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塞平联合逍遥丸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

王文安;刘启珍;刘维国;刘翠珍;陈洪来

关键词:多塞平, 逍遥丸, 氟西汀, 治疗, 老年, 抑郁症, 三环类抗抑郁剂, 临床对照研究, 中成药, 报告, 安全
摘要:中成药逍遥丸合并三环类抗抑郁剂能有效安全的治疗抑郁症[1],为此我们用多塞平联合逍遥丸治疗老年抑郁症,并与氟西汀作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帕罗西汀佐治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帕罗西汀佐治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新入院的病毒性肝炎病人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及对照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2周末、4周末、6周末查HAMD、HAMA和肝功能,并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帕罗西汀组患者4周末的黄胆、胆汁酸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15.33±11.53、10.55±15.72、294.43±142.05,6周末的黄胆、胆汁酸、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10.15±3.74、8.54±10.11、214.19±130.12;对照组患者4周末的黄胆、胆汁酸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25.55±28.22、54.68±72.97、396.39±240.79,6周末的黄胆、胆汁酸、碱性磷酸酶水平分别为18.46±8.34、34.98±60.79、318.29±220.1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帕罗西汀佐治病毒性肝炎不但能明显改善患者情绪,且十分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汪卫华;孙剑;苏宗荣;何杰;郑剑;方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乳母营养知识、态度和喂养行为的调查分析

    乳母作为一个特殊人群,其营养知识、态度及喂养行为不仅与自身健康有关,还对婴儿早期的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乳母开展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引导正确的喂养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对在福州市3家医院就诊的202名乳母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榕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抑郁症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变化

    抑郁症的许多临床表现与昼夜节律有关,其中为突出的就是睡醒周期的改变.目前,临床研究虽然注意到抑郁症具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却并未对此类临床表现的产生机制有一定的系统研究.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描述了抑郁症昼夜节律变化涉及了脑内的生物钟学研究,这包括电生理学、神经化学、神经生物钟学模式以及病理生理学等方面;其中为重要的是视交叉上核(SCN),它是人体内所有昼夜节律的起搏点,目前已经在人体内发现各种生物钟基因对于昼夜节律的调控起到明显的作用,这包括per, tim, cry1,cry2,Clock等.

    作者:朱晓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自我概念是人格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经过自我价值系统审定之后自觉选择并纳入自我概念结构的信念和行为,才能真正转化为个性品质[1].自我概念形成于个体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其发展与儿童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认识自我概念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促进积极自我概念形成,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意义重大.

    作者:于璐;宋微涛;潘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抑郁模型大鼠血浆、脑垂体和结肠组织中P物质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变化

    目的观察抑郁症对大鼠血浆、脑垂体和结肠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 P,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影响.方法建立经典的大鼠抑郁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浆、脑垂体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的含量. 结果抑郁模型大鼠血浆、脑垂体和结肠组织中SP的含量显著增加(73.82±15.19 vs 56.07±10.32; 217.63±40.14 vs 106.11±27.37; 6.39±0.76 vs 2.51±0.62; P <0.05 );VIP的含量显著降低 (50.31±12.09 vs 74.69±16.87; 48.90±12.56 vs 71.47±17.25; 1.37±0.42 vs 2.9 8±0.71; P <0.05 ). 结论大鼠脑垂体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的含量异常可能与抑郁症导致的脑和结肠损害有关.

    作者:董海燕;董卫国;王高华;王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记忆功能的研究

    老年人在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是不可忽视的,迄今为止没有完整的诊断标准和客观的检查方法.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Encephalofluctuagraph Technology, ET)[1]具有CT、NMR、PET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在分子水平检查人脑内神经递质的功能变化,具有无创、方便快捷、病人费用低等特点,可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和病理机制方面提供一些客观的依据和线索.

    作者:赵燕;纪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的慢性失眠症患者多导睡眠图分析

    本研究对72例慢性失眠患者进行了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分析,并进行了多导睡眠图监测,以探讨慢性失眠症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多导睡眠图的特点.

