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危新生儿56例抢救体会

杨力群;朱静钧;胡彩莲;金剑;徐岚

关键词:高危新生儿, 抢救, 体会
摘要:我院新生儿病房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收治高危新生儿56例,高危因素包括: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严重感染及母亲妊高征等.现将抢救情况报告如下.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6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为常见出血性疾病之一,通常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脾切除或免疫抑制治疗.由于个体差异,部分病例疗效不甚满意,并且易复发.1995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应用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pH4)(IVIG)治疗16例ITP患者,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艳玲;张智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免疫层析法与一步酶联免疫吸附法联合检测HBsAg的应用体会

    目前国内大部分实验室应用一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BsAg,虽然操作程序较经典的二步ELISA法简单,缩短了检测时间,但当HBsAg浓度过高时,易发生钩状效应,而使HBsAg出现假阴性,造成漏检.克服钩状效应的方法可将标本做1∶10~1∶100稀释后重测或采用经典的二步ELISA法.但这2种方法操作程序复杂,时间长,给实验室带来不便.我院2003年1~7月用免疫层析法与二步法和稀释一步法做比较,发现免疫层析法可代替以上2种方法,能简便、有效地避免钩状效应的发生.

    作者:温立娟;赵静;常连刚;曹风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γ-干扰素和腺苷脱氨酶在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征象,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临床上仍有20%~30%的患者用常规的诊断方法不能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笔者选择2003年1月~2004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胸腔积液患者62例,通过检测患者胸液中γ-干扰素(γ-INF)和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探讨其在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变化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雅;吴亚男;郑晓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特大面积深度烧伤微粒皮移植16例

    特大面积烧伤治疗难点是创面的修复,由于皮源少,修复比较困难.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微粒皮移植技术,使创面很快愈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报告如下.

    作者:张功宝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生理学教学实验中的干扰现象及其排除方法

    干扰是生理学实验中对正常的实验现象和结果产生影响多见的也是严重的因素.不同的实验内容、实验仪器及实验方法产生干扰的原因各不相同,其干扰现象及排除方法也不同.识别不同的干扰现象和掌握其排除方法,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及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福伟;崔国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胆源性胰腺炎56例治疗体会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85例,其中确诊为胆源性胰腺炎56例(66%),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宝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中药配合手术对精索静脉曲张所致不育的疗效观察

    精索静脉曲张是引起男性不育常见的病因之一,在男性不育患者中发病率为35%~40%,居男性不育原因的首位[1],精索静脉曲张大多发生在左侧,也可发生在右侧或双侧,常伴有睾丸缩小、变软和组织学改变,以及精液检查异常,如精子密度低下,精子活度、活力降低,畸形率升高,精子功能异常等.2000~2003年,我们从临床实践中观察发现,对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后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患者精液分析和精子功能等相关参数均明显好转.

    作者:许金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原发性输卵管癌误诊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女,50岁,于2003年1月11日因阴道不规则出血 1个月,右下腹痛20天而入院.患者近1个月来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多,近20天又出现右下腹痛,就诊于外科,诊断为阑尾炎,抗炎治疗后右下腹痛减轻.于2002年12月31日就诊于我院妇科,B超检查提示子宫增大,内膜增厚,考虑子宫内膜占位或子宫内膜异位症.行诊刮术,病检报告为子宫内膜增生,局灶性腺瘤型增生.

    作者:白雪;王秀珍;郭红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褥疮医疗气垫在骨科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更新,护理水平的逐渐提高,近年来,我们使用褥疮气垫防治褥疮,治疗75例患者,效果良好.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孟云;李青枝;王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氯胺酮与小儿臂丛麻醉联合应用的体会

    近年来,我院对手外伤及前臂外伤患儿采用氯胺酮臂丛神经阻滞的方法,取得初步经验.但与单纯氯胺酮分离法麻醉比较,其镇静、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异,报告如下.

    作者:邱成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B超引导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治疗外伤后肝内胆汁湖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男,26岁.于2000年5月6日乘坐大卡车时与一辆卡车相撞,被摔出车门.第3天出现右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皮肤、巩膜黄染、发热,体温高39.6℃,小便黄色,食欲差.血常规:白细胞13.62×109/L,中性0.822,Hb 71g/L.血生化检查:GOT 72.5U/L,GPT 114.9U/L,TB 368.2/μmol/L,DB 194.5/μmol/L,γ-GT 534.0U/L,LDH 700.2U/L.B超检查示:肝左内侧叶可探及12.2cm×12.0cm×9.9cm的不规则液性暗区,其内可见絮状沉积物回声,肝内胆管轻度扩张.经保肝、降黄、抗炎等治疗半个月,腹痛、发热缓解,黄疸消退.

