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祝由医学心理学探微

马艳苗;梁琦;李艳彦;柴智;周然;冯丽梅

关键词:祝由, 中医, 心理治疗, 心理疾病
摘要:祝由作为一种古老的心理治疗手段,在我国已有4 000余年的历史,就中医而言,对祝由的态度也是毁誉参半.这门曾经登上医学殿堂的古代技术,从诞生之初就披上了浓厚的迷信外衣.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祝由蕴含着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融汇当今心理学的众多分支,在古代心理治疗运用中拥有众多验案,将极大地开拓人类心理学研究和心理疾病治疗的视野,值得医学研究者进一步发掘.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生殖学学科发展思路探讨

    中医生殖学学科在近年来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文章就中医生殖学学科起源、形成、发展与成熟做出了概要式回顾,并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以进一步明确研究范围.以此为基础对中医生殖学学科发展面临之问题,发展之思路作出展望与思考.主要针对中医生殖学学科的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及学科队伍发展等相关问题,提出建议与思考:如在基础研究中应重视结合现代医学;在临床研究中应主要围绕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不育症研究、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研究、中医药对于生殖健康预防指导研究、中医药在辅助生育技术中的作用4方面进行;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科团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期通过以上思考能为中医生殖学学科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孙自学;张琦;王祖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风药固肠止泻机制探讨

    风药止泻,应用得当,效果显著,甚至有医家言“风药固肠”.文章从解表、升阳、胜湿、健脾、调肝的角度探讨风药固肠止泻的中医理论基础,并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风药单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阐释风药止泻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溯源相关典籍,简单总结风药临床应用要点,以求对风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刘明坤;吴春雁;房玉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韩世荣应用通络法治疗硬皮病经验

    韩世荣主任医师长期从事硬皮病临床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韩老认为络脉阻隔是该病的重要病机,并贯穿疾病的始终,在辨证的基础上运用通络法治疗,收效颇佳.

    作者:李宁;李美红;韩世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从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中医“治未病”

    中国文化儒道二家之学为两大主流,直至后汉佛法陆续输入,儒道佛文化分别从不同角度为中医“治未病”理论提供了智慧与养料.中医学兼具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双重属性,将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家的养生学术思想与中医“治未病”理念进行纵向的陈述和横向的比较,梳理博采儒道佛众家之精的中医“治未病”文化价值,进而让更多的年轻学者认识到实欲医者兼修文化,自能于医学登峰造极之理,从而传承、弘扬中医“治未病”理论,促进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进一步复兴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朱爱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从《伤寒论崇正编》看黎庇留对明清伤寒学派的继承与研究

    《伤寒论崇正编》是岭南医学中伤寒学派的代表著作.通过对《伤寒论崇正编》的整理、发掘,探寻岭南伤寒名家黎庇留对明清伤寒学派的继承与研究.黎庇留跨越各伤寒学派,不自限于一系一派,兼收并蓄,注重从实际临证中阐释张仲景心法.开岭南《伤寒论》实践研究之风,其“览百家,评诸注得失,抉其微,撷其华”“以书勘证,以证勘书”的写作方式,突破地域限制,在岭南大胆使用经方的精神,暗合岭南医学重视实践、善于总结归纳、由博返约的实用特色,为岭南医学的发展树立了一面旗帜.

    作者:周登威;徐志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益气、活血代表方保元汤联合桃红四物汤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肺泡水转运的作用机制.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术后4周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随机将动物分为模型组、益气活血组和缬沙坦组,并另设假手术组.用药4周后,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肺/体重比,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肺脏AQP1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间质破坏严重,湿肺/体质量比、干肺/体质量比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AQP1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组和缬沙坦组大鼠肺间质破坏显著减轻,湿肺/体质量比、干肺/体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肺组织AQP1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能够减轻慢性心力衰竭肺间质损害,调控肺组织AQP1表达改善肺泡水转运,从而改善心脏功能.

    作者:韩安邦;路迎冬;张丹丹;张冰冰;赵明镜;赵一舟;崔向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四维调曲整脊法配合平衡针治疗寰枢关节错位临床研究

    目的:从生物力学平衡和生命科学中枢调控角度,运用四维调曲整脊法配合平衡针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并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6例寰枢关节错位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用平衡针灸针刺后予四维调曲整脊法,对照组只用四维调曲整脊法.连续治疗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按标准评定疗效和进行随访.因失访病例9例,治疗后拒绝复查影像病例7例,故实际纳入研究共80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临床治愈率为90.4%,对照组总有效率94.7%,临床治愈率为76.3%,治疗组显著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头痛、头晕的主要症状及其他合并症、张口位齿状突偏移、颈曲改变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平衡针以中枢调控为手段及时镇痛,四维调曲整脊法是通过调整腰椎曲度,改善寰枢椎间的位置关系为目标,两者结合,急缓同治、标本兼治,能够有效改善或消除寰枢关节错位的症状和体征,治疗无不良反应.

