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孙家君;杨洪燕;宋维芬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摘要:2000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etectomy,LC)治疗胆囊良性疾病857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生化汤加味在药物流产中的应用

    药物流产因其方便、痛苦小已成为许多妇女终止妊娠的首选方法,但药物流产后往往出现长时间阴道流血(超过2周),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梗阻、继发性不孕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我们采用生化汤加味预防、治疗药物流产后长时间阴道流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柴丽萍;王明芳;马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异位妊娠60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常因内出血致休克,延误诊治将危及生命,是孕妇孕早期死亡的要原因.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不断上升,随着计划生育的推广,输卵管结扎、宫内节育器(IUD)的使用,人们注意到它们与异位妊娠有关.2002年1月~2004年8月,Q BPF共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60例异位妊娠病例,将其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孙兰颖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患者焦虑情绪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分析

    ①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焦虑状态,对焦虑患者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心理护理在疾病整体化护理及治疗中的重要性并评价干预效果.②方法对165例高血压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于86例焦虑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随访4周、3个月、6个月焦虑状态.③结果本组高血压患者焦虑患病率为52.1%.心理护理干预4周、3个月、6个月后焦虑患病率显著降低,分别为20%、25%、30%,干预有效率分别为95.3%、94.2%、91.8%.对于焦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必要抗焦虑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变化分析为,干预前血压控制率为22.09%,干预4周、3个月、6个月不增加降压药剂量而血压控制率分别是53.49%、55.81%、52.33%.④结论有针对性地对伴有焦虑状态的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仍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作者:周建芝;穆树敏;王志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现状与治疗策略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我国常见的周围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之一,多发于青壮年男性.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的中、小动脉;伴行静脉和浅表静脉也常累及.病理变化为血管壁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伴腔内血栓形成,管腔阻塞引起肢体缺血而产生疼痛.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后肢端发生坏疽、溃疡[1].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也是难治性疾病之一.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群;胡骥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导数在动力学问题中的简单应用

    随着高等数学中有关导数的学习,利用导数分析求解一些物理问题已经成为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笔者将导数在动力学中的简单应用进行总结,供大家参考.

    作者:常志兵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论新形势下加强医院文化理念的创新

    在当前的医院文化建设中,许多医院都培育、提炼了自己的医院精神,设计了自己的院徽,创作了自己的院歌,这些形式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医院文化理念内容.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将医院的文化建设仅停留在医院精神、院徽、院歌这个层面上,而无法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医院理念的创新.如何进一步深化医院文化理念创新,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延伸.

    作者:刘龙船;王雪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81例报告)

    1985~2004年,我院收治闭合性肾损伤8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1例,男58例,女23例;年龄14~58岁,平均39.7岁.左侧34例,右侧47例.伴休克15例,合并伤21例.B超检查81例,CT检查73例,IVU检查9例.

    作者:王鹏飞;杨丽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英语专业新生口语教学常见问题与对策

    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英语语言表达思想及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然而,在课堂上,尤其是大学新生的口语课堂,常常是老师在独白,学生却保持沉默.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作者:薛爱英;咸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2~2004年我院口服降糖药利用分析

    ①目的评估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②方法对我院2002~2004年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率(DDDs)、购药金额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③结果口服降糖药的品种、数量、购药金额呈逐年增长趋势,DDDs排序,列前3位的药品为格列吡嗪、二甲双胍、格列齐特;购药金额列前3位的是格列吡嗪、二甲双胍、瑞格列奈.④结论格列吡嗪和二甲双胍是临床主要的口服降糖药,瑞格列奈等新剂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周侠;单翠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氟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氧化作用的初步研究

    ①目的探讨氟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抗氧化作用的疗效.②方法8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1例,每天加用氟伐他汀20mg,睡前吞服,疗程为8周;对照组30例,未服用任何调脂药及抗氧化剂.分别于服药前后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③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OD水平显著上升(P<0.01),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后较SOD水平显著上升(P<0.05),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SOD水平显著上升(P<0.01),MDA水平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减少(P<0.01).④结论氟伐他汀除能有效地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胆固醇水平,还可提高血清中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提示其具有抗氧化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王冬梅;张红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十二指肠营养管在胸胃排空障碍治疗中的应用

