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李敬梅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术后均采用患者自控镇痛泵止痛,镇痛配方:Ⅰ组0.3 mg/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Ⅱ组0.5 mgL/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分别于2 h、4 h、8 h、12 h及24 h对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 VAS)评价镇痛效果。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按压次数,镇痛泵用药总量以及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Ⅱ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Ⅰ组( P <0.01)。Ⅱ组各时点镇痛泵用药总量及按压次数均低于Ⅰ组( P <0.01)。Ⅱ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Ⅰ组( P <0.01)。结论舒芬太尼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提高药物浓度有利于提高镇痛效果,但不良反应也会增加,临床应合理使用。
作者:曾宪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手术选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值均<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1)。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义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风后遗偏瘫症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遗偏瘫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施治:①气虚血瘀致经络阻滞组:黄芪、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鸡血藤、全虫、蜈蚣;②阴虚风动致经络阻滞组:石决明、白芍、牛膝、桑寄生、钩藤、丹参、毛冬青、当归、豨签草、地龙、红花、忍冬藤、丝瓜络、木瓜、全虫、僵蚕。对照组给予华佗再造丸、吡拉西坦片(脑复康)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高于对照组的65.0%( P <0.01)。结论中风后遗偏瘫症按气虚血瘀致经络阻滞和阴虚风动致经络阻滞辨证分型施治,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彭曙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132例儿童重症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丙种球蛋白注射。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9.4%,对照组总有效率74.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治疗儿童重症肺炎患儿时,常规治疗加丙种球蛋白注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对患儿病情改善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黄爱春;彭桃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重度血栓负荷,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以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血栓抽吸,比较分析两组造影结果、冠状动脉内血流情况、左室射血分数( LVEF)、校正的 TIMI帧数( CTFC)及 ST段回落率。结果观察组 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TIMI 3级血流率、CTFC帧数以及ST段回落率较对照组稍高,但均无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联合血栓抽吸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轻度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并减少心肌无复流现象。
作者:彭国顺;林晓虹;王振坤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同期置换双侧髋关节治疗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6例(共32个关节)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同期置换双侧髋关节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16例患者经治疗后,切口均甲级愈合,未发现切口感染,仅有1例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32.5±5.9)分,术后为(94.6±3.7)分,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术前( P <0.01)。结论同期置换双侧髋关节治疗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具有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作者:徐景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初诊2型糖尿病不同方法降糖治疗前后血脂谱的变化。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降血糖,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降血糖。观察治疗后血脂谱变化。结果使用胰岛素的观察组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结论两种治疗糖尿病方法均有调脂作用,胰岛素能更有效地改善血脂,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根据病情和患者意愿分为修补组和切除组。修补组45例行单纯修补术治疗,切除组45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复发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修补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切除组( P <0.05或P <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接近( P >0.05)。切除组患者术后1例(2.2%)溃疡复发,低于修补组的8例(17.8%)( P <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方面优于胃大部切除术,但术后溃疡复发率较高。临床医生应依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作者:尤丁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统计学符号要按国家标准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珋(中位数仍用M );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珋;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及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7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分析鼻内镜下行双极电凝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诊断,嗅裂区域、下鼻道、蝶筛隐窝、中鼻道是主要出血来源部位,其中鼻中隔上端的嗅裂区域发生的出血多,占48.4%,其次为下鼻道,占35.0%。在鼻内镜下采用双极电凝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均获得良好疗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行双极电凝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忠华;蔡耿明;吴烽芳;庄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开窗缝扎法与外剥内扎术治疗女性肛门前正中混合痔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女性肛门前正中混合痔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采用开窗缝扎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和复发率都小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与外剥内扎术比较,开窗缝扎法治疗女性肛门前正中混合痔愈合时间短,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预选卫生士官是基层部队一线卫勤保障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平时防疫,还是战时火线救援,他们都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我校招收的预选卫生士官培训课程中,《人体结构与功能》是主干课和必修课。因为只有在充分认识和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否,进而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因此,本课程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重要基础。但在学制短、课程密、课时少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必须讲究效率,即有效性。通过一轮的教学,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晓明;李秀娟;金玉祥;樊宇兵;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急诊科院内抢救病例的临床资料。方法对急诊科院内抢救的29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院内抢救病例中,60~80岁患者居多,男性居多。抢救类型主要是中毒或物理损害、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抢救病种居前三位的是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危及生命的急性症状主要为晕厥、胸闷、胸痛、咯血、呼吸心跳骤停、呼吸困难、昏迷。结论急诊抢救病例呈规律性分布,探索规律明确急诊科工作重点,有利于急诊抢救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伟良;梁俊雄;李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海水浸泡与低温对腹部开放伤大鼠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腹部开放伤合并常温生理盐水浸泡组(对照组)、腹部开放伤合并低温生理盐水浸泡组(低温组)、腹部开放伤合并常温海水浸泡组(常温海水组)和腹部开放伤合并低温海水浸泡组(低温海水组),各组浸泡1 h后,分别检测实验大鼠血清中VEGF含量。结果海水浸泡、低温及其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大鼠血清VEGF含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P <0.01)。结论海水浸泡可引起大鼠血清VEGF含量升高,低温不能独立促使血清VEGF含量升高,但是可以加重海水浸泡引起的血清VEGF含量升高。
作者:徐振辕;张爱群;郑永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8例 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ηp、HCT和血沉方程 K值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ηp和HCT均低于对照组( P <0.01),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改善ACS患者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诚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育龄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于妊娠28周起给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肌内注射。观察组于妊娠28周起给予口服拉米夫定,100 mg/d,直至分娩后4周。比较2组宫内感染率、肝功能复常率、HBV DNA下降率、HBV DNA转阴率、孕妇对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0.0%,肝功能复常率100%。对照组宫内感染率(50.0%)明显高于观察组(15.0%)。两组用药期间及分娩前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所有婴儿生长发育未见异常。结论妊娠晚期使用拉米夫定可显著降低乙肝宫内感染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作者:姚喜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与病死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100例,检测baPWV。结果46例患者baPWV≥1700 cm/s,死亡9例(19.57%,9/46);54例患者baPWV<1700 cm/s,死亡3例(5.56%,3/54)。 baWPV越快,患者病死率越高( P <0.05)。结论 baPWV对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有较为准确的预测效果,临床上应加强血液透析患者baWPV监测,强化baWPV≥1700 cm/s患者心血管护理及心血管硬化防治,降低病死率。
作者:邓平根;刘圣山;阮春云;李伟萍;陈勤;甘月红;李黎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组)与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对照组)在LC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气腹后及手术结束时血压、心率波动较大,且与观察组同时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1);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LC麻醉中具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平稳等优点,是目前行LC的一种较佳麻醉方案。
作者:李喜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8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术后长期随访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TACE治疗总有效率为74.7%;随访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1%、40.2%和13.8%;TACE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恶心、呕吐、发热、肝区疼痛等,绝大多数患者对并发症可耐受,且经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经对症处理未影响后续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临床疗效。方法以84例确诊为CR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43例,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9%,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肾康注射液辅助治疗CRF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凯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