    作者:张汉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黑蒜提取液抑制胰腺癌Panc-1小鼠移植瘤的转移能力及分子机制

    目的:探讨黑蒜提取液(ABGE)对荷瘤小鼠Panc-1细胞在体内的生长以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建立胰腺癌Panc-1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及转移瘤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黑蒜低,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4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黑蒜提取液组0.4、0.8mL(相当于生药8.0、16.0g/kg),阳性环磷酰胺,2周后摘取眼球血脱臼处死小鼠,剥离瘤体称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以及转移抑制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Smad4以及TGF-β1的表达.结果:腹腔注射黑蒜提取液可显著抑制小鼠Panc-1细胞移植瘤生长及肺转移的发生率,肿瘤抑制率可高达63.6% (P<0.01),而肺转移抑制率可高达63.5% (P<0.01).且黑蒜高剂量抑制Panc-1细胞转移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免疫组化可检测发现:黑蒜提取液组Panc-1细胞胞质中TGF-β1褐黄色颗粒较空白对照组少见,而Smad4胞浆着黄色则较空白对照组多见.结论:腹腔注射黑蒜提取液可显著抑制小鼠Panc-1细胞移植瘤生长及肺转移的发生率,上调荷Panc-1小鼠移植瘤中Smad4的表达并下调TGF-β 1的表达,与TGF-β1/Smad4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以上可能是黑蒜提取液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和转移的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宫晓静;郭娜;王义善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思路与实践

    中医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总结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SLE的中医诊治思路,主张中西医合理配合控制病情、改善预后,强调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本病以阴虚血热为本,核心病机可概括为毒、瘀、虚3个主要方面,治疗当分病情急缓而有所偏重,滋阴、清热、解毒、祛瘀诸法贯穿始终.在本病的不同时期指导中药如何同西药配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论述了中药在狼疮性肾炎、激素撤减、防治并发症、合并妊娠中的作用和治疗思路.

    作者:韩曼;姜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从中医寒热论治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影响青中年女性身心健康及生育的常见疾病,基于对“寒热证”本质的基础研究以及长期的临证经验积累,文章提出从“寒热”论治月经不调的根本大法,并指导临床依脏腑经络、辨轻重程度及顺四时周期调寒热治疗月经不调的思路.

    作者:熊祎虹;姚小芹;刘宇;赵冬梅;张学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斜圆刃针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浆ET-1、CGRP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斜圆刃针治疗对颈性眩晕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斜圆刃针治疗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每组100例,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血浆ET-1及CGRP水平变化.结果:斜圆刃针治疗组临床疗效与普通针刺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0.05).斜圆刃针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3个月的症状评分与普通针刺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斜圆刃针治疗组及普通针刺对照组ET-1显著降低(P<0.05),CGRP显著升高(P<0.05).结论:斜圆刃针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对ET-1与CGRP的水平调整来实现的.

    作者:郑雷刚;郁金岗;李永新;武慧强;安凌飞;张雄飞;温志恒;王晓岚;张志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肾脏病免疫炎性反应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

    免疫失调和炎性反应与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在控制血糖、血压,合理使用ACEI/ARB药物基础上,重视应用抗炎和免疫调节药物,对延缓糖尿病肾脏病发展有重要意义.祛风除湿通络中药可起到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在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中应用前景较大.

    作者:申子龙;赵进喜;吴文静;黄为钧;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半夏厚朴汤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性慢性咳嗽初探

    慢性咳嗽的病因很多,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也是其中之一.但这种咳嗽的病机有其特殊性,文章做初步探讨,即痰浊内阻是其内在病理基础;气机不利是病机关键.痰浊壅塞气道,鼻咽不利、宜宣失宣,胃气返逆、宣降不降,均可导致肺失宣肃而产生咳嗽;六淫外侵是常见诱因.半夏厚朴汤具有化痰利饮、调畅气机的作用,可作为本病治疗的基础方,临证时还需兼顾鼻窍、咽喉、脾胃的不同征象,随证加减.

    作者:张元兵;徐超;刘良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基于佐剂关节炎低氧微环境观察新风胶囊对血管新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缺氧诱导因子1α (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及新风胶囊对其的影响,探讨新风胶囊抑制滑膜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新风胶囊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介素(IL)-4、IL-10、IL-17、IL-22;采用qRT-PCR法、免疫印迹检测大鼠滑膜血管HIF-1α、VEGF-A、MVD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关节症状增加,血清IL-17、IL-22升高,血管HIF-1α、VEGF-A、MVD mRNA、蛋白明显升高,IL-4、IL-10表达显著降低(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新风胶囊组HIF-1 α、VEGF-A、MVD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滑膜血管HIF-1αmRNA与IL-17呈正相关,VEGF-A mRNA与E、IL-22呈正相关,MVD mRNA与E呈正相关;HIF-1α蛋白与AI呈正相关,VEGF-A蛋白与IL-22呈正相关,与IL-4呈负相关,MVD蛋白与IL-17呈正相关.结论:新风胶囊抑制滑膜血管新生可能是通过降低HIF-1α、VEGF-A、MVD基因、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张晓军;刘健;万磊;黄传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医话的读与写

    医话属于医学杂文,它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临证体会、用药心得、验方总结、考证纠错、轶闻珍言或是医事杂记.医话的形式多样,体裁自由,是具有中医特色的散文.它不仅能将学术思想传达给读者,同时还兼顾到论文的可读性与趣味性,将中医药文化也融入其中,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就医话的读与写进行探讨.

