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躯体变形障碍临床研究进展

戴非;蔡中;何伦

关键词:躯体变形障碍, 临床特征, 治疗
摘要:躯体变形障碍(Body Dysmorphic Disorder,简称BDD)是一种独立的精神疾患,指个体有一种想象外表缺陷的先占观念(preoccupation),如果确有轻微躯体畸形,那么病人对此的关注是明显过分的;这种先占观念会引起明显的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社会、职业或其它重要领域的功能缺损;而这种观念不能归因于其它精神疾患(如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对自己的外貌和体型不满)[1].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少年暴力罪犯人格特征对照研究

    目的了解男性少年暴力罪犯的人格特征,探索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调查86名服刑期男性少年罪犯和33名中专学生.结果两组Pd、Hs、Pa、Sc、D、pt、Si量表T分有显著性差异;两组Pd、Pa、Sc、Hs、Mf、Hy、pt量表T分在60分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d、Hs量表T分在70分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男性少年暴力罪犯可能有多型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以病态人格和疑病人格为显著,其他多为轻度偏离的人格特征.

    作者:徐莉萍;王小平;谢永标;孙业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性别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随着现代医学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对118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寻找男、女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

    作者:陈晓蓓;杨丽华;龚作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理专业女生焦虑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女生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15名护理专业女生进行测评.结果护理专业女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焦虑与生活事件和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事件、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焦虑均有预测性,其中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直接影响焦虑的水平,生活事件则通过消极应对间接加重焦虑.结论护理专业女生有较高的焦虑水平,对护理专业女生焦虑的发生,生活事件、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既存在直接影响又有交互作用.

    作者:张俐;刘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江苏省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孤独症是婴幼儿常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自1943年由Kanner首次发现并报道后,对此病的研究越来越多.我国目前尚无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作者:汪卫华;翟灵伟;郑丽;朱军;屈晓燕;冯琴妹;马东;吴亚南;汪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去卵巢去松果体对大鼠齿状回β淀粉样蛋白损伤区突触泡膜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去卵巢(ovariectomy,OVX)、去松果体(pinealectomy,PX)对大鼠齿状回(Dentate gyrus,DG)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m,Aβ)损伤区突触泡膜素(synaptophysin,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NS)对照、正常+Aβ、假OVX+Aβ、OVX+Aβ、假PX+Aβ、PX+Aβ、假OVX+假PX+Aβ、OVX+PX+Aβ9组.术后60d,将Aβ注入DG背侧带分子层,7d后以SYN作标记,用SABC法检测Aβ损伤区DG背侧带分子层的SYN Pu值.结果假手术组与NS对照组无DG神经元损害、DG背侧带各分子层SYN Pu值无显著差别,合并为B1组,假手术+Aβ各组与正常+Aβ组的DG神经元损害、DG背侧带各分子层SYN Pu值无显著差别,合并为B2组.各组Aβ直接接触的DG分子层SYN Pu值均明显减低,组间无明显区别.Aβ注射点以外,各组间DG背侧带内外分子层SYN PU值有明显区别:OVX+PX+Aβ组<PX+Aβ组<OVX+Aβ组<B1组<B2组;各组间DG背侧带中分子层无显著区别.结论Aβ-40对DG分子层突触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在Aβ注射点以外区域,OVX、PX使Aβ的DG颗粒细胞损害诱导的其背侧带内外分子层的代偿性神经生长消失,PX比OVX危害大,联合影响更大.

    作者:李岩;陈俊抛;孔庆胜;张建国;周翠玲;张金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击信号应激免疫调节作用的中枢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可能参与电击信号应激免疫调节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利用以电击装置为信号的情绪应激免疫调节作用动物模型,观察情绪应激后2个小时,大鼠全脑的c-fos原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以电击装置为信号刺激的情绪应激组大鼠明显表达c-fos的脑区包括额皮质、扣带皮质、杏仁体、前连合核、下丘脑背内侧核弥散部、弓状核、孤束核等.结论这些核团可能参与了电击信号应激的免疫调节作用的中枢机制.

    作者:邵枫;林文娟;王玮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护生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许多身心疾病有关,缺少社会支持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塑造,易于导致不良行为发生[1,2].群体中的社会支持状况对群体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发展前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138名高护生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探讨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间的相关性,为提高高护生的身心健康水平提供思路.

    作者:李萍;王东;马永臻;吕锋;朱孔香;焦琨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哮喘儿童照顾者心理状况及家庭环境调查

    目的调查哮喘儿照顾者心理状况、家庭环境,分析不同病情程度哮喘患儿社会心理因素的差异,以期探讨这些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及各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TAI、LES[1]量表,对62例哮喘儿童的照顾者及50例门诊非心理行为障碍患儿的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哮喘患儿照顾者的S-AI分高于门诊非心理行为障碍患儿的照顾者,前者经历的负性事件频数、生活事件总频数均高于后者,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患儿照顾者的T-AI分与患儿学习受影响、家庭成员工作受影响、负性事件紧张总值、负性事件频数、生活事件紧张总值、生活事件总频数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重度哮喘患儿量化家庭关系和住房面积比间歇、轻度哮喘患儿的得分更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哮喘患儿照顾者就诊时的焦虑情绪更明显,遭遇的生活事件更多.患儿学习、家庭成员工作受影响程度越重,生活事件越多,精神紧张度越高加重照顾者焦虑情绪.这些提示对哮喘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同时干预其照顾者和家庭环境的不良因素.

