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佳琪;刘磊;王树松;赵淑芳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四肢骨折采用微创技术进行治疗成为一种趋势[1].微创手术可以降低手术对机体的创伤和生理功能的干扰程度,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和功能恢复[2].目前微创骨科内固定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患者功能恢复良好后,内固定物取除时的微创问题却常常被忽略,并少见报道.关节镜技术由于其具有损伤小、愈合快等优点,特别适合外科对形态的高要求.因而,近年来其逐渐拓展至关节腔外疾病的治疗,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囊肿切除、皮下血肿清除及内固定取出等.笔者总结了近年来应用关节镜技术取出内固定物,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郭志涛;赵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①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咪啶在无痛人流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麻醉效果.②方法 选择80例ASAⅠ~Ⅱ级早孕妇女,随机分成两组:单纯丙泊酚组(A组)和右旋美托咪啶+丙泊酚组(B组),每组40例.A组以2mg/kg的丙泊酚作为诱导剂量静注(40~60s内注入),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根据患者对手术刺激的反应分次静脉追加丙泊酚,每次20~30mg.B组先缓慢静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给药时间10min),再以2mg/kg丙泊酚为诱导剂量静注,其余同A组.记录两组丙泊酚用药总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分级、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及术后宫缩痛(VAS).③结果 B组丙泊酚用药总量、苏醒时间、麻醉效果(P<0.05),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术后宫缩痛均明显优于A组(P<0.05).④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辅助丙泊酚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明显减轻术后宫缩痛.
作者:丁荷蓓 刊期: 2013年第02期
①目的 检测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5(STAT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与 NSCL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TAT5和VEGF在68例NSCLC及26例癌旁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STAT5和VEGF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肺正常组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TAT5和VEGF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比较(秩和检验方法)呈正相关.④结论 STAT5、VEGF可能在肺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的作用,抑制STAT5信号通路,可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靶点.
作者:邵红玲;许学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担负着当地及周边地区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重任.本文对我院2011年中医科门诊常见疾病构成进行分析, 以期为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丽蕊;高晓凤 刊期: 2013年第02期
20世纪90年代,Medzhitov R等[1]首次发现人TLR,到目前已经发现TLR家族有13位成员(TLR1~13).其中TLR4在器官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Toll样受体4(TLR4)可识别多种内源性配体,如热休克蛋白60(HSP60)、表面活性剂 A、纤维连接蛋白A等.本文就TLR4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崔翔宇;李占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已经成为一常见和主要的健康问题,其主要特点是不可逆性的气流受限,而且程度逐渐进展.严重的COPD患者可能出现如反复加重、慢性缺氧、肺动脉高压(甚至右心衰竭)以及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大部分患者终死于呼吸衰竭.如果上述患者合并其它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如肺癌、心血管疾病时,其病死率则更高[1].WHO资料表明[2]:COPD已经居于全球疾病死因顺位的第6位,预计在2020年之前它将上升至第3位.与其他慢性病不同的是,COPD是可以预防的,而当前没有根治性的治疗方法,在缓解期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与指导,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症状、降低急性加重率以及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沈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①目的 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的临床疗效观察.②方法 选取我院ICU患者21例,予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持续24h以上治疗并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时间,回顾性选择本院Ⅰ型CRS患者20例于ICU予常规治疗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有效率、好转出院率及病死率;观察组观察48h后的HR、SV、CO、LVEF、BNP、Cr、动脉血pH、PaO2及SaO2等.③结果 住院时间、住ICU时间两组之间无差异;治疗有效率、治愈好转出院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8h后观察指标比较,HR、Cr、BNP明显下降、SV、CO、LVEF、PH、PO2、SO2明显提高.④结论 CBP治疗Ⅰ型CRS安全有效,提高治愈好转率,心肾功能及氧合都得到显著改善.
作者:薛明;周文博;朱广军;林涛;黄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高等学校教育的目标.高校对大学生强化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课外文化生活,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是引领校园文化的重要基地.配合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努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姜玉清;曹凤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肺栓塞(PE)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是由内源性或外源性的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1].肺栓塞涉及心肺血液系统,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易与其它疾病相混淆,有较高的病死率,且该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似有逐渐增加的趋势[2].在欧美发达国家肺栓塞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曾一度排在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之后,列居第三位[3].为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降低临床漏诊率和病死率,笔者对我院近年来诊治的48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影像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陆丽婷;鲁湘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研究发现,许多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中均存在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而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在这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1].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是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必需辅因子.内皮细胞中BH4含量与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不匹配时,会导致eNOS解偶联造成NO的合成障碍[2],而产生大量活性氧,成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另外,BH4也是苯丙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羟化酶的辅酶,而芳香族氨基酸羟化酶是几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多巴胺)合成的关键酶,这些神经递质均能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值得注意的是BH4自身也有较强的还原性,使得其可以减弱内皮细胞中的氧化应激,缓解内皮功能障碍.通过补充外源性BH4或扭转内生性BH4含量的治疗方法可减少或者扭转血管内皮功能障碍[3].
