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喉咽灵口服液治疗咽炎疗效观察

吴小林;戴敏;严伟承;刘贤;杨宏志

关键词:喉咽灵口服液, 咽炎, 阿莫西林胶囊
摘要:目的:观察喉咽灵口服液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门诊急慢性咽炎患者,治疗组采用喉咽灵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治疗,5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急性咽炎疗效分别为97.18%和94.83%,(P0.05),其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时两组疗效分别为88.82%和72.44%,(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17%,两组对照(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喉咽灵口服液在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方面,有较为明显的疗效.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常用妇产科治疗相近方剂对比分析

    妇科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妇科病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逐年递增,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命与健康.本文对对临床常用的治疗妇科病的相近方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阐述如何利用传统方剂治疗妇科病的常见相近证型.

    作者:白宇明;郝近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散结消郁汤治疗乳腺增生45例

    自2000年以来,本人用自拟散结消郁汤治疗乳腺增生45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作者:胡秀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排脓散在小鼠的抗炎作用及其方剂配伍的定量分析

    目的:研究排脓散的抗炎作用和复方配伍的定量规律.方法:用正交设计法安排实验,选择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为急性炎症模型,以阿司匹林和生理盐水为对照,以血管通透性大小作为炎症指标,定量分析各药味的抗炎作用和相互作用.结果:排脓散及其拆方均不同程度的抑制炎症的渗出,具有抗炎作用.大效应组合是排脓散全方,与阳性对照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方的预测效应区间为0.067~0.161(OD值).全方配伍相互作用分析为拮抗作用,各组分按重要程度排序依次是枳实、白芍、桔梗.结论:排脓散全方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具有抑制作用,枳实药效作用强,但药味间呈现拮抗.

    作者:陈君超;李禄金;文世梅;郑青山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痔特佳片鉴别与含量测定的研究

    目的:建立痔特佳片中组成成分的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槐角、枳壳和当归进行了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中芦丁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重复性好;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130.14%,RSD为0.78%,方法可行.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对痔特佳片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建明;姜哲;张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祛除白附子麻辣刺激性新技术——超微粉碎

    目的:确定祛除白附子麻辣刺激性新技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研磨式超微粉碎法;以中位粒径达11.85μm,大粒径64μm,90%的粒度在28/μm以下为质量控制标准;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兔眼结膜刺激、镇静等动物实验,比较了白附子生品、老工艺炮制品、新技术炮制品的药理作用.结果:白附子经超微粉碎后,其毒性、刺激性由强到弱为白附子生品老工艺炮制品新技术制品,药效作用与生品、老工艺制品基本一致.结论:白附子经超微粉碎后,可基本祛除白附子麻辣刺激性,同时保持其原有的药效.

    作者:李先端;程立平;仝燕;顾雪竹;游修琪;毛淑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黄连与吴茱萸及其不同配伍的化学成分、药理及药性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黄连与吴茱萸及其不同配伍的药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四性、黄连与吴茱萸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黄连与吴茱萸配伍的化学成分、药理及药性的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黄连与吴茱萸及其不同配伍的药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配伍后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药理及临床应用方面,而对于药性药效物质基础以及在分子细胞水平对其配伍后药理药效机制的研究不多.结论:黄连与吴茱萸的药性研究亟需进一步深入.

    作者:周红祖;余惠旻;彭求贤;杨大坚;陈新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乳癖康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用HPLC法测定乳癖康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样品经稀乙醇超声提取后,采用HPLC法测定乳癖康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使用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 mL·min-1,柱温40℃.结果:芍药苷在(O.26~4.1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99.8%.结论:样品处理方法合理,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结果准确,可用于乳癖康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丽娜;李云涛;党长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癃闭消颗粒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癃闭消颗粒连续灌胃给药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拟定人体用药安全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20,40 g·kg-1d-13个剂量给大鼠连续ig 90 d,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结果:各剂量组心、肝、睥、肺、肾等12种脏器组织形态学检查未见与用药有关的病理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所测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中剂量组血浆球蛋白降低,T-CHO升高,其它无明显改变;高剂量组血浆球蛋白、TP、ALT、BUN降低,T-CHO升高,肝、脾重量指数升高,前列腺重量指数降低,但上述指标数值均未超过生理值范围.结论:癃闭消颗粒40 g·kg-1d-1(此剂量为临床等效剂量的52倍)为大鼠安全剂量范围.

