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娜;谢立旗;郑卫权
目的:探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方法:2 619例中老年人年度健康体检,测血压,检查心电图,并对其中75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人群ECG异常率与非高血压人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血压人群中ECG异常者脉压差大于ECG正常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脉压水平,随着脉压差的增加ECG异常率、收缩压相应增加(P<0.01),舒张压增加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加,收缩压增高,舒张压降低,脉压差增大,ECG异常率逐渐增加(P<0.01).结论:高血压人群脉压与ECG改变相关,脉压应作为评价高血压危险度和降压效果的重要指标.
作者:藏贵明;张昭馥;王春;曹悦鞍;王苏苏;毛丽华;王洪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航空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直升机的性能、数量和用途均发生了惊人的变化,而直升机飞行人员的救生技术与装备的发展却比较缓慢.目前,对直升机飞行人员所采用的救生技术与装备主要是抗坠毁设计与迫降逃生[1].然而这一救生技术在实际坠机后的逃生中,存在着不少缺陷.为此,许多国家在设计改进抗坠毁技术的同时,也在研究其他的救生技术.
作者:张燕华;吴绪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病,是性激素依赖的良性肿瘤,临床上常见于性成熟妇女,发病率约20%.笔者选择2001年9月至2002年7月经门诊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74例,分别采用射频治疗、息隐治疗和常规治疗,探讨射频治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作者:戴良图;曾敏华;许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脂肪肝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 009名各类人员做空腹腹部B超、肘静脉血肝功能检验、胸部X片等检查.结果:脂肪肝的发病率为35.5%,不同程度脂肪肝伴有肝功能异常者42名,占脂肪肝患者的2.9%,但基本排除由脂肪肝引起.结论: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一般不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的真正危害性并非其对肝脏本身的影响,而在于引起脂肪肝的原因--肥胖、高脂血症、嗜酒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作者:黄惠团;姜彤;陈俊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前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很多,如电灼、冷冻、CO2激光、药物腐蚀、干扰素和抗病毒药物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有些方法现在已不常使用或不独立使用.我科自1999年来使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尖锐湿疣,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就近3年来治疗的520例患者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何勤国;王小芳;张晓青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高空减压病的分类高空减压病分类如下:①屈肢症:肠道或下肢疼痛.②气哽:呼吸困难、奇怪的气哽感.③神经型减压病:脊髓型:麻木、感觉异常、无力、瘫痪;脑型:头痛、视觉障碍.④全身性减压病:气哽、严重的屈肢症、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⑤皮肤型减压病:瘙痒、蚁走感.
作者:朱世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用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5年在我院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排痰、雾化吸入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美喘清),对比观察2组肺功能(VC、FVC、FEV1)变化情况及多项康复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第2~3天肺功能即有明显改善,对照组约第5天后方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症状控制时间、咯血者止血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尽管无气喘症状也应适当给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
作者:叶汉深;梁力;薛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寻求湿热环境中演习条件下岸防兵部队合理的卫生防病措施.方法:汇总演习期间门诊、巡诊记录,并对发病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与同期该部非参演官兵发病情况比较.结果:参演官兵昼夜发病率19.3‰,而同期该部非参演官兵昼夜发病率1.3‰ ,参演组较非参演组发病率明显增高,差异显著(P<0.01),且2组疾病谱也不同.结论:根据演习期间部队发病情况,应加强演习期间的卫生防病措施.
作者:胡晓林;王博;苗成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血液透析后的护理问题.方法:对48例危重型少尿期(HFRS)患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命体征、出血征象、精神症状等进行重点观察,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和指导.结果:透析后的各种并发症得以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患者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除2例死亡外,其余46例均获治愈.结论:加强透析后的观察和护理,对改善HFRS患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于建华;闫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疗养院的主要任务是以疗养康复为主,用药结构与一般治疗医院不同.本文根据我院1998、2000、2002年药品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4版进行药品分类,以找出本院用药特色,为进一步搞好药品采购提供依据.
作者:陈岚;张翠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海军舰艇部队饮食保障改革的不断深入,食品的成品、半成品供应将成为海军舰艇食品供应站的保障模式.海军舰艇部队的饮食朝着科学、营养、快速的方向发展,因而,加强现代高新技术在海军专用食品中的研究、开发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以促进食品的升级换代,提高海军专用食品的技术含量是当务之急.本文对几项高新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作者:李中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潜艇远航时间长,水域差异大,复杂气象多,舱室空间狭小,加上饮食和卫生等诸多因素影响,会导致艇员出现一些非健康状态和非健康心理.
