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褪黑素与心肌

耿晓妍;张作凤;张宇新;邱方

关键词:褪黑素, 心肌, 生理作用
摘要:褪黑素(melatonin,MT)是松果体腺分泌的一种吲哚胺类神经内分泌激素.长期以来,松果体一直被认为是视觉系统的一个退化器官,直到1958年美国耶鲁大学皮肤病学专家Lerner等从牛的松果体中分离提取到能使两栖动物皮肤颜色变浅的物质并命名为褪黑素以来,松果体的功能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显示,MT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对生物的昼夜节律、生殖、免疫反应、肿瘤、衰老等均具有调节作用.而M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来研究表明,MT能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缺血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对其生理功能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论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文化理念的创新

    在当前的医院文化建设中,许多医院都培育、提炼了自己的医院精神,设计了自己的院徽,创作了自己的院歌,这些形式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医院文化理念内容.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将医院的文化建设仅停留在医院精神、院徽、院歌这个层面上,而无法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医院理念的创新.如何进一步深化医院文化理念创新,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延伸.

    作者:刘龙船;王雪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肾骨改变及CT颅脑扫描的临床价值(附13例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hepal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常见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2001年9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13例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临床表现与CT颅脑扫描报告如下.

    作者:季作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有毒中草药中毒引起心脏损伤的病理改变

    中医、中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中药应用过程中,也伴随着中草药使用不当,而导致中毒、致伤、致残、致死的报道常见.吴汝彪[1]统计1963~1992年国内有关中草药致死的报道病例说明(见表1).中草药导致的中毒不容忽视.同时,在社会生活中,用有毒中草药进行自杀、他杀的案件也时有发生.心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中毒后一般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有的中草药还能引起心脏明显病理学改变,甚至有特征性改变.本文对中草药中毒对心脏的病理变化综述如下.

    作者:张德雨;朱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发挥高校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机制

    人力资源是第一大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人才竞争将愈加激烈.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几年来,素质教育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客观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作为高校人力资源主体的高校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就高校如何加速推进素质教育等问题谈几点看法如下.

    作者:张文慧;高平;刘佳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2~2004年我院口服降糖药利用分析

    ①目的评估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②方法对我院2002~2004年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率(DDDs)、购药金额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③结果口服降糖药的品种、数量、购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DDDs排序,列前3位的药品为格列吡嗪、二甲双胍、格列齐特;购药金额列前3位的是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瑞格列奈.④结论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是临床主要的口服降糖药,瑞格列奈等新剂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周侠;单翠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断肢(指)再植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断肢(指)患者大都是由突发事件引起的.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患者带来身心两方面的巨大伤害.1998年以来,我院共收住诊断肢(指)再植患者28例,针对患者不同个性、年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丽;贾瑞芝;唐亚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内皮素-1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脑损伤中的作用及BQ123的保护效应

    ①目的探讨内皮素A(ETA)受体拮抗剂BQ123对其病理过程的保护机制.②方法实验用Wistar大鼠,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缺血组(Ⅰ),缺血再灌组(IR):包括IR 0.5、IR2、IR4、IR6、IR10小时5组,BQ123+IR4小时组.分别测定各组动物血浆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及脑组织ET-1、MDA、XOD、SOD、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③结果LIR后血浆及脑组织ET-1含量增加,在IR4小时组达到高,以后有所下降.脂质过氧化物MDA及LDH、CK和组织MPO增加,SOD活性降低,ET-1变化趋势能较好地反映组织的损伤性变化.给予ETA受体阻断剂BQ123后,血浆及脑组织中ET-1水平均下降,脑损伤减轻.④结论LIR后ET-1的增加可能是导致脑损伤发生重要因素,应用BQ123阻断其作用,可有效地减轻LIR所致的脑损伤.

