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型行为与胆石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张世筠;周群清;张茹兰;沈明秀;王先春;谢小冰;杜宝俊;张汝箐;肖守贵;李洁;李育红;提桂香

关键词:A型行为, 胆石病, 心理社会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A型行为与胆石病的发病关系.方法遵循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用A型行为问卷对2 442人逐一进行TH、CH、TH+CH计分,评定行为类型.以SAS 6.12软件处理数据,分析不同行为类型人胆石病患病率的差异性,分析行为类型、行为类型积分增高对胆石病患病的影响等.结果行为五类型的A型诊断胆石症的危险比值比OR为1.558,P值0.0572;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等后,行为五类型的A型诊断胆石病的危险比值比OR值为1.925,P值0.0203,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A型行为与胆石病发病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行为五类型的A型可能是导致胆石病发病的重要心理社会因素之一.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顽固性失眠症的人格特征分析

    失眠症是常见、多发的病症,其发病常有一定的心理因素.本研究观察了91例顽固性失眠症患者的人格特征,现报告如下.对象入选标准为:病例选自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在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失眠门诊就诊的91例失眠症患者,⑴符合ICD-10 F 51.0的诊断标准[1].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2].⑶服用安定等西药效果不佳者.⑷排除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及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失眠症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56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8.20±8.26)岁;受教育年限:6年者30例,9年者42例,12年以上者19例;全部已婚;病程2~35年,平均(16.67±6.56)年.

    作者:尚向东;霍培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乳母营养知识、态度和喂养行为的调查分析

    乳母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其营养知识、态度及喂养行为不仅与自身健康有关,还对婴儿早期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乳母开展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引导正确的喂养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对在福州市3家医院就诊的202名乳母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榕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抑郁症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变化

    抑郁症的许多临床表现与昼夜节律有关,其中为突出的就是睡醒周期的改变.目前,临床研究虽然注意到抑郁症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却并未对此类临床表现的产生机制有一定的系统研究.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描述了抑郁症昼夜节律变化涉及了脑内的生物钟学研究,这包括电生理学、神经化学、神经生物钟学模式以及病理生理学等方面;其中为重要的是视交叉上核(SCN),它是人体内所有昼夜节律的起搏点,目前已经在人体内发现各种生物钟基因对于昼夜节律的调控起到明显的作用,这包括per, tim, cry1,cry2,Clock等.

    作者:朱晓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帕罗西汀佐治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佐治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新入院的病毒性肝炎病人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查HAMD、HAMA和肝功能,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帕罗西汀组患者4周末的黄胆、胆汁酸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15.33±11.53、10.55±15.72、294.43±142.05,6周末的黄胆、胆汁酸、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10.15±3.74、8.54±10.11、214.19±130.12;对照组患者4周末的黄胆、胆汁酸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25.55±28.22、54.68±72.97、396.39±240.79,6周末的黄胆、胆汁酸、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18.46±8.34、34.98±60.79、318.29±220.1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帕罗西汀佐治病毒性肝炎不但能明显改善患者情绪,且十分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汪卫华;孙剑;苏宗荣;何杰;郑剑;方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军人应激相关障碍患者多种诱发电位的研究

    目的探讨军人应激相关障碍(SRD)的诱发电位变异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事件影响量表(IES),对62例SRD患者(SRD组)和56名健康军人(对照组)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SCL-90和IES的测定,并于治疗3、5个月时进行了随访. 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SRD组的P300-P3(345.0±16.3)ms、AEP-N2(244.8±27.5)ms和VEP-P2(201.3±32.3)ms潜伏期均延迟(P <0.05~0.01),P300-P3波幅(7.6±2.6)μV增高(P <0.01),AEP-P2波幅(3.6±1.8)μV降低(P <0.05);SCL-90总分及其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IES总分及回避、闯入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并与P300、AEP和VEP的潜伏期、波幅有相关性(P <0.05~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RD组P300-P3潜伏期前移、波幅降低(P <0.05和0.01),AEP-N2和VEP-P2潜伏期前移(P <0.05).治疗前后部分脑诱发电位的差值与临床量表评分的差值间呈显著性相关(P <0.05~0.01). 结论 SRD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床症状改变,多项诱发电位指标联合应用可试作为军人SRD监测的一种客观指标.

