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
2002年,我院引进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将医院建设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并于2004年8月通过第三方认可的ISO9000质量认证外审工作.并且,为了提高我院的综合竞争能力,医院领导十分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开展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质量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积极探索医院文化在医院管理中的导向、激励、规范、辐射作用,打造医院文化品牌,逐步建立了具有我院特色和丰富内涵的医院文化,促进了医院全面发展.
作者:吴秀萍;陈桂芝;王淑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病历报告患者,30岁.停经6个月,腹痛2小时,于2006年5月10日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5年11月8日,停经2个月时曾在外院查尿HCG阳性.孕4个月自感胎动至今,无不适,未作过产前检查.入院前2小时无明显诱因自觉下腹持续性胀痛,有肛门坠胀感,无恶心、呕吐,无阴道出血.既往体健,孕2产1,4年前足月顺娩一活婴.入院查体:血压60/40mmHg,心率108次/min,重度贫血貌,痛苦面容,心肺(-).
作者:高香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大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居第3位.以往大肠癌的影像学诊断以钡剂灌肠透视为主要检查手段,自从CT的广泛应用和超声医学对胃肠道检查的开展,明显提高了大肠癌的诊断水平.近年来,我院经手术治疗的25例结肠癌、直肠癌,对其X线、B超、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其影像学特点.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贝诺酯片是解热、消炎镇痛药.<中国药典>(1995年版),只要求进行崩解度检查,<中国药典>(2000版)开始要求进行溶出度的检查.我们从执行<中国药典>(2000版)开始,对原工艺处方不能解决的溶出度问题,通过改进工艺处方,用新辅料后初步解决了贝诺酯片溶出度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杨启务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血管炎,多见于婴幼儿,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1998年2月~2004年1月,我们应用单次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30例,并与传统方法治疗的27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优于对照组,报告如下.
作者:高树英;史彦香;高树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耳科常见病之一.分为3型:单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其病变侵及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如治疗不当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而危及生命[1].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为5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韩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配套法律、法规的实行,我国加入WTO之后,医疗市场竞争将面临新的挑战,风险管理在医疗、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彰显.因此,作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我院于2004年开始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措施针对性强、具体、可操作,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造性,加强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效益.
作者:王凤玲;周会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颈椎病在临床颇为常见,发病年龄以70岁以下较为多见,其病变主要是颈椎肥大,骨质增生,颈椎弧度变直.随着头颈转动,压迫椎基底动脉而引起脑缺血缺氧,尤其是小脑、脑干缺血,因而产生头昏、头晕、两手发麻,一般头昏、头晕时间短促,严重者可产生猝倒发作症,治疗有一定难度.2000年3月~2005年4月,我们应用舒血宁注射液与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6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颖;张智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肩臂部手术的麻醉采用颈丛与臂丛神经联合阻滞,操作简单,阻滞完全,便于手术操作及麻醉管理.我院对38例患者采用了这种阻滞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康爱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错(牙合)畸形固定矫治是一个相对较长、比较复杂的过程.其特点是仅能依靠患者自觉定期复诊,进行加力和调整而实施矫治计划,而绝大部分时间医护人员不能直接跟踪控制.因此,患者配合和协作的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遵医的主观能动性,确保矫治计划的顺利实施,对患者在启动正畸矫治前进行就医行为指导非常重要[1].就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患者包括家长进行了指导.
作者:方秀娟;董智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大咯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病死率较高,而及时控制出血,对挽救患者生命是至关重要的.临床内科对少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手术风险较大者.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可立即控制出血,疗效明显,而且操作方法较简单,安全性较高[1].我们对14例急性大咯血的患者,采取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章雪华;孙万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①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细胞凋亡.②方法 采取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检测DNA片段的存在,探讨细胞凋亡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关系.③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可见心肌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特征;DNA电泳缺血再灌注组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有的梯形条纹图像.TUNEL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组可见胞核呈深棕色反应的阳性凋亡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检测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增高.④结论 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存在着细胞凋亡现象,而心肌细胞凋亡可能被Bcl-2/Bax蛋白所调控.
作者:郭靖;介曙光;曹向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通常的试卷分析,往往局限于计算平均分数、统计各分数段人数及比例等简单步骤,缺乏更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本文尝试建立一种基于EXCEL平台上的试卷分析方案,旨在为进行标准化试卷分析提供方法参考.
作者:刘旭东;赵良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不满意或复位后再移位的患者大部分为不稳定骨折,影响远期疗效.2000年4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T型钢板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冬林;高顺红;张文惠;刘德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输卵管梗阻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发病率约占女性不孕症的30%~50%,并且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宫腔操作次数的增多,以及其他非炎性病变的增多呈逐年上升趋势[1].2001年3月~2005年12月,我院开展了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立兴;周明涛;徐庆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35岁,白族、农民,因中毒后频繁强直阵挛性抽搐伴意识丧失1天急诊入院.2002年4月22日19:10分,10名建筑工人同时进食猪蹄炖萝卜,9名陆续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送入当地卫生院洗胃等治疗,病情好转.5分钟后报告者后出现前述症状,继之昏倒,19:30送入当地卫生院,神志转清,心率106次/min,19:40插胃管时突然意识丧失,四肢强直阵挛性抽搐,双眼上翻固定,屏气,面色苍白,口吐白沫,给25%葡萄糖注射液20mL、安定注射液10mg静推,抽搐停止,但仍昏迷;21:23、23:00及24:00分别发生抽搐或连续数次抽搐,每次持续4分钟,形式如前,间歇期神志不清.
作者:刘平;李为民;董茂顺;杨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病历报告孕妇,35岁,第2胎,停经41周,因无腹痛,于2006年1月5日入院.诊断为:41周妊娠,G2P1L1头位.查体:体温36℃,血压90/60mmHg,心肺正常,腹围99cm,宫高35cm,胎方位LOA,胎心140次/min,胎头浮.阴道检查:宫口2cm,先露于棘上2cm,胎膜未破,骨盆未见异常.
作者:赵娟红;段鹏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氧是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存的必要因素,其运输、代谢和利用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已经发现,肌红蛋白(myoglobin,MGB)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是机体实现氧的转运与储存、线粒体耗氧产能以及多余氧的清除等过程中的关键物质.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是新近发现的体内第三类重要的携氧蛋白[1],主要在脑组织中表达,在神经系统氧的摄取、运输和利用等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NGB的发现对临床脑缺氧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投入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一些高校在资金供给不足的情况下,为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银行贷款不断增加基本建设投入和基础设施改造,改善办学条件,缓解了高校办学压力,解决了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作者:白海泉;陈艳秋;刘旭东;徐晓肆;李雅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984年,杨少梅等首次报道,大度数外斜视患者手术可将外直肌后退量放宽为11mm,因外直肌常规后退量为大7mm,以此为标准治疗大度数水平斜视患者,往往术后斜视矫正不足.我们经临床观察,参考国内外文献,对2005年15例≥60△(△为三棱镜屈光度标记符号)成人外展过强型外斜视患者,采用超常量外直肌后退术式,大量为12mm,术后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付景珂;孙珍青;王倩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