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荣;沈鸿;田甲丽
目的:探讨贞芪酪蛋白复合肽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及对其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贞芪酪蛋白复合肽给正常大鼠灌胃,采血制备药物血清.以正常鼠血清为阴性对照,维甲酸(RA)为阳性对照,将药物血清温育Bel-7402人肝癌细胞.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细胞核质比,放射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AFP)含量,动态比色法测定у-谷氨酰转肽酶(у-G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多聚酶链反应一酶联免疫吸附法(PCR-ELISA法)检测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贞芪酪蛋白复合肽药物血清可抑制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显著降低细胞核质比,抑制细胞分泌AFP,降低细胞у-GT活性,升高ALP活性,并有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作用.结论:贞芪酪蛋白复合肽具有诱导人肝癌细胞分化的作用,其主要机理可能是抑制了Bel-7402细胞端粒酶活性.
作者:张延英;朱建坤;吴建军;李广远;陈玉霞;徐琳;张生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老年黄斑变性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视功能的眼底疾病,针对其危险因素、诊断及中西药的治疗,国内外展开了 大量的研究.作者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老年黄斑的定义、分类、以及中、西医治疗作了概括与总结.
作者:吴地尧;李曼玲;康琛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降脂减肥胶囊的定量质控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主药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黄芪甲苷进样量在O.56~5.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4%.结论:该方法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降脂减肥胶囊的质量.
作者:姚凤云;王炳志;杨伟鹏;段富津;肖洪彬;辛增平;丁舸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痔特佳片中组成成分的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制剂中的槐角、枳壳和当归进行了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槐角中芦丁的含量.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重复性好;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130.14%,RSD为0.78%,方法可行.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对痔特佳片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建明;姜哲;张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9期
妇科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妇科病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逐年递增,严重影响着女性的生命与健康.本文对对临床常用的治疗妇科病的相近方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阐述如何利用传统方剂治疗妇科病的常见相近证型.
作者:白宇明;郝近大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鸡鸣散(Ji-Ming-San,JMS)对啮齿类动物的毒性及镇痛抗炎作用,探讨其机制及昼夜节律性差异,验证前人关于JMS择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Bliss法计算JMS半数致死量(LD50)及相同剂量下JMS对小鼠急性死亡率的昼夜差异;热板法、扭体法观察JMS镇痛作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小鼠血清及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及其昼夜差异;耳廓肿胀法和足跖肿胀法观察JMS抗炎作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及其昼夜差异.结果:JMS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呈显著的用药时间依赖性,白昼毒性大于夜间;JMS对小鼠模型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呈昼夜节律性,并与其降低小鼠血清、脑组织NO含量的昼夜差异相吻合;JMS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呈昼夜差异性,并与其降低炎性组织中PGE,含量的昼夜差异相吻合.结论:JMS具有良好的镇痛、抗炎作用,并呈昼夜节律性,镇痛作用可能与其降低NO含量有关,抗炎作用可能与其降低PGE2含量有关.
作者:韩军;宋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用HPLC法测定乳癖康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样品经稀乙醇超声提取后,采用HPLC法测定乳癖康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使用C18色谱柱,乙腈-0.1%磷酸(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 mL·min-1,柱温40℃.结果:芍药苷在(O.26~4.13)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99.8%.结论:样品处理方法合理,方法学考察符合定量要求,结果准确,可用于乳癖康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王丽娜;李云涛;党长萍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癃闭消颗粒连续灌胃给药对大鼠的长期毒性,为拟定人体用药安全剂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5,20,40 g·kg-1d-13个剂量给大鼠连续ig 90 d,正常对照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灌胃.结果:各剂量组心、肝、睥、肺、肾等12种脏器组织形态学检查未见与用药有关的病理学改变.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所测各项指标无明'显变化;中剂量组血浆球蛋白降低,T-CHO升高,其它无明显改变;高剂量组血浆球蛋白、TP、ALT、BUN降低,T-CHO升高,肝、脾重量指数升高,前列腺重量指数降低,但上述指标数值均未超过生理值范围.结论:癃闭消颗粒40 g·kg-1d-1(此剂量为临床等效剂量的52倍)为大鼠安全剂量范围.
