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郭靖;介曙光;曹向戎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细胞, 细胞凋亡
摘要:①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细胞凋亡.②方法 采取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再灌注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检测DNA片段的存在,探讨细胞凋亡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关系.③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可见心肌细胞凋亡的超微结构特征;DNA电泳缺血再灌注组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特有的梯形条纹图像.TUNEL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组可见胞核呈深棕色反应的阳性凋亡心肌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检测结果表明: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增高.④结论 大鼠急性缺血再灌注的整个病理生理过程存在着细胞凋亡现象,而心肌细胞凋亡可能被Bcl-2/Bax蛋白所调控.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后磨牙深度纵劈裂保存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后磨牙因龋坏或治疗后咬硬物等原因使冠纵裂达到髓室底(根分歧)以下,无法直接桩冠修复的保存治疗,一直是口腔界的难题,因双侧都活动,传统方法只能拔除.为提高保牙率,我们对此类牙的保存进行了研究,探求到了一种较行之有效的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张化宇;高旭;杨湲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先兆流产保胎患者便秘相关因素分析

    先兆流产保胎患者中出现便秘症状比较常见,它不仅增加了患者心理上的痛苦,还对疾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引起脑出血、肠梗阻,甚至影响保胎效果而发生流产.2003年元月~2005年元月,对我院保胎患者便秘情况进行分析,以总结其便秘的发生原因,制订出合理的护理措施.

    作者:赖珍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烤瓷修复中牙髓病变的临床分析

    金属烤瓷冠以其美观、舒适、耐用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对于活髓牙而言,修复原则之一是尽量保存和保护基牙牙髓组织.在修复过程中有诸多原因可能影响到牙髓组织的健康.笔者对2003~2005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活髓牙烤瓷修复中引发病变的原因,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华;王富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2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

    近年来,随着交通、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我国严重多发伤的病例显著增加,据报道[1],严重多发伤所造成的死亡率,目前已上升为急诊病死率的第二位.如何及时有效地抢救多发伤患者生命,已成为急诊医学及创伤外科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院前急救严重多发伤12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乃远福;张美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卡维地洛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2002年1月~2004年3月,我们采用卡维地洛对40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旨在观察其疗效与耐受性,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崇新;陈灿;王海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非创性出血,常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多发生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年人,其主要特点为,起病突然,发展迅速,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眼球同向偏视、嘴歪、偏瘫等突出症状,这种患者应激心理较差,紧张、恐惧、焦虑、濒死感常常伴随疾病而来,对疾病的预后有很大影响.2001~2002年,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396例,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临床分析

    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常有低血糖的发生,>60岁兼有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占20%.因此,认识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对早期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998~2005年,我院共诊治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传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T型钢板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2例

    桡骨远端骨折行手法复位不满意或复位后再移位的患者大部分为不稳定骨折,影响远期疗效.2000年4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T型钢板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冬林;高顺红;张文惠;刘德群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方丝弓联合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

    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类型,对此类患者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双期矫治,但是,在恒牙列早期,颌骨的生长仍在继续,对正畸治疗的修复和改建反应迅速,此时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功能矫治器进行综合性治疗仍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近年来,我们采用方丝弓治疗器结合Twin block矫治器对恒牙列早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进行矫治1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一般医学院校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当代医学生的就业受中国入世、高校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后机制的不完善及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就业环境也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从2002年的145万增加到2005年280万人,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作者:安海娟;温颖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超常量外直肌后退治疗大度数外斜视患者15例分析

    1984年,杨少梅等首次报道,大度数外斜视患者手术可将外直肌后退量放宽为11mm,因外直肌常规后退量为大7mm,以此为标准治疗大度数水平斜视患者,往往术后斜视矫正不足.我们经临床观察,参考国内外文献,对2005年15例≥60△(△为三棱镜屈光度标记符号)成人外展过强型外斜视患者,采用超常量外直肌后退术式,大量为12mm,术后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付景珂;孙珍青;王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老年胆石症的外科治疗体会

