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自学;张琦;王祖龙
目的:考察防己与茯苓配伍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饲料加力竭游泳的方法建立模型,通过检测对胃肠功能、肝脏功能、血清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考察防己与茯苓组合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防己水煎液组ALT、AST、TG、CHO和LDL-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茯苓水煎液组Gas和ALB显著升高,CHO和LDL-C显著降低;防己低剂量+茯苓组Gas、ALB和HDL-C显著升高(P<0.05,P<0.01),ALT、AST、TG、CHO和LDL-C显著降低(P<0.05,P<0.01);防己中剂量+茯苓组Gas、TC、ALB和HDL-C显著升高(P<0.05,P<0.01),ALT、AST、TG、CHO和LDL-C显著降低(P<0.05,P<0.01);防己高剂量+茯苓组Gas、TC、TP、ALB和HDL-C显著升高(P<0.05,P<0.01),ALT、AST、TG、ALP、CHO和LDL-C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各给药组对模型大鼠的胃肠、肝脏和血清学指标均有改善,且两药配伍疗效优于单味药.
作者:刘嘉琪;王秋红;匡海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异黑成熟颗粒对异常黑胆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用熏烟90d结合气道滴注弹性蛋白酶法建立COPD,在此基础上叠加干寒环境、干寒饮食和足底电刺激建立异常黑胆质型COPD(ASSCOPD).ASSCOPD于建模后第90天随机分为异黑组和异黑成熟颗粒干预组(给药组),给药组予异黑成熟颗粒灌胃0.54g· 200g-1·d-1,共7d.ELISA法检测模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IL)-8、IL-10、TNF-α.数据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①血清中炎性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异黑组IL-8含量显著升高(P<0.05)、IL-10、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P<0.05),给药组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异黑组和给药组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异黑组IL-8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异黑组比较,给药组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5).②BALF中炎性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异黑组IL-8、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给药组IL-8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异黑成熟颗粒可改善异常黑胆质型COPD大鼠模型的免疫功能,减轻模型炎性反应状态.
作者:高振;伊合帕尔·吐依洪;姜敏;田戈;王晶;徐丹;荆晶;李争;哈木拉提·吾甫尔;李风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行气疏肝对药香橼佛手对抑郁大鼠HPT轴和HPA轴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慢性不可预见轻度应激抑郁症动物模型(CUMS)配合孤养的造模法,通过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试验、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酶释放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各项指标评价对药香橼佛手对抑郁大鼠HPT-HPA轴功能的影响.结果:给药后,模型组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均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P<0.01);香佛低剂量体质量、中剂量糖水偏爱率、高剂量体质量和糖水偏爱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模型组FT3、FT4明显低于空白组(P<0.05,P<0.01),TRH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香佛低剂量T3,中剂量FT3、FT4,高剂量组T3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P<0.01),香佛中、高剂量组TRH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ACTH和CORT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香佛低剂量组CORT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行气疏肝对药香橼佛手对抑郁大鼠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试验水平运动有增高作用,对抑郁大鼠HPT轴功能低下和HPA轴功能增高有一定改善作用.
作者:宋美卿;马澜;贾力莉;牛艳艳;仝立国;冯玛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早期的黄精炮制研究主要集中在消除刺激性、降低或消除毒性、改善临床疗效等方面,现代炮制中增加了炮制对节省时间、成分变化、药理作用、临床疗效等方面的考察,因此关于黄精炮制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从众多研究报道中也发现了不少存在的问题.如有关蒸、烘次数及时间的争议较大,复蒸法和单蒸法所得药材的质量和临床疗效缺乏论证;黄精成分十分复杂且各成分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却仅以黄精多糖为标准的评价体系不够严谨;不同炮制方法所得药材的临床疗效差异不明确;各地区各民族使用不同的炮制方法,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根据对相关文献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加强黄精炮制的系统研究,建立系统而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评价体系;应加强黄精的综合利用研究和产品深度开发研究,实现黄精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
作者:易思荣;全健;李品明;肖波;黄娅;余中莲;罗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肝生血”的理论观点是中医学有别于现代医学独特而相对完善的理论观点,其扩充了中医对气血生化的认识,为临床补血提供理论根据.《黄帝内经》提出“肝生血”观,究其机制与肝应春有促生、催生及生发作用从而促使气血得以生化;同时又与肝藏血为生血提供物质基础、肝助他脏以生血相关,其中包括肝主生发,助脾运化,促血气化生;肝吸纳清气助肺主气,形成宗气,而化生血气以及肝主生发和疏泄促进肾精化血.“肝生血”理论为临床从肝论治血虚提供了理论基础.