作者:吴磊;李晓强;曹凤宏;李治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食品经营单位经验收合格后发放的许可证,是合法证件,其受法律保护.对于群众举报的情况,应认真调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合理、合法地处理.经调查不属实的举报,也应提出合理的解决方式,既能保护合法经营,又能防止商业欺诈,给双方满意的答复.同时,要求经营单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手段,不断提高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作者:石大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重型脑损伤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营养支持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早期肠内营养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推广实施.我们自2010年1月起对158例重症脑损伤患者采取微量泵持续、均匀胃肠内滴注能全力,观察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世荣;张玉;栾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乳腺癌为中年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0%~15%.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明显上升,其城市化、低龄化倾向已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其已升至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1位[1].男性乳腺癌患病率虽较妇女低,但近期也屡见不鲜[2].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直接决定患者的预后.自20世纪50年代超声技术应用于诊断乳腺疾病以来,特别是80年代的灰阶超声、实时超声的发展以及90年代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等技术的应用,使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
作者:张长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患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人数显著增加,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家庭问题以及公共卫生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1 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认知是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中主要和活跃的一个要素.认知功能是指人类在觉醒状态下始终存在的各种有意识的精神活动,包括从简单的对自己和环境的确定、感知、理解、判断到完成复杂的数学计算等.认知功能由多个认知域组成,包括记忆、计算、时空间定向、结构能力、执行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及应用等方面.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前认为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是一种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表明,由于患者哮喘反复急性发作,可以使患者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心理情绪,如紧张、焦虑,这些情绪反过来又可加重哮喘发作.本研究旨在通过给予支气管哮喘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多虑平抗焦虑治疗,探讨多虑平对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秀荣;葛晓励;王红阳;戈艳蕾;刘晨 刊期: 2013年第02期
①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淋巴瘤(PLB)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骨淋巴瘤患者的X线、CT及MRI表现.③结果 主要表现为溶骨型及浸润型骨质破坏,骨膜反应轻,明显软组织肿块,可以单骨或多骨发生.④结论 PLB影像学上缺乏特征性表现,需要各种影像检查综合观察.终确诊有赖于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作者:干艳英;陈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①目的 探讨GSK-3β和β-catenin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PGSK-3β(Ser9)和β-catenin蛋白在63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14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以了解它们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表达及意义.③结果 β-catenin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阳性表达率(28.57%);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阳性表达率(0);两者相比较,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的阳性表达率,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可见核表达,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无核表达.PGSK一3β主要定位于细胞浆,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阳性表达率(38.10%);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阳性表达率于(0.07%);两者相比较,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PGSK-3β和β-catenin 蛋白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01).④结论 GSK-3β(Ser9)磷酸化使GSK-3β灭活,抑制了GSK-3β降解β-catenin的作用,导致了胞浆内游离的β-catenin 蛋白积累并进入细胞核,可能终导致了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的发生.
作者:叶春美;孙爱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罗氏COBAS e 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国内医疗检验的大型主力检测系统,它是当今肿瘤标志物检测灵敏度高的仪器,其出色的检测性能得到国内外实验室的一致认同.其检测项目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生殖激素等项目,本文对其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宋青竹;魏玉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①目的 观察益气化瘀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②方法 将24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与对照组120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化瘀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安慰剂,3个月为1个评估疗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值及E/A值测定、中医证候疗效判定,并观察不良反应.③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Ⅰ级及Ⅲ级者所占比率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 并且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 LVEF 值<30%者、30%~40%者及>45%者所占比率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治疗后E/A值<1及>1所占比率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证候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效率 90.7%,对照组为5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④结论 益气化瘀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作者:吴健;李清;杨宝元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随着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胃肠道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中分离出来的另一形态学类型的肿瘤,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以往常误诊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
作者:丁保平;阿庆玲;王永祥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