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红;段鹏静
2002年1月~2004年3月,我们采用卡维地洛对4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旨在观察其疗效与耐受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崇新;陈灿;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西方发达国家尽管起步较早,但至今也没有成型的模式,尤其是医疗待遇的审核与支付管理,仍在不断完善之中.医疗保险基金的审核与管理,不仅是对需求方,更重要的是对供方即定点医院医疗服务的管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一次性医用物品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在满足职工医疗保障需求的同时,受利益驱动,也导致临床过度提供一次性医用物品服务,我们从合理限定一次性医用物品的支付标准入手,控制供求双方合理使用,选择一次性医用物品,收到了很好效果.
作者:张艳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①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细胞凋亡.②方法 采取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检测DNA片段的存在,探讨细胞凋亡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关系.③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可见心肌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特征;DNA电泳缺血再灌注组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有的梯形条纹图像.TUNEL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组可见胞核呈深棕色反应的阳性凋亡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检测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增高.④结论 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存在着细胞凋亡现象,而心肌细胞凋亡可能被Bcl-2/Bax蛋白所调控.
作者:郭靖;介曙光;曹向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盐酸氯普鲁卡因(商品名:可普诺)属苯甲酸脂类的局部麻醉药.该药以起效快、麻醉作用可靠、恢复快、毒性小为特点,用于硬膜外麻醉、浸润麻醉、神经阻滞麻醉.为探讨该药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情况,2003年6月~2005年12月,我院应用国产3%盐酸氯普鲁卡因(海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实施硬膜外麻醉用于产科手术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会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国是燃煤大国,一次能源组成中燃煤占75%左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煤炭消费量在不断增加,2005年为18亿吨,预测到2010年全国煤炭消费量将达到20亿吨左右.导致二氧化硫排放量不断增加,2005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约为28085万吨,其中85%是燃煤排放.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不断增加,使城市的大气污染不断加重,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超标的城市不断增多,由二氧化硫超标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已扩展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并有继续扩大之趋势.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作者:崔柏;崔也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脑钠素(BNP,又称脑钠肽),主要是心室分泌的激素,具有很强的排钠、利尿、扩张血管、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对调节体液与血压具有重要的作用[1,2].2004年1月~2006年5月,我们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血浆中BNP浓度的变化进行监测,旨在探讨其变化与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关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崔明军;李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Pilon骨折,又称hammer骨折,是指涉及关节面的胫骨下段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1],常伴有骨缺损、腓骨下端和内踝骨折.由于复位固定困难,病残率高,属难治性骨折.2000年以来,我们采用三叶型钢板治疗新鲜有移位的(Rue-Allgower分型Ⅱ、Ⅲ型)Pilon骨折,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朱孔瑞;李军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氧是机体新陈代谢和维持生存的必要因素,其运输、代谢和利用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已经发现,肌红蛋白(myoglobin,MGB)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是机体实现氧的转运与储存、线粒体耗氧产能以及多余氧的清除等过程中的关键物质.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是新近发现的体内第三类重要的携氧蛋白[1],主要在脑组织中表达,在神经系统氧的摄取、运输和利用等生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NGB的发现对临床脑缺氧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错(牙合)畸形固定矫治是一个相对较长、比较复杂的过程.其特点是仅能依靠患者自觉定期复诊,进行加力和调整而实施矫治计划,而绝大部分时间医护人员不能直接跟踪控制.因此,患者配合和协作的主动性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遵医的主观能动性,确保矫治计划的顺利实施,对患者在启动正畸矫治前进行就医行为指导非常重要[1].就此,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患者包括家长进行了指导.
作者:方秀娟;董智勇 刊期: 2006年第06期
2004年以来,我院共收治直肠癌患者103例,经过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收到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马秀珍;罗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①目的 探讨Rb2/p130和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②方法 随机选取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1988~2001年存档的NSCLC 100例石蜡包埋标本.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Rb2/p130和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③结果 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76.0%.随TNM分期增高,其阳性表达率增高.淋巴结转移者较无转移者阳性表达率高.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相关性.Rb2/p130 mRNA阳性表达率为35.0%.随TNM分期增高,其阳性表达率降低.淋巴结转移者较无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低.Rb2/p130 mRNA阳性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相关性.④结论 NSCLC组织中Survivin mRNA高表达;其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Rb2/p130 mRNA低表达;其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王文雅;郑素勤;李琪佳;孙瑞军;卢鹤翔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缺铁性贫血是指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它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发病率高,特别是高发于儿童、妇女,对其生长发育及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更好的预防及治疗,近年来,我院收治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梅;袁红;黄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观察不同注射部位对需自行注射诺和灵患者技能掌握情况的影响,寻找患者易掌握的注射部位,以便更好地、合理地指导患者治疗.2004年10月~2005年6月,我们对60例出院后需自行注射诺和灵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A、B、C3组,进行不同注射部位的注射技术的指导,旨在比较3个注射部位注射技能的掌握程度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随着临床上对缺血性疾病救治成功率的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IR损伤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微循环障碍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在IR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许多学者亦结合临床实践,对各器官组织IR时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报道,现综述如下.
作者:赵霞;张连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术后疼痛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及免疫等各个系统功能,进而影响患者术后康复.传统术后镇痛方法是根据患者需要间断肌注镇痛药,它的缺点是镇痛药的血液浓度波动大,而且无法满足个体差异[1].2002年5月~2005年12月,我科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注哌替啶对610例术后患者行镇痛治疗,效果满意,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家丽;母有琼;沙建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病历报告患者,女,15岁,因突发腹部剧痛23小时入院.患儿于23小时前进食后,跑步时突发腹部疼痛,为持续性剧痛,伴恶心并呕吐胃内容物,无呕血、便血,在当地卫生院求治,腹痛未改善.来我院求治,腹穿抽出稀血性腹水,无外伤史.摄腹部X线平片示,右上腹两个宽大液平.精神差,小便量少,大便未排.查体:T 36℃,P 140次/min,R 22次/min,BP 87/55mmHg,皮肤黏膜显苍白,腹部平坦,满腹肌紧张,压痛阳性,反跳痛阳性,未扪及腹部包块,移动性浊音未叩出,肠鸣音低弱.
作者:盛松华;左勇;兰军;肖国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①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根据尿蛋白检查结果将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尿蛋白阴性组(60例)和尿蛋白阳性组(38例);另设40例健康对照组.检测分析各组尿微量白蛋白(MA)的含量变化.③结果 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MA阳性结果分析显示,尿MA与病程密切相关,病程越长,尿MA阳性率越高(P<0.05);尿MA与性别无关(P>0.05).④结论 尿MA检测对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秀艳;侯振江;邢桂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妇科手术患者一般住院天数短、周转快,临床护理工作繁重、费时费工,护理措施有时难以落实到位,从而影响到护理质量的稳定性.2004年7月~2005年9月,我们尝试对子宫肌瘤全子宫切除患者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利用时间护理理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因时、因人而异进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曹文学;金晓红;陆金美;王富芳;肖艳;杨丽;赵文芳;王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有序性的死亡,与维持组织细胞的自身稳定及各种疾病(包括自身免疫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其发生与发展是瘤细胞增殖异常和凋亡受到抑制的结果.肿瘤细胞凋亡是凋亡相关基因通过启动凋亡信号传导系统来实现的,细胞凋亡的研究为进一步探索MM拓展了新的思路.本文对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温志红;汪兴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非常高,一般外科治疗收效不大.2000年5月~2005年6月,我们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5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肖丽霞;李亚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