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霞;彭祖贵;王雪;李静;况伟宏;李进;孙学礼;黄明生
生物反馈疗法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为疗法.国内对肌电、皮电生物反馈较熟悉,但脑电生物反馈应用较少,尤其是用于广泛性焦虑的治疗鲜见报道.笔者在临床中对此作了尝试,现报导如下.
作者:周为;何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指一种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行为表现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病理障碍[1].1994年出版的DSM-Ⅳ,即<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把ADHD分为三种亚类型: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混合型.对ADHD患者的治疗主要采用精神药物治疗和行为疗法.作为一种新的ADHD的治疗技术,脑电生物反馈治疗(EEG biofeedback)近年来发展很快.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又称为神经反馈治疗(neurofeedback)或脑电操作性条件反射(EEG operant conditioning).它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以神经反馈仪为手段,通过训练,选择性地强化或抑制某一频段的脑电波,从而达到改善和治疗ADHD的预期目的.研究表明,训练个体改变皮层脑电活动对治疗ADHD具有较好的效果[2].在过去的20年中,发达国家逐渐把它作为治疗ADHD儿童的重要方法之一.
作者:黎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Torrance认为人的寿命由生存的数量与生存的质量两部分组成,其中的生活质量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机体能力和主观感觉,是一个多维的概念,包括身体、心理、社会的良好状况.为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对59例住院患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利群;顾亚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海马结构是与学习、记忆及感觉信息加工密切相关的脑区, 且由于其结构相对简单,是一个很适用的学习研究模型.目前人们对海马的研究较多集中于学习、记忆、脑内认知地图等方面.Heit等[1]报道,海马参与感觉信息的加工.在人海马中有的神经元仅对单词发生反应;而在猴海马中有的神经元仅对一些特殊面孔有反应;在自由活动的大鼠、猴等海马中存在与空间相关单位放电等.此外海马还参与触、嗅觉等信息加工[2-6],而海马参与听觉信息处理的研究甚少.理解海马在听觉认知中的作用,对于了解哺乳动物间的交流并进而理解人类语言的神经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近年来关于海马参与听觉认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高洁;隋建峰;伍亚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老年性失眠为临床常见多发病,国内外相应的临床资料较少,尚未见到专门论述老年心理生理性失眠的文献.为探讨老年心理生理性失眠的规律,现将我们所监测的40例老年心理生理性失眠者的多导睡眠图分析如下.
作者:史恒军;游国雄;王彬源;杨婷;竺士秀;张立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成药逍遥丸合并三环类抗抑郁剂能有效安全的治疗抑郁症[1],为此我们用多塞平联合逍遥丸治疗老年抑郁症,并与氟西汀作临床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安;刘启珍;刘维国;刘翠珍;陈洪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各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为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组:将108例符合DSM-Ⅳ中ADHD诊断标准的儿童,根据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结果,分为注意缺陷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混合型3个亚型.对照组为108例性别、年龄与实验组相匹配的正常儿童.同时测试两组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儿童的大肌肉及平衡感因子分(37.87±13.47)、本体感及身体协调因子分(38.82±12.53)显著降低(P <0.05),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31.63±9.31)极显著降低(P <0.01),触觉防御及情绪因子分(41.78±10.66)无显著差异(P >0.05).与对照组相比,注意缺陷为主型儿童的大肌肉及平衡感因子分(36.88±11.75)和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32.08±8.66)极显著降低(P<0.01);多动-冲动为主型儿童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34.77±11.03)极显著降低(P <0.01);混合型儿童本体感及身体协调因子分(36.13±12.56)显著降低(P <0.05),大肌肉及平衡感(35.76±11.87)和学习能力发展因子分(28.04±8.23)极显著降低(P <0.01),各亚型ADHD儿童触觉防御及情绪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 ADHD儿童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障碍,各亚型ADHD儿童存在不同类型的感觉统合失调障碍.
作者:李艳苓;汤艳清;杨华彬;谢光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肾脏功能受损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不论何种肾脏疾病,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达到一定程度的肾实质损坏后,都有可能发展成为CRF[1].为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的开展,我们调查分析了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针对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报告如下.
作者:王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在精神应激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会发生结构可塑性的变化.相应的脑结构有:前额叶、杏仁核、海马、扣带回、后脑区、背缝核等.这些脑结构的可塑性变化有时是可逆的,有时是不可逆的,与应激损害的大小和持续时间长短有关系,当然也与个体的易感素质有关.本文重点介绍前额叶、下丘脑腹侧核、杏仁核、海马的结构可塑性变化.
作者:李凌江;陈树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不同行为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纤溶激活系统的变化.方法用A型行为问卷评定81名冠心病患者和59名健康人群,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他们血浆的纤溶激活系统中PAI-1、t-PA活性.结果冠心病患者(1.04±0.18)比正常人群(0.52±0.07)的PAI-1活性上升,t-PA活性下降(分别这0.35±0.09,0.38±0.04)(P <0.05);这种改变在不同行为类型之间比较,A型行为类型比非A型行为类型的冠心病患者PAI-1的活性升高而t-PA活性降低,两者差异都有显著意义(P <0.01).结论冠心病患者随着A型行为的增加,血浆中PAI-1活性上升,t-PA活性下降,导致凝血功能亢进,纤溶功能下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和发展,从而导致并加重冠心病.
