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进展

陈晓艳;张雨桐;王明微;潘明杰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 检测技术, 食品生产, 食品安全问题, 追求利益, 知识经济, 展开分析, 相关工作, 生活质量, 生活水平, 热点问题, 科学技术, 经济发展, 检测行业, 工作经验, 发展速度, 提升, 时代, 人民, 企业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相对较稳定,且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在此背景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部分从事食品生产相关工作的企业为追求利益的大化,在食品生产中过量的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现阶段我国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用到的技术和方法展开分析,希望能对今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起到一定的借鉴性作用,以促进我国食品检测行业的发展。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安捷伦科技公司为中国食品安全检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简化兽药残留的分析2016年10月10日,北京—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交所:A)今日推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帮助中国的食品检测实验室快速分析受中国农业部监管的动物源性食品中189种兽药。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凝胶渗透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120种农药残留量

    本实验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同时测定植物油中120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正己烷溶解,乙腈萃取,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GC-MS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定量下限检出限(S/N≥10)为0.005~0.100 mg/kg,在加标水平为0.05 mg/kg时,方法回收率为67.1%~120%,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以内。

    作者:王首忠;李强;田益玲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北京良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系列新品正式发布

    11月2日,北京良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MicroFast?实时荧光(RT)-PCR快速检测系统首次对外发布。该系统配备了16孔实时荧光便捷PCR检测仪及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试剂盒。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微胶囊制备及研究进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需求的增加,微胶囊技术被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等领域,并得到长足发展。通过实际应用发展出多种新的微胶囊性能分析方法、新的微胶囊制备工艺、新的表征微胶囊外部和内部结构的理论等。文章综述微胶囊结构和性能等方面的新研究成果。

    作者:奚人杰;秦睿康;李超;李保国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枣强县市监局三项措施力促“百日攻坚”扎实开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好市局“百日攻坚”会议要求,结合枣强县实际,枣强县食品和市场监督管理局采取三项措施力促工作开展。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酱油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

    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称为甜蜜素,是食品生产中常用的添加剂。甜蜜素是一种常用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但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其危害更明显。

    作者:仁绍坤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对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中相关问题的要点分析

    食品质量安全以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为基础,是社会民众生命健康安全重要的保障。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食品生产领域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使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社会民众的饮食安全。为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国家相关部门不仅要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约束,同时也要逐步建立健全完善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才能为民众的饮食健康安全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本文主要对目前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作者:丁亮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自来水中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生活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水污染问题。现阶段,全球水资源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污染问题。水是人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为保证人们饮用水健康,就要明确自来水中微生物对水质产生的影响,掌握自来水中微生物的检测方法。本文主要分析自来水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希望能为我国自来水微生物检测工作作出贡献。

    作者:蔡东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甘肃省畜牧产品营养检测

    甘肃作为我国畜牧产品的重要产区,其产品的营养检测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为确保整个畜牧流量安全绿色,需对整个生态环境进行持续性的保持,同时要加强营养检测,严格把控食品的生产过程,转变畜牧观念,提高检测的科学性。本文对甘肃地区畜牧产品的概括进行简单介绍,并对畜牧产品营养检测的相关方法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对营养检测的认识,以供参考。

    作者:任淼;余群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2017中国速冻米面制品经销商25强”榜单即将发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市人民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冷冻冷藏和速冻食品已经成为城市家庭的主流食品之一,基本上每家每户的冰箱里都会有一袋速冻饺子、汤圆、馒头或者其他速冻米面食品。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中铝残留量检验方法分析

    硫酸铝钾有膨松和脱水的作用,常被用于豆类制品、小麦粉和水产品及其制品的生产与加工中。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摄入过多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对孕妇及儿童的影响为显著,具体表现为胎儿发育迟缓、早产及神经发育受损等。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新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明确规定,食品中不得添加硫酸铝钾。干灰化、湿法消解和微波消解是目前常用的3种测定食品中金属元素的前处理方法。本文实验3种前处理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国家标准物质GBW07603杨树叶和样品中的铝残留量进行测定,通过对一系列数据的分析,比较3种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劣,以促进食品中铝残留量检验质量的提升。

    作者:杨金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目前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不容乐观,食品造假、食品添加剂滥用、农药抗生素等超标违规使用等问题日益严重,食品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工业盐中毒、细菌中毒、农残中毒等防不胜防,据统计2015年因各种食品安全事件经济损失至少500亿元,死伤人数上万。本文从经营者、监管部门、消费者的角度进行食品安全的对策研究。

    作者:刘美希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中式烹饪方法的种类、特点及创新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式烹饪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式烹饪方法众多,历史悠久。烹饪手段包括煮、溜、烧、蒸等14种,各种搭配可调制出不同的口味。中式烹饪的方式多样,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食材原料丰富,满汉全席,百吃不厌。目前,人们的烹饪观念在进步,因此,中式烹饪也要重视创新,既要理念创新,又要实践创新。

    作者:朱枝国;杜佳俊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机制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民众身心健康事件屡见不鲜。食品生产与消费者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为食品安全带来一定风险。为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本文中以信息不对称为出发点,研究食品安全风险信息交流机制,希望相关的研究能有效地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保障食品安全。

    作者:郝志媛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新准则实施带给检验检测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2016年5月31日,国家认监委正式印发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并于2016年8月1日正式施行,同时意味着2006年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将废止。2016年版新准则历经一年的试行版,经过一年内各机构反馈和专家在准则条文描述的反复斟酌,终出台。2016年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原有准则的一些政策进行了放宽或缩减,使检验检测机构面临着新的巨大机遇与挑战。

    作者:孙昕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如何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食品在营养保健方面的价值,越来越丰富的食品种类出现在市场上。食品的微生物检验是保证食品食用安全的重要控制措施,为保证人们的食用健康,食品的微生物检验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部门也加大了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控制,并制定一系列的规定以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顺利开展、确保食品的安全。本文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内容和检验的一系列强化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提高食品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人们的基本食品健康。

    作者:张晓梅;魏淑梅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用油质量检测的相关方法分析

    近些年,屡屡曝出的地沟油事件给食用油安全敲响了警钟,也给食用油质量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食用油质量检测需按照相关的技术指标,借助于可靠的检测方法进行。本文简要介绍食用油质量检测的相关技术指标,并介绍电导法、色谱法和光谱法等食用油质量检测的方法及其具体运用,以供参考。

    作者:赵会宇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及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微生物的检测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们生命健康。因此,保障食品安全、提高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技术,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分析当今我国的几种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者:肖炜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葡萄酒中总糖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葡萄酒是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经完全或部分发酵酿成的酒精饮料。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和了解葡萄酒,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葡萄酒的忠实爱好者,人们对于葡萄酒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葡萄酒中的总糖含量是影响葡萄酒质量和区分葡萄酒种类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建立快速准确的葡萄酒中总糖的检测方法对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明;魏法山;刘燕;刘永安 刊期: 2016年第30期

  • 灵芝精深加工现状及发展探究

    在我国,灵芝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灵芝的药用价值极高,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等功效。因此有关灵芝的产品产业不断发展进步,产品形式多种多样,既有保健食品,又有药品、化妆品等,其深加工技术不断得以深化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灵芝深加工的现状及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朱玉洁 刊期: 2016年第30期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食品安全导刊杂志

主管:中国商业联合会

主办:商业科技质量中心 北京肉类食品协会