吕达嵘;鲁科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Bio-rad脑膜炎乳胶凝集试验盒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分发给流脑防控重点地区,用于检测本地区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血清、尿液、血培养物等标本的可溶性抗原.
作者:陈如昌;王利健;吴健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前后血中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Y(NPY)及肾上腺髓质素(ADM)含量变化.方法:将确诊的79例CHF患者根据心功能状况分为二组,即心功能Ⅲ级(A组)45例,心功能Ⅳ级(B组)34例(其中3例死亡);选择健康体检者31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中ET、CGRP、NPY及ADM的含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ET与CGR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病情愈重升高愈明显;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3例死亡的B组患者,治疗前ET与CGRP高于对照组,但CGRP明显低于本组平均水平,病情变化时CG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NPY与ADM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病情愈重升高愈明显;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3例死亡的B组患者,治疗前NPY高于对照组,但ADM明显低于本组平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病情变化时ADM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中ET和NPY变化与CHF患者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血中CGRP与ADM的含量可作为病情发展的预测指标.
作者:芮世宝;夏朝红;程光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们对253例抗H-BclgM定量均为阳性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抗-HBcIgM定量与HBeAg定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反映患者的感染情况.HBeAg是一种可溶性蛋白抗原,一般仅见于HBsAg阳性血清中,阴性中偶见.HBeAg出现在血中同时或稍后于HBsAg.HBeAg是由HBV-DNA开放读码框前C或C区编码,与GBV的活动性复制密切相关,是HBV传染性的重要指标.HBcAg是HBV复制的标记,而HBeAg是HBV正在复制的标记.
作者:陈俊;余斐斐;傅爱清;俞虹;朱秋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支气管哮喘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GM-CSF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3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GM-CSF测定,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做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IL-6和GM-CSF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儿组(P<0.01),而IL-2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儿组(P<0.01),经治疗一个月后则与正常儿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2、IL-6和GM-CSF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5846、-0.6018,P<0.01).结论:血清IL-2、IL-6和GM-CSF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观察其浓度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指导用药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茁;孙瑾;姚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了卵巢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I、CA125和TSG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化学法对34例卵巢癌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前后血清IGF-I、CA125和TSGF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卵巢癌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血清IGF-I、CA125和ISG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手术治疗6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IGF-I、CA125和TSGF水平的变化对观察病情和预后判定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书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13细胞分泌特点,本文对2008年1月份以来178例2型糖尿病(DM2)患者血清进行了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对数据进行了归类、对比和分析,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若愚;王兴木;孙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lliDed immunodeficiency syn-arome)简称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 virus,HT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自1985年第一代HIV/抗体问世以来,HIV病原学检测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
作者:田临红;刘雁;魏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