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华;吴绪清
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和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任何先进的武器装备都需要由人来操控和使用,终对战争进程和结局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即指挥员和战斗员.对于一名指战员来说,身体素质、思维能力、技术水平、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高低对其作战能力有着重要影响,而心理素质的好坏常常起着关键作用.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战斗员仅仅具备较高的技、战术水平是不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尤其对于几十年未经历战事的我海军航空兵飞行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指战员应对战争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战时心理承受能力尤为重要.
作者:高维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加用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近5年在我院住院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排痰、雾化吸入及其他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β2受体激动剂(美喘清),对比观察2组肺功能(VC、FVC、FEV1)变化情况及多项康复指标.结果:治疗组在第2~3天肺功能即有明显改善,对照组约第5天后方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症状控制时间、咯血者止血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尽管无气喘症状也应适当给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
作者:叶汉深;梁力;薛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高血压病史2年,查体:血压20/12.33 kPa.给予伲福达20 mg,1次/d,口服,因血压控制不满意,次日加服伲福达10 mg(半片)晚睡前服,3 d后出现齿龈肿胀,5 d后齿龈肿胀明显,且出现性功能障碍阴茎勃起困难,翌日停药,停药2日,性功能障碍消失,齿龈肿胀改善,半月后复用伲福达再次出现前述症状.
作者:侯建明;叶和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地下(坑道)医院是未来局部战争爆发后救治伤病员的重要场所,又可用于防护常规武器对卫勤机构的袭击.由于坑道医院的特殊性,所有医疗活动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与地面医院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因此,护理工作也有特殊性.笔者参加了某坑道医院战时转进演练,现就坑道医院的护理特点与对策探讨如下.
作者:乐惠飞;吕筱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潜艇远航时间长,水域差异大,复杂气象多,舱室空间狭小,加上饮食和卫生等诸多因素影响,会导致艇员出现一些非健康状态和非健康心理.
作者:刘三强;宋培军;徐茂才;欧阳云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有着开腹手术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患者接受.我院自1998年3月开展腹腔镜术以来,有381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再次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3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士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近 20年来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年来住院患者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应用吻合器1 286例情况.结果:该类患者术中失败8例,发生率0.7%,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1例,发生率0.8%.结论:总结了吻合器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中应用的适应症、禁忌症,术中使用要点及吻合失败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作者:朱正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本人都形成较大压力,已受到医学界、法学界及媒体的高度关注.护士自身素质的高低已被视为一种服务消费的价值,也是患者感受的第一印象,与护理质量息息相关.因此,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减少医疗纠纷及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李阿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术前肺部恶性、良性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4例肺部肿瘤磁共振成像术前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结果:磁共振成像对术前肺部恶性、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0%和30%,术后病理检查对肺部恶性、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和17%.结论:磁共振成像对肺部恶性和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金林;王春青;李锋;王继明;苑同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碘仿丁氧糊剂对牙髓治疗中髓腔侧穿孔的疗效.方法:用碘仿丁氧糊剂对13例髓腔侧穿孔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经1~3年临床随访,成功12例,占92.3%;失败1例,占7.7%.结论:碘仿丁氧糊剂对牙髓治疗中髓腔侧穿孔的疗效确切,可作为髓腔侧穿孔的补救措施.
作者:林明金;张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盐酸林可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基层部队较常用,但致肌无力现象少见.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建东;王广宇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近年来临床上开展的一项新的微创手术,对患者损伤小,使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提高,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水平也不断提高.现将2000~2003年在我科住院经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梅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0岁,被黑色野蜂多处蜇伤2 min后,即步行到卫生队求诊.初见患者全身皮肤潮红,颜面肿胀,四肢及躯干布满大小不等风团疹,被蜇处呈凹陷性暗红斑,述头痛、头晕、眼花、胸闷、恶心.即给予南通蛇药20片口服,涂3%氨水于蜂蜇处.正检查时,患者病情突然加剧,头低垂,双眼微闭,呼吸由深快转为慢弱,言语不清,全身湿冷,不能触及脉搏,心音消失,血压为零.诊断: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即肌注1%肾上腺素0.5 ml,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推(慢).将患者平卧,头后仰,下颌上提,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静滴10%葡萄糖500 ml,加维生素C 0.5 g,地塞米松15 mg.10 min后,患者股动脉出现搏动,可闻及心跳音,血压75/50 mmHg,发出呻吟声.继续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5 min.测得血压95/60 mmHg,脉搏63次/min,体温36.1 ℃,呼吸较有规律,停止人工抢救,维持输液,将南通蛇药研粉敷于被蜇处,观察1 h后,患者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作者:李小龙;程幼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2002年11月16日广东佛山出现第1例不明原因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到2003年6月24日WHO宣布摘掉北京SARS疫区帽子,SARS在地球上肆虐了221 d.SARS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迅速蔓延,夺去了数百人的生命,并导致8 000多人染病[1].SARS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一种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肺炎,在家庭和医院有聚集感染现象,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潜伏期一般为2~7 d.据了解,SARS在潜伏期已具传染性,病毒在无生命物体上存活时间可达48 h,这就使任何物体都可能成为传染源.至于需多少量的致病原才会导致感染,目前仍不清楚.7月5日是一个标志性的日子,WHO将全球后一个疫区--中国台湾从名单上除名,从此实现全球无SARS疫区.WHO因此宣布SARS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控制,但是同时警告,这并不意味着SARS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消失.
作者:孔令华;张载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人工流产国内一般在无麻醉下进行, 疼痛以扩张宫颈和吸刮宫腔壁终末时为剧烈,手术虽然简单、时间短,但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医疗质量需求的提高,人工流产镇痛(无痛人流)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临床医务工作者相继开拓了许多镇痛的方法,并逐步完善,既取得了很好的镇痛效果,又提高了人工流产的手术质量.主要镇痛方法有静脉麻醉、宫颈旁神经阻滞麻醉、局部麻醉、骶管麻醉、口服药物和物理方法等.
作者:周荣向;高清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铁质沉着症是眼内铁异物引起的并发症,可引起视网膜损害、视神经萎缩、继发开角性青光眼,甚至眼球萎缩等.由铁质沉着症继发的脉络膜脱离,据笔者所涉及的文献,国内尚未见报道.笔者在临床上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哲;景明;高玉;孙琰;翟新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血液透析后的护理问题.方法:对48例危重型少尿期(HFRS)患者常规血液透析治疗后的生命体征、出血征象、精神症状等进行重点观察,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和指导.结果:透析后的各种并发症得以及时发现并得到处理,患者接受并积极配合治疗,除2例死亡外,其余46例均获治愈.结论:加强透析后的观察和护理,对改善HFRS患者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于建华;闫晓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85%~90%[1]的患者经过积极、适当的非手术治疗都可获得满意的恢复.中医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显示出独特疗效和作用.笔者将国内近几年采用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郑曙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疗养院的主要任务是以疗养康复为主,用药结构与一般治疗医院不同.本文根据我院1998、2000、2002年药品消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4版进行药品分类,以找出本院用药特色,为进一步搞好药品采购提供依据.
作者:陈岚;张翠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脂肪肝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 009名各类人员做空腹腹部B超、肘静脉血肝功能检验、胸部X片等检查.结果:脂肪肝的发病率为35.5%,不同程度脂肪肝伴有肝功能异常者42名,占脂肪肝患者的2.9%,但基本排除由脂肪肝引起.结论: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一般不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的真正危害性并非其对肝脏本身的影响,而在于引起脂肪肝的原因--肥胖、高脂血症、嗜酒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作者:黄惠团;姜彤;陈俊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