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

平少华;王相利;王晓勤;程爱国

关键词:骨髓功能, 骨髓基质细胞, 诱导分化, 神经细胞, β-巯基乙醇
摘要:①目的探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特性.②方法大鼠的骨髓基质细胞传代培养4代后,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β-巯基乙醇预诱导24小时,再以β-巯基乙醇、二甲基亚砜和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联合进行正式诱导6小时.诱导后的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③结果诱导后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率分别为84.13%和4.27%.④结论β-巯基乙醇、二甲基亚砜和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可以促进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

    ①目的探讨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向神经细胞分化的特性.②方法大鼠的骨髓基质细胞传代培养4代后,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β-巯基乙醇预诱导24小时,再以β-巯基乙醇、二甲基亚砜和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联合进行正式诱导6小时.诱导后的细胞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鉴定.③结果诱导后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率分别为84.13%和4.27%.④结论β-巯基乙醇、二甲基亚砜和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可以促进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向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

    作者:平少华;王相利;王晓勤;程爱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支气管与隆突成形术治疗中央型肺部恶性肿瘤

    1996~2003年,我们对9例中央型肺部恶性肿瘤施行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和隆突成形全肺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疗效.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勇;陈荣林;王晨;陶勇;耿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外固定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复杂骨折32例分析

    1989~2003年,我们采用半环槽式外固定架技术治疗四肢开放性复杂性骨折患者32例,疗效较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白福彦;殷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同型二聚体细胞膜糖蛋白与恶性肿瘤

    同型二聚体细胞膜糖蛋白(CD105,又名Endoglin),是内皮细胞表面与增殖相关的膜抗原,同时又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受体复合物成分之一,主要表达于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

    作者:侯静朴;董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去甲长春花碱致静脉炎的护理

    2001~2004年我院对106例肺癌患者去甲长春花碱(NVB)化疗的资料进行统计,55例发生了静脉炎,经早期预防和精心护理均痊愈,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关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白血病的治疗进展

    白血病是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的第7位,为4.7/10万;欧美国家为6.4/10万,居各种肿瘤的第6位.

    作者:李一辉;王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吗啡和小剂量纳洛酮对妇科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①目的观察硬膜外吗啡和小剂量纳洛酮在妇科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②方法 ASAⅠ、Ⅱ级60例全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吗啡+纳洛酮组(MN),吗啡组(M),每组30例.MN组:吗啡3mg+纳洛酮0.4mg+地塞米松10mg+1%罗哌卡因20mL;M组:吗啡3mg+地塞米松10mg+1%罗哌卡因20mL;均以生理盐水配置150mL泵内,关腹膜时硬膜外腔给予负荷量吗啡2mg+生理盐水至10mL后连接 PCA(江苏杨州市华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镇痛泵进行自控镇痛(PCA),术后2、6、12、24、46小时行VAS评分,并对有效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③结果 MN组术后12小时内 VAS评分低于M组(P<0.05);MN组PCA按压次数少于M组(P<0.05).④结论小剂量纳洛酮可增强吗啡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增强内源性阿片肽的合成及释放有关,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是一种较好的镇痛选择.

    作者:徐江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与水杨基荧光酮-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铝的比对试验

    ①目的对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铝(简称CAS法)与水杨基荧光酮-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分光光度法(简称SAF法)进行比较.②方法对两种方法基本情况以及准确度、精密度、干扰情况进行对比试验.③结果 CAS法与SAF法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分别在4.6%~4.7%及1.8%~6.6%.④结论精密度方面, CAS法优于与SAF法;在除干扰方面方面, SFA法优于与CAS法.

    作者:李志娟;强立新;宋春伟;赵艳英;王君;吴捷;张锦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C-反应蛋白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指导应用肝素的临床意义

    早在1995年的AHA第5次预防会议上,就提出了炎症标志物的检测对识别需要给予一级预防的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作用.近来许多研究表明[1~7],稳定型冠心病或ACS患者,其C-反应蛋白(CRP)可用作预告再发心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子,目前这些患者首选的药物治疗是肝素抗凝.

    作者:郭秀军;张永光;张杰;李歧梅;张桂娟;闫丽丽;田凤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36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应用紫杉醇、顺铂联合化疗的整体护理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对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患者,化疗可消灭部分亚临床的转移病灶,提高生存率.

    作者:黄浩;丁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两种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我国的高血压发病率为11.35%,患病总人数超过1亿.随着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的不断涌现,如何选用安全、方便、有效的药物已成为治疗高血压的关键.

    作者:侯贻平;于锡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硬膜外阻滞治疗老年患者胸内手术的疗效观察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作为一种减少异体输血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存在着容量负荷过量,老年患者因心脏储备功能及对循环血量的适应能力下降,对实施AHH有所顾虑.

    作者:杨加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研究性学习与理想和现实的大学教育

    科教兴国,教育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实践证明,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原有的一套教育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作者:蔡文书;王希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及其意义

    ①目的评价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及其意义.②方法对56例诊所诊断的初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以及62例诊所诊断正常血压偏高的老年人进行动态血压监测.③结果诊所诊断为高血压病患者中有13例(23.2%)为白大衣高血压;诊所诊断为正常血压偏高者中有11例(17.7%)为夜间高血压病患者.④结果在诊所诊断为高血压病老年患者中有较高的白大衣高血压发生率,而在诊所诊断为血压正常的老年人中亦有部分患者为夜间高血压,说明对老年人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是非常必要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溢;银翠云;杨昱;龚卫东;陆秀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论管理会计工作的与时俱进

    加入WTO以来,使我国真正全面地融入了全球经济.并且,一方面,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我国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环境.如何使管理会计(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搞好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张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抑郁状态调查及心理干预

    ①目的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抑郁状态,探讨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②方法对8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抑郁量表(CES-D)调查,发现62例( 76.5%)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不作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③结果 3周后CES-D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干预组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④结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抑郁状态发生率较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心理干预可有减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抑郁状态,利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陈桂凤;李静娣;张四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两种免疫双扩散法鉴别血液制品的比较

    人血制品的鉴别试验之一为免疫双扩散法,此法可以进行人血源与其它动物血源的区分,从而达到鉴别药品真伪的目的.

    作者:张智慧;崔淑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快速抗生素敏感试验方法的建立

    ①目的探讨建立快速药物敏感试验方法. ②方法测定细菌生长不同时间培养基中蛋白质含量,并进行比较,根据蛋白质含量变化确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③结果细菌生长6小时后培养基中蛋白质含量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测定培养基中蛋白质含量变化可以作为一种判断药敏结果的新方法.

    作者:李琳;田青友;曹蕾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巴彦淖尔市医院2002~2003年恶性肿瘤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①目的探讨恶性肿瘤的临床流行病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②方法将每份病历的临床资料采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③结果恶性肿瘤在我市民族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城市、农村与牧区间也无显著性差异.④结论 50~60岁组为恶性肿瘤的高发年龄组占46.29%.因此,应加强对该组人群的检查,以免造成漏诊与误诊.

    作者:盖红卫;胡春梅;高国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氨甲蝶呤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效果评价

    异位妊娠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输卵管妊娠为多见.氨甲蝶呤(MTX)已广泛应用于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但全身用药的疗效并非令人满意,加用米非司酮可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1997年3月~2000年6月我院治疗异位妊娠60例,报告如下.

    作者:宋明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