    作者:王雪笠;冯连元;贺银芳;陶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文化程度对军事训练成绩及脑认知功能的影响

    为了解不同文化程度的士兵在军事训练和认知活动中的表现,于2003年4月对某部新入伍的146战士进行了认知功能的评价,同时对军事专业训练成绩进行考核,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洪;陈志勇;王文富;刘诗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观察

    生物反馈疗法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国内对肌电、皮电生物反馈较熟悉,但脑电生物反馈应用较少,尤其是用于广泛性焦虑的治疗鲜见报道.笔者在临床中对此作了尝试,现报导如下.

    作者:周为;何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A型行为与胆石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A型行为与胆石病的发病关系.方法遵循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用A型行为问卷对2 442人逐一进行TH、CH、TH+CH计分,评定行为类型.以SAS 6.12软件处理数据,分析不同行为类型人胆石病患病率的差异性,分析行为类型、行为类型积分增高对胆石病患病的影响等.结果行为五类型的A型诊断胆石症的危险比值比OR为1.558,P值0.0572;控制社会人口学因素等后,行为五类型的A型诊断胆石病的危险比值比OR值为1.925,P值0.0203,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A型行为与胆石病发病有较为密切的关系,行为五类型的A型可能是导致胆石病发病的重要心理社会因素之一.

    作者:张世筠;周群清;张茹兰;沈明秀;王先春;谢小冰;杜宝俊;张汝箐;肖守贵;李洁;李育红;提桂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团体心理辅导对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肾脏功能受损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不论何种肾脏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达到一定程度的肾实质损坏后,都有可能发展成为CRF[1].为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我们调查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感觉统合能力的比较

    目的比较各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为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组:将108例符合DSM-Ⅳ中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根据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结果,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混合型3个亚型.对照组为108例性别、年龄与实验组相匹配的正常儿童.同时测试两组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儿童的大肌肉及平衡感因子分(37.87±13.47)、本体感及身体协调因子分(38.82±12.53)显著降低(P <0.05),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31.63±9.31)极显著降低(P <0.01),触觉防御及情绪因子分(41.78±10.66)无显著差异(P >0.05).与对照组相比,注意缺陷为主型儿童的大肌肉及平衡感因子分(36.88±11.75)和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32.08±8.66)极显著降低(P<0.01);多动-冲动为主型儿童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34.77±11.03)极显著降低(P <0.01);混合型儿童本体感及身体协调因子分(36.13±12.56)显著降低(P <0.05),大肌肉及平衡感(35.76±11.87)和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28.04±8.23)极显著降低(P <0.01),各亚型ADHD儿童触觉防御及情绪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 ADHD儿童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障碍,各亚型ADHD儿童存在不同类型的感觉统合失调障碍.

    作者:李艳苓;汤艳清;杨华彬;谢光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巴胺D4受体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其相关症状的关联分析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 48 bp可变重复序列(variant number tandem repeat ,VNTR)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及其相关症状的关系.方法取139例ADHD患者及115例正常对照,利用Achenbach父母用儿童行为调查表(Child Behaviour Checklist,CBCL)来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检测ADHD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DRD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DRD4基因的携带5等位基因(DRD4*5+)组个体间焦虑/抑郁(5.1±4.0)和内化性(12.1±7.6)两分量表分和非携带5等位基因(DRD4*5-)组个体间焦虑/抑郁(2.7±2.7)和内化性(7.3±5.4)两分量表分有显著性差异(Mann-Whitney Z=1.982,P =0.047;Z=2.047,P =0.041),DRD4*5+基因型个体焦虑/抑郁和内向性两行为分量表评分高.而其它分量表及行为总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未发现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与ADHD存在关联,但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与ADHD伴内化问题可能有关.

    作者:赵爱玲;苏林雁;罗学荣;黄春香;高雪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因素

    创伤性事件是非常事件,它们威胁到个体生命、身体或精神世界的完整,使个体面临极度的无助和恐惧.1998年Breslau等[1]进行了社区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将近9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暴露于一件创伤性事件,平均每人经历的显著性创伤事件的数量是4.8,男性(5.3)高于女性(4.3).因此经历创伤性事件的群体已经构成一个不容忽视的巨大群体.