    作者:甘景梨;高存友;胡兴焕;李晓琼;杨代德;张伟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利培酮对人体姿态平衡的效应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人体姿态平衡的效应.方法对病例组(39例精神分裂症病人)用利培酮治疗,于治疗第3天和第28天分别进行人体平衡实验;对26例不服精神药物的对照组(正常人)进行人体姿态平衡实验.结果 (1)病例组第3天测定的路径总长(795.49±159.67)和Romberg路径比(1.14±0.18)较对照组(679.01±110.26;1.03±0.14)的明显为大;(2)病例组第3天的路径总长和Romberg路径比较第28天的明显为大;(3)病例组第28天的平衡实验所有参数与对照组的均无显著差异;(4)平衡实验参数与精神病症状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1)利培酮1mg/d治疗第3天可抑制本体感觉反射性的微小姿势控制功能;(2)利培酮(3.6±0.9)mg/d治疗1个月时,平衡功能损害已完全耐受;(3)利培酮治疗之初的平衡功能损害与精神分裂症无关.

    作者:喻东山;徐捷;孙旦晖;曾彦英;高小宁;蒋晓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精神应激的生物学致病机制研究-Ⅲ神经解剖学机制

    在精神应激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发生结构可塑性的变化.相应的脑结构有:前额叶、杏仁核、海马、扣带回、后脑区、背缝核等.这些脑结构的可塑性变化有时是可逆的,有时是不可逆的,与应激损害的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有关系,当然也与个体的易感素质有关.本文重点介绍前额叶、下丘脑腹侧核、杏仁核、海马的结构可塑性变化.

    作者:李凌江;陈树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肾脏功能受损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不论何种肾脏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达到一定程度的肾实质损坏后,都有可能发展成为CRF[1].为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我们调查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住院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Torrance认为人的寿命由生存的数量与生存的质量两部分组成,其中的生活质量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机体能力和主观感觉,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的良好状况.为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对59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利群;顾亚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痛觉刺激对内外倾者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内外倾者在3种不同强度痛觉刺激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方法通过艾森克问卷筛选出15名内倾者(内倾组)和15名外倾者(外倾组),以8 mA 、12 mA、16 mA的电流引起痛觉,记录不同强度痛觉刺激时两组被试的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 结果刺激后2 min内,两组心率变化量均随刺激强度不同有显著差异.内倾组心率均随刺激量增加而增加,外倾组在8 mA、12 mA刺激下心率减慢(变化率分别为-1.9%,-2.4%),在16 mA刺激下心率增加(0.9%).内外倾组呼吸频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等强度痛刺激下,内倾者生理承受力弱于外倾者.

    作者:邵秀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综合性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价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肾小球疾病中的临床症候群,由于疾病的迁延、服药时间长及药物的副作用而常出现负性情绪,负性情绪除影响治疗效果和躯体疾病的康复外,也常常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从而使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探讨在应用肾病综合征常规治疗的同时,增加自我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等心理治疗方法的综合性治疗后,观察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状况.

    作者:韦真理;马梁红;骆桂秀;黄向阳;蒋跃平;唐开奖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A型与B型人格高考生考试焦虑抑郁及睡眠状况的差异

    本研究调查了不同行为类型高考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及睡眠状况,目的是了解高考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作者:郝明;刘红艳;闫克乐;古淑青;杨轶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分析

    目的探测中国汉族人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第108位密码子由缬氨酸到甲硫氨酸突变的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30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367名正常人(对照组)的COMT基因多态性.结果 (1)患者组COMT等位基因A频率(23.78%)低于对照组( 30.93% ),等位基因G频率(76.22%)高于对照组(69.07%),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3).按性别比较,等位基因A和G频率在两组男性之间的差异均具显著性(P=0.02),而两组女性间的差异则不具显著性(P=0.073).(2)COMT基因A/A基因型频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P=0.815).患者组及其男性和女性的A/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9.80%、40.75%和39.35%)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3.68%、55.76%和51.98%);P=0.000, P=0.006,P=0.018.患者组及其男性和女性的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6.32%、57.15%和55.48%)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2.23%、41.21%和43.07%);P=0.000、P=0.004和P=0.020.结论该结果提示,在我们研究的样本中COMT108Me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关联.所以,不能排除中国汉人22号染色体存在精神分裂症易患性基因的可能性.

