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4例SARS患者血常规变化

姜忠华;刘健;逄金聚;冯继兵;苑同业;朱秀美;辛苏宁;朱寿美

关键词:SARS, 血常规
摘要:目的:观察SARS患者病程中血常规变化.方法:检测24例SARS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点RBC、HCT、HGB、PLT、WBC、LYM、MID、GRAN,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病后15 d内RBC、HGB呈升高趋势,发病后5 d内WBC呈降低趋势.结论:SARS病毒感染人体后,早期可导致RBC、HGB升高,WBC降低.
海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水下冲击伤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水雷、鱼雷、深水炸弹、航弹和导弹等武器在水中爆炸的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形成过热和高压气泡,在周围水域产生强烈的冲击波.水下人员或动物受此冲击波引起的各类损伤统称为水下冲击伤.水下冲击伤为岛礁登陆作战时常见的损伤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出现过数千例水下冲击伤伤员[1,2].

    作者:黄建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肛瘘癌变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4岁,因肛旁反复流脓水30年入院.该患者30年前曾在肛门右侧发现一小红肿块,先后3次手术,不愈,且病变范围不断扩大,波及整个右侧臀部.此次住院前在我院门诊就诊,于肛瘘表面溃疡处取活检,未发现癌变.于是以高位复杂性肛瘘收入院.手术采用截石位,于肛外9点位距肛缘1 cm见一凹陷闭合外口,肛外9、10、11点位有3块隆起的红肿硬块,分别距肛缘约3、4、3 cm,且相互融合,中间有破溃,挤压有脓水溢出.10点位有一1.5 cm×1.0 cm大小不规则溃疡面,11点有一瘢痕延伸至会阴处,长约5 cm,肛内9点位齿线处有一凹陷,周围直肠环变硬.直肠及肛管其他部位指诊光滑,右侧腹股沟间有一淋巴结肿大,无压痛.

    作者:陈发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坏疽穿孔型阑尾炎术后腹腔引流对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了解坏疽穿孔型阑尾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对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69例坏疽穿孔型阑尾炎分为引流组和非引流组,比较2组的切口感染率.结果:在坏疽型阑尾炎中,引流组的感染率56.3%,未引流组感染率20.0%(P<0.01).在穿孔型阑尾炎中,引流组的切口感染率为55.0%,未引流组为23.8%(P<0.01).结论:坏疽穿孔型阑尾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可增加切口感染率.

    作者:吴桂荣;王晓春;吴小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虎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药用的虎杖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和根(叶也入药),主要含有蒽醌类化合物、白藜芦醇苷、水溶性多糖和鞣质等成分,性味微寒微苦,归肝、胆、肺经,有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之功效.中医临床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疮痈肿毒、关节痹痛、经闭经痛、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等.

    作者:王霞;凌世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基层单位脑中风抢救体会

    许多老年人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在干休所这一老年群体中,发生诸如脑中风、急性心梗等急症较社会常模群体明显增多,如何做好一线抢救工作,一直是基层医务工作者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抢救了22名脑中风患者,脱险率100%.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成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巨大脑脓肿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因脑外伤后意识障碍1月就诊.2002年10月19日下午,患者因车祸造成头部外伤,出现呕吐、昏迷,右耳流清亮的血性液体.当地医院头颅CT检查示:脑挫裂伤、急性硬膜外血肿、颅底骨折,未进行脑部手术治疗,经气管切开,脱水,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10 d后自动睁眼.右耳流清亮的血性液体约2周,无自主意识,右侧肢体有自主活动,左侧肢体瘫痪,11月19日转我科进一步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4/10 kPa,意识不清,自动睁眼,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左侧鼻唇沟浅,留置鼻饲管1根;气管插管已经拔除,双肺呼吸音粗,心率76次/min;右侧肢体有自主活动,肌张力不高,左侧腱反射弱,巴彬斯基征阳性.11月2日的头颅CT检查示:右侧大脑半球大片低密度影,考虑为脑挫裂伤.

    作者:王曙光;谢立旗;高光凯;郭俭;王淑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体会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治疗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可行性、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内科治疗无效或恶化而改用血液透析、超滤、脱水治疗的12例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能耐受3 h血透治疗;11例心衰得到纠正,抢救成功率91.7%;死亡1例,住院病死率8.3%;死因为心源性休克,未见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结论:常规内科治疗无效的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肝、肾功能恶化,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患者,行血液透析、超滤、脱水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救治措施,成功率较高.

    作者:孟猛;谢潮鑫;罗显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舰艇全训期间舰员训练伤调查

    目的:了解舰艇全训期间舰员训练伤的发生情况,为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全训舰员中发生训练伤者进行调查.结果:全训舰员训练伤发生率为14.9%,软组织损伤发生率高;新舰员的训练伤发生率明显高于老舰员.结论:全训期间训练伤发生率较高,主要由于舰员对航行时的生活、工作环境认识不足.

    作者:龙伟;王晶;郭德纲;姜忠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二羟丙茶碱致过敏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就诊,给予抗感染、祛痰及二羟丙茶碱0.5 g加入5%葡萄糖100 ml液中静脉滴注,当滴至10 min时,患者浑身瘙痒并出现皮疹,且逐渐增多,哮喘加剧.

