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栀子中栀子苷的工艺研究

金日显;郭春燕;刘淑芝;王翰斌;张春光

关键词:栀子, 栀子苷, 大孔吸附树脂, 工艺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AB-8型大孔树脂富集栀子中栀子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栀子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AB-8型大孔树脂富集栀子苷的佳工艺条件.结果:栀子以乙醇提取浓缩后,以3倍量水洗脱,再以3~4倍树脂量的70%乙醇洗脱为佳工艺.结论:此法可较好地富集栀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纤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肝纤方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T细胞亚群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72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肝纤方(制大黄、鳖甲、首乌、赤芍等)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并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86例随机对照观察2年.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采用联合应用肝纤方和拉米夫定治疗后各项肝纤指标含量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组,(P<0.01或<0.05):CD+4、CD+4/CD+8上升的幅度较对照组大,CD+8下降的幅度也较对照组大(P<0.01).结论:联合用药改善了患者的免疫状态,更有利于阻断或逆转肝纤维化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试用价值.

    作者:洪淇;沈伟生;杨宏志;张永强;戴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川芎嗪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探讨川芎嗪保护内皮细胞的分子机制.方法:制备包含500个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的寡核苷酸芯片;运用制备的心血管寡核苷酸芯片研究川芎嗪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结果:川芎嗪(40微克/毫升)作用培养内皮细胞24小时后,寡核苷酸芯片分析筛选出川芎嗪对内皮细胞的影响基因25个,其中上调基因7个,下调基因18个,包括一些与免疫、血管舒缩、细胞粘附、凝血、抗氧化、细胞生长、信号转导及物质代谢的相关基因.结论:川芎嗪在基因水平通过多环节调节内皮功能.

    作者:吴红金;吕俊萍;马增春;王升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脑血通口服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性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脑血通口服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液流变性和生化指标是否有改善作用.方法: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研究脑血通口服液对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血小板聚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一氧化氮、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a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脑血通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一氧化氮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和血栓素B2与6-酮-前列腺素F1a比值.结论:脑血通口服液通过改善模型大鼠血液流变性和生化指标发挥抗脑缺血的作用.

    作者:于震;周红艳;王军;王玉升;刘建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细菌脂多糖体外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子宫内膜是衬于子宫腔内面的一层粘膜.它成分复杂,功能多样,每月都要经历一次增生、分泌和剥脱的特征性变化.临床上炎症因素所导致的妇产疾病尤为常见.有报告表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细菌检出率为79.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比例高,被认为是异常出血的主要致病菌[1].本实验采用大肠杆菌产生的细菌脂多糖(LPS)(SIGMA公司0127:B8)诱导子宫内膜炎症模型,为进一步对子宫内膜炎症相关机理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疗效的评定奠定了基础.

    作者:付灵梅;游慧;尤昭玲;谭朝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栀子中栀子苷的薄层色谱鉴别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是清热除烦,凉血解毒的中药.栀子中含栀子苷(geniposide),羟异栀子苷(gardenoside),山栀苷(shanzhiside),等多种环烯醚帖苷类,及绿原酸等有机酸类.栀子苷是其中的特征性成分,为此,笔者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栀子中的栀子苷进行了薄层色谱定性鉴别.

    作者:杨季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健脾促动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确定健脾促动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得率、水提液出膏率和总黄酮含量、正丁醇浸出物量为指标,选择挥发油的提取、包合条件及水提液的精制条件.结果:加水10倍量、浸泡3h的挥发油得率高;挥发油包合时其与β-CD的配比为主要影响因素;水提液醇沉浓度为70%时出膏率低而总黄酮含量和正丁醇浸出物含量高.结论:提取挥发油条件为加水10倍量、浸泡3h后提取8h;挥发油包合条件为油:β-CD:水=1:6:100,50℃搅拌2h;水提液的醇沉浓度为70%.

    作者:曾祖平;何薇;王永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抗心梗合剂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14例

    2001年5月~2002年8月,我们用抗心梗合剂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14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114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胸痹颗粒对心肌缺血心电图及临床症状改变的观察

    目的:观察胸痹颗粒对心肌缺血病人心电图改变的意义.方法:随机设治疗组116例,复方丹参片对照组50例,主要观察ST-T波的改变情况以及主要症状的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心电图的改变以及对临床主要症状的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痹颗粒对改变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及主要临床症状疗效可靠.

