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糖水平对预测冠状动脉血流的意义

仇宝华;曹艳君

关键词:心肌梗死, 高血糖, 冠状动脉造影
摘要:①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在介入治疗前应激性高血糖水平对预测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流的意义.②方法 对STEMI住院患者156例,按入院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7.8mmol/L)、非高血糖(<7.8mmol/L)两组,同时所有患者介入治疗(PCI)前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获得梗死相关动脉(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观察两组患者TIMI血流的区别.③结果 高血糖组TIMI血流0级比例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P=0.035<0.05);而高血糖组TIMI血流Ⅲ级比例明显少于非高血糖组数(P=0.02<0.05);随TIMI血流的下降,在高血糖组患者所占比例逐步增高.④结论 STEMI应激性血糖升高越明显,提示TIMI血流越差,冠状动脉血流受损越严重.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及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方式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特点和新变化.如何应对这些新的变化,把大学生培养成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使他们能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知识结构完善、技能素质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杨振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肠肿瘤的影像学诊断与评价

    大肠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食管癌,居第3位.以往大肠癌的影像学诊断以钡剂灌肠透视为主要检查手段,自从CT的广泛应用和超声医学对胃肠道检查的开展,明显提高了大肠癌的诊断水平.近年来,我院经手术治疗的25例结肠癌、直肠癌,对其X线、B超、CT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其影像学特点.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高频电灼鼻泪管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原因是炎症引起鼻泪管的阻塞.高频电灼术主要是利用高频电碳化膜鼻泪管的阻塞组织,恢复鼻泪管的通畅[1].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共对376例(584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施行高频电灼鼻泪管重建术,经临床随访观察,疗效满意,报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莫小勤;蒙秀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对下肢静脉血管疾病的诊断

    彩色多普勒(CDFI)能动态、清晰地显示血管结构及其血流动力学状况,是血管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估测较为可靠的依据,已逐渐成为诊断血管疾病的主要手段.2004年12月~2006年1月,我们采用CDFI对下肢静脉血管疾病进行检查,旨在探讨其对下肢静脉血管疾病的诊断意义.

    作者:张长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浆细胞白血病2例

    1病历报告例1:患者,男,60岁,于1996年2月感乏力气短,盗汗,时有低热,不咳嗽,渐出现胸骨后疼痛,活动后加重,1996年3月于我院行胸正侧位片及胸部CT诊断为肺结核.长时间口服雷米封、利福平等.近1个月来出现面色苍白,精神、食欲差,于1996年8月26日入院.查体:T 36.2℃,BP 120/85mmHg,R 78次/min;重度贫血貌,精神欠佳,皮肤黏膜未见黄染、皮疹及出血热,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及右第4肋前部可触及大小分别为1.0cm×1.0cm、3.5cm×3.5cm包块,质硬有压痛,双肺正常,心率78次/min,律齐,心前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阳性,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无异常.

    作者:侯晓峰;秦迎春;闫艳;闫俊芝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方丝弓联合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

    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类型,对此类患者目前多数学者主张采用双期矫治,但是,在恒牙列早期,颌骨的生长仍在继续,对正畸治疗的修复和改建反应迅速,此时采用固定矫治器结合功能矫治器进行综合性治疗仍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近年来,我们采用方丝弓治疗器结合Twin block矫治器对恒牙列早期的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进行矫治1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危险因素的单中心观察性研究

    ①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死亡原因及其预防心脏破裂的(CR)措施.②方法 对1 237例AMI患者中21例并发CR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CR率女性高于男性;年龄≥70岁者,高于<70岁者的0.83%;(广泛)前壁心肌梗死,高于非(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无心绞痛(AP)或陈旧心肌梗死(OMI),高于有AP或OMI;有高血压者高于无高血压者;有糖尿病者高于无糖尿病者;接受早期血运重建者低于晚期血运重建者;应用正性肌力药者高于未应用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者低于未应用者;应用ACEI者低于未应用者;既往或住院期间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者高于未应用者.④结论 高龄、女性、(广泛)前壁MI、高血压史或梗死期间高血压、既往无AP或OMI史、晚期血运重建治疗、不适当的应用正性肌力药、以前或正在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是AMI后并发CR的危险因素.