    作者:颜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161例外阴白色病变的治疗观察

    外阴白色病变是一组外阴皮肤的病损,也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除外阴白斑是一种癌前病变外,其他病损均属良性疾病,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但顽固难治.国内外虽有不少治疗方法,效果均不理想.我部自1975年以来,选用抗组胺药、维生素B族、地塞米松、黄体酮、雪花膏、当归或丹参配方,治疗良性外阴白色病变161例,有效率达96.89%.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俊;陆美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基层部队医院对突发疫情的防治

    为了有效控制类似SARS这种突发疫情在部队发生和传播,基层部队医院必须拥有应对突发疫情的有效措施,以确保部队的安全和稳定.1 基层部队医院的基本特征1.1 医疗基础设施相对较差基层部队医院一般地处海岛、边远地区,远离中、小城市,道路交通极不方便,这给医疗后送造成了一定困难;医疗用房大多比较陈旧,影响了正常的医疗工作;卫生经费严重不足,医疗设备老化,药品种类和数量较少,无法满足突发疫情的需要.

    作者:杨帅;林明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南沙某礁2例枪击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体会

    1 临床资料例1:男,21岁,渔民.被鸣枪驱赶时远距离击中右肘部,9 h后转入南沙某礁卫生队.查体:体温36.5 ℃,呼吸22次/min,脉搏110次/min,血压11/7 kPa,意识淡漠,脸色苍白,全身皮肤湿冷,右肘关节敷料被新鲜血污渗透,揭开敷料后见右肘关节内外侧下方1.5 cm均有创口,内侧创口直径约1.5 cm,外侧创口呈三角形,边长约4 cm,创口有活动性出血,局部明显肿胀,右桡动脉搏动正常,右肘关节活动受限.

    作者:周荣向;陈洪贵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海训与演习对士兵认知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军事训练环境的变化对士兵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参加海训及演习的124名身心健康的士兵为对象,采用团体测试法,分别在海训前、后和演习各阶段,测试其简单计算能力(两位数)、信号检测能力和空间图形认知能力等.测试时指导语统一,要求被试者根据主试者的口令开始或停止,独立完成,结束后当场收回.结果:海训后的简单计算能力减低极其显著(P<0.01),信号检测能力没有变化,空间认知能力有明显的提高(P<0.01).与平时相比,演习前、演习中的简单计算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减低极其显著(P<0.01),演习中的信号检测能力下降显著(P<0.05).演习后各项能力得分虽均低于平时,但均无显著降低;并且演习后各项能力得分均高于演习前和演习中,与演习中比较有显著提高(P<0.01或P<0.05).结论:海训、演习导致的训练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改变,对士兵的行为决策能力产生了负性影响,表现为认知能力下降.随着海训、演习这种应激源的消除,参训人员的认知能力迅速恢复,表明海训和演习是一过性应激源,不会造成持续负性影响,并可能对参训人员心理适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沈俊;段承虹;王昊;赵玉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兵入伍口腔复检情况的调查

    体格检查是对新入伍战士全身健康情况的一次全面彻底检查,不仅关系到新战士能否适应将来高强度的军事训练,而且对新战士适合何种兵种进行了初步划定,是部队选拔合格战士的重要一环,因此,细致、全面的体格检查非常重要.现将2002年底某部海军新兵入伍后口腔科复检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邓岚;刘加强;韩兆阳;苏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对ICU内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护理干预

    ICU是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对急、危、重及大手术后患者进行持续的生命体征监测的病房,便于早期发现病情变化,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但是这样一个特定的环境也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不同程度地阻碍患者康复的进程.在住院患者评估中,住进ICU的患者有50%发生不良心理反应,因此,应加强住进ICU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身心两方面都能得到康复.1 不良心理反应的临床表现1.1 紧张、焦虑与恐惧患者因感受到疾病使自己的躯体完整性及健康受到威胁,表现出急躁、害怕、易激动、失眠、食欲差等.

    作者:陈玲梅;汪志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兵训练期间常见皮肤病调查

    目的:了解新兵训练期间常见皮肤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防治措施.方法:根据1999~2001年新兵体检结果和门诊登记,统计各种常见皮肤病的患病人数和患病率,并相互比较.结果:3年来新兵常见皮肤病患病率为30.8%、27.6%、19.3%,平均25.9%,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是个别病种仍居高不下,主要为真菌性皮肤病.结论:减轻精神压力,讲究卫生、改善生活环境是降低新兵皮肤病高发的关键.

    作者:卢刚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24例SARS患者血常规变化

    目的:观察SARS患者病程中血常规变化.方法:检测24例SARS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点RBC、HCT、HGB、PLT、WBC、LYM、MID、GRAN,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病后15 d内RBC、HGB呈升高趋势,发病后5 d内WBC呈降低趋势.结论:SARS病毒感染人体后,早期可导致RBC、HGB升高,WBC降低.

    作者:姜忠华;刘健;逄金聚;冯继兵;苑同业;朱秀美;辛苏宁;朱寿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芥子气中毒事故与芥子气中毒防治进展

    1 芥子气仍然是有可能被使用的化学战剂之一芥子气是糜烂性毒剂的代表.自第一次世界大战至两伊战争,曾多次被大规模使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据估计,由芥子气引起的伤亡率占使用毒剂造成的总伤亡人数(130万)的88.7%.

    作者:张黎明;朱明学;赵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国海军医学地理要素对战时卫勤保障能力影响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构建海军医学地理要素对战时卫勤保障能力影响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力求提高战时卫勤保障能力.方法:在军事医学地理海军分题所收集的大量数据基础上,筛选海军医学地理中对卫勤保障能力影响较大的因素,运用了系统分析、专家咨询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建立了中国海军医学地理要素对战时卫勤保障能力影响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结论:该指标体系符合卫勤理论,在海军医学地理信息的有效利用和数字化卫勤保障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

    作者:谢言秋;刘巽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治疗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总结上海长征医院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391例,发生术后吻合口瘘28例,治愈27例,治愈率96.4%.现将吻合口瘘营养支持治疗的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李川;孙耀昌;马春山;段振泉;张海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海军医学杂志

海军医学杂志

主管:海军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