    胃排空障碍是食管或贲门癌手术后较为少见的早期并发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部分文献资料报道,由于各项手术技巧的改进而使该并发症在食管贲门手术的发病率仅为0.01%~0.19%[1].我院胸外科自1993年以来,对食管贲门癌手术患者采用术中引导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及术后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的方法防治术后胃排空障碍,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杨景东;高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仕泰栓配合气囊助产仪的临床应用

    仕泰栓配合气囊助产仪助产应用于临床,使产妇疼痛明显减轻,产程缩短,会阴裂伤率下降,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病死率降低.2004年10月~2005年5月,我院应用仕泰栓配合气囊助产仪助产40例,使产妇痛苦明显减轻,取得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管桂花;孟现玲;王开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院前急救医患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也逐渐增强.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已使医患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医务人员的思维却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医患模式下,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相对滞后,在临床医疗(院前急救)活动中,医患之间难免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发生医疗纠纷;同时,由于院外急救所涉及的患者及学科多,现场抢救环境差,条件设施简陋,患者病情复杂、危重、紧迫,患者及家属心情急躁,有时情绪失控,更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现就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作者:关若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约占颅脑损伤的20%,病死率相当高,是目前颅脑损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近3年来,我院收治1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临床救治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熊志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咽异感症发病因素调查

    咽部感觉异常简称为咽异感症,是泛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种咽部感觉异常或幻觉,如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黏着感、烧灼感、无咽下困难的吞咽梗阻感、蚁行感等.也有称为慢性咽炎,咽部神经官能症、癔球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病症.由于症状表现的部位原因,常首先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约占咽喉疾病门诊的10%~20%[1].而实际上这是一种多科性、病因复杂的心身疾病.近年来发现的致病因素有上呼吸道慢性炎症、消化道疾病、心理因素、植物神经和内分泌紊乱等.有人还将精神抑郁列为首位[1].2001年9月~2005年11月,我院门诊就诊咽异感症患者734例,对其发病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单春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清酶学检测对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患者诊断的临床意义

    ①目的探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意义.②方法86例肺心病患者按低氧程度分为轻、中、重度3组,与正常对照组30例进行血清心肌酶谱对比分析,分别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谷草转氨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及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并进行分析.③结果肺心病患者轻、中、重度3组血清心肌酶值均有增高,除轻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外,中、重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病情严重程度变化,血清心肌酶值增高,PaO2越低,心肌酶值越高,存在直线负相关,3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死亡组患者血清心肌酶值明显增高,与存活组患者相比差异非常显著性(P<0.01).④结论血清心肌酶的变化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情越重,低氧症状越重,心肌酶升高幅度越大,病死率越高;血清心肌酶明显增高,是病情危重的信号.

    作者:陈雪英;何艳;周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不同冠心病患者凝血状态的研究

    ①目的探讨不同冠心病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关系及对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的影响.②方法Fib、D-D和vWF均采用STAGO公司的STA-R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上测定.③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Fib、D-D、vWF、MPV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④结论Fib、D-D、vWF、MPV增高,对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及演变情况及用于溶栓药物治疗的疗程监测和疗效考核,评价预后,且对早期进行干预治疗,防止发生不可逆性缺血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戎秀格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高敏感性引起的以关节滑膜组织炎性增生、关节破坏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

    作者:王娅南;杨林;孙天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与流行病学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在本地区的流行情况,2002~2004年,我们对收治的109例戊型肝炎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文杰;韩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介绍一种处理便失禁的新方法

    临床上常有患者因瘫痪、昏迷而大便失禁.不仅使患者肛周皮肤易出现糜烂,而且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本文介绍一种方法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又可以减少护理工作量的新方法.

    作者:张虹霞;苏丽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