    作者:吴志国;曹艳君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Oddi括约肌蠕动方向及胆总管远端生理狭窄段长度与胆石病成因的相关性研究

    ①目的 探讨Oddi括约肌蠕动方向及胆总管远端生理狭窄段长度与胆石病成因的关系.②方法 对106例胆石病患者进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观察胆管奥狄括约肌(SO)蠕动方向,胆、胰管末端进入十二指肠的类型,胆总管远端生理狭窄段(NDS)的长度.③结果 106例患者中57例SO蠕动方向出现异常改变(53.4%);76例NDS长度≥10mm(71.7%);共同通道者65例(61.3%),非共同通道者41例.76例NDS长度≥10mm者中SO蠕动方向出现异常者69例(90.8%);65例共同通道患者中,34例SO蠕动方向有异常改变(52.3%);41例非共同通道患者中,23例SO蠕动方向有异常改变(56.1%).④结论 胆石病的形成与SO蠕动方向异常及NDS长度过长密切相关,与胰胆管共同通道无明显关系;而NDS长度过长是SO蠕动方向异常改变的重要原因.

    作者:胡兵;唐采白;石丽红;吴毓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14例临床分析

    大咯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病死率较高,而及时控制出血,对挽救患者生命是至关重要的.临床内科对少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外科手术风险较大者.经导管支气管动脉栓塞可立即控制出血,疗效明显,而且操作方法较简单,安全性较高[1].我们对14例急性大咯血的患者,采取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章雪华;孙万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背景音乐对甲状腺手术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典型的就是焦虑反应.由此易使患者引起如紧张、恐惧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并伴有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亢进[1].音乐具有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的功能,通过这些神经结构和人体内脏躯体功能起作用,从而起到镇静、镇痛、调节心率、降低血压、改善肌肉紧张程度的作用[2].2004~2005年,我院对6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中给予背景音乐,以观察音乐治疗对手术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

    作者:杨秀丹;林平联;李秋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bcl-2基因转染对人胃上皮细胞GES-1细胞周期的影响

    ①目的 探讨bcl-2基因转染对人胃上皮细胞GES-1细胞周期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携带新霉素抗性(NEOr)基因的pcD-NA3/bcl-2和脂质体(lipofectamine)法转染人胃上皮细胞系GES-1,同时以pcDNA3(NEOr)空载体质粒转染同一细胞作为对照,用新霉素418(G418)筛选出bcl-2转染的阳性克隆.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细胞周期.③结果 bcl-2基因转染组S期细胞数明显较对照组增多.④结论 bcl-2基因转染可使S期细胞增多,提高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

    作者:朱丽华;陈静;周天戟;章广玲;习瑾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的护理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多年,开始时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后渐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以及稳定期的COPD患者[1~4].2002年3月~2005年9月,我院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Ⅱ型呼吸衰竭22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彩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山莨菪碱治疗小儿胃复安过量36例

    2004年5月~2006年5月,我院儿科共收治胃复安过量小儿患者36例,应用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为主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189例体会

    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开展院前急救工作以来,共接诊脑卒中患者189例.现将院前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杜正文;王学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先兆流产保胎患者便秘相关因素分析

    先兆流产保胎患者中出现便秘症状比较常见,它不仅增加了患者心理上的痛苦,还对疾病的康复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引起脑出血、肠梗阻,甚至影响保胎效果而发生流产.2003年元月~2005年元月,对我院保胎患者便秘情况进行分析,以总结其便秘的发生原因,制订出合理的护理措施.

    作者:赖珍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2省市老年人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研究

    ①目的 对全国老年人的睡眠障碍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老年人睡眠中存在问题,为采取相应对策提供依据.②方法 采用按比例男女、城乡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对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为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全部资料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③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 102份,PSQI平均得分为7.19±3.84,睡眠质量差者占49.9%;总体分析,南方差于北方、女性差于男性、农村差于城市、文化水平低者差于文化水平高者,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分项目P<0.01或P<0.05.部分老年人存在不良的睡眠习惯.④结论 老年人睡眠质量差,应给予积极关注,并采取应对措施.

    作者:陈长香;岳静玲;李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改进CT增强扫描护理工作流程的探讨

    CT增强扫描是当前影像检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被临床医生认可,作为CT实施增强的护士,如何顺利完成增强工作,把增强风险降到低,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

    作者:张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IBWI)是指出生体重低于或等于1 500g的新生儿,多见于早产儿,尤其是胎龄<32周的早产儿.此类患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机体调节功能差,易并发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肺出血、败血症等,故病死率较高,且预后不良.针对这类患儿,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足够细心、耐心,以降低病死率,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薛福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脑出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非创性出血,常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多发生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中老年人,其主要特点为,起病突然,发展迅速,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眼球同向偏视、嘴歪、偏瘫等突出症状,这种患者应激心理较差,紧张、恐惧、焦虑、濒死感常常伴随疾病而来,对疾病的预后有很大影响.2001~2002年,我院收治脑出血患者396例,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改善基本模式提高教学查房质量

    教学查房是实习带教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使医学生受到良好的医德医风的熏陶,养成严谨的科学的作风,培养临床思维和独立思考、工作的能力.高等医学院校的后期教学主要是通过临床实习,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完成医学人才系统教育的全面计划.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