作者:刘三强;宋培军;徐茂才;欧阳云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现代社会,各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医务工作者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现实考验.如何面对社会的选择,怎样在压力面前主动应变,已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医学继续教育的开展为急需充电的军队医务人员提供了再深造的契机.
作者:刘洪伟;叶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国家医改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药品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入,药品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也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院为提高药品采购透明度,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确保临床用药经济、安全、有效,2002年度对医院部分药品进行了招标采购.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和周密计划,招标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下面是具体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孙克金;杜乃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人体内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作用在病理生理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经受到了重视.为了解潜艇长航人员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我们检测了65名艇员长航后的血液过氧化脂质(B-LPO)含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妙兴;陈赛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食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1例食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光镜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观察,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食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均发生于中、老年男性的食道中下段,呈息肉样或蕈伞样突入食管腔.镜下见异形的纤维母细胞和组织细胞、瘤巨细胞及TOUTON氏细胞.免疫组化除AAT、Vimentin阳性外,NSE、LCA均为阳性表达,在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报道,其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结论:食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十分罕见,来源不明,明确诊断依赖于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
作者:戴凯明;李华仁;刘凌鹃;郭海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放烧复合伤创面愈合过程中aFGF的作用.方法:用SD大鼠制备深Ⅱ°烧伤、放烧复合伤模型,分别于模型后12 h和1、3、7 d取背部创面皮肤组织,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测aFGF mRNA的表达.结果:烧伤组大鼠在上述4个时相点aFGF mRNA表达明显增加,而放烧复合伤组仅在第7天有少量表达;aFGF mRNA的表达部位位于真皮及皮下.结论:提示aFGF有助于创伤的愈合;放烧复合伤创面愈合延迟与aFGF mRNA表达低下及延迟有关.
作者:张爱兵;陈杞;潘燕;范正平;朱炳钗;魏红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无痛性胃镜检查中单用异丙酚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8例)及对照组(72例),比较2组的检查反应,清醒时间,术前、中、后BP、HR、SPO2变化及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操作反应及操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在操作中均有心率、血压下降,但大部分在正常范围以内.结论:在无痛性胃镜检查中单用异丙酚是完全可行并且安全可靠的.
作者:刘钊;余琦;姜希林;赵华妹;徐灵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病,据初步估计国内每年约有2 000万人患本病[1].其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致敏原、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激光微波治疗及手术治疗等.首选为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并出现了持续性鼻塞,有明显的增生性病变时,则采用手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在出现持续性头痛、鼻出血或鼻塞时,是行鼻中隔手术的适应症.下鼻甲明显肥厚、增生,影响通气时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较为理想.现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使鼻腔手术较以前有明显增多.我科在1998年3月至2000年3月,对82例此类患者施行了鼻中隔手术(鼻中隔矫正术或鼻中隔黏膜下分离术),加下鼻甲部分切除和双侧鼻丘黏膜下剥离手术,对患有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且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建道;金国荣;杨敏;吴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被黑色野蜂多处蜇伤2 min后,即步行到卫生队求诊.初见患者全身皮肤潮红,颜面肿胀,四肢及躯干布满大小不等风团疹,被蜇处呈凹陷性暗红斑,述头痛、头晕、眼花、胸闷、恶心.即给予南通蛇药20片口服,涂3%氨水于蜂蜇处.正检查时,患者病情突然加剧,头低垂,双眼微闭,呼吸由深快转为慢弱,言语不清,全身湿冷,不能触及脉搏,心音消失,血压为零.诊断: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即肌注1%肾上腺素0.5 ml,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推(慢).将患者平卧,头后仰,下颌上提,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静滴10%葡萄糖500 ml,加维生素C 0.5 g,地塞米松15 mg.10 min后,患者股动脉出现搏动,可闻及心跳音,血压75/50 mmHg,发出呻吟声.继续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5 min.测得血压95/60 mmHg,脉搏63次/min,体温36.1 ℃,呼吸较有规律,停止人工抢救,维持输液,将南通蛇药研粉敷于被蜇处,观察1 h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李小龙;程幼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