    作者:吴怀安;邓小敏;闫小华;刘铁榜;胡纪泽;沈其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指一种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理障碍[1].1994年出版的DSM-Ⅳ,即<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把ADHD分为三种亚类型: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混合型.对ADHD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精神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作为一种新的ADHD的治疗技术,脑电生物反馈治疗(EEG biofeedback)近年来发展很快.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又称为神经反馈治疗(neurofeedback)或脑电操作性条件反射(EEG operant conditioning).它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以神经反馈仪为手段,通过训练,选择性地强化或抑制某一频段的脑电波,从而达到改善和治疗ADHD的预期目的.研究表明,训练个体改变皮层脑电活动对治疗ADHD具有较好的效果[2].在过去的20年中,发达国家逐渐把它作为治疗ADHD儿童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黎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杏仁核和扣带回毁损对拟精神分裂症大鼠边缘区多巴胺受体的影响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杏仁核和扣带回的联合毁损对甲基苯丙胺(MAP)大鼠脑内边缘区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即分为对照组、MAP组、MAP+毁损组和MAP+假毁损组,每组各10只;采用经腹腔注射MAP制备精神分裂症MAP模型,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杏仁核和扣带回,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边缘区D2受体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12.7±2.9)比较,MAP组(23.3±5.8)及MAP+假毁损组(20.2±6.1)大鼠边缘区D2受体阳性细胞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 MAP+毁损组(14.2±5.1)大鼠边缘区D2受体阳性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1).结论杏仁核和扣带回的联合毁损可以抑制MAP诱发的边缘区D2表达的亢进.

    作者:刘建新;王晓峰;李拴德;王小亚;张红宾;李迎国;张宏兵;张有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抑郁症患者识别情绪词反应时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词的情绪与记忆偏好.方法对27名抑郁症患者及与之匹配的29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测验完成后用E-Prime系统分别进行正、负性情绪词识别的实验,包括3个子实验,分别为正性情绪词、负性情绪词以及正-负性情绪词的识别.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在正、负性情绪词的反应时存在显著性差异,较正常对照组长40ms左右;就患者自身而言,不论是单任务还是双任务,其在负性情绪词上的反应时要短于在正性情绪词上的反应时40ms左右,且差异有显著性.患者正确再认出的正、负性情绪词的个数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但患者正确再认出负性情绪词的个数明显多于正性情绪词的个数且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抑郁症患者在负性情绪词上的反应时较正性情绪词短,再认出较多的负性情绪词,即对负性情绪词存在负性偏好.

    作者:郭文斌;彭瑛;赵靖平;赵爱玲;黄敏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6、sIL-6R及IL-13水平研究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 R)及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变化.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者血浆IL-6、sIL-6 R及IL-13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IL-6[(20.18±2.59)pg/ml]及sIL-6 R[(33.87±16.51)pg/m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而血浆IL-13[(16.15±11.98)pg/m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4.41±18.26)pg/ml](P <0.05);以阴性症状为主患者的IL-6[(21.04±1.72)pg/ml]及sIL-6 R[(32.83±15.72)pg/ml]水平均高于阳性组,其中阴性组患者IL-6显著高于阳性组[(18.28±3.22)pg/ml](P <0.05),阴性组患者血浆IL-13[(12.72±9.01)pg/ml]水平显著低于阳性组[(19.82±7.83)pg/ml](P <0.05);未发现患者组及对照组血浆IL-6、sIL-6 R及IL-13之间的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L-6、IL-13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血浆IL-6水平升高、IL-13水平降低可能是阴性症状为主患者的特征性免疫学指标之一.

    作者:李晏;王长虹;贾福军;赵峥;冯砚国;张红亚;郭新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塞平联合逍遥丸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

    中成药逍遥丸合并三环类抗抑郁剂能有效安全的治疗抑郁症[1],为此我们用多塞平联合逍遥丸治疗老年抑郁症,并与氟西汀作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安;刘启珍;刘维国;刘翠珍;陈洪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巴胺能系统亢进法建立拟抽动秽语综合征小鼠模型

    目的经多巴胺能系统亢进的方法建立并评价拟抽动秽语综合征小鼠模型.方法经硫酸苯丙胺3 mg/kg单次腹腔注射和阿朴吗啡2 mg/kg单次皮下注射建立小鼠模型.经攀爬行为、自主活动次数以及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对两种小鼠模型加以检测和评价.结果苯丙胺模型组小鼠5 min内的自主活动次数为237.07,较对照组增加51.04%,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较对照组升高28.33%;阿朴吗啡可引起模型小鼠的特殊攀爬行为,在各测定时段内的握杆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苯丙胺小鼠模型和阿朴吗啡小鼠模型都能够部分模拟临床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神经生化或行为学改变,二者可以作为药物初步筛选的平台.

    作者:张如意;李林;艾厚喜;张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慢性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分析

    本研究对72例慢性失眠患者进行了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分析,并进行了多导睡眠图监测,以探讨慢性失眠症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多导睡眠图的特点.

    作者:王雪笠;冯连元;贺银芳;陶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