作者:杨芳艳;陈钢;柏琳娜;张建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医药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中蕴藏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精华,但在循证医学的背景下难以提供多中心随机对照双盲临床研究的数据.在全球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中医药临床的数据挖掘工作逐步开展,让数据发声,让证据说话,使中医药临床研究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获得完善.新的数据挖掘方法不仅能将中医古籍和现代医案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还可综合症状和证型,为中医药的临床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常见的数据挖掘工具有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中的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Bron-Kerbosch algorithm算法、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贝叶斯网络结构、决策树等.这些数据挖掘工具在中医临床研究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
作者:任建业;许鸣;陆嘉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舌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法中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望舌可以直观且灵敏的反映机体脏腑气血盛衰,可为中医辨证、辨病、诊断及预后提供较为客观的参考依据.文章从舌象判断疗效的历史源流及当前的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舌象参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与现代医学指标具有相关性,舌象变化的动态测量可明确病证诊断、病程及病情变化情况、测知诊疗方法疗效和了解疾病转归和预后,是中医疗效评价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者:王洋;李书楠;王昌恩;李灿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孙子兵法》云:“善战者,求之于势”.用药如用兵,故辨证论治施以方药亦当明辨病势.明势大致分为取势、候势、预势三者.取势者,探明病情而分治也;候势者,候时机之成熟而克邪也;预势者,未病先防、先证而治之法也.此三者为辨证施治应当重视之法,临床当分论亦当合参.一势之中,三势兼备;三势之中,各势俱焉.握此要者,是为明势.
作者:李天赐;刘宴伶;王雷;李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基于肝脏脂肪合成和氧化环节,探讨红景天苷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14周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在造模第9周起,随机分为模型组、红景天苷组和罗格列酮对照组,灌胃给药6周.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组织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变化;肝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丙二酰辅酶A(Malonyl CoA)、脂肪酸合成酶(FAS)、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l(CPT-1)含量的变化;肝组织ACCase和CPT-1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组织出现显著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空泡样变,肝组织TG、FFA、ACCase、FAS、Malonyl CoA含量和ACCase mRNA水平较正常组均显著升高(P<0.01),CPT-1含量和mRNA水平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1).红景天苷组的上述病理改变显著减轻,肝组织TG、FFA、ACCase、Malonyl CoA、FAS含量和ACCase mRN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CPT-1含量和mRNA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红景天苷能抑制肝脏脂肪合成,促进脂肪酸氧化,这可能是其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重要机制.
作者:李红山;陈少东;应豪;李德周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是中医史上有影响的一部著作,其成书时间在元代,不早于《澹寮方》,不晚于《世医得效方》,在明代应存完本.《普济方》以明引和暗引、化裁等方式引有大量本书文字,包括本书已佚的卷一内容.
作者:虞舜;黄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NAFLD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9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出现频次前5位的证型分别为痰瘀互结、湿热内蕴、肝郁脾虚、痰湿内阻、肝肾不足,出现例数前5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痰湿内阻、脾虚痰湿.结论:痰瘀互结、湿热内蕴、肝郁脾虚是NAFLD主要的证型.
作者:李志国;姜韩雪;焦云涛;叶永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鱼藤酮损伤大鼠与脾气虚证大鼠海马组织cAMP/PKA信号通路的变化.方法:30只SPF级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脾气虚组,鱼藤酮高、中、低剂量组(2.0、1,5、1.0mL/kg),每组6只.HE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cAMP含量,Real-time 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激酶(PKA)、糖原磷酸化酶(Gp)、磷酸化酶激酶(PHK)的mRNA及其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鱼藤酮各剂量组大鼠与脾气虚证组大鼠的海马组织形态变化不明显,其cAMP含量及PKA、Gp、PHK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3组中鱼藤酮中剂量组的结果与脾气虚证组具有一定相似性.结论:中剂量鱼藤酮损伤大鼠海马cAMP/PKA信号通路的变化与脾气虚证大鼠之间存在关联性,脾气虚证大鼠海马cAMP/PKA信号通路的改变可能与调控代谢相关基因Gp、PKA、PHK的表达有关.
作者:冷雪;宋囡;王德山;单德红;贾连群;杨关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近30年间已有3个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发表,各共识意见中关于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治法、方药等方面的不同显而易见.文章系统性对比、分析和研究这些演变的原因及规律,对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共识意义深远;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为新共识修订时略做参考,使共识意见更科学、更规范、更实用.
作者:赵盛云;李玉锋;王垂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有关“瘴气”名称的出处、概念的界定及其与“瘴毒”“瘴疠”的关系,现代相关文献的认识不尽一致.笔者通过对古今文献考证,结果表明:“瘴气”名称在中医古籍中始见于约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概念在古代医籍中有时指病因,有时指病证,主要视语境不同而异,现代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所有邪气,包括致人疟疾、脚气的病邪等;其与“瘴毒”“瘴疠”古今互称,但当以“瘴气”为规范正名.