    作者:图雅;徐利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习惯性流产50例

    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为习惯性流产,每次发生的时间可不同,其临床特征与一般流产相同.习惯性流产是与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黄体功能不全是原因之一.约占25%~60%[1].2000年8月~2002年6月我院不孕不育门诊应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治疗习惯性流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鹿敏;朱汉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形势下企业医院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及我国加入WTO,医院的医疗机构也正步入了昔日国企改革所面临的局面.企业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必须打破过去传统的思维模式,更新观念,不断适应医疗卫生市场发展变化,确保医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站稳脚跟,本文就企业医院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丁大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例小儿左大腿毁损小腿旋转移位再植的护理

    小儿大腿毁损罕见,其治疗极其困难,我院2001年4月,用小腿旋转上移再植的方法治疗1例6岁小儿大腿毁损伤,经精心治疗护理,再植肢体成活,可配带假肢行走.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彩玲;王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分析

    ①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其技巧. ②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及术后病理确诊的胶质瘤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③结果手术全切14例,次全切6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运动及语言等神经功能未受影响,无手术并发症.④结论脑胶质瘤采用显微手术效果好,是手术治疗的首选.尤其对于位于重要功能区的肿瘤,只要严格按肿瘤边界切除肿瘤,即可减少功能障碍的发生,提高术后生存质量.

    作者:唐耀领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采访工作研究

    21世纪给图书馆界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方面,图书价格持续上涨,图书馆购书经费却非常紧张,并且,图书市场发展变化巨大,出版发行物品种类繁多,而另一方面,在大量媒体信息的冲击下,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出现了时效性强、涉及新学科知识面广等特点.这给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藏书采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提高采访人员素质,充分利用有限经费,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首要任务.

    作者:史连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视疲劳135例临床分析

    ①目的探讨视疲劳的临床特点,旨在为制定视疲劳防治的新策略提供依据.②方法对135例视疲劳患者检测其屈光状态,并检查眼位、眼肌运动和泪液功能和对症治疗.③结果屈光不正132例,其中88例(66.7%)为远视和(或)远视散光,44例(33.3%)为近视和(或)近视散光.123例(91.1%)有隐斜视,60例(44.4%)内融合不足(<25°),97例(71.9%)泪液分泌缺乏或不足,92例(68.1%)泪膜破裂时间(BUT)<10秒.经对症治疗后,109例(80.7%)视疲劳症状改善或减轻,泪液分泌试验和BUT好转,而患者的屈光、老视、融合等视功能未发生变化.④结论视疲劳的发生与眼的调节、过度用眼、不合理的镜片矫正、不良周围环境等多因素有关.

    作者:焦永法;武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门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31Ⅰ治疗的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放射性131Ⅰ治疗甲亢,其简便、经济、有效、安全的优点已被公认[2].笔者总结我院2001~2003年门诊152例甲亢患者用131Ⅰ治疗的管理及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靖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巨大子宫平滑肌瘤1例

    1 病历报告患者,54岁,平素月经规律,妊5产4.于1998年1月于单位体检时发现子宫肌瘤,具体大小不详,未做任何治疗.2003年11月无诱因出现腹胀及下肢浮肿,无发热、消瘦、腹痛、尿频、便秘等症状,月经正常;2004年2月18日B超示腹腔巨大混合性包块(来源于附件可能性大),CT检查:①考虑子宫肌瘤(浆膜下),②右侧肾盂积水、左侧输尿管扩张.

    作者:王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小鼠胃模型的研究

    ①目的探索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昆明小鼠的胃感染模型的方法.②方法采用国际标准菌株NCTC11637灌喂昆明小鼠,所有动物灌喂前用酒精预处理一次,再隔天灌喂,共5次,每次0.4mL.实验组菌液灌喂,对照组生理盐水灌喂.所有动物灌喂前禁食、禁水12小时,灌喂后再禁食水4小时.在末次灌喂后2、4、6、8周分批以脊椎脱臼法处死实验组动物,分别用细菌学及组织学方法评价HP感染及其引起的胃组织炎症反应.③结果造模2、4、6、8周后,动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75%、100%、60%、30%;对照组是0%.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阳性率分别是50%、56%、90%、70%;对照组38%.HP感染4周后胃组织甲苯胺蓝染色胃黏膜表面及胃小凹内可见数量不等的HP,实验组与对照组的HP感染定植量的差异有显著性;HE染色可见轻度的炎性反应,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④结论用灌喂HP的方法能建立早期的小鼠感染模型.

    作者:张天哲;武英;徐厚君;闫立成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