    作者:王晨晨;张雯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小柴胡颗粒薄层鉴别及黄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目的:制定小柴胡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了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固定相为USA Agilent ZORBAXSB-C18柱(5μm,4.6mm×150mm),甲醇-水-冰醋酸(46:54: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nm;同时对处方中的柴胡、黄芩和甘草进行了薄层鉴别.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黄芩苷在0.05956~2.38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为0.76%(n=5);薄层图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小柴胡颗粒质量.

    作者:赵志军;王连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贯郁胶囊治疗抑郁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贯郁胶囊的抗抑郁作用.方法:小鼠悬尾、小鼠强迫游泳及利血平拮抗实验.结果:贯郁胶囊1.2g/kg、0.6g/kg均可显著缩短小鼠悬尾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P<0.01,P<0.05),并且均可显著对抗利血平所致的小鼠体温下降、眼睑下垂及运动不能(P<0.01,P<0.05).结论:贯郁胶囊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

    作者:王景霞;张建军;白晓菊;宋树立;钟赣生;张德芹;李伟;欧丽娜;高学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肝冲剂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乙肝冲剂中大黄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肝冲剂中大黄素的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4%,HPLC分离定量测定,其线性回归方程y=-4414.31+53127503X,相关系数r=0.99994.结论:分析结果良好,可用于乙肝冲剂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孔铭;包贝华;张丽;张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参皇霜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参皇霜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参皇霜中蜂王浆进行鉴别;薄层扫描法测定参皇霜中人参皂苷Rg1含量.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94%,RSD为2.69%(n=5),重复性试验RSD值为1.48%(n=5).结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准确,稳定,重现性好,可作为参皇霜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陈英红;黄恩喜;姜瑞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土牛膝口服液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考察土牛膝口服液治疗咽喉炎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鼠耳肿胀法、足肿胀法、毛细血管通透性法、醋酸刺激扭体法.结果:不同剂量土牛膝口服液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鸡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及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作用不明显.结论:土牛膝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而镇痛作用不明显.

    作者:吴庆光;苏洁贞;刘明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贞糖康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了贞糖康胶囊中女贞子的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女贞子,并且,以HPLC法对贞糖康胶囊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进行了含量测定.色谱柱为岛津产CLC-0DS(150mm×6.0mm,5μm);甲醇-水-冰醋酸-三乙胺(85:15:0.035: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25℃.结果: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7%和100.7%,RSD%依次为1.5%和1.8%(n=5~6).结论:该法可作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标准应用.

    作者:何夏秋;贺建华;刘会涛;郭宇洁;徐辉;刘建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增液汤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以正交试验法选择增液汤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梓醇、肉桂酸、哈巴酯苷的加权峰面积为考察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论:增液汤的佳提取工艺为:12倍的70%的乙醇,回流提取4次,每次1.5h.

    作者:巩克民;赵怀清;任洁;唐淑含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大孔吸附树脂法富集栀子中栀子苷的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AB-8型大孔树脂富集栀子中栀子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栀子苷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AB-8型大孔树脂富集栀子苷的佳工艺条件.结果:栀子以乙醇提取浓缩后,以3倍量水洗脱,再以3~4倍树脂量的70%乙醇洗脱为佳工艺.结论:此法可较好地富集栀子中的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

    作者:金日显;郭春燕;刘淑芝;王翰斌;张春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剂型改革中的几点看法

    中药剂型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张仲景<伤寒论>及<金匮要略>都较系统地记载了汤剂、栓剂、浸出制剂、丸剂等中药传统剂型;

    作者:郭宇洁;马燕琼;吴晓洋;刘建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定志小丸组方规律的研究(1)

    目的:研究定志小丸的组方规律,探索其组成药物(人参、远志、石菖蒲、茯苓)之间的佳用量配伍比例.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方中组成药物进行药味及药量的加减拆方,检测各方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全方的益智作用大于其它方.人参益智作用强,其余依次为远志、石菖蒲、茯苓.方中各药的佳用量配伍比例为3:2:0.6:3.结论:定志小丸全方的益智作用强,方中四味药物的佳用量配伍比例与原方基本一致,表明定志小丸的用量配比较为合理.

    作者:范淦彬;马世平;习温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薄层扫描法测定肝豆灵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目的:建立薄层扫描法测定肝豆灵片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超声法制备,以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检测波长437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974μg~4.870μ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8.0%,RSD=2.63%.结论:本法快捷,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质量的控制.

    作者:孔树佳;徐先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征订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