    作者:张景云;张何;侯慧茹;徐国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喉咽灵口服液治疗咽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喉咽灵口服液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门诊急慢性咽炎患者,治疗组采用喉咽灵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治疗,5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急性咽炎疗效分别为97.18%和94.83%,(P0.05),其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时两组疗效分别为88.82%和72.44%,(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17%,两组对照(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喉咽灵口服液在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方面,有较为明显的疗效.

    作者:吴小林;戴敏;严伟承;刘贤;杨宏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稀针嗜蓝孢孔菌多糖分析方法研究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稀针嗜蓝孢孔菌多糖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含量为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法选择佳显色条件,检测波长为488 nm.结果:苯酚、浓硫酸二因素对多糖含量有显著影响,以葡萄糖表示,本法在(3.223~12.89)μg·mL-1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6.60%,RSD为1.71%a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重复性好,不受蛋白质干扰,亦可用于混有糖苷的粗多糖的测定.

    作者:朱胤龙;陈萍;张亚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鱼腥草野生苗与组培苗挥发油抗炎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鱼腥草野生苗与组培苗挥发油的抗炎效果.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大鼠足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比较鱼腥草野生苗与组培苗挥发油的抗炎效果.结果:两者对小鼠耳肿胀无显著抑制作用;两者对大鼠足肿胀、大鼠肉芽增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者对血清中炎症因子TNF-a均有非常显著抑制作用.在对肉芽增生及TNF-a的作用方面野生苗优子组培苗.结论:两组鱼腥草挥发油对几种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鱼腥草野生苗抗炎作用在某些方面优于组培苗.

    作者:袁艺;龙子江;刘伟;陈明;王小娟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HPLC-ELSD法测定降脂减肥胶囊中黄芪甲苷含量

    目的:建立降脂减肥胶囊的定量质控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主药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O.56~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4%.结论:该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降脂减肥胶囊的质量.

    作者:姚凤云;王炳志;杨伟鹏;段富津;肖洪彬;辛增平;丁舸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中药枳实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探讨枳实中主要有效成分提取的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橙皮苷、柚皮苷和辛弗林的含量为指标,研究枳实提取挥发油后其它有效成分的提取溶剂.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L9(3)4.表,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采用乙醇提取橙皮苷含量明显高于水提取,柚皮苷和辛弗林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乙醇提取的佳工艺条件为10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0 h.

    作者:王淳;刘振丽;宋志前;李林福;吕署一;郝兴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山橿药材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为山橿的开发利用及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形态学特征对山橿药材进行性状特征,显微特征鉴别;运用薄层色谱法对山桓进行理化特征鉴定.结果:山橿的药材性状、显微、理化(薄层色谱)具有显著鉴别特征.结论:对山橿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的制定及生药学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红霞;陈随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老年黄斑变性的治疗研究进展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疾病,针对其危险因素、诊断及中西药的治疗,国内外展开了 大量的研究.作者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老年黄斑的定义、分类、以及中、西医治疗作了概括与总结.

    作者:吴地尧;李曼玲;康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蓝芩口服液中栀子苷和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蓝芩口服液中栀子苷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Nova-PakC18(3.9 mm×150 mm,4μm)为分析柱,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40℃,以外标法定量.结果:样品中栀子苷和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和101.2%,RSD分别为1.6%和2.O%(n=9);栀子苷和黄芩苷分别在O.50~2.5μg(r=0.999 9)和0.21~1.26 ttg(r=0.999 4)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准确性、重复性好,可作为蓝芩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路玫;谢东;冼银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活血通络膏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膏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注射小鼠腹腔扭体法和热板致痛法,观察活血通络膏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方法,观察活血通络膏的抗炎作用.结果:活血通络膏可以显著减少小鼠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显著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值.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活血通络膏具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徐荣;沈鸿;田甲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方剂实验课教学方法探讨

    近年来,方剂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将科研威果运用于教学,许多中医院校逐步开设了方剂实验课.方剂实验课的开设,不仅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方剂实验课程的学习,有利于掌握实验技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周志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 灵通散主要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观察灵通散的抗痛经作用及探讨可能的作用途径.方法:连续灌胃给药,观察灵通散对抗缩宫素或PGF2α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以及抗炎、镇痛、镇静及活血化瘀作用.结果:灵通散对缩宫素或PGF2α.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有较好的对抗作用;对小鼠热板法所致物理性疼痛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对小鼠二甲苯法引起的炎症有抑制作用;与戊巴比妥钠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灵通散还能降低缩宫素致痛经模型大鼠体外血栓干重和湿重.结论:灵通散治疗痛经作用显著,可能通过抗炎、镇痛、镇静及活血化瘀抗血栓形成发挥治疗作用.

    作者:蒋健;金若敏;徐鸽;陈卫明;符胜光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