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稳;高允东
目的探讨正畸病人接受正畸治疗时所产生的牙周疼痛的基本规律及患者牙周疼痛与性别、年龄、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50例患者放置0.012英寸NiTi弓丝后一周内在自然状态下对疼痛的自觉症状,按0、1、2、3分标准计分,观察牙周疼痛的变化规律.结果牙周疼痛发生时间戴矫治器后1小时至12小时不等,平均时间为5小时,正畸患者牙周疼痛高峰期在24~48小时,此后疼痛逐渐减轻,至第7天,大多数的患者无明显的疼痛.牙周疼痛与性别无关,年龄越大,疼痛程度愈重,持续时间愈长;教育干预能降低患者的牙周疼痛程度.结论固定正畸治疗时,牙周疼痛预防及治疗前教育干预有重要作用.
作者:郑衍亮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近年来酒依赖的发病率急剧上升.Tinlenberg报道:汽车交通事故、自杀、强奸、杀人者一半与饮酒有关[1],不适当饮酒对身心、家庭和社会可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对50例酒依赖病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秋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对患者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60例颅脑损伤后患者于保守治疗第二周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1]评定,并与常模比较.结果颅脑损伤患者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项因子分均高于常模,总分、躯体化、强迫状态、抑郁、焦虑、敌对因子分的升高有统计学意义.SCL-90总分及阳性项目数与患者的受伤部位、受伤方式、损伤性质及是否伴有颅神经损伤相关.结论颅脑损伤对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有一定的影响,提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应在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重视其心理卫生状况的变化,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
作者:骆艳丽;吴文源;蔡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国潜呼吸与情志导引术对中晚期癌症的辅助疗效.方法以中国潜呼吸与情志导引术对中晚期癌症患者进行达标训练,共十二项达标目标,按五级评分,满分为60分,>36分为达标,<36分为未达标.结果 107例中晚期癌症患者在相同措施的常规治疗下进行中国行为达标训练三个月后,达标者65例,未达标者42例.有效率分别为81.80%,50.00%(x2=12.1210,P<0.01).达标组与未达标组在生活质量上和NK细胞计数上的差别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癌症患者在常规治疗下进行中国潜呼吸与情志导引术达标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国富;石永刚;韩文龙;李红;马桂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肺癌化疗患者焦虑的相关性,为帮助患者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减轻其焦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便利抽样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50例肺癌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组患者的SAS、SSRS评定均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焦虑与社会支持有显著负相关性(r=-0.459,P<0.001).结论社会支持可作为护理干预的手段之一,帮助患者降低焦虑情绪,增强其对化疗毒副反应的承受力,以提高疗效和生命质量.
作者:李慧莉;贾晓燕;王荃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理和精神障碍的理性情绪疗法的支持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随机分组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给予药物+心理治疗或单纯药物治疗.在治疗前后,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分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相比均有差异(P<0.0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除强迫一项外,均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不同程度出现心理和精神障碍,理性情绪疗法支持治疗是有效的,且较单纯药物治疗好.
作者:丰丙芝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一、习惯化行为的概念及传统研究方法[1~7]机体在同一刺激多次重复后对此刺激的应答降低称为习惯化(habituation);习惯化后对另一新鲜刺激的应答恢复则为去习惯化.对婴幼儿习惯化行为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婴幼儿对视觉信息的处理能力,提供的刺激主要是视觉信号,因此,也把婴幼儿的观看(looking)作为注意的主要行为指标.个别作者进行的听觉或触觉信号刺激的研究利用了婴儿的吸吮动作和心率,并评价了与注意相联系的一些其他指标,如身体动作、说话、呼吸频率、皮肤皮阻、皮质诱发电位的改变以及皮质激素的变化等.迄今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生后数小时至3岁以内的要幼儿.
作者:季红光;郭迪;蔡汝刚;王海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拒食是精神科病人常见的症状,由于大多数精神药物必须在保证足够饮食量的基础上才能应用,如果进食量不足,必须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延误治疗,甚至出现意外.我科自1998年元月至1999年12月共收治精神病人450人,其中有拒食情况的120人,占26.7%.提高对拒食病人的护理质量,促使病人尽快主动进食,十分重要.
作者:王焕芹;赵永红;刘翠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应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生活事件量表(LES)等对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测查.结果肾病综合征患者状态焦虑问卷(SAI)分值明显高于正常人群(49.55±8.18Vs39.31±8.66)(P<0.01).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患者焦虑的主要因素为性格内向、社会支持状况差、负性生活事件多、担心治疗效果不好、担心医生治疗水平不高等.结论肾病综合征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情绪,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心理干预,配合药物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李兆良;朱卫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脂质过氧化和氧自由基酶活性变化在强迫症病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测定30例强迫症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血中SOD、GSH-PX活性、GSH含量和血清中LPO含量.结果强迫症组LPO含量、SOD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GSH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强迫症组SOD、GSH-PX与LPO,SOD与GSH-PX均呈显著直线正相关(P<0.05~0.01);正常对照组GSH-PX与LPO呈显著直线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强迫症组LPO与SOD含量的改变具有相关性(P<0.01);对照组LPO含量变化则与GSH-PX相关(P<0.01).结论提示强迫症患者体内存在自由基代谢异常.