作者:张景云;张何;侯慧茹;徐国锋 刊期: 2008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妇乐消炎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忍冬藤、大青叶、大血藤.采用HPLC法测定处方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TLc法鉴别重现性好,无干扰,HPLc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稳定性和加样回收率等均达到含量测定要求.结论:建立的TLC和HPLC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关蕾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膏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注射小鼠腹腔扭体法和热板致痛法,观察活血通络膏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的方法,观察活血通络膏的抗炎作用.结果:活血通络膏可以显著减少小鼠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显著提高小鼠对热刺激的痛阈值.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增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活血通络膏具有明显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徐荣;沈鸿;田甲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蓝芩口服液中栀子苷和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Nova-PakC18(3.9 mm×150 mm,4μm)为分析柱,甲醇-0.1%三氟乙酸水溶液(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40℃,以外标法定量.结果:样品中栀子苷和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8%和101.2%,RSD分别为1.6%和2.O%(n=9);栀子苷和黄芩苷分别在O.50~2.5μg(r=0.999 9)和0.21~1.26 ttg(r=0.999 4)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准确性、重复性好,可作为蓝芩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路玫;谢东;冼银丽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喉咽灵口服液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门诊急慢性咽炎患者,治疗组采用喉咽灵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胶囊治疗,5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急性咽炎疗效分别为97.18%和94.83%,(P0.05),其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时两组疗效分别为88.82%和72.44%,(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17%,两组对照(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喉咽灵口服液在治疗慢性单纯性咽炎方面,有较为明显的疗效.
作者:吴小林;戴敏;严伟承;刘贤;杨宏志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稀针嗜蓝孢孔菌多糖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含量为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法选择佳显色条件,检测波长为488 nm.结果:苯酚、浓硫酸二因素对多糖含量有显著影响,以葡萄糖表示,本法在(3.223~12.89)μg·mL-1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96.60%,RSD为1.71%a结论:本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重复性好,不受蛋白质干扰,亦可用于混有糖苷的粗多糖的测定.
作者:朱胤龙;陈萍;张亚环 刊期: 2008年第09期
自2000年以来,本人用自拟散结消郁汤治疗乳腺增生45例,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作者:胡秀华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清胰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TIANHE-C18(4.6 mm×250 mm,10μm),流动相:甲醇-0.1%高氯酸(75:2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在(0.062 4~0.312)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芦荟大黄素,:0.999 9、大黄素,:0.999 2;大黄酸、大黄酚在(O.156~0.78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大黄酸r=0.999 8、大黄酚r=0.999 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芦荟大黄素99.31%,RSD=1.71%;大黄酸99.65%,RSD=0.56%;大黄素99.10%,RSD=1.82%;大黄酚99.51%,RSD:1.24%.结论:该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控制.
作者:王洪志;范俊婷;刘勇;樊华;李婉晴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丁香苦苷的体内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家兔静脉注射丁香苦苷注射液,采集血样,固相柱活化方法处理血浆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丁香苦苷血浆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MuhD7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丁香苦苷给药后在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a)=2.655 min,T1/2(β)=16.54 rain,AUC=272.32 btg·mL-1·min,CL=0.037 1 mL·min-1,K12=0.124 min-1,K21=0.090 8 rain-1.结论:丁香苦苷在体内分布快,起效迅速,消除也快,体内滞留时间短.
作者:李秋红;李永吉;隋晓璠;鞠爱霞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确定祛除白附子麻辣刺激性新技术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研磨式超微粉碎法;以中位粒径达11.85μm,大粒径64μm,90%的粒度在28/μm以下为质量控制标准;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兔眼结膜刺激、镇静等动物实验,比较了白附子生品、老工艺炮制品、新技术炮制品的药理作用.结果:白附子经超微粉碎后,其毒性、刺激性由强到弱为白附子生品老工艺炮制品新技术制品,药效作用与生品、老工艺制品基本一致.结论:白附子经超微粉碎后,可基本祛除白附子麻辣刺激性,同时保持其原有的药效.
作者:李先端;程立平;仝燕;顾雪竹;游修琪;毛淑杰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黄芪中性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正交设计优选三氟乙酸水解黄芪中性多糖的条件;水解产物直接采用高效液相一视差检测器(HPLC-RID)检测或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后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检测两种方法,以6种单糖为对照,测定水解产物中单糖的组成.结果:黄芪中性多糖的三氟乙酸完全酸水解佳条件为采用1M TFA,水解温度100℃,水解时间5 h;两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水解产物中的单糖均为葡萄糖.结论:采用三氟乙酸完全酸水解条件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的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黄芪中性多糖的单糖组成研究.
作者:许杜娟;夏泉;刘钢;王培培 刊期: 200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当归、黄芪注射液不同配比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horioallantoic membmne,CAM)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种蛋在37.8℃孵育7 d后制备CAM模型,当归、黄芪注射液不同配比滴加于CAM表面的载体上,继续孵育3d,观察鸡胚存活状况,然后制备鸡胚CAM标本,解剖显微镜下计数新生毛细血管数目.结果:当归、黄芪注射液不同配比均具有促进鸡胚CAM血管生成作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当归黄芪1:5,其他各组药效低于表皮生长因子(EGF)(P<0.05).结论:当归、黄芪注射液不同配比具有显著促进鸡胚CAM血管生成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
作者:杨丽霞;卢雯玲;牛洁;王志程;刘铜华;魏道武 刊期: 200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