    作者:徐楚韵;张光霁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李赛美运用加味五苓散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辨治处方分析

    目的:研究李赛美教授运用加味五苓散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证治规律.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李教授门诊病历70份,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建立形式背景,生成属性偏序结构图,从中发现总结李赛美教授运用加味五苓散的方药及方证配伍规律.结果:李赛美教授常用加味五苓散合小柴胡汤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并加补气、温阳之品,寒温并用,经腑同治.结论:将形式概念分析理论应用于中医辨证体系,通过庞大数据库探索其隐藏的知识和规律,使之直观化、可视化,也为名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开辟新道路.

    作者:刘青;李赛美;徐笋晶;刘超男;林勇凯;谢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中医证候与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研究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中医证候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于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9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和证型的确定.以入ICU24h内的差值,行APACHE Ⅱ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医证候分布:实证类15例例例(25.42%),虚证类20例(33.90%),虚实夹杂类24例(40.68%).对3组的APACHE Ⅱ评分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实证组与虚证组、虚实夹杂组与虚证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实证组与虚实夹杂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虚实夹杂证多,虚证次之,实证少.虚实夹杂类以肺脾气虚,痰蒙神窍居多;虚证类与虚实夹杂类均有肺气虚;实证类以痰蒙神窍和兼瘀证者占多数.实证组与虚实夹杂组APACHE Ⅱ评分均数在22分以上,而虚证组均数在14分以下,说明实证组与虚实夹杂组病情重于虚证组.

    作者:苏春燕;范吉平;刘祖发;王蓓;于红建;于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甘肃地区男性海洛因成瘾者流行病学特征与痰性证素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甘肃地区男性海洛因成瘾者流行病学特征与中医痰性证素的关系.方法:对甘肃省下属酒泉市、嘉峪关市强制戒毒所、平凉市第十监狱共300名自愿参加调查的海洛因成瘾者,开展流行病学特征及毒品成瘾者中医PRO量表采集,应用证素辨证法提取中医证素.结果:毒瘾的形成与痰性证素密切相关,痰胶着难愈的特性是使瘾难以完全戒断的主要原因.海洛因成瘾者的吸毒量、吸毒频率、对毒品的渴求程度以及吸烟情况为痰性证素的危险因素.成瘾者的社会生活关系也与痰性证素的形成呈正相关.结论:痰胶着难愈的特性是使瘾难以完全戒断的主要原因,在中医药戒毒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有选择的对成瘾者的痰证进行干预.除此,还可以从成瘾者社会关系的协调上找出毒品戒断突破口.

    作者:金李;林华坚;刘新爱;宫璞;张金玲;李灿东;杨朝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改善慢性应激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电生理长时程增强表现

    目的:研究锁阳乙酸乙酯提取物(ECS)对去势小鼠慢性应激所致学习记忆障碍作用在Morris水迷宫和神经电生理长时程增强(LTP)方面的表现.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CS组.模型组与ECS组采用慢性应激方法造模,ECS组小鼠以0.47mg/mL、0.1mg/10g司步灌胃ECS提取物.在造模8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造模成功时进行海马组织的神经电生理LTP检测.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ECS组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0.01).神经电生理LTP结果显示ECS组小鼠的兴奋性突触后场电位斜率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ECS在Morris水迷宫和神经电生理LTP两方面均表现出改善去势后慢性应激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作者:马素亚;畅洪昇;郑俊超;程丹;折改梅;王旭;鲁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铁皮石斛醇提不同萃取物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HSC-T6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铁皮石斛醇提不同萃取物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 1)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TGF β1诱导HSC-T6细胞增殖模型,MTT法探讨萃取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RT-PCR、ELISA法测定其对细胞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MTT结果表明,正己烷层、氯仿层、乙酸乙酯层对TGF β1诱导的HSC-T6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RT-PCR、ELISA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正己烷层显著降低α-SMA、CTGF、TβR-Ⅱ的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P<0.05),氯仿层能抑制CTGF、TβR-Ⅱ的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P<0.05),乙酸乙酯层组抑制CTGF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铁皮石斛醇提萃取物中的正己烷层可能通过抑制α-SMA、CTGF、TβR-Ⅱ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氯仿层、乙酸乙酯层可能通过抑制CTGF、TβR-Ⅱ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作者:郑婷;汤晗霄;赵天文;屠珏;蔡月琴;盛云杰;张永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