作者:刘盈;李鸣果;丁宝坤;金魁和;王玉;李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生活质量指数问卷(QL-INDEX)评定54例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与54例老年非心身疾病患者和健康老人对照.结果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的活动、日常生活、健康、近期支持、总体精神状况和总指数均差于两个对照组.老年心身疾病患者所患疾病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结论良好的病情控制,进行心理干预是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
作者:关念红;张晋碚;易欢琼;唐济湘;陶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隐匿性抑郁症临床多见,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心身健康,为探讨一种经济、有效、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我们进行了多虑平合并逍遥丸治疗的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病历选择入组标准1.符合CCMD-2-R抑郁症诊断标准.2.以躯体不适为突出症状.3.汉米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8分.4.无躯体疾病及脑器质性疾病,无酒精及药物滥用史.5.没有精神药物使用史或停用精神药物一周以上.6.年龄18~65岁的门诊病人.
作者:翟秀芝;董兰;张吉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社会肇事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并应用精神卫生筛查表及各类社会危害调查表对病人的社会危害行为进行评定.结果病人总的社会危害率为22.3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离婚、家庭关系差者和小学文化程度的病人社会危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各自对照组.多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精神发育迟滞病人社会危害行为产生的因素,依次为经济活动、社会责任感、劳动能力、劳动技能、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经济情况及母孕期异常情况.结论精神发育迟滞程度较轻,具有一定经济社会活动能力并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的病人社会危害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作者:接明祥;刘萍;张梅;姜翕球;宫玉柱;张同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的焦虑情绪进行测查,并探讨焦虑症状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用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作探测,并以焦虑复合指数为应变量,以性别、神经功能缺损分等23个因素为因变量,按前、后、左、右四个病灶部位不同分别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焦虑症状发生率为62%.2.皮层和前部病灶焦虑分显著高于皮层下后部.3.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急性脑卒中的焦虑情绪均有影响.结论急性脑卒中的焦虑情绪的产生及其严重程度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尹梅祥;卢奕南;李月清;梁惠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是否相关.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内切酶(NlaⅢ)酶切片断多态(RFLPs)技术对154例患者及98例正常对照研究以探讨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是否相关.结果 O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存在相关(P<0.01),编码低活性COMT的等位基因Met158可能是海洛因依赖的易感基因之一(OR=2.146).结论 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相关,编码低活性COMT的等位基因Met158可能是海洛因依赖的易感基因之一.
作者:祝卓宏;刘协和;许珂;李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其治疗药物主要为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等.吗氯贝胺(Moclobemide,MCL)是近年来开发出来的具有选择性、可逆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由于它克服了非选择性、非可逆性MAOI的高血压危象,肝脏毒性及体位性低血压的缺点,抗抑郁疗效肯定,且抗胆碱能副作用少,是一种较有前途的抗抑郁剂[1].本文通过双盲对照研究,以丙咪嗪(Imipramine,IMI)为对照组评价国产新药MCL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作者:陈佐明;梁炜;李占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调查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城市社区居民492名,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从客观状况和主观满意度两个方面对他们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1)城市居民总体的生活质量良好;(2)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逐渐超过物质生活的影响;(3)年龄、文化程度、锻炼身体、业余爱好等因素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过程中,要重视人们的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及躯体健康,要重视年龄、文化程度及业余爱好等因素的影响作用.
作者:陈树林;黄鑫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由于吞咽障碍,进食困难不但可引起脱水及营养不良,而且易造成误吸,诱发吸人性肺炎,严重者可因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提高对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水平,协助康复是十分必要的.一年来,作者对54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施行医疗手段的同时,较系统地进行基础训练的摄食训练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红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自尊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长处、重要性总体的情感上的评价.国外研究发现,抑郁情绪与低自尊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1];国内有关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高[2],本研究试图了解高中生的自尊水平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以期发现有关的规律和特点,为中学生素质教育及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谢虹;孙玲;王焕霞;周瑞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对慢性应激大鼠β-内啡肽(β-EP)分泌的变化.方法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不同负荷运动训练,并在运动训练后期给予3周的冷刺激,测定大鼠下丘脑和血清中β-EP的含量.结果①经过3周的冷应激后,大鼠产生显著的身心变化,下丘脑和血清β-EP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从而表明冷应激可使机体β-EP的合成和释放增多.②经过8周的运动训练后,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显著升高,血清β-EP含量显著下降;而对运动训练的大鼠施加冷刺激后,大鼠下丘脑和血清中β-EP含量显著低于应激组,以中等负荷运动训练组为明显.结论运动训练可以减少内源性β-EP的释放,有效对抗大鼠机体对冷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维持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内分泌功能的稳定.
作者:颜军;金其贯;顾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