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的研究

曾宪辉

关键词:舒芬太尼, 腹腔镜手术, 术后镇痛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术后均采用患者自控镇痛泵止痛,镇痛配方:Ⅰ组0.3 mg/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Ⅱ组0.5 mg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分别于2 h、4 h、8 h、12 h及24 h对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价镇痛效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按压次数,镇痛泵用药总量以及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Ⅱ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Ⅰ组( P <0.01)。Ⅱ组各时点镇痛泵用药总量及按压次数均低于Ⅰ组( P <0.01)。Ⅱ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Ⅰ组( P <0.01)。结论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提高药物浓度有利于提高镇痛效果,但不良反应也会增加,临床应合理使用。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氯沙坦钾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和单用氯沙坦钾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氯沙坦钾50 mg,1次/d,同时口服氢氯噻嗪12.5 mg,1次/d。对照组单用氯沙坦钾50 mg,1次/d。两组均用药8周,记录两组血压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差异( P >0.05);治疗8周后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1);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结论氯沙坦钾联合氢氯噻嗪降压效果优于单用氯沙坦钾,可作为早期肾性高血压治疗的联合用药组方。

    作者:赵晓;李敬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分析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HoLEP )与前列腺汽化电切术( TUVP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实施HoLEP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TUVP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后,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大尿流率( Qmax)、生活质量评分(QOL)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 P <0.01),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 P <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HoLEP可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和膀胱冲洗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临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谢江华;唐雨林;邱城平;杨小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TACE 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8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术后长期随访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TACE治疗总有效率为74.7%;随访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1%、40.2%和13.8%;TACE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恶心、呕吐、发热、肝区疼痛等,绝大多数患者对并发症可耐受,且经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经对症处理未影响后续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脾切除断流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脾切除断流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脾切除断流术,对照组仅行脾切除断流术,疗程均为8周,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后一般状况、临床体征及各项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一般状况改善率、腹围减小率、腹水减少率等均高于对照组( P <0.05或 P <0.01)。术后8周,观察组血胆碱酯酶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 P <0.05),对照组也有一定提高,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血清胆碱酯酶水平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血氨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P <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联合脾切除断流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肝功能。

    作者:徐东昌;谢国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青春期粘膜下子宫肌瘤并纵隔子宫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17岁,学生。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个月,腹痛2 d于2010年7月13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个月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色暗红,量少,有时为血性分泌物。曾在当地乡卫生院就诊,未行B超及妇科肛查,考虑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予中药调经治疗,出血仍无明显变化。2d前出现下腹隐痛,间断性加重,无放射痛,阴道出血无增加。来我院就诊。患者13岁月经初潮,月经规律(4~5/30)。否认性生活史。腹部B超检查示:子宫正常大小;纵隔子宫;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未见异常。直肠-腹部检查:宫颈可触及,于宫颈下方、直肠前方触及30 mm ×30 mm ×20 mm的肿物,质硬,轻压痛。再次追问病史,患者2d前腹痛同时,有阴道内肿物感及肛门坠胀感,考虑为阴道内肿物,建议行内诊检查。经患者及家长同意签字后,行阴道窥器及双合诊检查:阴道通畅,阴道内肿物30 mm ×30 mm ×20 mm,实性,表面光滑,暗红色;可见蒂自宫颈口坠出,宫口松,可容1指。子宫前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无明显压痛,双附件区未触及异常。初步诊断:①粘膜下子宫肌瘤坠入阴道。②纵隔子宫。建议行宫腔镜检查。经患者及家长同意后行宫腔镜检查示:宫底突出一长约3 cm纵形隔膜,厚约3 mm,将子宫腔分为左右两部分,肿物蒂附着于左侧宫腔侧壁,较细,双侧输卵管开口可见,颈管形态正常。诊断:①粘膜下子宫肌瘤坠入阴道。②纵隔子宫。经积极术前准备,行宫腔镜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除术加子宫纵隔切除术,手术顺利。

    作者:李秀娟;杨晓明;王海波;周爱玲;刘莉;逯彩虹;闫西红;国献素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静滴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致药物性皮疹1例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较少,我科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药物性瘙痒皮疹1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因肺部感染于2013年6月20日来我科就诊。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遵医嘱给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皮试阴性)2.5 g/次,2次/d,静脉滴注,3 d后患者主诉皮肤瘙痒,观察患者全身出现大量密集片状红色皮疹。诊断:药物性皮炎。立即停用此药,给予地塞米松10 mg滴壶给药,扑尔敏8 mg口服,15 min后症状有所好转,连续口服用药3 d后红色皮疹逐渐消失。

    作者:孙艳林;李领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重度血栓负荷,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以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血栓抽吸,比较分析两组造影结果、冠状动脉内血流情况、左室射血分数( LVEF)、校正的 TIMI帧数( CTFC)及 ST段回落率。结果观察组 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TIMI 3级血流率、CTFC帧数以及ST段回落率较对照组稍高,但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轻度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并减少心肌无复流现象。

    作者:彭国顺;林晓虹;王振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诱发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导致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RURTI)的诱发因素。方法将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8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就诊的单纯呼吸道感染患儿128例设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儿静脉血,测定血清中EB 病毒、肺炎支原体以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BALP)的含量。结果观察组中33例(25.8%)、对照组中13例(10.2%)患儿血清 EB 病毒检测结果阳性;观察组中42例(32.8%)、对照组中16例(12.5%)患儿血清肺炎支原体检测结果阳性;观察组中39例(30.5%)、对照组中8例(6.3%)患儿血清 BALP检测结果阳性,观察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 EB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及维生素D 缺乏是诱发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在治疗上应予以充分重视。