    作者:张锦黎;陈树林;李凌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MDMA对大鼠5-HT综合征行为的急性影响

    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是一种化学合成毒品.本研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探讨单次给予不同剂量梯度MDMA的急性毒性行为反应.

    作者:李素霞;彭祖贵;王雪;李静;况伟宏;李进;孙学礼;黄明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巴胺能系统亢进法建立拟抽动秽语综合征小鼠模型

    目的经多巴胺能系统亢进的方法建立并评价拟抽动秽语综合征小鼠模型.方法经硫酸苯丙胺3 mg/kg单次腹腔注射和阿朴吗啡2 mg/kg单次皮下注射建立小鼠模型.经攀爬行为、自主活动次数以及纹状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对两种小鼠模型加以检测和评价.结果苯丙胺模型组小鼠5 min内的自主活动次数为237.07,较对照组增加51.04%,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较对照组升高28.33%;阿朴吗啡可引起模型小鼠的特殊攀爬行为,在各测定时段内的握杆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结论苯丙胺小鼠模型和阿朴吗啡小鼠模型都能够部分模拟临床抽动秽语综合征病人的神经生化或行为学改变,二者可以作为药物初步筛选的平台.

    作者:张如意;李林;艾厚喜;张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多塞平联合逍遥丸与氟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

    中成药逍遥丸合并三环类抗抑郁剂能有效安全的治疗抑郁症[1],为此我们用多塞平联合逍遥丸治疗老年抑郁症,并与氟西汀作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安;刘启珍;刘维国;刘翠珍;陈洪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广东省监狱警察心理卫生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978名广东省监狱警察的心理状况.结果监狱警察SCL-90总分和除人际关系外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P <0.001),心理障碍检出率14.00%.总分和除人际关系和恐怖因子外不同监狱的得分有差异,工作性质不同的监狱警察的总分、躯体化、抑郁、敌对性、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有差异,年龄不同的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和敌对性因子得分不同.男警察敌对性的得分高于女性.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总分与是否认为工作太累,作警察是否值得,是否打算改行,是否适合现在的工作和从警年限相关.结论不同监狱、不同工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监狱警察的心理状况是不同的,改变监狱警察对工作的不良认知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况,心理干预的重点对象是年轻狱警.

    作者:关念红;张晋碚;王旭东;林华生;潘俊;甘照宇;张智利;吴小立;魏钦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军人应激相关障碍患者多种诱发电位的研究

    目的探讨军人应激相关障碍(SRD)的诱发电位变异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Nicolet Bravo脑诱发电位仪、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事件影响量表(IES),对62例SRD患者(SRD组)和56名健康军人(对照组)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P300(P300)、听觉诱发电位(AEP)、视觉诱发电位(VEP)、SCL-90和IES的测定,并于治疗3、5个月时进行了随访. 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SRD组的P300-P3(345.0±16.3)ms、AEP-N2(244.8±27.5)ms和VEP-P2(201.3±32.3)ms潜伏期均延迟(P <0.05~0.01),P300-P3波幅(7.6±2.6)μV增高(P <0.01),AEP-P2波幅(3.6±1.8)μV降低(P <0.05);SCL-90总分及其强迫、抑郁、焦虑因子分,IES总分及回避、闯入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并与P300、AEP和VEP的潜伏期、波幅有相关性(P <0.05~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RD组P300-P3潜伏期前移、波幅降低(P <0.05和0.01),AEP-N2和VEP-P2潜伏期前移(P <0.05).治疗前后部分脑诱发电位的差值与临床量表评分的差值间呈显著性相关(P <0.05~0.01). 结论 SRD患者的诱发电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床症状改变,多项诱发电位指标联合应用可试作为军人SRD监测的一种客观指标.

    作者:甘景梨;高存友;胡兴焕;李晓琼;杨代德;张伟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索师范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自我接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接纳问卷(SAQ)和特质应对问卷(TCSQ)对181名新入学的师范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2579~0.5290,P <0.01),SCL-90总分和强迫、人际关系、忧郁因子与自我接纳、自我评价、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2156~0.3678,P <0.05或P <0.01).结论低自我接纳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重要因素.

    作者:黄高贵;李娟;杨文华;何如宽;杨明辉;晋凤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