    作者:段金莲;牛轶;程自立;王高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广州市502名宾馆服务人员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的调查分析

    自从1981年在西方首次发现和报道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就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1].由于这种疾病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一旦感染和发病至今尚无根治的药物,唯一可行的是通过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改变人们的行为来预防艾滋病的流行.

    作者:王志瑾;林爱华;艾玲保;罗不凡;李美霞;周秀珍;刘汉湘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与功能损害情况调查

    目的调查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情况及功能损害程度.方法用系统抽样法抽取494名咨客,用LSAS量表初步筛选,并按照DSM-Ⅳ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功能损害情况按照患者自我评价分为有无严重影响.结果心理咨询门诊中,66%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共患其他精神疾病;有17%~47%的患者报告社交焦虑障碍对婚姻家庭、工作功能、和学习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合并抑郁组的患者年龄、LSAS他评分数及功能损害程度与非合并抑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与其他疾病共患率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重,合并抑郁障碍者功能损害程度加重.

    作者:刘素贞;张海音;徐勇;张冰;齐文丽;李知;欧阳泽祥;曹羿郎;胡广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维吾尔族汉族脑梗塞致精神障碍临床特征及相关变量的对照研究

    跨文化精神病学的研究途径之一是对不同群体的对比,研究文化差异对精神卫生的影响[1].维吾尔(简称维)族与汉族脑梗塞致精神障碍在临床特征及有关变量上有什么不同呢?就此问题,本文对60例维、汉族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王新源;贾翠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9例传导性失语命名障碍分析

    在所有失语综合征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命名障碍,表现出不同类型的错语.不同的错语反映不同语言层次的损害,错语出现率的高低反映了不同语言层次损害的严重程度.本文对9例传导性失语患者在命名作业中出现的错语进行分析,探讨传导性失语命名障碍的机制.

    作者:尤志珺;毛善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重庆市和四川省25所中学的10055名中学生进行了测验.结果中学生心理素质表现为女生与男生没有显著差异,重点中学学生显著高于普通中学学生;呈现出高二>初二>初一>高一>高三>初三的年级发展走向.结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须针对其心理素质发展特点.

    作者:冯正直;张大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褪黑素对卡因酸介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毒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腹腔注射卡因酸介导大鼠海马神经元损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实验组给予腹腔注射卡因酸,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卡因酸和褪黑素,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磷酸缓冲液(PBS);3天后以尼氏染色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结果大鼠海马神经元计数,尼氏染色实验组及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治疗组明显低于实验组(P<0.01).结论褪黑素对腹腔注射卡因酸介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韦道祥;陈俊抛;杨卫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聪圣胶囊对脑缺血大鼠学习记忆和神经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聪圣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后学习记忆障碍及神经细胞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实验、水迷宫实验,观察聪圣胶囊对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聪圣胶囊含药血清对缺糖缺氧损伤神经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的影响.结果聪圣胶囊1.5、3 g/kg可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程度;其含药血清可抑制缺糖/缺氧3 h再灌0 h、3 h、6 h和18 h引起的神经细胞内LDH的释放.结论聪圣胶囊可减轻缺血性脑损伤.

    作者:赵玲;徐秋萍;李林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儿童抽动障碍58例临床分析及行为弱化治疗

    抽动障碍是儿童常见的精神行为性疾病,随着对本病认识的提高,近年来有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我院儿童保健门诊自1999年8月至2001年12月期间共接诊儿童抽动障碍58例.我们调查了其家庭环境,并给予行为弱化疗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起;张振华;李朝晖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研究

    为探讨认知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笔者应用认知治疗联合药物及单纯药物分别治疗精神分裂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恩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85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应用自编相关问卷及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MBU)、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评.结果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4.7%,男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于女生(P<0.01),男生的A行为高于女生,女生的N行为高于男生(P<0.01).行为问题的发生与母孕期情绪及营养、子女出生后的安静度、亲子关系、玩游戏机、父母养育方式、子女个性等因素相关.结论初中生行为问题的发生系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作者:翟静;李宪伟;刘金同;郭传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普遍的关注与重视,其中人际问题成为困扰他们的主要问题之一.早在1986年金华等人就报道18~29岁这个年龄段的人际敏感均分高,且这个年龄段的人际敏感分高于其它因子分[1],大学生正处于此年龄段.

    作者:彭纯子;燕良轼;马晓虹;谭谦宝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维生素E对慢性间断性缺氧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维生素E(Vitamin E,VitE)对慢性间断性缺氧(chronic episodic hypoxia,EHYP)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EHYP大鼠模型,并给予大(50IU/250g体重/d)、小(5IU/250g体重/d)剂量VitE干预.用被动避暗回避反射试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潜伏期(STL)越长,学习记忆能力越强;用放射化学法测定大鼠皮层、海马和纹状体ChAT活性.结果EHYP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EHYP组大鼠STL明显缩短(P<0.01),各脑区ChAT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干预后,与EHYP组相比,VitE大、小剂量组大鼠STL均显著延长(VitE大剂量组:P<0.05,VitE小剂量组:P<0.01),但大剂量组大鼠STL明显短于小剂量组(P<0.05);就ChAT活性而言,小剂量组大鼠各脑区Ch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而大剂量组大鼠仅海马和纹状体ChAT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VitE可改善EHYP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提高其脑内ChAT活性,且小剂量优于大剂量.

    作者:徐雁;李舜伟;左萍萍;孔令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