作者:蔡永敏;王梦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黑蒜提取液(ABGE)对荷瘤小鼠Panc-1细胞在体内的生长以及转移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建立胰腺癌Panc-1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及转移瘤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黑蒜低,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4组,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黑蒜提取液组0.4、0.8mL(相当于生药8.0、16.0g/kg),阳性环磷酰胺,2周后摘取眼球血脱臼处死小鼠,剥离瘤体称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以及转移抑制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Smad4以及TGF-β1的表达.结果:腹腔注射黑蒜提取液可显著抑制小鼠Panc-1细胞移植瘤生长及肺转移的发生率,肿瘤抑制率可高达63.6% (P<0.01),而肺转移抑制率可高达63.5% (P<0.01).且黑蒜高剂量抑制Panc-1细胞转移作用优于阳性对照组;免疫组化可检测发现:黑蒜提取液组Panc-1细胞胞质中TGF-β1褐黄色颗粒较空白对照组少见,而Smad4胞浆着黄色则较空白对照组多见.结论:腹腔注射黑蒜提取液可显著抑制小鼠Panc-1细胞移植瘤生长及肺转移的发生率,上调荷Panc-1小鼠移植瘤中Smad4的表达并下调TGF-β 1的表达,与TGF-β1/Smad4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以上可能是黑蒜提取液抑制胰腺癌Panc-1细胞生长和转移的重要作用机制.
作者:宫晓静;郭娜;王义善 刊期: 2017年第10期
文章以量表评定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证候要素的特性为观察对象,初步认识了量表评定证候要素的基础,用量表评定证候要素,有辨识证候的客观性指标是基础、辨别证候要素的合理性指标是关键、辨定证名的科学性指标是核心,辨明证治的确证性指标是依据这样4个基本特性,并且可以简要地概括出,采用量表评定CAG证候要素核心意涵实质的4条初步结论.表明采用量表评定证候要素,能够帮助医家更加客观真实地认识病变的病因病位,合理辨别证候表现特质与规律,科学确定病机转化以及治则治法,证明量表对临床实践鉴别某些疾病证候要素的特性,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应该深入地加以研究.
作者:李爽姿;王勤明;李志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为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果实的开发利用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色谱法测定氨基酸含量;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结果:品系YTH-001、品系YTH-002和品系YTH-003 3个品系中各氨基酸含量较为相似,品系JYH-001和品系SYH-001中各氨基酸含量均较少;不同品系忍冬果实Zn、Fe、Sn元素含量的差异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有密切联系.YTH-001、YTH-002、YTH-003三个品系为良种“亚特红”及其变型,亲缘关系较近.结论:“亚特红”品系忍冬果实较其它品系忍冬果实富Zn、Fe,具有较高开发价值.
作者:边丽华;周洁;刘伟;李圣波;王晓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现代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与基因遗传特异相关,肾虚为先天遗传性疾病的关键病机,补肾是先天遗传性疾病关键而独特的防治手段.目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脑血管疾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CADASIL)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基于“肾为先天之本”探索CADASIL的发病机制、防治策略合理、可行,对保障国民身心健康发展、维护家庭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少君;尤劲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伤寒论崇正编》是岭南医学中伤寒学派的代表著作.通过对《伤寒论崇正编》的整理、发掘,探寻岭南伤寒名家黎庇留对明清伤寒学派的继承与研究.黎庇留跨越各伤寒学派,不自限于一系一派,兼收并蓄,注重从实际临证中阐释张仲景心法.开岭南《伤寒论》实践研究之风,其“览百家,评诸注得失,抉其微,撷其华”“以书勘证,以证勘书”的写作方式,突破地域限制,在岭南大胆使用经方的精神,暗合岭南医学重视实践、善于总结归纳、由博返约的实用特色,为岭南医学的发展树立了一面旗帜.
作者:周登威;徐志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发热为现代中医临床为常见的症状,中医对发热的治疗往往效如桴鼓.《伤寒论》是一部专门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它所创立的六经辨证是张仲景为治疗伤寒外感病而确立的行之有效的辨证治疗方法.张仲景提出的六经辨证也是接近中医学本质的一种辨证方法,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联系性,系统性的特点.发热治疗从六经入手往往能对其病性、病势、病位有独特的理解并有助于临床诊疗.文章试从“阳气郁滞”的角度阐述《伤寒论》三阳病发热的病机.
作者:宋明;陈家旭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