作者:朱金富;杨德森;肖水源;刘遂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 48 bp可变重复序列(variant number tandem repeat ,VNTR)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及其相关症状的关系.方法取139例ADHD患者及115例正常对照,利用Achenbach父母用儿童行为调查表(Child Behaviour Checklist,CBCL)来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检测ADHD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DRD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DRD4基因的携带5等位基因(DRD4*5+)组个体间焦虑/抑郁(5.1±4.0)和内化性(12.1±7.6)两分量表分和非携带5等位基因(DRD4*5-)组个体间焦虑/抑郁(2.7±2.7)和内化性(7.3±5.4)两分量表分有显著性差异(Mann-Whitney Z=1.982,P =0.047;Z=2.047,P =0.041),DRD4*5+基因型个体焦虑/抑郁和内向性两行为分量表评分高.而其它分量表及行为总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未发现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与ADHD存在关联,但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与ADHD伴内化问题可能有关.
作者:赵爱玲;苏林雁;罗学荣;黄春香;高雪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不同文化程度的士兵在军事训练和认知活动中的表现,于2003年4月对某部新入伍的146战士进行了认知功能的评价,同时对军事专业训练成绩进行考核,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汪洪;陈志勇;王文富;刘诗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内外倾者在3种不同强度痛觉刺激下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方法通过艾森克问卷筛选出15名内倾者(内倾组)和15名外倾者(外倾组),以8 mA 、12 mA、16 mA的电流引起痛觉,记录不同强度痛觉刺激时两组被试的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 结果刺激后2 min内,两组心率变化量均随刺激强度不同有显著差异.内倾组心率均随刺激量增加而增加,外倾组在8 mA、12 mA刺激下心率减慢(变化率分别为-1.9%,-2.4%),在16 mA刺激下心率增加(0.9%).内外倾组呼吸频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等强度痛刺激下,内倾者生理承受力弱于外倾者.
作者:邵秀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杏仁核和扣带回的联合毁损对甲基苯丙胺(MAP)大鼠脑内边缘区多巴胺D2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即分为对照组、MAP组、MAP+毁损组和MAP+假毁损组,每组各10只;采用经腹腔注射MAP制备精神分裂症MAP模型,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杏仁核和扣带回,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边缘区D2受体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12.7±2.9)比较,MAP组(23.3±5.8)及MAP+假毁损组(20.2±6.1)大鼠边缘区D2受体阳性细胞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01); MAP+毁损组(14.2±5.1)大鼠边缘区D2受体阳性细胞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1).结论杏仁核和扣带回的联合毁损可以抑制MAP诱发的边缘区D2表达的亢进.
作者:刘建新;王晓峰;李拴德;王小亚;张红宾;李迎国;张宏兵;张有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研究对72例慢性失眠患者进行了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分析,并进行了多导睡眠图监测,以探讨慢性失眠症伴有的抑郁、焦虑症状及多导睡眠图的特点.
作者:王雪笠;冯连元;贺银芳;陶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电针加经络氧疗法和单纯经络氧疗法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失眠差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加经络氧组44例,单纯经络氧组36例,疗程30 d.结果治疗前、后采用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评分,电针加经络氧组显效率为79.5%,单纯经络氧组显效率为58.3%,电针加经络氧组显著高于单纯经络氧组的疗效,两组各个量表减分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治疗失眠症电针加经络氧组明显好于单纯经络氧组的疗效,电针加经络氧疗法是治疗失眠症的一个新疗法.
作者:胡庆菊;陈克政;王继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大鼠下丘脑环核苷酸系统和不同脑区核团c-fos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加味四逆散(JWSNS)的影响.方法采用束缚制动的方法建立慢性心理应激反应大鼠模型,放射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和不同脑区核团c-fos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慢性心理应激可使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显著升高(1.309±0.62和0.136±0.05)(P均<0.01),并可诱导c-fos在大鼠海马、大脑皮质、杏仁核、下丘脑室旁核(Pa)、室周核(Pe)以及弓状核(Arc)内广泛持续表达,其中以大脑皮质、杏仁核为密集.JWSNS可明显降低心理应激大鼠下丘脑cAMP、cGMP含量(0.877±0.05和0.051±0.02)(P均<0.05)和上述脑区核团fos样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减少fos蛋白的表达.结论 cAMP、cGMP和c-fos参与慢性心理应激反应的机制;而JWSNS可能通过影响环核苷酸系统和c-fos蛋白的表达对慢性心理应激反应进行调控.
作者:严灿;徐志伟;吴丽丽;王文竹;敖海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3,4-亚甲基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是一种化学合成毒品.本研究通过建立动物模型,探讨单次给予不同剂量梯度MDMA的急性毒性行为反应.
作者:李素霞;彭祖贵;王雪;李静;况伟宏;李进;孙学礼;黄明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抑郁症对大鼠血浆、脑垂体和结肠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 P,SP)和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影响.方法建立经典的大鼠抑郁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浆、脑垂体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的含量. 结果抑郁模型大鼠血浆、脑垂体和结肠组织中SP的含量显著增加(73.82±15.19 vs 56.07±10.32; 217.63±40.14 vs 106.11±27.37; 6.39±0.76 vs 2.51±0.62; P <0.05 );VIP的含量显著降低 (50.31±12.09 vs 74.69±16.87; 48.90±12.56 vs 71.47±17.25; 1.37±0.42 vs 2.9 8±0.71; P <0.05 ). 结论大鼠脑垂体和结肠组织中SP和VIP的含量异常可能与抑郁症导致的脑和结肠损害有关.
作者:董海燕;董卫国;王高华;王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自杀病人的心理动态,本研究对近3年来,因自杀来院急诊抢救的84例自杀病人进行调查分析.对象为2001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因自杀到绍兴第七医院急诊科急救的病人,共84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56例,年龄15~64岁,平均(29.69±10.87)岁.自杀方式:自缢2人,投河3人,有机磷农药中毒8人,服老鼠药4人,一氧化碳中毒2人,服大剂量抗精神病药物56人,其他9人.有6例死亡,78例抢救成功.
作者:周昭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