    作者:戴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2例顽固性心衰患者,对其采用米力农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及心脏指数(CI)差异。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LVEF、SV及C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 P <0.05或<0.01);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5%(38/42),不良反应发生率14.3%(6/42)。结论米力农治疗顽固性心衰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欧昌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螺旋CT检查,分析其不同分型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改变。结果48例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4例(70.8%),螺旋CT表现为胰腺组织局部或弥漫性肿大;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4例(29.2%),螺旋CT表现为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及密度减低,坏死区域胰腺密度更低,而出血区域密度相应增加,胰周浸润为脂肪坏死及积液等。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准确,且对分型依据、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应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检查。

    作者:吴克林;董武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综合性医院急诊科292例院内抢救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急诊科院内抢救病例的临床资料。方法对急诊科院内抢救的29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院内抢救病例中,60~80岁患者居多,男性居多。抢救类型主要是中毒或物理损害、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抢救病种居前三位的是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危及生命的急性症状主要为晕厥、胸闷、胸痛、咯血、呼吸心跳骤停、呼吸困难、昏迷。结论急诊抢救病例呈规律性分布,探索规律明确急诊科工作重点,有利于急诊抢救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伟良;梁俊雄;李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腹彩色超声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经腹彩色超声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胃部疾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胃镜和经腹彩色超声进行胃部疾病诊断,并采用Kappa分析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Kappa值为0.75, P <0.05。显示经腹彩色超声诊断胃部疾病和胃镜检查一致性较佳。有12例与胃镜检查结果不一致,其中6例胃溃疡、2例胃癌、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误诊为胃炎,1例胃溃疡误诊为胃癌,1例胃溃疡未发现异常。结论经腹彩色超声可以作为胃部疾病的一种良好诊断手段,目前虽然仍无法替代胃镜用于胃部疾病诊断,但仍可以在胃镜治疗前筛选、治疗后随访和健康人群体检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江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学生为主角”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既是“导演”又是“主角”。在这种以“教师为主角”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但教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受很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如环境因素、责任心、从教年限、从教天赋、人格魅力等等,其中受影响的就是教学天赋和人格魅力。很多教师受制于人格魅力不足或教学天赋不高,即使责任心很强,在从教多年后其授课效果依然不理想,想尽办法也难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类问题是无法得到解决的[1]。只有切实转变教学模式,变“教师为主角”为“学生为主角”,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办法。

    作者:马斌;狄柯坪;韩晓静;杜军英;郑大伟;赵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40例)和左氧氟沙星组(38例),前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后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无明显差异( P >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效果均较好,且安全、可靠。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员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第二课堂作为培养学员创新思维、展现学员特长、推动第一课堂知识向能力转变的舞台,是院校教育中促进学员素质全面发展的佳练兵场[1]。为了让卫生士官学员初步掌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们组织学员开展了“学员面部蠕形螨感染调查分析”第二课堂活动。

    作者:杨新华;王红;赵美玲;王沛;李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双针高频通气在急性喉头水肿致窒息抢救中的应用

    发生于医院内的急性喉头水肿多见于药物过敏、肿瘤压迫、颈部手术后血肿压迫气道等,来势凶猛。常规处理方法多为紧急行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穿刺术,以解决通气问题。对于血肿压迫造成的喉头水肿乃至窒息,上述处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常有很大难度,且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快速、准确、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们对7例因药物、化学气体过敏,颈部血肿、外伤及肿瘤压迫所致的急性喉头水肿患者采用双针高频通气法抢救窒息状态,在短时间内解决了通气及氧供问题,同时有效地防止了气压伤,为气管切开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作者:李永平;黄世容;谢铁强;王春生;王文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桡动脉径路与股动脉径路行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患者93例,按入路血管不同分为桡动脉组(54例)和股动脉组(39例),对比其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术后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穿刺时间、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桡动脉组术后制动时间短于股动脉组( P <0.01)。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全脑动脉选择性造影安全可行,且能显著减少患者术后制动时间。

    作者:史沛;茹凤娟;赵毅;王恒;李甫;杨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氯丙嗪治疗,观察组给予喹硫平治疗。治疗周期均为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分、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6.7%,低于对照组的65.4%( P <0.05)。结论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可达到与氯丙嗪相近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合临床长期应用。

    作者:刘利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预警机制在老年创伤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预警机制在老年创伤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压疮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诺顿评分法对56例老年创伤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诺顿评分<14分的患者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例诺顿评分为8分的患者发生Ⅰ度压疮,经积极对症处理后痊愈,其余患者均无压疮发生。结论预警机制在老年创伤患者的压疮预防和处理方面作用显著,可明显降低压疮的发生率。

    作者:武睿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DR、CT在硅肺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肺硅沉着症( silicosis )简称硅肺(旧称矽肺),是由于长期吸入大量二氧化硅( SiO2)粉尘沉着于肺部引起的一种常见职业病,其病变以硅结节形成和广泛的肺纤维化为特征[1]。长期从事开矿、采石、坑道作业及在石英粉厂、玻璃厂、耐火材料厂、陶瓷厂生产作业的工人易患本病。患者多在接触硅尘10~15年后发病,病程进展缓慢,即使脱离硅尘接触后,肺部病变仍继续发展[2]。本文就我院近年引进胸部X线直接数字影像系统( DR)、螺旋CT在硅肺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讨论如下。

    作者:王曙明;高丽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