    老年人胆管疾病,常见的为胆石症,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30岁以下为10%,40~50岁约为25%,50~60岁约为25%~30%,61~70岁约为40%,80岁以上约为55%[1].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中需行腹部手术者以胆囊疾病多.老年胆石症患者因其并存病多,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治疗应以积极治疗并存病,减少手术并发症.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共收治胆石症患者56例,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才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20例报告

    甲状腺癌的肿瘤学行为变化较大,表现为分化良好的隐性癌到侵犯性的未分化癌,其中3/4以上为分化型癌,即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1].分化型甲状腺癌多为低度恶性,目前均首选手术治疗.1997~2005年,我们共收治分化型甲状腺癌20例,均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春泉;高勇;叶维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Oddi括约肌蠕动方向及胆总管远端生理狭窄段长度与胆石病成因的相关性研究

    ①目的 探讨Oddi括约肌蠕动方向及胆总管远端生理狭窄段长度与胆石病成因的关系.②方法 对106例胆石病患者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观察胆管奥狄括约肌(SO)蠕动方向,胆、胰管末端进入十二指肠的类型,胆总管远端生理狭窄段(NDS)的长度.③结果 106例患者中57例SO蠕动方向出现异常改变(53.4%);76例NDS长度≥10mm(71.7%);共同通道者65例(61.3%),非共同通道者41例.76例NDS长度≥10mm者中SO蠕动方向出现异常者69例(90.8%);65例共同通道患者中,34例SO蠕动方向有异常改变(52.3%);41例非共同通道患者中,23例SO蠕动方向有异常改变(56.1%).④结论 胆石病的形成与SO蠕动方向异常及NDS长度过长密切相关,与胰胆管共同通道无明显关系;而NDS长度过长是SO蠕动方向异常改变的重要原因.

    作者:胡兵;唐采白;石丽红;吴毓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早期胃癌的X线诊断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位于诸恶性肿瘤的前列.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和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胃癌的发病率有年轻化的倾向.而胃癌的早期诊断对手术效果十分重要.据文献统计,早期胃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90%,而中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40%左右.2005年4月~2006年5月,我们采用张力双对比钡餐造影法,对早期胃癌患者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白得森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析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医院文化的建设是以人为本,以调动职工积极性为目标,是运用文化的力量和方式对医院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形式.健康的医院文化对医务人员的群体意识起导向、激励、凝聚和规范作用,可为医院管理注入新的活力.而思想政治工作是保证医院的办院方向不偏离为人民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保证医院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二者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同属上层建筑.探索医院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加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与经济两个效益的佳结合,推动医院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高树朋;金涛;汤玉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微量白蛋白尿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及其意义

    高血压病患者由于长期持久的血压升高,多年以后可引起全身的小动脉硬化病变,肾脏为主要受累的靶器官之一.高血压病晚期可导致严重肾脏病变,但其早期往往临床症状隐匿,常规实验室检查也无异常.现已证实,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是高血压病患者肾损伤的早期敏感指标,其检出率可达11%~40%.2004年8月~2005年3月,我们采用两点终点法测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MA的含量,并与63例健康人进行对照,旨在探讨高血压性肾损害早期微量白蛋白尿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皇;张耀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不同组织器官缺血/再灌注时微循环与血流动力学变化

    随着临床上对缺血性疾病救治成功率的明显提高,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IR损伤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微循环障碍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在IR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外许多学者亦结合临床实践,对各器官组织IR时微循环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报道,现综述如下.

    作者:赵霞;张连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多年,开始时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后渐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以及稳定期的COPD患者[1~4].2002年3月~2005年9月,我院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22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彩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湿器在老年患者术后的应用

    老年患者术后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较其它组人群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的几率高.为了减少老年患者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使他们更快的恢复,2004年10月~2005年4月,我们在部分手术后老年患者病室内使用家用加湿器,比较老年患者术后使用与不使用加湿器在呼吸道的管理中的差异,并对其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张辉;薛淑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