    作者:胡永奇;周洪霞;段国贤;李宏杰;彭军;董淑云;门秀丽;赵利军;张连元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护士长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如何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确保护理安全,无疑对护理管理者是一个新的挑战.护士长作为基层的管理者,为有效回避护理风险,确保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坚;王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脑梗死急性期伴癫痫42例临床分析

    癫痫是神经系统疾病中仅次于脑卒中的第二大常见疾病,发病原因分为4大类.其中,脑卒中是成年人癫痫较常见的原因之一.2000年1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脑梗死急性期并发癫痫发作患者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雅静;王海英;曹亦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能力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广泛存在于结缔组织或器官间质当中.1867年[1],德国病理学家Cohnhein推测骨髓和血液中存在能向非造血系统分化的干细胞,1968年,Friededstein首次提供了较为直接的证据,证明在骨髓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由于它能分化成骨髓基质等多种间充质组织,故将其命名为MSCs.人们发现骨髓中MSCs的数量丰富,近年来,也有从骨膜、肌腱和胎儿脐带血等组织中分离出MSCs的报道.随着细胞移植的发展,MSCs因其具有多向分化能力,逐渐成为细胞移植的一种可行性供体,与骨髓相比,脐血取材方便,且细胞数量多.本文对源于脐血的MSCs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丹;秦书俭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氟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①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氧化作用的疗效.②方法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1例,每天加用氟伐他汀20mg,睡前吞服,疗程为8周;对照组30例,未服用任何调脂药及抗氧化剂.分别于服药前后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③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OD水平显著上升(P<0.01),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较SOD水平显著上升(P<0.05),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SOD水平显著上升(P<0.01),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减少(P<0.01).④结论氟伐他汀除能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胆固醇水平,还可提高血清中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提示其具有抗氧化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王冬梅;张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椎旁间隙阻滞用于肺叶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选择61例因肺癌行单侧开胸肺叶切除术的患者,试行椎旁间隙穿刺置管术后镇痛,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乃福;赵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老年人Stomrt-traves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初探

    Stomrt-traves综合征极为罕见,一般与长期淋巴水肿相关,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同侧上肢,尤其术后放疗,长期慢性淋巴水肿、淋巴管扩张,内皮细胞恶性增生导致肿瘤形成.我院收治Stomrt-traves综合征1例,结合有关文献,旨在探讨其组织发生,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董丽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冠心病患者凝血状态的研究

    ①目的探讨不同冠心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的影响.②方法Fib、D-D和vWF均采用STAGO公司的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测定.③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Fib、D-D、vWF、MPV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④结论Fib、D-D、vWF、MPV增高,对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演变情况及用于溶栓药物治疗的疗程监测和疗效考核,评价预后,且对早期进行干预治疗,防止发生不可逆性缺血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戎秀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联合治疗(附385例报告)

    慢性前列腺炎是泌尿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其治疗方法较多,且易复发,因此成为泌尿外科医生棘手的难题之一,多数情况下医生凭自己经验及习惯用药.2002年10月~2005年10月,我们随机选择泌尿外科门诊385例中、重度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选用价廉且疗效确切的几种药物联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赵逢君;郑玲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恶性肿瘤患者条件致病菌性肠炎临床分析

    肠道菌群正常时保持平衡状态,构成肠道屏障,彼此制约消长.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肠道正常菌群中的细菌也能使人患病,引起人体内菌群失调及肠道出现功能紊乱和腹泻等症状.在这些正常菌群中,因条件改变能够使人致病的细菌称之为条件致病菌.由于临床上大剂量、多疗程、新的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制剂的应用,使正常菌群被破坏,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病的发生率上升.近年来,我们对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由于使用抗生素不当而引起的条件致病菌性肠炎患者16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燕;蒋琳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应重视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质量

    参考文献是为撰写或编辑论著而引用的有关图书资料,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参考文献在科技论文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中的引文频次和影响因子来评估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并依据引文频次的多少和影响因子的大小来分别对国内的科技期刊进行排序.而影响因子的大小基于参考文献的著录.参考文献著录即将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表.

    作者:苗丽娟;丁焕然;代小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跳跃型脊柱骨折32例分析

    跳跃型脊柱骨折又称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是指受伤后脊柱骨折多于1个节段,且至少被1个正常节段所分隔.这一类骨折具有损伤暴力大,致伤机制复杂,常并发其他损伤,易于漏诊或延迟诊断等特点.1995年5月~2005年2月,我院共收治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钢;丁可;贺小兵;殷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60例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

    鼻内窥镜手术已在国内广泛开展,该手术具有鼻外无切口、创伤小及出血少,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充分保留鼻腔、鼻窦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治愈率高.2001年8月~2005年11月,我院对2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效果满意.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玲;赵爱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乳腺癌根治术280例护理体会

    2001年1月~2005年10月,我院施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280例,经精心护理全部康复出院,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0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3~65岁,平均44岁,左侧乳腺癌162例,右侧乳腺癌118例.

    作者:周鸿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